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贵元;关岚;刘新民;王安
目的:观察中药方散结消肿散外敷治疗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盆腔淋巴囊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9例采用散结消肿散外敷,51例采用传统方法-金黄散外敷,观察散结消肿散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外敷对盆腔淋巴囊肿治疗有效;散结消肿散治疗组患者囊肿缩小率为86.50±8.25%,金黄散组囊肿缩小率38.23±10.1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散结消肿散治疗淋巴囊肿效果更优于传统的金黄散。
作者:陆英华;吴亦波;王英男;杨花;余进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致脑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行头颅MR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收集312例行DSA术的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手术前后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DSA致脑栓塞的危险因素。结果:经Pearson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75岁、女性构成比、卒中史、颈动脉斑块、空腹血糖≥11.1 mmol/L、FIB≥5.0 g/L、手术操作时间≥30 min、抗凝药物使用及抗血小板药物使用为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DSA致脑栓塞的危险因素。结论:亚急性期脑梗死患者DSA致脑栓塞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注意对这些因素进行严密观察。
作者:金涛;朱广军;韩光;李凤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检测3%苦参碱水剂的致突变作用。方法:应用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哺乳动物细胞基因(TK位点)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进行3%苦参碱水剂的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Ames试验中,3%苦参碱水剂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溶剂对照组回变菌落数的2倍;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3%苦参碱水剂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未明显增加,未见哺乳动物细胞基因(TK位点)的致突变效应及对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作用,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3%苦参碱水剂未见明显致突变作用。
作者:谢贵元;关岚;刘新民;王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内科保守方法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10例胃癌术后行化疗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治疗,观察组联合用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进行了2-4个疗程的化疗,平均为3个疗程。观察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化疗的主要毒性为骨髓抑制以及恶性呕吐反应,而外周神经毒性为顺铂所特有,其余并发症如Hb下降、PLT下降、肝毒性、肾毒性等比较无明显差异,且均为轻度,不影响下周期的化疗。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应用于晚期老年胃癌化疗疗效优于单独应用于吉西他滨,建议使用其应用于多程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
作者:刘玉辉;齐馨慧;刘兆喆;谢晓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比气压弹道和钬激光治疗输尿管单个结石的无石(SF)率,评价影响SF状态潜在的预测指标。方法:前瞻性选择2010年1月~2014年8月的131个患有输尿管单个结石的患者,终纳入117人,将其分为气压弹道碎石组(PL组,57人)和钬激光碎石组(HLL组,60人)。应用单变量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SF状态潜在的预测指标。结果:PL组的SF率是80.7%,而HLL组的SF率是86.1%,有显著差异。两组的相同位置的输尿管结石的碎石成功率无显著差异。通过单变量线性回归分析,确定输尿管中段结石(OR 3.33,P=0.04)、输尿管下段结石(OR 4.4,P=0.02)、输尿管镜HLL和CT值(OR 1.07,P=0.03)是SF状态有意义的预测指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输尿管中段结石、输尿管下段结石、HLL以及CT值≥1200与SF状态密切相关。结论:HLL处理输尿管结石的SF率要明显高于PL,HLL可显著影响SF状态;结石的CT值可显著影响碎石的成功率。
作者:刘武;钱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临床上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效果。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诊治的117例盆腔炎患者,依计算器随机数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选用盐酸左氧氟沙星0.2 g静滴2次/d,后者给予氧氟沙星0.4 g静滴2次/d。观察比较疼痛缓解情况及阴道分泌物等临床表现改善状况。结果:观察得1个疗程后,两组患者均有疗效,比较两组间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下腹痛改善的有效率之差为22.89%,附件压痛的有效率之差为29.21%,阴道分泌物异常的有效率之差为32.62%,两组间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差异显著,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氧氟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诊治效果佳、患者恢复情况好。
作者:常冬梅;薛爱琴;李洁;王战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VSD技术与传统换药技术对深度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深Ⅱ度、Ⅲ度烧伤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VSD技术组)58例与对照组(传统换药组)52例,比较两组患者对深度烧伤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植皮时间、疼痛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且细菌培养阴性率、治疗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封闭负压引流(VSD)技术可缩短植皮时间、减轻疼痛,但治疗费用较高。
作者:杨洪;徐文举;郭蕾;孙羽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引起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药物种类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近10年DILI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使用药物、临床表现、肝损害及治疗转归。结果:35例DILI中男12例,女23例,男女比例为1∶1.9。平均年龄53.5±15.0岁,其中55岁及以上者占57.1%。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中,中药17例,西药18例,降脂药、抗生素和抗肿瘤药为引起DILI前三位的西药。男性患者的GGT水平明显高于女性患者,55岁以下患者的ALT水平明显高于55岁及以上年龄组。结论:中药引起的DILI不容忽视,DILI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在使用具有潜在肝损伤的药物时需格外谨慎。
作者:孙秀静;赵婷;王红霞;徐欣萍;徐有青;邹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与多烯磷脂酰胆碱单独使用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单位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间因患有脂肪肝被收治的患者76例。其中37例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39例使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显效的27例,有效的11例,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显效的17例,有效的13例,总有效率为81.08%,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1周后的肝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3周后的肝功能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脂肪肝有很好的疗效,丰富了临床治疗的手段,应当在临床中普及使用。
作者:尹毅;姚向波;王黑豆;王凤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三聚化物凝聚体治疗牙体牙髓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来我院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96例,根据修补材料不同划分为两组,实验组修补材料为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对照组为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修补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5.086,P<0.05,两组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修补1周后复查,实验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现1例患者牙龈红肿,经对症治疗后好转。患者的年龄、修补材料、穿孔直径与修补美学效果成正相关。结论:MTA良好生物相容性,持久的密闭性,且安全性良好,修补操作简单,缩短了疗程,减轻患者痛苦,是易于临床操作使用的良好的牙体穿孔修补材料。
作者:叶菲;刘敏;戴方毅;李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乳腺术后放射状瘢痕与乳腺癌超声表现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以来,于我科实施乳腺局部切除经复查超声示放射样癒痕的70例患者临床资料(研究组),及7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对照组),两组均予高频超声检查,观察对比两组超声提示的生长方式、边缘、形状、后方回声、、回声特点、腋窝淋巴结血供情况和肿大特点,测量研究组放射状瘢痕手术前后的THC(血红蛋白总浓度)。结果:研究组形状不规则70例(100.0%),对照组61例(87.1%),不具差异;研究组晕环征0例(0.0%),对照组56例(80.0%),差异显著;研究组肿块横切面宽度/厚度>2共60例(85.7%),对照组0例(0.0%),差异显著。结论:乳腺术后放射状瘢痕与乳腺癌通过高频超声下敏感性指标对比,可以给临床提供诊断的可靠依据,并且能够降低重复活检,减轻患者痛苦,应予推广。
作者:郭中林;余维;杨合民;明进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浅析在实施腹腔镜手术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中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对患者的生育力做出评估,旨在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在该应用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治疗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并记录随访患者手术后妊娠情况。结果:手术后妊娠几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术后使用药物促排卵治疗呈正相关;手术后妊娠几率和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手术后使用GnRH-α无相关性。手术后1~12个月内的总妊娠率(46.42%),与手术后13~24个月内的总妊娠率(25.00%)比较,P=0.0037;手术后13~24个月内的总妊娠率(25.00%),与手术后25~36个月内的总妊娠率(7.14%)比较,P=0.0016。三种临床病理类型的患者手术后1~36个月内的总妊娠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实施腹腔镜手术下,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中进行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评分,对患者的生育力做出评估,对指导患者后续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EMT合并不孕患者不建议长期期待,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妊娠率。
作者:卢红;卢蓉;陆月梅;王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黄芪汤剂对阿霉素大鼠肾病模型中Smad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阿霉素病大鼠肾脏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模型,灌服黄芪汤剂(0.28g/mL)治疗,空白组和对照组灌服蒸馏水,连续三周后检测生化指标和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Smad4蛋白定位表达。结果:黄芪组生化指标和病理均优于造模组,Smad4较造模组表达明显减弱。结论:黄芪汤剂可能参与下调转化因子β1下游因子Smad4的高表达从而延缓肾脏纤维化。
作者:杨智;金一;沙小松;钟维;彭耀铭;金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联素水平及与CRP的相关性,分析其对ESR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ELlSA法测定200健康体检者与2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脂联素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凝固法测定血浆Fbg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结果:(1)终末期肾脏病组患者血脂联素、CRP、TG、Lp(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终末期肾脏病组患者血HDL-C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脂联素与CRP、Fbg成负相关;脂联素与HDL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脂联素与BMI成负相关;脂联素与TCh、LDL-c、Lp(a)、年龄、透析时间无显著性相关。结论: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病人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与CRP、Fbg、BMI、 TG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及脂质代谢紊乱,脂联素可通过拮抗炎症因子CRP、Fbg调节脂质代谢对终末期肾脏病血液透析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武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分析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显微切除垂体肿瘤微创手术与传统经颅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收治住院的拟行垂体肿瘤切除手术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将60名垂体肿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患者均采取经单鼻孔蝶窦显微入路切除垂体肿瘤,对照组30例患者均采取传统经颅入路垂体肿瘤切除术。结果:试验组30例垂体肿瘤患者的手术时间长度、术中的出血量以及在围手术期中的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单侧鼻孔蝶窦显微入路切除垂体肿瘤微创手术的手术具有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的事件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鲍波;于效良;邵珠平;施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中培门冬酶与左旋门冬酰胺酶的毒副作用以及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2009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随机选择9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分别给予左旋门冬酰胺酶和培门冬酶治疗。观察两组的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治疗总缓解率和毒副反应发生率方面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用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过程中,利用培门冬酶和左旋门冬酰胺酶进行治疗均能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并导致一定毒副作用的出现,但培门冬酶治疗在用药次数和住院时间方面存在明显的优势。
作者:张世恒;刘伶;杨月明;韩怡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完善益肾通络方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的二苯乙烯苷进行定量分析,色谱条件:以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20nm。结果:对二苯乙烯苷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稳定性、精密度及重复性等方法学考察,结果符合要求。复方中二苯乙烯苷含量为0.0926mg/g。结论:方法简便易操作,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本复方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凌晓;谷捷;金一;邓虹;金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住院儿童中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点,为本地区儿童ALRTI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4月~2014年3月诊断为ALRTI的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NPA)标本603份,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流感病毒A(IFVA)、流感病毒B (IFVB)、副流感病1-4(PIV1-4)、人偏肺病毒(hMPV)、肠道病毒(EV)、冠状病毒HKU1(HCoV-HKU1)、冠状病毒NL63(HCoV-NL63)、腺病毒(ADV)及人博卡病毒(HBoV),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3份标本中有527份检出病毒,总检出率87.4%,RSV检出率居首位为42.6%,其次HRV为25.4%、HBoV为17.7%、PIV3为15.4%, ADV为14.76%。病毒总检出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阳性检出率在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6个月至1岁以内年龄段检出率高。病毒总检出率季节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冬季检出率高。结论:病毒病原在长沙地区儿童ALRTI中占重要地位,其中RSV、HRV、HBoV、PIV3、ADV是常见病毒病原,易感人群以低年龄段儿童为主,冬春季为高发季节。
作者:刘沁;张兵;谢志萍;钟礼立;曾赛珍;刘淑萍;高寒春;肖霓光;谢乐云;熊洁;段招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人嗅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的获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通过人嗅黏膜组织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嗅黏膜间充质干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学,绘制其生长曲线,观察其细胞周期分析,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来观察其细胞表面标记物。结果:培养的人嗅黏膜间充质干细胞形态上以梭形为主,细胞排列呈放射状,细胞增殖迅速。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结果提示人嗅黏膜间充质干细胞符合细胞正常生长特征且细胞增殖较活跃。第5代人嗅黏膜间充质干细胞表达间充质干细胞阳性标记物CD73,CD90,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标记物CD34,CD45。细胞进行成脂肪组织、成骨组织诱导后,细胞油红O染色可见红色脂滴,茜素红染色后可见钙盐沉积。结论:人嗅黏膜组织块贴壁培养法是一种有效的具有简便操作性的方法,通过此方法培养出的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一般生物学特性,细胞经诱导后具有多向的分化潜能,为其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充足的种子细胞来源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葛丽特;段答;王磊;赵振宇;滕晓华;卢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对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挑选82名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1名成员。无创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供面罩呼吸机辅助呼吸,有创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提供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分别统计治疗前及治疗24h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血浆BNP含量及肺动脉压的变化。结果:治疗24h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此外有创机械通气组较无创机械通气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略低,同时两者血浆BNP含量及肺动脉压力均明显降低,有创机械通气组患者较无创机械通气组患者下降明显。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ICU肺动脉高压伴呼吸衰竭患者较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显著。机械通气可以降低BNP浓度,其浓度变化有创机械通气效果优于无创机械通气。
作者:何修玉;李跃东;吴泽华;程礼川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