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大部切除术、单纯修补术对急性胃穿孔治疗效果分析

李军伟;董伟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 单纯修补术, 急性胃穿孔, 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大部切除术、单纯修补术对急性胃穿孔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参照组采用胃大部切除术,研究组采用单纯修补术,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和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治疗情况方面,研究组均要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复发率方面,参照组为4.6%,研究组为18.6%,参照组要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术和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效果均比较理想,在手术治疗时要合理地加以选择和应用.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探析

    目的:对急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而言,分析应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展开治疗,总结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116例胃炎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根据平均分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中各有58例患者,治疗组采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参照组采用山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参照组中患者的总有效例数为41例,总有效率70.68%,治疗组中患者的总有效例数为53例,总有效率为91.37%.经过对比可知: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可比性.在治疗组中,出现心悸情况的有1例,头痛情况有2例,口干情况有3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4% (6/58);参照组中出现心悸情况的有4例,头痛情况有2例,口干情况有6例,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9%(12/58).经对比后组间数据对不存在差异性,即P<0.05 (X2=5.4955、P=0.0005).结论: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不仅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缓解了临床症状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可用于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柯小茹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8例,将7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39例)与对照组(n=39例),研究组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护理,比对两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等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等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中有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缓解患者经济压力.

    作者:匡生权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足癣引发下肢丹毒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究足癣引发下肢丹毒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丹毒治疗的72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行基础治疗、局部治疗及原发病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研究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黄金散外敷及红光疗法,比较患者治疗4d及7d后效果.结果 治疗4d后,研究组患者治愈率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36.11%及83.33%,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且治疗7d后,研究组患者治愈率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8.33%及91.67%,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足癣引发下肢丹毒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结合红光疗法,并采取相应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患病部位症状,促进其恢复.

    作者:胡惠颖;谢欢欢;许晶;成冉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滴注式不保留灌肠与传统灌肠治疗粪便嵌塞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滴注式不保留灌肠与传统灌肠治疗粪便嵌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于我院接受粪便嵌塞治疗的患者82例,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灌肠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通过滴注式不保留灌肠方式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灌肠液的有效注入量、患者舒适度、治疗期间的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灌肠液有效注入量>300mL的患者多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治疗有效率提高(P<0.05).结论:对粪便嵌塞的患者通过滴注式不保留灌肠法进行治疗,效果良好,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李福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在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之间展开本次研究,选择对应研究时间段内的5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不同检查方式对于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做出组间对比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对于患者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且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和常规心电图比较,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红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康复,心理护理这一环节尤为重要,良好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乐观、自信地面对疾病,更好地配合医院完成治疗.本文重点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及如何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对应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忧虑和心理压力,使患者更快更好地康复.

    作者:梁蕾;李艳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间赴医院就医的多发性硬化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病历建立时间先后顺序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进行比较的相关数据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熊孝鸿;阙中贵;田维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对结肠癌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对结肠癌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肠癌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30例.采用思密达治疗对照组,基于此采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腹泻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3.33%较对照组76.67%明显较高,且P<0.05.在腹泻持续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P<0.05.在不良反应上,两组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对结肠癌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即可显著改善患者各种症状,还可缩短其腹泻持续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王照蕊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急诊科出诊的135例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并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处理.结果 135例患者中,102例患者康复出院,19例患者截肢,14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对严重创伤性骨折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抢救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抢救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熊苗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7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陈丽;熊海燕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钼靶X射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钼靶X射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住院的100例乳腺癌早期诊断患者,因地制宜地根据每人基本情况的不同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将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观察组则将采用钼靶X射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的方式.一段时间后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采用钼靶X射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结果要明显比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精准诊断率高的多,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射线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能够明显确诊患者是否患有乳腺癌,对患者的治疗有很大的作用,值得普遍推广.

    作者:李斌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抽取我院特定时段内接诊的46例老年慢阻肺患者,按照护理措施的差异将其以一定的比例分为2组,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对比护理前后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翠翠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乌司他丁、大剂量氨溴索联用对重症肺炎的治疗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在重症肺炎患者的治疗中联用乌司他丁与大剂量氨溴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重症肺炎的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大剂量氨溴索与乌司他丁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之前血氧分压与氧合指数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氧分压与氧合指数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是97.67%,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是86.0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用乌司他丁与大剂量的氨溴索对于重症肺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情况,该联合用药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杨飞飞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藏红花素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天然抗氧化剂藏红花素(Crocin)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80只实验用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空白组)、失血性休克组(模型组)、失血性休克+生理盐水(对照组)、失血性休克+藏红花素(实验组),各20只,采用颈动脉放血的方法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开始复苏时静脉注射给药.称量并计算肺组织湿/干比重(W/D),HE染色后测定肺组织定量评估指数(IQA);测定肺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结果 给药24h后,肺组织W/D显著降低(P<0.05)、IQA显著降低(P<0.01);肺组织MDA含量显著降低且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肺脏组织中MPO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藏红花素对失血性休克所致肺组织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龙;董秀娟;金福强;张炜;崔杰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30例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30例患者中28例康复出院,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未出现精神异常或心理障碍等并发症.结论: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行综合护理效果较好,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促进其尽快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死亡率.

    作者:李芝萍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六西格玛法在提高卒中患者CT检查时效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六西格玛法在提高卒中患者CT检查时效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我院ICU于2017年7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9例作参照组,采取一般CT检查流程;再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实施改进对策后收治的疑似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9例做研究组,实施六西格玛管理体系5步法优化CT检查环节.对比两组从诊断到CT检查各个环节所需时间.结果:研究组的目标停留时间、CT检查环节时间、CT结束-CT报告时间均短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卒中患者CT检查时效中的应用六西格玛法,能够有效缩短患者影像学检查绿色通道时间,促进了诊断效率的提高,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许苏萍;吴媛婷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检测方法

    目的:构建检测鼻炎康片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方法.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PHLC-DAD法检测鼻炎康片中10种非法添加的化学成分.结果:有效分离10种化学成分,测定范畴内HPLC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构建了快速分离检验中成药中10种非法添加成分的检测方法.结论:构建的HPLC—DAD检测法检测速度快、检测结果准确、可用于鼻炎康片等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成分的检测.

    作者:齐衍超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随机选取100名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实验研究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各项实验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过程中,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具有临床意义,值得在全院进行推广.

    作者:黄丽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122例在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抽签法分为观察组(61例,预见性护理干预)与对照组(61例,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具体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心绞痛发作率39.34%高于观察组13.11%,血糖、血压和胆固醇均高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在临床护理上予以推广.

    作者:何素华 刊期: 2018年第52期

  •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效果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ICU重症患者给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所收治的ICU重症患者76例,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该7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8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各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针对ICU患者给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全面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种护理干预可全面推广运用.

    作者:王艳 刊期: 2018年第5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