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泽
目的:统计分析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0月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EV71-IgM)检测阳性率,了解本地区手足口病的发病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来本院就诊的0~14周岁中2211名患儿的肠道病毒71型-IgM抗体检测数据.结果:阳性率高的是2016年5月阳性率27.27%;2016年6月阳性率26.98%;2016年7月阳性率25.79%;2016年11月阳性率25.50%;2016年12月阳性率22.16%;2017年10月阳性率19.05%.结论:近年来我国手足口病发病人数居高不下,高发人群为6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存在夏季高峰及秋冬季发病高峰期.
作者:黄惠婷 刊期: 2017年第26期
随国民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本应越来越健康,但结果却相反,人们却遇到比原来更多的亚健康问题.要了解这些亚健康问题,就首先需要了解日常饮食与健康的关系,保持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本文浅谈了食物养分平衡搭配对健康的影响,进而做到饮食健康习惯.
作者:师菁;史小峰 刊期: 2017年第26期
12对脑神经是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常对12对脑神经颅内段起始部是经过颅底哪些孔、裂到达颅外所支配的组织模糊不清和难以理解.根据实验教学的要求,设计制作以12对脑神经颅外分支为主要结构的标本.制作方法和步骤如下:1 使用工具及取材:4号手术刀柄,23号手术刀片,咬骨钳1把,有齿镊1把,直剪1把,医用纱布1块,钢锯1把.用福尔马林固定好的成人尸体标本(男女皆可),取5.6颈椎处的离断头颈部. 2 标本设计:
作者:马森;羊铮;孙建永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分析并研究核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诊断对于颞下颌关节病变进行诊断的诊断效果,并且研究与临床病理诊断的符合性.方法 本研究所选择的所有患者均为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颞下颌关节病患者,选择50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在对患者进行病理诊断之前对所有患者均进行核磁共振的诊断,并且记录所有患者的诊断结果,分析与临床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经过临床检验诊断分析得出,动态增强磁共振组诊断的准确率、特异性和灵敏度分别为96.00%,96.15%,100.00%.和临床病理诊断具有相符性,两者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颞下颌关节病所表现的症状较为复杂,为患者在进行诊断的时候,选择采用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学诊断技术进行诊断,可以根据相关的病理情况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支持,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李登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5月-2017年10月在我医院诊治的类风湿关节炎(腕关节)患者(46例)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乙组和甲组两组,甲组应用超声诊断,乙组应用X线诊断,总结分析两组软组织病变、骨侵蚀等检出情况.结果:1.软组织病变的检出率为甲组(91.30%)、乙组率(2.17%),乙组率明显小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6.798,P=0.000).2.骨侵蚀的检出率甲组(47.10%)、乙组(16.67%),乙组明显小于甲组,具有统计学意义(x2=58.857,P=0.000).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超声诊断的价值要高于X线诊断,超声检出软组织病变、骨侵蚀的概率较高.
作者:郝丽宁;刘晓明 刊期: 2017年第26期
探讨热敏灸对混合痔术后镇痛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36名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治疗组予以热敏灸镇痛,对照组予以常规镇痛方式,观察两组术后患者的VA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在VAS评分上,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88.8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敏灸治疗混合痔术后镇痛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婷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情况较佳,同时出院时间(2.31±0.24)天,较对照组(3.05±0.16)天更快;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相较于对照组12.5%少,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比较可见,后者治疗效果更加,利于患者及时恢复且减少并发症,故值得临床使用.
作者:汪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为了明确对脑卒中病人实施早期的康复治疗能够取得的临床疗效.将某院的多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较早展开康复训练,另外一组于发生脑卒中七天之间展开康复训练,分别观察、记录卧床并发症和运动情况的变化.结果显示对脑卒中病人展开康复训练后,其运动情况有了显著改善,并且提早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比较好.这说明对脑卒中病人在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增强疗效,明显提高病人生活品质.
作者:朱晓丹;张旭;于洪艺 刊期: 2017年第26期
在临床上有些患者反复流产,我们以常法安胎乏效,究其原因,有些是胚胎着床后其与母体之间的血液供应不良,血液淤滞,即我们所讲的子宫-胎盘循环障碍,甚至形成胎盘血栓.故使胚胎发育不良胚停及流产.因此我们在传统的补肾安胎的基础上再佐以活血化瘀药,可取的良好的疗效.这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其中的机理及可行性,为临床施治辨证提供充分有力的理论基础,从而有效应用临床,大大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丽;邹福花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究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老年重症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82例重症老年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2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麻醉辅助,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MMSE量表评分.结果 在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苏醒时间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MSE量表评分指标上,观察组术后1日MMSE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不仅能改善重症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还有效缩短术后苏醒时间,有助于术后机体恢复.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李凤林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间歇补铁法在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方法 从2015年4月~2017年4月本院儿科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儿中选取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补铁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间歇补铁法治疗,9周后对比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清铁蛋白(SF)与血红蛋白(Hb)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SF与Hb水平均有所上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36.7%,观察组为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小剂量间歇补铁法与常规补铁法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更低,安全性更高.
作者:登召志玛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应用于肺结核咯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将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再咯血发生率低、止血有效率高、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咯血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健康教育,可减少患者再次咯血情况的发生,并能够使患者有效止血,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文金珠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观察头皮针配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给予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焦氏头皮针治疗,疗程均为21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头皮针配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石熙然;张慧 刊期: 2017年第26期
脊膜瘤是椎管内肿瘤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多发于50岁~70岁之间, 75%~85%发生于女性,绝大多数脊膜瘤为硬脊膜内生长,少数跨硬脊膜生长或完全位于硬脊膜外 [1],其在椎管内的占位可引起严重的脊髓、神经根受压症状,重者会导致截瘫,该病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治愈率较高.现报道一例颈椎椎管内脊膜瘤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郭列飞;谌乐乐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 探讨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并根据职业危害特点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方法 对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结果 有效的提升了理化检验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防止了因职业危害而造成的职业感染,保障了理化检验人员的健康安全.结论 理化检验人员日常存在的职业危害较多,根据危害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感防护对策,可有效确保疾控中心理化人员的身体健康.
作者:李文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耳鼻喉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经验.方法:为进一步加强耳鼻喉科规范化护士的培训,培养合格的临床护理专业人才,对2016年7月到2017年6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耳鼻喉科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护理人员,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结果:规范化培训一年后,所有5名护士各项考核成绩合格率100%.结论:通过在我院耳鼻喉科对护士实施规范化的培训,可以尽快地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增强其临床业务能力及竞争力,使护士尽快融入临床护理工作,保障了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作者:王敏;曾艳;廖韵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改善肛肠科术后疼痛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肛肠科收治的行痔疮术后住院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予以中药熏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洗剂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VAS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总有效率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为,对照组为,治疗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临床疗效,且效果高于高锰酸钾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婷;石芳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位可疑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采用联影UCT S160型16排螺旋CT机和美国MALLINCKRODT高压注射器,行螺旋CT三维动态增强检查.将所得的轴位图像重建后发送到配套工作站,通过调整阈值,进行表面重建(SSD)、大密度投影(MIP)、多层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等成像技术,立体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内膜片、确定夹层动脉瘤破裂口的位置、范围和动脉分支受累情况,准确定位,定性诊断.结果:本组29位患者中,依据DeBakey分型(三型:I型:内膜撕裂口在主动脉近端,夹层延伸到腹主动脉;II型:内膜撕裂口起于升主动脉,终止于无名动脉水平;III型:内膜撕裂口在主动脉峡部发生,夹层延伸到腹主动脉),3D DCE SCTA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I型7例、II型3例、III型19例.结论:螺旋CT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是非侵入检查,简单、快捷、准确、安全、无痛苦.螺旋CT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主动脉全程的扫描和图像重建,是寻找夹层动脉瘤内膜撕裂口的重要方法.对于急性期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急症危重病人,3D DCE SCTA检查能够快速、准确发现病变,为手术方式、支架选择提供重要信息,帮助临床拟定治疗方案,从而挽救患者生命.在血管移植术、重建术、支架放置术后进行疗效评价也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3].
作者:赵强;刘淑萍 刊期: 2017年第26期
目的:研究讨论联合检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经280例痰液细菌培养后,从中选出肺部细菌感染的120例患者,本次实验选我院120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对照组使用降钙素原检测,实验组使用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结核患者中出现肺部细菌感染的患者的比例为42.86%,实验组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方法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中肺部细菌感染的比例较高,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比单独降钙素原检测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患者的诊断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储开枫 刊期: 2017年第26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已成为治疗女性不孕症的重要方法,且越来越倾向年轻化,但成功率仍然不高,付志红教授认为从中医角度辨证以气虚血瘀为主,治疗上主张温肾活血方案,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徐佳;付志红 刊期: 2017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