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史飞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骨科急诊病人入院专科处置中的应用.方法 建立品管圈小组,于2017年12月-2018年1月共抽查护士11人,对护士在急诊入院病人处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针对护士未进行疼痛宣教、未宣教石膏固定注意事项、未指导轴线翻身三大项目,制定整改措施并实施.实施后,于2018年3月-2018年5月,共查检11人,对改善前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品管圈实施后护士入院专科处置率由原来的45%提高到8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病人入院专科处置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护士各项宣教落实到位,值得推广.
作者:陈洁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和讨论在脑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方式.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内所接诊的所有脑外科病人中挑选出86名患者作为本次重点研究人员,根据单双数方法平均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3名病人.与此同时挑选38名在我院任职脑外科护士工作人员同样参与本次研究.实施人性化管理方式,并比较护理工作人员工作前后的满意度,同时比较分析两组病人在接受护理之后所给出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所有病人的整体护理满意度显然要比对照组高很多,两组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进行干预治疗时候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也得到显著提升.结论:在脑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人性化管理模式,对病人和护理工作人员来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杜燕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对比研究输尿管镜及体外震波碎石术对于输尿管远端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输尿管远端结石患者60例,将其随机且平均分为2组,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通过体外震波碎石,试验组患者运用输尿管镜进行碎石,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长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各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输尿管远端结石的治疗,运用输尿管镜进行碎石比体外震波碎石术更有利于清除患者结石,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临床值得选用.
作者:李其山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感染管理护士的职能.方法:该院科室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设立感染管理护士,明确自身职责,了解工作内容,针对性开展培训及管理工作,观察并分析该院感染管理效果.结果:相比管理前一次性无菌物品管理、病区环境卫生管理、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合格率,管理后明显较高(P<0.05);相比绩效考评实施前医院感染管理整改率,实施后明显较高(P<0.05).结论:设立感染管理护士小组,为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奠定坚实基础,推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逐步提升.
作者:彭晓英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分析将断层径照技术应用于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11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晚期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先后设计进行常规加速器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和断层径照调强技术放射治疗(TD),对比两种放疗方法下,患者的剂量学参数和治疗时间.结果 TD治疗下,患者的D2(小剂量)、Dmean(平均剂量)均明显低于IMRT治疗,HI显著小IMRT治疗,D95(靶区覆盖率)显著高于IMRT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98(大剂量)上,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治疗的CI优于TD治疗,治疗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下段食管癌放射治疗中,采用TD计划,剂量学参数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是治疗时间长且靶区适形度稍差,临床实际治疗中,应视患者具体病情状况和治疗需求,灵活选择两种放疗计划.
作者:邵孝如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本文深入探讨了四川省高校医学专业以及非医学专业学生对于慢性病与不良生活方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了高校医学和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个人信息,生活方式,以及慢性病患病情况,其中高校大学生所患的慢性病主要有呼吸道,内分泌,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等疾病,我们将重点以生活行为方式为主将其作为变量,利用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进而能够准确了解慢性病患病与生活方式的相关系,并对这些患者进行及时的健康指导,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生概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结果:通过对50位医学专业和50位非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100分有效问卷,终有效率达98%.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患有慢性病的患者有23例,患病概率为23%.我们将是否患有慢性病作为变量,设计患者是否饮酒,吸烟,吃腌制食品时,摄入的糖类,蔬菜,水果过量,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等作为生活方式因素的自变量,采取回归分析.结果:高校大学生伴有吸烟,饮酒,吃隔夜食物,食入糖类,水果,蔬菜,油类过量等生活因素是与患有慢性病呈现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影响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有吸烟,饮酒,睡眠质量,睡眠时间,饮食习惯,运动等,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指导方式改善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尽量降低大学生群体中慢性病的发生概率,以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肖玲 刊期: 2018年第52期
随着现代社会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越来越高,冠心病病人除了要注意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外,更需要重视不良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冠心病病人多A型性格,易燥易怒,所以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调节,正确的认识情绪,学会一些情绪的自我调节方法,这对于疾病的预防和减少发病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蒋薇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析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中个体化认知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行输尿管结石术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不同组别,即参照组(n=43)与试验组(n=43).给予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试验组进行个体化认知护理模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饮食和病症知识掌握、运动和用药等遵医行为情况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行输尿管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个体化认知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
作者:龙淑英;刘根云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脑梗塞偏瘫患者90例参与本次实验进行分析,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为(68.39±9.62)分,对照组患者的FMA评分为(54.41±8.62),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为(83.62±9.65),对照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为(61.02±9.22)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脑梗塞偏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丽娟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3月到2017年9月于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鸟巢式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各项治疗指标.结果:试验组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出暖箱时间、睡眠时间和体温波动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新生儿各项指标的改善,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肖晶娥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整体护理措施用于消化不良症患儿护理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儿60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进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恶心、腹胀、早饱、食欲不振各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患儿低,组间差异经t检验得出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3.3%,仅有2例患儿的家属对护理工作吃不满意态度,较对照组的10例明显要少,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消化不良患儿护理中可以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凤仙;夏鸿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对学龄期急性哮喘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68例学龄期急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儿出院后采用传统常规护理随访,观察组患儿均基于微信平台构建延续性护理,不同护理方式下比较两组患儿出院后病情发展以及生活质量差异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病情控制ACT得分、哮喘完成控制患儿占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哮喘未被控制患儿占比、哮喘良好控制患儿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在活动维度、症状维度以及情感维度评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对学龄期急性哮喘患儿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儿出院后哮喘控制率,提高患儿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推广意义.
作者:王聪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细菌性结膜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以2017年7月-2018年1月我科门诊30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成两组,每组各15例患者.对照组用药氧氟沙星滴眼液,实验组用药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连续治疗7天后,患者门诊复查,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成效.统计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显效9例,有效5例,显效率60.0%,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7例,显效率40.0%,总有效率86.67%.组间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氟沙星滴眼液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均可安全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但后者抑菌效果成为显著,疗效更为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燕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及处理效果,为疾病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此次研究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进行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的6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材料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患者早期治疗效果.结果:经早期检查发现所有研究对象B—HCG水平均增加,通过超声检查发现54例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实际确诊率为84.4%.其中32例患者给与环磷酰胺治疗,30例经治疗痊愈,治疗成功率为93.8%.30例患者给与人工流产及清宫治疗,后24例患者痊愈,治疗成功率为80.0%.2例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由于出血量过大而采用急诊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结论:针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行早期诊断能够及时发现机体相关指标异常情况,同时采取合理治疗方法进行临床治疗,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因此,临床中应充分注意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及处理.
作者:张玉梅;赵晓宇;常梅红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究6S管理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间未实施6S管理的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6月到2018年5月间实施6管理的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对比护理人员的技能考核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的技能考核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技能考核评分存在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实验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6S管理在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对改善我院护患关系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能够使患者的护理技能得到提高,该种管理方法应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杜春燕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从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70例患有急性脑梗塞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35例/组.对照组予以丹参注射药物配合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予以疏血通注射药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介入不同注射药物治疗后,介入丹参注射液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4.3%,而介入疏血通注射液药物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8%,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梗塞患者介入疏血通注射液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血液黏度等各项临床指标,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崔洪源;石刚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腰椎手术麻醉的血流动力学影响,且针对唤醒试验的结果进行讨论.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74例腰椎疾病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7).参照组以注射生理盐水的方式维持麻醉,实验组以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的方式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及患者的唤醒质量.结果:参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唤醒前10min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区别,唤醒即刻与唤醒后10min实验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对较低,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唤醒质量优良率为72.97%,实验组患者唤醒质量优良率为94.59%,实验组患者的唤醒质量相对比较理想(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腰椎手术麻醉的影响较小,且唤醒质量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张顺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漏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接受的64例留置导尿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预防性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2例: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1个月、2个月、3个月后漏尿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给予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漏尿发生率.
作者:蔡学健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对饮食、运动、平衡、促健康服务模式在高血压患者血压病中的健康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了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5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6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高血压护理干预措施,对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饮食、运动、平衡、促健康服务模式的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观察.结果: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血压和心率指标都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而对照组仅为80%,差异显著,P值<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采用饮食、运动、平衡、促健康服务模式,能够对患者血压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简敏 刊期: 2018年第52期
目的:分析男护士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及职业发展.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2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手术室护理工作是否有男护士参与为分组依据,将其分成对照组(无男护士参与,56例)和观察组(有男护士参与,66例).入室后,两组手术患者均接受手术室护理.对照组患者均由女护士护理,观察组患者由男、女护士配合护理.结果:观察组体位摆放(t=7.08)、精密仪器使用(t=7.95)、突发事件应对(t=9.12)、护理工作连续性评分(t=9.84)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χ2=4.96,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男护士优势突出,职业发展前景广阔.
作者:梁士伟 刊期: 2018年第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