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8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干预疗效观察

陈婷婷

关键词:糖尿病, 饮食干预, 热卡摄入, 饮食控制
摘要:目的 分析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某阶段进行饮食控制干预的28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记为观察组,选择同阶段另外28例常规护理干预的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饮食总热卡摄入量、脂肪热卡摄入量及碳水化合物热卡摄入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各项结果 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饮食控制,可帮助患者热卡摄入平衡,避免热卡摄入过多,同时还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对患者病情治疗有积极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血浆置换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护理和观察

    目的:血浆置换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护理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60例GBS患者,22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38例联用血浆置换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血浆置换治疗组和单纯药物组住院时间分别为(30.2±20.8)d、(55.8±29.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可有效缩GBS患者住院时间,要保证血浆置换治疗的顺利进行,要求护士必须密切观察病情,掌握正确的技术操作,对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准确的采取护理对策.

    作者:许巧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服用鹿茸的注意事项

    鹿茸是一种极其名贵的中药药材.一般是鹿科的动物还没有形成骨化的幼角,在我国的一些药典中,记载着对鹿茸的定义,主要是雄鹿头顶的角,还未成长为硬骨的状态时,不仅外表有一层绒毛,内部还有血液流通循环,这种鹿角也被也被成为鹿茸.鹿茸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糖脂以及更重铁元素等,营养价值丰富,不仅能够提高以及振奋机体功能,对于长久患病的体虚患者,有相当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虽然鹿茸的药用价值比较高,但是在服用鹿茸药品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对其进行分析.

    作者:孙大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外敷在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应用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pleuraleffusion,MPE)是多种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多由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等浸润或转移至胸膜引起?其增长迅速,难以控制,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手段获益有限?外治法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手段,在增效减毒方面有很大优势,本文就恶性胸腔积液中药外敷的治疗进展进行简要总结.

    作者:李亚玲;宋婷婷;丁倩;王莉娟;罗秋月;蔡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时临床护理方法上差异及意义

    目的:分析比较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检查时临床护理方法 上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80例,并从中随机选取90例设为实验组,其余90例设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无痛胃镜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差异及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各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心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较普通胃镜检查疗效确切,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庞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肿瘤护理的应用

    目的:总结分析临床肿瘤护理中跨文化护理理论的应用方法 以及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肿瘤患者100例,在征得患者同意后,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按照肿瘤患者临床护理制度实施护理,观察组同时采用跨文化护理理论,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护理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和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跨文化理论应用于临床肿瘤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作者:李艳珂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对国内外药品招标采购模式的比较解析

    不同国家地区针对药品招标和采购都有自己的方法 ,不同的方法 之间本身在特点上都有较大的区别,无论是选用的模式还是进行管理的机构乃至于招标范围和中标标准都有着显著区别.本文对国内外的招标模式进行了一一介绍并且仔细进行对比,希望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来从制度上完善自身,例如全国统一定价、招标采购都由专门机构来负责,这样可以让我过的药物招标采购工作更加完善.

    作者:柴静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收取100例脑卒中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2月20日直至2016年11月15日,并将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78.00%,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且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研究.

    作者:邓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分析和治疗

    目的:分析探索产科出血性休克的原因,总结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102例发生出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观察总结治疗方法 .结果:导致产科出血的原因有胎盘早剥、胎盘滞留、凝血机制障碍、软产道损伤、子宫收缩乏力等.子宫收缩乏力是常见原因.102例患者给予止血、补充血容量、保温、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休克症状得到纠正,3例孕产妇实施子宫切除后休克纠正.无死亡病例.结论:产科出血性休克治疗中分析查找休克原因,采取治疗措施,必要情况下实施子宫切除术,治疗休克,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观察主体为本院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接受CT检查为A组,给予核磁共振检查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B组患者的股骨头坏死检出概率以及关节积液检出概率同A组对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今后广泛应用.

    作者:张文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自发性气胸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护理探究

    目的:探究自发性气胸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6年8月自发性气胸患者86例按照随机系统分对照组、全面组(各43例).所有患者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全面组实施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电视胸腔镜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用量、住院天数;胸痛、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全面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全面组电视胸腔镜手术时间、术后镇痛药用量、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少,P<0.05;全面组胸痛、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自发性气胸在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进行全面护理确切,患者满意,可有效缩短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镇痛药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借鉴.

    作者:姜汝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1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对比2种方法 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动态心电图阳性率为63.4%(45/71),常规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60.6%(43/71),无统计学差异(P>0.05),动态心电图在房性、室性早搏二/三联、短阵室上速、房、室性早搏成对方面的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P<0.05).结论: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时动态心电图优于常规心电图,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孟宪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苗族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分析

    目的:探讨苗族冠心病病例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3例冠心病患者采用14碳呼气试验,通过比较分层、分组得出,结果:60岁以下的苗族病例心脏病例的比例低于汉族病例;60-70岁苗族病例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汉族,且未正规的使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结论:与汉族比较,苗族冠心病病例发病年龄提前,幽门螺杆菌再苗族冠心病的发生中起了重要作用.

    作者:唐婷;游斌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84例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42例常规护理组和42例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 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11.9%低于常规护理组32.13%,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5.24%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83.33%,且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除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袁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医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研究

    目的:对我校医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态度以及行为进行调查研究,为大学生食品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校医学生125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针对食品安全知识态度与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食品安全知识的平均得分(6.25±2.17)分,其中女生平均得分高于男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级组学生平均得分高于低年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过相关课程的学生平均分高于没有学过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食品安全态度调查结果 显示,很关注占11.05%,比较关注占71.72%,不关注占17.23%;学生主要通过网络传播获得食品安全知识,其百分率为54.83%;38.00%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参加食品安全知识讲座,52.02%认为有必要,9.98%认为没必要;80.96%的学生首选消费场所为超市;有41.96%的学生对于买到的不安全食品会进行维权.结论:医学生食品安全知识认识不足,部分学生不关注食品安全,对于不安全食品缺乏维权意识,应该积极倡导学生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作者:段广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进行巨大肝血管瘤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和手术切除进行巨大肝血管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10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巨大肝血管瘤患者中抽取44例作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抽签法分组,研究组(n=22)应用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n=22)应用手术切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上述对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论:和手术切除方案相比,介入栓塞治疗巨大肝血管瘤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佳,其操作简单、患者康复快,且医疗费用较低,可明显缓解患者医疗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刘明;潘宏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规范化电话回访对妇产科手术后出院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规范化电话回访对妇产科手术后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出院前由管床护士常规行出院指导,第三方电话回访了解患者满意度;观察组在实施常规出院指导、第三方电话回访了解患者满意度的基础上,由专业组长在患者出院后2周内进行规范化电话回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患者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电话回访有利于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满意度,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作者:张家银;张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混合痔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84例,分别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和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痊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痊愈率84.71%,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对混合痔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具有较高的疗效,是促进患者患者更快恢复的有效措施.

    作者:汤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妇产科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策略

    目的:探讨妇产科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策略.方法:此次收集了我院2年内收治的30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分析行医院感染调查;分析总结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3000例患者中医院感染者82例(2.73%);年龄、合并症、侵袭性诊断及治疗、抗菌药物使用、平均住院时间等均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多见患者出现泌尿道、切口等部位感染.结论:要高度重视年龄大龄产妇,积极处理合并症患者,降低侵袭性操作,确保抗菌类药物合理使用,了解院内感染主要因素及其常见部位,可提前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干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作者:吴芬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鼻空肠营养管在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应用及护理

    通过鼻空肠营养管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早期应用,探讨鼻空肠营养管营养支持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及使用过程中遇到堵管、脱管现象的护理对策.在管道选择、营养液的选择、妥善固定、输注方式、沟通等方面有了的认识,并开展了新技术的学习活动,制订了护理常规,便于护理人员开展工作,更有利于病人病情的恢复.

    作者:何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对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疗法,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邸金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

主管: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