学术投稿

胃溃疡合并出血通过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分析

张国喜

关键词:胃溃疡合并出血, 奥美拉唑,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胃溃疡合并出血通过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依据药物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运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运用奥美拉唑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指数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6%,对照组为82%,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上,观察组为84%,对照组为56%,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止血时间上,观察组(6.13±1.05)d显著少于对照组(9.34±2.16)d,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合并出血通过奥美拉唑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加快止血速度,提升幽门螺杆菌转阴率,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训练和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7例.给予对照组针刺治疗,给予实验组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对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运动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郭纯良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儿科病房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接收的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60例患儿,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30例,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服务;护理组共30例,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观察及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服务可有效提高其疗效,值得医护人员借鉴.

    作者:龚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婴儿骨科手术应用罗库溴铵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罗库溴铵用于婴儿骨科手术的药效学和临床效果.方法:80例择期全麻骨科手术患儿,年龄1~12月.研究分为两部分:(1)量效关系测定:40例婴儿随机分为L1、L2、L3、L4组,建立罗库溴铵量效关系曲线,计算ED50和ED95.(2)肌松时效观察:其余40例随机给予1倍ED95(L5组)、1.5倍ED95(L6组)、2倍ED95(L7组)、3倍ED95(L8组)罗库溴铵,记录插管条件、起效时间、恢复时问、恢复指数.结果:婴儿罗库溴铵ED50为175.14μg/kg,95%可信区问(CI)69.96~533.62μg/kg;ED95为232.31μg/kg,95%CI 90.42~728.62μg/kg.随着罗库溴铵剂量的增大,L6组、L7组、L8组起效时问明显短于L5组(P<0.05或P<0.01),肌颤搐恢复时间明显长于L5组(P

    作者:豆启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效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采用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毒副反应护理、化疗前护理等多种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39例患者顺利完成化疗,1例治疗效果不显著,治疗有效率97.5%.结论:紫杉醇与顺铂联合化疗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良好,同时有效的干预护理对于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关键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剑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H7N9禽流感外环境监测及人间发病风险分析

    H7N9禽流感属于一种新型的禽流感,在感染早期,会出现发热等情况,属于较为严重的传染病.有相关资料表明,人类对H7N9病毒并不易感,但随着人口的增多、活禽交易量的增加,贵州省安顺市H7N9人禽流感输入性病例及本土病例的风险也会增大.本文对贵州省安顺市2014至2016年H7N9禽流感外环境监测及人间发病风险分析,有助于掌握H7N9禽流感的污染状况,进而加大疾病防控知识宣传,提升人们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曾飞;孙正勇;李阳;杨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2015年4月16日至2016年4月13日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1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取17例2016年5月4日至2017年5月1日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各项工作合格情况、科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放、灭菌、包装、清洗合格概率分别为94.00%、100.00%、98.00%、96.00%,科室满意度评分为(97.17±0.45)分,相比对照组更优,P值小于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余枝秀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微信平台为护理人员提供在职培训的方法及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微信平台为护理人员提供在职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2014年2月—2017年2月76例护理人员分组,对照组38例实施常规在职培训;微信平台组38例则通过微信平台为护理人员提供在职培训.就两组护理人员职业培训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技能考核评分、知识获取及时性、学习兴趣评分和培训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微信平台组培训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微信平台组护理人员职业培训理论知识考核评分、技能考核评分、知识获取及时性、学习兴趣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为护理人员提供在职培训的方法及效果确切,可提高护理人员知识获取及时性、学习兴趣,提高其理论和技能考核结果,对培训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晓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研究胎心监护在待产孕妇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分析研讨胎心监护在待产孕妇中的应用和相应护理.方法:随机从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待产的产妇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研讨,每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持续胎心监护,对照组接受多普勒诊断仪测定胎心音,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状况和新生儿状况,如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等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孕妇宫内窘迫漏诊率,研究组5%低于对照组1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研究组(8.3±0.2)分高于对照组(5.1±0.3)分,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孕妇待产时给予持续胎心监护,可提升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率,以免发生新生儿窒息症状,且整个分娩和待产中,各医护人员需细心观察产妇产程,耐心给予相应护理,让产妇感受到舒适而温暖.

    作者:谭小翠;郑威;马小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调强放疗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

    近几年,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放射治疗在头颈部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调强放疗具有更好的适形性和均匀性,在高剂量照射肿瘤靶区的同时,减少了对周围危及器官不必要的照射.IMRT在头颈部癌中对腮腺唾液腺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目前IMRT已经应用于在不同部位的头颈部癌中.加强质量控制,加强影像学指导下的靶区优化是下一步IMRT发展的方向.

    作者:梁晋忠;张生永;李彩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7月收治200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内服和外治中药.3个月为一疗程,根据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自觉症状评分及肌电图的改变进行临床疗效评判.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自觉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肌电图速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8%,低于实验组78.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能有效提高单一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锦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儿科ICU病房中应用镇静护理的意义探析

    目的:探讨镇静护理在儿科ICU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该临床研究所选的儿科ICU患儿的就诊时间为2016年1-12月,共计纳入60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ICU病房护理,观察组患儿额外给予镇静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观察组患儿的ICU治疗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对儿科ICU患儿实施镇静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缩短其治疗时间,促进其快速康复.

    作者:张霞;杨金蓉;吕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语言功能及失语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语言信息量、流畅度、自发言语、复述及听觉理解能力、轻度失语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运动性失语患者语言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预后.

    作者:马爱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究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对胆囊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对胆囊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03-2017.03期间在我诊疗的45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同期选择45例胆囊炎患者以及45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统计三组受试对象血清CEA、CA19-9和CA125的表达水平,计算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诊断胆囊癌的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CEA(19.8±4.2)ug/ml、CA19-9(155.4±43.0)U/ml、CA125(28.4±20.5)U/ml,显著高于对照组A以及对照组B,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对照组数据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诊断胆囊癌的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91.1%,均明显优于单个指标的诊断意义(P<0.05).结论:CEA、CA19-9和CA125联合检测诊断胆囊癌敏感度高,对于早期发现胆囊癌有重要意义,临床工作中可积极应用.

    作者:李宗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影响因素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留置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要点.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100例静脉留置针留置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抽签的原理将所选患儿随机分成A组和B组(n=50).其中,A组采用微泵静脉注射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方案,B组采用人工静脉注射联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情况,比较平均留置时间等指标.结果:A组的各类留置失败率明显比B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平均留置时间为(3.58±0.51)d,明显比B组的(1.51±0.54)d长,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采取微泵静脉注射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对患儿施以静脉留置针留置,可有效减少留置失败的情况,延长留置时间,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杨国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方式.观察并统计每位患者护理后的不良生活习惯发生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高脂饮食、缺乏运动、体重超标、抽烟和喝酒的发生率以及焦虑、自尊、抑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提高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其心理状况,值得将其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柳慧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在慢性肾脏病护理中的运用探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肾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88例,将其以电脑数字表法分为教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教育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方法:教育组患者中对疾病掌握情况达标的有90.90%,并发症发生率为4.54%,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5.45%;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0.45%、22.72%、72.72%,对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慢性肾脏病护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帮助患者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程小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医院确诊为早孕并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患者患例共12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平均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无痛人流手术麻醉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无痛人流手术麻醉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麻醉药物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量((110±22.85)mm)与实验组药物用量((90±15.65)mm)差异不大;实验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优秀率(98.4%)明显高于对照组(75%),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作者:杜娟;孙宝侠;刘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PDCA循环在急诊科急救药品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急诊科急救药品管理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于我院急诊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将入组患者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急救药品,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管理急救药品,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药品使用的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急救药品管理工作当中应用PDCA循环可以精确护理人员的用药方法,提高药品使用合格率,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鸿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将血脂检验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我院诊治的糖尿病患者20例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采血以及生化检验,记录并比较两组人员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甘油三脂胆固醇等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甘油三脂胆固醇等显著高于对照组,但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健康人相比,糖尿病病人血脂的各指标都存在异常,故临床实践中对患者进行血脂检验,能够为糖尿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严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外伤休克患者急诊治疗措施分析

    目的:探究外伤休克患者急诊治疗措施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4月为时间区间,选择100例外伤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院前急诊治疗分为对照组(家属自送组)、研究组(急诊治疗组),各50例,对比效果,总结急诊治疗措施.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为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且研究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休克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较大,(P<0.05).结论:予以外伤休克患者急诊治疗,优化急诊治疗措施,可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效果良好,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信晓飞;冯立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