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周卫强
目的探讨T管拔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以来我院行T管拔出后发生胆漏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全组9例,男6例、女3例, 年龄38~78a,60a以上6例,每例均2wk以上拔管,其中4例于1mo后拔管.9例均首选非手术治疗,1例拒绝插管,腹痛加重而中转开腹,8例局限性腹膜炎均立即从原T管口插入导尿管保守治疗成功.全组总治愈率为100%.结论 T管拔除后胆漏原因主要与病人体质、合并症、T管材质、胆总管愈合因素和操作有关.胆漏发生后应经原窦道立即重新置引流管,置管不成功则根据胆漏大小、病情轻重选择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预防应从手术前、中、后三个环节着手.
作者:杨群庆;李雪芹;汪永录;倪克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感染中HPV6/11型和HPV 16/18型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78例女性生殖道感染病人宫颈分泌物进行HPV6/11型和HPV16/18型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FQ-PCR检测HPV6/11型和HPV16/18型阳性总检出率为88.5%(69/78),其中尖锐湿疣病人HPV6/11型阳性为100%(36/36),HPV16/18型阳性16.7%(6/36);重度宫颈糜烂者HPV6/11型阳性为8.3%(1/12),HPV16/18型阳性66.7%(8/12);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HPV6/11型阳性为100%(9/9),上皮内瘤样病变Ⅱ、Ⅲ(CINⅡ、Ⅲ)级病变HPV6/11型阳性为18.2%(2/11),HPV16/18型阳性为90.9%(10/11).宫颈癌病人HPV16/18型阳性为90%(9/10).结论 FQ-PCR对HPV的分型特异性强,可避免假阳性的发生,对临床诊断生殖道感染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詹惠英;陈道桢;朱云霞;陈月萍;杨岚;王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我们于2003年7月至12月采用天津市顺博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SW-61A型微波治疗仪治疗带状疱疹60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温宗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三种检测方法(ELISA)、GIA和MEIA的经济效果.方法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价三种HBsAg检测方法的成本、总符合率.结果 ELISA、GIA、MEIA的单纯单次试验的试剂成本分别为1.20元,1.50元,17.00元,总符合率分别为0.997,1.000,1.000.结论 ELISA法为佳检测方法.
作者:明德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男,55a.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乏力40d入院.偶有咳嗽,无痰.查体:面部浮肿,右颈部、双侧腋窝及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枚淋巴结,质韧,活动,位置较深,大者约1.0cm×1.5cm.白细胞、血小板增高,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降低.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明显增高.腋窝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结结构存在,小血管显著增生,并深入淋巴滤泡内,部分小血管呈玻璃样变,窦内大量浆细胞浸润.结合临床诊断为Castleman病(CD).
作者:郁海英;肖星;申洪明;李文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进一步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方法对全院住院病人采用床旁调查和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在调查日中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人计入医院感染.结果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58%,现患例次率为4.10%;住院病人HBSAg阳性率为18.9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67%.结论加强对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监控,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小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常见血清HBV标志物模式的临床意义及与血清HBV 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了270例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和HBV标志物.结果 270例HBV感染者中HBV标志物以HBsAg、HBeAg、HBcAb阳性,HBsAg、HBeAb、HBcAb阳性与HBsAg、HBcAb阳性三组为常见,其构成比分别为0.3296、0.2963、0.3444.HBsAg、HBeAg、HBcAb阳性,HBsAg、HBeAb、HBcAb阳性与HBsAg、HBcAb阳性,三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86.5%、41.3%、37.6%.HBeAb和HBcAb阳性组及单一HBsAg阳性组亦可检出HBV DNA.结论临床上常规测定血清HBV DNA对深入了解HBV标志物模式的意义及病情的发展与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欧强;陈良;刘惜年;张仁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乳腺导管镜检查中的意义.方法检查前详细的告知沟通、检查中轻柔的手法、恰如其分的解说、分散病人注意力、检查后的乳头卫生护理的告知等.结果本组共198例次,107例由于种种原因拒检,经心理护理后105例接受检查,而仅2例放弃.结论心理护理在乳腺导管镜检查中可协助病人克服心理和认知障碍,顺利接受检查.
作者:张建红;尚蔚;刘美灵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病人69例,其中伴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41例.经阴道镜辅助高频电波刀治疗,分别采用LEEP锥切术(29例)、活检术(40例),对其短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LEEP术前术后病理诊断CIN相符合者54例(78.3%),CIN级别减低21例(30.4%),CIN级别升高16例(23.2%).LEEP平均施术时间5.3min,宫颈一次愈合率95.0%.5例(7.8%)出现宫颈管狭窄.64例术后3mo复查,无一例病变持续或复发.结论 LEEP治疗CIN能得到完整的病理标本,手术安全、有效、方便,是治疗CIN的理想方法,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和监测.
作者:王玲;周卫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beta- lactamases,ESBLs)细菌的感染情况及对抗生素的耐药特点,探讨产ESBLs细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ESBLs细菌医院感染和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000~2003年广州某医院住院病人中产ESBLs菌感染情况及对各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采用病例-对照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产ESBLs菌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产ESBLs菌阳性检出率为11.2%;以肺炎克雷白菌常见(占42.2%),其次是大肠埃希菌(占29.7%);住院时间超过14d、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超过7d、吸氧和免疫抑制剂使用等是产ESBLs菌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产ESBLs菌株对抗菌素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产ESBLs菌株是引发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加强对耐药细菌的监测,对吸氧、侵入性操作等环节加强消毒灭菌,合理应用抗生素,缩短住院时间,增强病人免疫力,可以减少产ESBLs细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叶双岚;陈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临床分离的459株病原菌和152株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57.95%)为主,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2.20%)、铜绿假单胞菌(7.41%)、肺炎克雷伯菌(6.97%).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分离率高,占革兰阳性球菌的32.73%,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占54.65%.药敏结果显示大多数病原菌耐药性高,对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率》40%;但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敏感性高.结论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成为感染谱中的主要病原菌,其耐药率较高.
作者:唐净;黄再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调查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易感因素、菌种分布与耐药性状态.方法分析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者临床及病原菌耐药情况.细菌鉴定采用API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在下呼吸道感染(共162株)中,非发酵菌(109株)比例明显上升,占细菌总感染例次的67.3%.前三位非发酵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59株)、嗜麦芽寡氧单胞菌(21株)、鲍氏不动杆菌(12株).该类感染者都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年龄偏大,有抗生素的反复使用.非发酵菌对各种药物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下呼吸道感染中非发酵菌菌种常见,且具有多重耐药.
作者:周国强;向旭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重要的基因调节机制,被称为RNA沉默或者是RNA干扰(RNAi).虽然RNAi基因调节的机制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但科学家已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治疗作用上,特别是抗病毒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年利用小干扰RNA(siRNA)阻止乙肝病毒复制的多个成功的体内和体外研究.这些研究使我们离使用RNAi作为一种抗病毒治疗的手段越来越近.
作者:王新宇;尹有宽;张继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溶血葡萄球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其耐药特性.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对142株溶血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16种常规抗生素进行耐药分析,同时分析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左旋氧氟沙星、四环素、克林霉素5种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多重耐药性.结果在临床分离到的31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中,溶血葡萄球菌有142株,占44.5%,居CNS分离菌种首位.溶血葡萄球菌标本检出率高为前列腺液(占45%),其次为精液(占26.2%)和尿道分泌物(占25.1%).抗生素耐药分析显示,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诺氟沙星、庆大霉素表现出高度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98.6%、93.7%、76.8%、74.7%.溶血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为82.4%.117株耐苯唑西林溶血葡萄球菌(MRSH)对3种以上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多重耐药率达82.9%;25株苯唑西林敏感溶血葡萄球菌(MSSH)对3种以上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多重耐药率达已52.0%.结论溶血葡萄球菌所致临床感染日趋严重,检出率不断增加,提示综合性医院应加强对溶血葡萄球菌的监测与药敏分折,建议为了减少新的耐药株出现,临床医生应多做感染样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依据检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黄烈;朱新建;吴正林;陆学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男,30a.武警干部,居住山区,有老鼠接触史.发热10d,腰痛、恶心、呕吐6d,无尿1d,于2003年11月20日入院.入院前10d出现全身无力、发热,体温高39.5℃,咽痛、腰痛、全身肌肉酸痛,渐出现腹部不适、腹泻、恶心、呕吐,在某武警医院就诊,病情无好转,并出现少尿,尿量波动在300~400mL/d,直至出现无尿.
作者:梁彦玲;孔雯;许青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介绍几种少见的女性生殖道软组织瘤样病变,包括纤维上皮性间质息肉、结节性筋膜炎、手术后梭形细胞结节、伴淋巴水肿的外阴肥厚、输卵管脱垂伴间质反应性增生的病理诊断及其鉴别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兆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感染引起的、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有扩大的趋势.本文简要介绍了登革热的临床过程、临床类型、诊断依据、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措施.
作者:张占卿;蒋音;巫善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3 球孢子菌病13.1 预防疾病在球孢子菌流行区不必常规做球孢子菌素皮试,因其无助于疾病的预测.流行区内,血清试验阳性者的活动性传染危险增高,但常规血清测定没有必要实施.不建议对居住在球孢子菌流行区的HIV感染者进行一级预防.
作者:骆成榆;黄琴;陈良;徐伟民;巫善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