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彦玲;孔雯;许青田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损害与外周T细胞亚群计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和外周血白细胞分类技术对40例艾滋病病人T细胞亚群与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损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AIDS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损害的发生与CD4+细胞的变化有关,CD4+细胞的水平越低所发生的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损害也越严重.结论动态观察细胞免疫状况有助于预防AIDS病人机会性感染及系统损害.
作者:买买提艾力·吾布力;张跃新;依巴古力;孙丽华;佐合拉·吐尔地;张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本院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临床分离的459株病原菌和152株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57.95%)为主,由高到低排序分别为大肠埃希菌(12.20%)、铜绿假单胞菌(7.41%)、肺炎克雷伯菌(6.97%).革兰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分离率高,占革兰阳性球菌的32.73%,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占54.65%.药敏结果显示大多数病原菌耐药性高,对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率》40%;但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敏感性高.结论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成为感染谱中的主要病原菌,其耐药率较高.
作者:唐净;黄再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男,55a.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乏力40d入院.偶有咳嗽,无痰.查体:面部浮肿,右颈部、双侧腋窝及双侧腹股沟可触及多枚淋巴结,质韧,活动,位置较深,大者约1.0cm×1.5cm.白细胞、血小板增高,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降低.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明显增高.腋窝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结结构存在,小血管显著增生,并深入淋巴滤泡内,部分小血管呈玻璃样变,窦内大量浆细胞浸润.结合临床诊断为Castleman病(CD).
作者:郁海英;肖星;申洪明;李文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男,30a.武警干部,居住山区,有老鼠接触史.发热10d,腰痛、恶心、呕吐6d,无尿1d,于2003年11月20日入院.入院前10d出现全身无力、发热,体温高39.5℃,咽痛、腰痛、全身肌肉酸痛,渐出现腹部不适、腹泻、恶心、呕吐,在某武警医院就诊,病情无好转,并出现少尿,尿量波动在300~400mL/d,直至出现无尿.
作者:梁彦玲;孔雯;许青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父男,64a,住院号80979.因纳差、厌油、乏力、中上腹不适、尿色加深10d入院.无肝炎、胆囊炎病史.入院检查:神志清楚,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全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肋下1指,脾未及,无肝掌、蜘蛛痣.肝功能:ALT1,853U/L,AST1,985U/L,SB381.9μmol/L,SB' 174μmol/L.
作者:戴兆云;顾翔宇;杨芝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三种检测方法(ELISA)、GIA和MEIA的经济效果.方法运用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评价三种HBsAg检测方法的成本、总符合率.结果 ELISA、GIA、MEIA的单纯单次试验的试剂成本分别为1.20元,1.50元,17.00元,总符合率分别为0.997,1.000,1.000.结论 ELISA法为佳检测方法.
作者:明德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3 球孢子菌病13.1 预防疾病在球孢子菌流行区不必常规做球孢子菌素皮试,因其无助于疾病的预测.流行区内,血清试验阳性者的活动性传染危险增高,但常规血清测定没有必要实施.不建议对居住在球孢子菌流行区的HIV感染者进行一级预防.
作者:骆成榆;黄琴;陈良;徐伟民;巫善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重要的基因调节机制,被称为RNA沉默或者是RNA干扰(RNAi).虽然RNAi基因调节的机制并没有完全搞清楚,但科学家已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治疗作用上,特别是抗病毒作用.本文介绍了近年利用小干扰RNA(siRNA)阻止乙肝病毒复制的多个成功的体内和体外研究.这些研究使我们离使用RNAi作为一种抗病毒治疗的手段越来越近.
作者:王新宇;尹有宽;张继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乙型肝炎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也是危害小儿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经临床证实小儿乙型肝炎在小儿肝炎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均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临床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就小儿乙型肝炎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晶;吴丽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黄杆菌属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本院1997年9月至2004年9月间黄杆菌属医院感染28例病人的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黄杆菌属感染率为1.2%,大多数发生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占64.3%.感染部位以肺部常见(60.7%),创面次之(32.1%).入住ICU病房、患严重基础疾病、侵袭性诊疗操作、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和激素为其主要易感因素.药敏结果显示:黄杆菌属对喹诺酮类敏感率较高,氧氟沙星达74.1%,β-内酰胺类中哌拉西林敏感性也较高(64.3%),而其他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甙类普遍耐药.结论黄杆菌属感染多发生于患有各种基础疾病、侵袭性操作、免疫功能低下及应用广谱抗菌药物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细菌耐药现象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菌药物.
作者:陈亮;方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术后并发霉菌性肺炎的原因、诊断、防治方法.方法以术后并发霉菌性肺炎20例,对易感因素、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恶性肿瘤病人、长期使用各种免疫抑制剂及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肝硬化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夹杂症的病人是易感人群.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侵袭性技术为主要诱因.结论及时行抗霉菌治疗,是防止霉菌弥漫性感染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陆锋;王炯;葛成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感染引起的、经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近年有扩大的趋势.本文简要介绍了登革热的临床过程、临床类型、诊断依据、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措施.
作者:张占卿;蒋音;巫善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病人69例,其中伴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41例.经阴道镜辅助高频电波刀治疗,分别采用LEEP锥切术(29例)、活检术(40例),对其短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LEEP术前术后病理诊断CIN相符合者54例(78.3%),CIN级别减低21例(30.4%),CIN级别升高16例(23.2%).LEEP平均施术时间5.3min,宫颈一次愈合率95.0%.5例(7.8%)出现宫颈管狭窄.64例术后3mo复查,无一例病变持续或复发.结论 LEEP治疗CIN能得到完整的病理标本,手术安全、有效、方便,是治疗CIN的理想方法,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和监测.
作者:王玲;周卫强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肝硬化和重型肝炎病人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及内毒素血症后,可加重肝脏损害,诱发全身代谢和血流动力学紊乱,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严重影响肝硬化病人的预后.SBP是肝硬化失代偿和重型肝炎腹水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现将我们所遇的63例加以分析.
作者:陈一东;崔向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病人26a,因孕221/7wk,阴道流血1d伴腹胀于2003年7月20日急诊收治入院.LMP 03-01-31.孕期无特殊.入院前1wk阴道分泌物明显增多伴下腹胀坠,进行性加剧.体格检查:偶及弱宫缩,不规则,予保胎治疗,同时行阴道分泌物培养.
作者:卞政;王丽芝;邵敬於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腹水是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常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增加感染与肾功能衰竭的危险,长期预后差.应用抗生素长期预防可降低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卢洪洲;张永信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调查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易感因素、菌种分布与耐药性状态.方法分析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者临床及病原菌耐药情况.细菌鉴定采用API系统,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法.结果在下呼吸道感染(共162株)中,非发酵菌(109株)比例明显上升,占细菌总感染例次的67.3%.前三位非发酵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59株)、嗜麦芽寡氧单胞菌(21株)、鲍氏不动杆菌(12株).该类感染者都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年龄偏大,有抗生素的反复使用.非发酵菌对各种药物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下呼吸道感染中非发酵菌菌种常见,且具有多重耐药.
作者:周国强;向旭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