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体龙;马勇;陆美芳;邢玉梅;于莉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溶血标本对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表面抗体(抗-HBs)、e抗体(抗-HBe)和核心抗体(抗-HBc)的影响.方法把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阴性和阳性的血清用血红蛋白标准液配成不同程度的溶血血清,用ELISA法分别检测HBsAg、HBeAg、抗-HBs、抗-HBe和抗-HBc.结果不同程度溶血的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HBsAg、HBeAg、抗-HBs、抗-HBe,阳性和阴性结果无变化,血清之间吸光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抗-HBc血清做1:30稀释后检测结果也无变化,但抗-HBc阴性血清用原倍血清检测时部分结果出现假阳性.结论用ELISA法检测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1:30稀释),只要试剂合格,操作步骤规范,即使标本溶血也不会使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如检测抗-HBc用溶血原倍血清则可能会使结果出现假阳性.
作者:孙鑫;陈彦;张继瑜;陈邦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999年以来,我们应用自拟方益气养阴活血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毅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复方炉石膏对实验性创伤感染创面动物炎症介质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皮肤切割伤感染模型,经改良三石散治疗后测定2d、7d、14d局部组织菌量及体内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其基因表达.结果复方炉石膏组不同时间IFN-γ、TNF-α及其基因表达及创面菌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炉石膏能促进实验性创伤动物感染创面修复,并可显著抑制TNF-α、IFN-γ等炎症介质的产生.
作者:郭颂铭;黄晨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在麻风的残疾中,眼疾并发症约占一半左右.据1995年对麻风患者与非麻风者配对比较眼病的研究报告表明,麻风患者的眼患病率占63.9%,其中以虹膜病变及继发性白内障为多.由于视力的障碍,再加上手足的残疾,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和躯体的痛苦,以至产生诸多的社会问题.白内障摘除手术可使大多数患者恢复较为理想的视力.25例(眼)手术病人中17例已随访18mo,8例随访了4mo,现报告如下.
作者:华克新;侯玉鸿;盛敏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血清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是一族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免疫学性质均相似的高分子糖蛋白,体内分布甚广.分为血浆型与组织或细胞型.血浆型主要分布于体液内,作为一种调理素参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细胞型主要分布于细胞表面,有促进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基质之间黏附,保护细胞正常形态等功能[1].目前认为FN与多种疾病状态有关,如肝肾疾病、创伤、感染、休克等,其中以FN与肝病的关系较为密切.为了解肝病患者FN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我们观察了279例肝病患者血清FN的水平.
作者:陆卫英;张占卿;孙莲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细胞间粘附分子-3(ICAM-3)在异位性皮炎(AD)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利用ICAM-3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皮肤和38例AD皮损中ICAM-3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AD病情及皮损严重程度相关性及与伴有和不伴有呼吸道过敏史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38例AD均可见真皮内灶状分布的及表皮内散在分布的ICAM-3阳性细胞,20例正常皮肤仅3例见到真皮内散在的和表皮内偶见的阳性细胞,余17例基本不表达ICAM-3;ICAM-3表达随着AD病情及皮损严重而增加,但与是否伴有呼吸道过敏史无关.结论 ICAM-3表达与AD病情及皮损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在AD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任香玉;张丽萍;张民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们连续检测5例相邻病房的老年病人痰培养,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了相同的获得性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感染,报道如下.
作者:武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清中可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sCTLA-4)表达及在甲状腺功能亢进中的意义.方法以ELISA ABC-HRP法测定sCTLA-4;以ELISA双抗法测定TPO-Ab、TG-Ab;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FT3、FT4.结果实验组sCTLA-4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但与TPO-Ab、TG-Ab相关性不显著(P>0.05),与FT3、FT4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CTLA-4可能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机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作用机制似与甲状腺自身抗体 TPO-Ab、TG-Ab及甲状腺激素Er3、FT4无关.
作者:金四丽;陈绍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清学诊断方法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TRUST、ELISA、TPHA、TPPA四种方法同时检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病人血清,以TPPA法为标准,从而得到其它方法的检测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采用TRUST、ELISA、TPHA三种方法同时检测治疗后梅毒病人的血清,得到转阴率.结果在107例疑似病人标本检测中,TRUST法和ELISA法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3.9%vs 13%,34.1 vs 0.0%.TPHA法和TPPA法结果完全一致.治疗后病人TRUST、ELISA、TPHA三种方法检测的转阴率分别为93.7%、2.1%、2.1%.结论ELISA法可以代替TRUST法作为筛查试验,而TRUST法可以作为疗效判定的指标.TPHA法和TPPA法都可以作为确证试验.
作者:陈世勇;袁爱素;许玲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回顾性总结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外质评活动,帮助国内特别是使用WHONET软件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正确评价其药敏数据的质量,提高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的技术水平.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MIC法.结果 1999~2001年间,具有特定耐药表型的10株菌发放到国内47~54个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大多数实验室对常见细菌的药敏试验均能获得正确的结果,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苯唑西林)耐药.部分实验室对粪肠球菌的万古霉素中度耐药和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性降低的检测存在一定问题.大多数实验室不能检测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降低的表皮葡萄球菌.结论国内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在某些细菌的耐药性检测中尚存在某些不足,应加强对NCCLS标准的理解,提高对特定菌株的药敏检测水平.
作者:马越;李景云;许明哲;张力;胡昌勤;金少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易感素质1.1流行情况敏感性皮肤的概念首先是在化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中形成,消费品市场调查显示,有40%左右的人认为自己皮肤敏感[1,3].另有调查显示,女性敏感性皮肤的发生率要比男性高[1].而且敏感性皮肤也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年龄大的(56~74a)对刺激的反应性明显较年轻人低[4].
作者:李春联;王学民;陈德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现状及其耐药性变化,有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对我院2001年至2003年分离出31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细菌菌落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法国BioMerieux公司的ATB半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结果 318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29.9%)和呼吸内科(26.1%),敏感性高是亚胺培能,其次是阿米卡星(23.5%),多重耐药性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感染性疾病常见菌之一,危重患者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易感人群,对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治疗可首选亚胺培能,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
作者:戴俊华;吴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嗜麦芽寡氧单胞菌(SM)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药敏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1996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ICU 68例SM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资料及药敏结果.结果全部病人均使用过广谱抗菌药物,全部有严重基础疾患史,83.1%病人免疫功能受损,78.6%病人曾经或正接受气管插管操作.药敏结果显示SM对一、二代头孢菌素大多耐药,对亚胺培南高度耐药,对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环丙沙星、头孢他啶有较高的体外敏感性,分别为77.2%、64.7%和60.7%.结论严重基础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是SM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SM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对SM体外呈现较好的抗菌活性,可作为临床治疗SM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
作者:殷少军;胡必杰;瞿介明;倪才妹;周春妹;贾曼琳;周昭彦;何礼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我院发热门诊2003年4月至6月共收治发热留观病人88例,现将资料完整的77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颜正茂;殷少军;傅佩芳;祝炜;张国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994年起我院创建爱婴医院,十年来坚持严格的消毒隔离,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邹长芬;范玉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控制医院感染的经验,降低SARS在医院感染率.方法对SARS病人进行严格管理,严格医务人员消毒隔离与自身防护,严格医院污水、污物处理等措施.结果 SARS在我院零感染.结论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是降低SARS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作者:牛桂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克雷伯杆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阴性机会致病菌,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近年来,克雷伯杆菌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耐药性呈逐年升高趋势,尤其是多药耐药菌株的出现,导致院内交叉感染和局部感染爆发,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我们对克雷伯杆菌院内感染和耐药性研究的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刘朝晖;陈劲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的细胞与体液免疫状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4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及89例尿毒症病人外周血T细胞表面CD3、CD4、CD8抗原表达及B细胞表面CD19抗原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肾小球肾炎组CD4表达减低(P<0.05),而尿毒症组CD3、CD4、CD19、CD4/CD8比值均减低(P<0.05),且低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CD8表达增高(P<0.05).结论随着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机体的免疫功能逐渐低下,T细胞亚群及B细胞测定可以作为慢性肾功能不全发生发展的一项监测指标.
作者:李晶华;李智;于永春;蔡明香;孙仲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