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承魁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异常心电图的分布情况,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1-6月份,我院体检科4809例健康体检者的心电图按年龄分为老中青三组,对主要的心电图异常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阳性率分别为68.4%、30.1%、9.5%,在异常心电图中,ST-T改变、各种期前收缩的发生率较高,且大部分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但各组内男、女性的异常心电图总检出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三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心电图与年龄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定期复查心电图可以尽早发现异常,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朝;孟文明;左改燕;高新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Harris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护理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重建髋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康复的进程。
作者:黄丽衡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而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例,总有效率为79.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妍敏;付鑫;吴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从我院2014年3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中选取76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和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3.68%,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和心绞痛发作情况均显著改善,前后差异有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缓解心绞痛发作,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卢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持续泵注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抗病毒、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1μg/( kg.min)微量泵24h缓慢静脉注入,连用3~5日,观察和对比分析各组的疗效;同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后于用药后5min、15min、30min、60min、24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等。结果:治疗组显效65%,有效30%,总有效率9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显效、总有效率明显升高( 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用药后于用药后5min、15min、30min、60min、24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酚妥拉微量泵缓慢静脉注入治疗婴儿重症肺炎疗效明显,并没有引起治疗组的血液动力学发生变化,可见采取酚妥拉明持续泵注辅助治疗婴儿重症肺炎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石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在深静脉血栓治疗中应用腔静脉滤器的应用价值,并分析置入体会。方法: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患者股静脉放置Simon Nitinol型的腔静脉滤器共86枚,其中位于肾静脉开口下方的有84枚,位于肾静脉开口上方的有2枚,同时给予患者抗凝溶栓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腔静脉滤器均成功放置,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大血肿,2例患者有滤器血栓形成,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均得到显著改善,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无患者发生肺栓塞。结论:应用腔静脉滤器治疗深静脉血栓,能够很好的预防患者发生肺栓塞,治疗时只要正确的掌握操作技巧,均能够成功放置,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小进;周绍昉;陈健;刘昕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0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医针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恩光;杨思进;戴海安;马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我院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病原学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3例老年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呼吸道深部痰液,培养分离病原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3例SAP患者送检标本,分离出病原菌19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37株,占69.2%;革兰氏阳性菌41株,占20.7%;真菌20株,占10.1%;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耐药性较强,对亚胺培兰、美罗培兰均较敏感;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性较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林、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老年患者SAP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根据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徐科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甲钴胺组)和观察组(血府逐瘀汤组)。每组病例各45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较高,疗效好且显效快。
作者:蔡丽雅;张庆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我院医疗质量自查自纠检查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努力提高我科的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更好的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针对我科室具体情况,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自查,找出了目前我科存在的问题,为了及时有效的加以改正,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相关措施。
作者:乔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重视消毒供应室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完善各项监测措施。结果为临床科室提供了合格的灭菌物品,有效地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通过落实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供应室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对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佳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析整体护理对股骨骨折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在我院实施手术进行治疗的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方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轻度、重度疼痛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股骨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度,并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彭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价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采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为所有病例进行诊断,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70例患者的肿瘤强化区域检测结果FA值和ADC值同对侧正常白质区域检测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患者各区域检测后得到的FA值和ADC值统计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诊断中应用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有利于对脑胶质瘤及周围脑组织具体情况予以确定,整体检测结果良好,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侯会敏;王姝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临床教学是医学生在本科阶段教学中的重要部分,通过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实施导师制,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切实解决学生在临床学习、职业规划等方面的疑难困惑,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技能等方面均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徐冬;龚海;柴斌英;王昊亮;侯洁;高恒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CARTO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对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意义。方法根据舒适护理理论,对我院2012年至2014年共73例CARTO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术中实施个体化舒适护理。结果73例患者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对CARTO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患者实施个体化的舒适护理,对减少手术的不良反应,促进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方燕玲;陈玉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总结用小针刀行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陈旧性肛裂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施行小针刀内括约肌侧切术,对照组施行传统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术后出血、疼痛、肛周感染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肛门失禁、治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针刀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疗效较好,治愈率高,并发肛门失禁、感染等的危险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玲玲;吴利锦;胡子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综述了国外、国内糖尿病医疗及护理门诊发展史,以及国外糖尿病门诊概况、国内糖尿病护理门诊概况及存在问题。
作者:何春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析肺部感染患者运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激素治疗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治疗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110例肺部感染患者在经过激素治疗之后,80例患者痊愈,30例患者显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对于肺部感染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激素治疗的方式,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在临床上值得被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嘉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通过对肝癌介入治疗术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方面的研究进行查阅,总结认为针对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应加强对肝癌介入诊疗术患者的心理干预,以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作者:李婷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之共同通道,各种外界生物因素、理化因素极易损害咽粘膜,从而引起咽粘膜导致急性咽炎,急性咽炎经常发作就成为转化为慢性咽炎。慢性咽炎为社区医疗机构常见病,且发病率越来越高,男性多于女性,城市发生率高于农村居民,本病可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1],也可为局部炎症,患者主要表现咽腔异物感、干燥、刺激性咳嗽、发痒感等,症状顽固,病程长,不易治愈。由于慢性咽炎病因复杂,中药需要辨证论治且疗程较长,搜集了2008年12月至2015年9月的门诊病例,谈谈小针刀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胡少瑾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