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世界感染杂志》、《世界肿瘤杂志》编辑部迁址通告

关键词:
摘要:
世界感染杂志相关文献
  • 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人群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和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离鉴定、计数、微量液体稀释法药敏试验.结果 810例Uu和Mh培养阳性者中,754例为单纯Uu感染(93.09%),2例为单纯Mh感染(0.25%),54例为Uu和Mh混合感染(6.67%).754株Uu(指单纯Uu感染)体外抗生素的敏感性依次为美满霉素85.99%,强力霉素85.28%,克拉霉素84.08%,氧氟沙星64.37%,可乐必妥60.89%,司帕沙星54.69%,交沙霉素45.89%,阿奇霉素21.88%,罗红霉素7.77%.54株合并Mh感染的Uu对体外抗生素的敏感性依次为美满霉素77.36%, 强力霉素72.22%, 交沙霉素37.04%, 氧氟沙星26.53%, 可乐必妥21.28%,司帕沙星16.98%,克拉霉素5.56%,阿奇霉素1.85%, 罗红霉素0.00%.2株Mh(单纯Mh感染)体外抗生素试验因例数太少,不作统计.结论 Uu和Mh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应重视Uu和Mh的药物敏感性监测,以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张伟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登革热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感染引起的、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有扩大的趋势.本文简要介绍了登革热的临床过程、临床类型、诊断依据、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措施.

    作者:张占卿;蒋音;巫善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病人69例,其中伴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41例.经阴道镜辅助高频电波刀治疗,分别采用LEEP锥切术(29例)、活检术(40例),对其短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LEEP术前术后病理诊断CIN相符合者54例(78.3%),CIN级别减低21例(30.4%),CIN级别升高16例(23.2%).LEEP平均施术时间5.3min,宫颈一次愈合率95.0%.5例(7.8%)出现宫颈管狭窄.64例术后3mo复查,无一例病变持续或复发.结论 LEEP治疗CIN能得到完整的病理标本,手术安全、有效、方便,是治疗CIN的理想方法,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和监测.

    作者:王玲;周卫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HIV感染者机会性感染预防预防疾病(三)

    13 球孢子菌病13.1 预防疾病在球孢子菌流行区不必常规做球孢子菌素皮试,因其无助于疾病的预测.流行区内,血清试验阳性者的活动性传染危险增高,但常规血清测定没有必要实施.不建议对居住在球孢子菌流行区的HIV感染者进行一级预防.

    作者:骆成榆;黄琴;陈良;徐伟民;巫善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 lactamases,ESBLs)细菌的感染情况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特点,探讨产ESBLs细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ESBLs细菌医院感染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000~2003年广州某医院住院病人中产ESBLs菌感染情况及对各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采用病例-对照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产ESBLs菌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产ESBLs菌阳性检出率为11.2%;以肺炎克雷白菌常见(占42.2%),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占29.7%);住院时间超过14d、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超过7d、吸氧和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是产ESBLs菌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产ESBLs菌株对抗菌素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产ESBLs菌株是引发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加强对耐药细菌的监测,对吸氧、侵入性操作等环节加强消毒灭菌,合理应用抗生素,缩短住院时间,增强病人免疫力,可以减少产ESBLs细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叶双岚;陈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评价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一步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方法对全院住院病人采用床旁调查和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在调查日中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人计入医院感染.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58%,现患例次率为4.10%;住院病人HBSAg阳性率为18.9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67%.结论加强对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监控,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小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登革热的病因、流行特征和防制

    20世纪50年代以后,登革热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规模有不断扩大、流行频度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本文简要介绍了登革热的病原学特点、流行过程、流行特征、流行趋势和防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作者:蒋音;张占卿;巫善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奥沙利铂联合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L-OHP联合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L-OHP 100mg,静滴2h,d1、d8应用,CF 100mg,静滴2h,d1~d5应用,5FU 0.75静滴6~8h,d1~d5.3~4wk为一周期.结果近期有效率60%,毒副反应轻微.结论 L-OHP联合LF方案治疗无孔不入胃癌有一定疗效,毒副反应轻微,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严晓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宫腔感染致晚期流产1例

    1 病例报告病人26a,因孕221/7wk,阴道流血1d伴腹胀于2003年7月20日急诊收治入院.LMP 03-01-31.孕期无特殊.入院前1wk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伴下腹胀坠,进行性加剧.体格检查:偶及弱宫缩,不规则,予保胎治疗,同时行阴道分泌物培养.

    作者:卞政;王丽芝;邵敬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损害与T细胞亚群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损害与外周T细胞亚群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和外周血白细胞分类技术对40例艾滋病病人T细胞亚群与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损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AIDS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损害的发生与CD4+细胞的变化有关,CD4+细胞的水平越低所发生的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损害也越严重.结论动态观察细胞免疫状况有助于预防AIDS病人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损害.

    作者:买买提艾力·吾布力;张跃新;依巴古力;孙丽华;佐合拉·吐尔地;张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谈小儿乙型肝炎的护理

    乙型肝炎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也是危害小儿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经临床证实小儿乙型肝炎在小儿肝炎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均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临床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就小儿乙型肝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晶;吴丽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Castleman病1例

    1 病例报告男,55a.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乏力40d入院.偶有咳嗽,无痰.查体:面部浮肿,右颈部、双侧腋窝及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枚淋巴结,质韧,活动,位置较深,大者约1.0cm×1.5cm.白细胞、血小板增高,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降低.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明显增高.腋窝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结结构存在,小血管显著增生,并深入淋巴滤泡内,部分小血管呈玻璃样变,窦内大量浆细胞浸润.结合临床诊断为Castleman病(CD).

    作者:郁海英;肖星;申洪明;李文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术后并发霉菌性肺炎

    目的探讨术后并发霉菌性肺炎的原因、诊断、防治方法.方法以术后并发霉菌性肺炎20例,对易感因素、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恶性肿瘤病人、长期使用各种免疫抑制剂及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肝硬化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夹杂症的病人是易感人群.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侵袭性技术为主要诱因.结论及时行抗霉菌治疗,是防止霉菌弥漫性感染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陆锋;王炯;葛成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三种检测方法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三种检测方法(ELISA)、GIA和MEIA的经济效果.方法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价三种HBsAg检测方法的成本、总符合率.结果 ELISA、GIA、MEIA的单纯单次试验的试剂成本分别为1.20元,1.50元,17.00元,总符合率分别为0.997,1.000,1.000.结论 ELISA法为佳检测方法.

    作者:明德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黄杆菌属医院感染28例的临床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黄杆菌属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本院1997年9月至2004年9月间黄杆菌属医院感染28例病人的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黄杆菌属感染率为1.2%,大多数发生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占64.3%.感染部位以肺部常见(60.7%),创面次之(32.1%).入住ICU病房、患严重基础疾病、侵袭性诊疗操作、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激素为其主要易感因素.药敏结果显示:黄杆菌属对喹诺酮类敏感率较高,氧氟沙星达74.1%,β-内酰胺类中哌拉西林敏感性也较高(64.3%),而其他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甙类普遍耐药.结论黄杆菌属感染多发生于患有各种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及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细菌耐药现象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菌药物.

    作者:陈亮;方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世界感染杂志》、《世界肿瘤杂志》编辑部迁址通告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几种女性生殖道软组织瘤样病变的病理诊断

    介绍几种少见的女性生殖道软组织瘤样病变,包括纤维上皮性间质息肉、结节性筋膜炎、手术后梭形细胞结节、伴淋巴水肿的外阴肥厚、输卵管脱垂伴间质反应性增生的病理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兆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世界感染杂志》、《世界肿瘤杂志》作者投稿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HBV感染者血清HBV标志物与HBVDNA相关性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常见血清HBV标志物模式的临床意义及与血清HBV 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了270例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和HBV标志物.结果 270例HBV感染者中HBV标志物以HBsAg、HBeAg、HBcAb阳性,HBsAg、HBeAb、HBcAb阳性与HBsAg、HBcAb阳性三组为常见,其构成比分别为0.3296、0.2963、0.3444.HBsAg、HBeAg、HBcAb阳性,HBsAg、HBeAb、HBcAb阳性与HBsAg、HBcAb阳性,三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86.5%、41.3%、37.6%.HBeAb和HBcAb阳性组及单一HBsAg阳性组亦可检出HBV DNA.结论临床上常规测定血清HBV DNA对深入了解HBV标志物模式的意义及病情的发展与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欧强;陈良;刘惜年;张仁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世界感染杂志

世界感染杂志

主管:

主办: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