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8例宽QRS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黄林喜;吴贤仁

关键词:心动过速, 急诊, 内科诊治, 鉴别诊断, 棘手问题, 处理水平, 病人, 报告
摘要:宽QRS心动过速为急诊内科诊治一个棘手问题,作者对1995年1月至2001年3月至本院急诊就治的4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及急诊处理水平,报告如下.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病患者清晨血压水平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有研究表明[1,2],动态血压监测所揭示的24h血压节律性变化紊乱与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文探讨经常规降压治疗且偶测血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水平与脑卒中的关系,旨在为进一步控制清晨血压水平降低脑卒中发生率提供依据.

    作者:厉伟民;李国洪;赵水花;金爱娟;王新鸣;卢亮;金美娟;张为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

    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is)是常见的急诊之一.它是指威胁生命或器官功能的极重度高血压状态(血压值为重度高血压的较高水平),通常收缩压大于210mm Hg(1mm Hg=0.133kPa)或舒张压大于120mm Hg.根据Zampaglione等报道,高血压危象占所有急诊医学的27%.目前在中国尚缺乏精确的统计数据,但勿容置疑,高血压危象已在急诊工作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作者:周小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脑出血后凝血酶与脑水肿关系及水蛭粉的疗效

    目的探讨凝血酶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机制中的作用以及水蛭粉治疗脑水肿的疗效.方法分别制作大鼠自体全血、凝血酶、肝素抗凝血、生理盐水及假手术脑血肿模型,观察不同时间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Na+、K+含量的变化以及病理改变;并观察水蛭粉(250mg/kg口服,每天2次,治疗5d)治疗脑水肿的疗效.结果大鼠脑内注射全血或凝血酶后,脑组织的含水量、电解质含量的变化相一致;在24h时,脑水含量、Na+含量较其它3组高,而K+含量则较低(P<0.05).水蛭粉治疗后脑水含量、Na+、Ca2+含量较对照组降低,而K+含量升高(P<0.05).结论凝血酶可能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水蛭粉对大鼠全血和凝血酶导致脑水肿有显著影响.

    作者:何宇平;黄鉴政;应荣斌;潘光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即具有腹壁损伤小,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点,同时手术安全性较高[1],但也有其一定的适应证和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

    作者:李春明;许家镕;周斌;周伟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大剂量皮质激素在抢救暴发性心肌炎中的作用

    在临床上,暴发性心肌炎并不少见,近十年来,我们诊治1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地;孟晓萍;杨金慧;王俐;吴铁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老年阑尾炎穿孔的高危因素和预后评估

    我们总结了1983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收治的老年阑尾炎穿孔患者239例,对有关因素及预后关系作出分析,并以此建立老年阑尾炎穿孔的严重程度评估方法,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诗成;张卫星;鲁刚;黄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5例

    我们在临床上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5例,比较同期单用生长抑素治疗病人15例,分析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对SAP的疗效及防止MODS发生中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作者:沈宏伟;范敏明;吴育连;彭承宏;彭淑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安置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病人的护理

    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简称ICD)是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有效方法.我院自1994年11月~2001年4月,共施行ICD11例;本文就其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叶月娥;陆萍;游群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剧烈头痛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剧烈头痛的相关因素,探讨SAH性头痛发病机制,为头痛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途径.方法制定头痛程度量表,根据CT分析SAH在颅内的分布情况以及脑压、脑脊液(CSF)改变与头痛程度的关系.结果 CT显示阴性或阳性结果均出现剧烈头痛;SAH头痛程度与CSF发生血性质变有关,而与血性程度和出血部位无关;脑压在300?mm?H2O以下时,头痛加重不明显;当脑压升高超过300mm?H2O时,头痛明显加重(P<0.005);用地塞米松鞘内注射能显著改善头痛.结论发生质变的血性CSF引起蛛网膜下腔广泛的炎性反应是导致头痛的重要原因,高颅压是SAH头痛的次要因素,出血量导致高颅压引起头痛,可能与头痛持续时间有关.

    作者:李彤;刘传宝;李宏;王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和预后

    本文拟比较经PTCA开通IRA和溶栓方法对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疗效性并与保守治疗作对照,旨在为进一步改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金炜;何奔;孙宝贵;温沁竹;张建军;李为真;张国兵;周国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感染性休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及意义

    目的了解感染性休克病人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特点及与预后关系.方法临床前瞻性研究,监测感染性休克早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分析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共连续观察48例病人,其中25例(52%)死亡.一些指标的水平在死亡者与生存者间差别较大,其中包括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体/肺循环阻力指数(SVRI/PVRI)、左/右心做功(LCW/RCW)和左/右心每搏动(LCSW/RCSW)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氧合指数、动脉混合静脉血含氧量差(a-vDO2)、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标积分等.结论感染性休克病情凶险,部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早期评估其预后有指示作用.

    作者:赵擎宇;贾清颜;Weigand MA;Martin E;Bardenheuer HJ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首次Q型急性心肌梗死血浆C-反应蛋白增高的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首次Q型急性心肌梗死(QAMI)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并评价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动态测定78例QAMI患者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K)及CRP水平,并评价院内并发症与血浆CRP峰值水平的关系.结果 (1)老年患者(≥70)、无或缺乏梗死前心绞痛及溶栓治疗失败的患者血浆CRP峰值明显增高(P<0.01,P<0.05);(2)AMI后发生泵衰竭、左室室壁瘤和住院期间48h后死亡的患者,其血浆CRP峰值水平与CK峰值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泵衰竭和左室室壁瘤形成及出院存活的患者(P<0.1,P<0.05);(3)心脏破裂的患者血浆CRP峰值水平明显高于无心脏破裂的患者(P<0.01);而血浆CK峰值水平在二组间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4)血浆CRP峰值水平≥20mg/dl是AMI后发生心脏破裂、左室室壁瘤形成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血浆CRP峰值水平≥20mg/dl对AMI后发生心脏破裂、左室室壁瘤具有高度预测价值.

    作者:李培杰;张京梅;郭敏;张立平;曹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48例宽QRS心动过速的临床分析

    宽QRS心动过速为急诊内科诊治一个棘手问题,作者对1995年1月至2001年3月至本院急诊就治的4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宽QRS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及急诊处理水平,报告如下.

    作者:黄林喜;吴贤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早期区域动脉灌注5-FU、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

    我们自1999年8月开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早期区域动脉灌注5-FU、奥曲肽治疗,至今共收治18例,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蒙滔;张启瑜;徐正铿;姚建高;余正平;王玉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脑梗死溶栓治疗时间的探讨

    近年来国内外都认为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是肯定的[1],但对所用药物选择、药物的剂量,用药的时间窗尚有争议.我院自1987年开始对发病后不同时间段的脑梗死采用国产尿激酶(UK)进行溶栓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唯民;王新平;李宝山;原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静脉延迟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

    目的对6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6~12h的老年患者进行延迟溶栓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探讨该时间段的治疗价值及存在问题.方法将经溶栓治疗的AMI患者列为溶栓组,未经溶栓治疗者列为对照组;溶栓组又根据胸痛和ST段抬高情况再分为3个亚组:ST段仍抬高并伴有明显胸痛者(A组);ST段抬高,不伴有明显胸痛者(B组);无明显ST段抬高,但有明显胸痛者(C组);观察溶栓组及亚组梗塞血管再通率,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梗塞后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率、出血发生率.结果 1.溶栓组总的梗塞血管再通率为41.3%,A组、B组和C组则分别为46.4%、28.6%和42.9%;2.溶栓组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率较对照有明显下降(P<0.01),尤以梗塞后心绞痛发生率减少为显著(P<0.01),同时心功能状态有明显改善(P<0.01);3.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发病后6~12 h AMI患者应积极进行延迟溶栓治疗,尤其对于仍伴有明显胸痛者.

    作者:黄先勇;沈洪;钱远宇;计达;孟庆义;武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干扰素和激素治疗重型肝炎疗效初探

    作者曾采用大剂量重组人γ-干扰素联用激素短程冲击治疗重症肝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并随访2~9年,远期疗效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宜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手术治疗

    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1年4月,共收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11例,全采用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全仁夫;孙观荣;范顺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少见类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发病率有增加倾向[1,2],而且出现了一些少见类型的IE.本文对我所10例少见类型的IE患者进行分析.

    作者:陈慧;陈斌;邓玉莲;胡锡衷;白玉茹;韩涛;翁国星;陈瑜;陈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溶栓治疗是近20年来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进展.其理论基础有两点:其一为早期急性心梗冠脉内血栓堵塞的百分比很高;其二为若能从速解除冠脉堵塞并获得再灌流,则可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从而挽救病人.国内外大量有关溶栓的文献证实这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溶栓治疗涉及的问题不少,诸如适应证、禁忌证、给药方法、用药选择、冠脉再通判断、冠脉未通的补救措施等.现就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钱贻简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主管:急诊医学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