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1例狼疮性肾炎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游运辉;左晓霞;尹红玲;罗卉;赵洪军;刘萍

关键词: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高血压, 病理学
摘要: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的病理与临床特点,了解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LN病人的病理类型与临床特征.结果 Ⅱ a、Ⅱb、Ⅲ、Ⅳ、Ⅴ、Ⅳ型各占14%、25%、17%、30%、5%、9%;Ⅱb、Ⅳ型血尿发生率较高,Ⅳ、Ⅴ型肾病综合征(肾综)发生率较高,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在Ⅳ型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所有病例肾脏病理均有活动性病变,但其中有21%病人血清补体及SLEDAI评分正常.结论 LN中血尿多出现在以增生性病变为特征的Ⅱ、Ⅳ型;表现为肾综、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的以Ⅳ型居多;对于部分血清补体正常、SLEDAI评分正常的病人肾脏病理仍可能有活动性病变.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治疗、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方法 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例SFT肿瘤细胞Vim、CD34、CD99、bcl-2、S-100、actin、EMA、Des和PCNA的表达.结果 13例SFT患者平均年龄46岁,分别发生于胸腔、腹腔、纵隔、肺、上颔窦、眼眶、乳腺、背部软组织.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压迫症状.组织学表现为束状、编织状排列的梭形细胞和不同程度的胶原纤维,伴有黏液变性及血管外皮瘤样形态.免疫组化结果:Vim阳性率100%(13/13)、CD34 92%(12/13)、CD99 77%(10/13)、bcl-2 77%(10/13)、PCNA31%(4/13),S-100、actin、EMA、Des均阴性.平均随访21.3个月,1例复发,均无转移.结论 SFT为一组独特的梭形细胞肿瘤,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有助于SFT的诊断.由于SFT生物学行为不依赖于组织学构象,需长期随访观察.

    作者:高英;毕英;智连艺;何安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抑制素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抑制素(Inhibin,INH)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卵巢肿瘤中á-抑制素(á-INH)的表达,其中性索间质肿瘤组79例、非性索间质恶性肿瘤组34例和良性肿瘤组7例.结果 á-INH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组阳性表达率(93.67%)明显高于非性索间质恶性肿瘤组(17.65%)和卵巢良性肿瘤组(28.57%)(P<0.005).a-INH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组的阳性表达中,高分化G1组(97.01%)高于中低分化G2、G3组(75.00%)(P<0.05);临床Ⅰ、Ⅱ期(98.46%)高于临床Ⅲ、Ⅳ期(71.43%)(P<0.01);疾病进展患者(40.00%)明显低于疾病缓解(98.33%)及稳定患者(92.86%)(P<0.05),a-INH阳性组5年生存率略高于阴性组,但P>0.05.结论 a-INH可作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一种特异性指标,为其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疗效判定、病情监测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王晶;张长青;王宇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早期康复锻炼对ACL重建术后胫骨隧道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不同康复训练方案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胫骨骨道增宽的影响.方法 将34例用同种并体骨-髌腱-骨(B-PT-B)重建ACL的患者分为2组,A组16例.男8例,女8例;平均年龄(32.7±15.6)岁.手术采用同种异体B-PT-B重建ACL进行ACL单束重建,术后采用普通的康复方案进行功能康复;B组18例,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33.1±14.8)岁.手术采用同种异体B-PT-B重建ACL进行ACL单束重建,同时接受半月板缝合修复手术,术后采用保守的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康复治疗.2组患者均在术后12个月采用CorelDRAW 8.0软件对测量X线片上胫骨骨隧道关节面内口的直径;同时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ACL重建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34例同种异体B-PT-B重建ACL患者中有29%(10例)出现胫骨骨隧道的增宽;与术后采用普通的康复方案的A组相比,术后采用保守的康复训练方案进行康复治疗的B组惠者骨隧道的增宽程度明显减小.术后12个月A和B组的临床lysholm疗效评分分剐为(92.5±4.5)和(94.5±5.5),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不同的康复训练方案将影响同种异体B-PT-B重建ACL术后胫骨骨隧道的愈合,但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影响不大.

    作者:郭磊;白希壮;张世亮;朱世博;周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71例狼疮性肾炎的病理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的病理与临床特点,了解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LN病人的病理类型与临床特征.结果 Ⅱ a、Ⅱb、Ⅲ、Ⅳ、Ⅴ、Ⅳ型各占14%、25%、17%、30%、5%、9%;Ⅱb、Ⅳ型血尿发生率较高,Ⅳ、Ⅴ型肾病综合征(肾综)发生率较高,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在Ⅳ型高,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所有病例肾脏病理均有活动性病变,但其中有21%病人血清补体及SLEDAI评分正常.结论 LN中血尿多出现在以增生性病变为特征的Ⅱ、Ⅳ型;表现为肾综、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的以Ⅳ型居多;对于部分血清补体正常、SLEDAI评分正常的病人肾脏病理仍可能有活动性病变.

    作者:游运辉;左晓霞;尹红玲;罗卉;赵洪军;刘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老年胃癌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2006年收治的98例60岁以上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对其围手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的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98例中81例行切除性手术,手术切除率为8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结论 加强老年胃癌意者围手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对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张建都;陈剑;万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对28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的CD117、CD34、SMA、S-100结果进行研究.结果 该组病例均手术切除,其中GIST发生部位:胃占58%(16/28)、小肠32%(9/28)、结直肠10%(3/28).良性10例,肿瘤平均直径(3.2±12)cm,交界性4例,平均直径(4.3±1.3)cm,恶性14例,平均直径(8.5±1.5)cm,CD117阳性表达率89%(25/28),CD34阳性率32%(9/28),SMA阳性率25%(7/28),S-100阳性率14%(4/28).结论 肿瘤大小是判断肿瘤良恶性的一个重要指标,CD117阳性是确诊GIST重要的诊断依据,手术是GIST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李良;徐其佐;王新美;李新兵;栾学荣;冯延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抑癌基因p53在原发性肝癌发病中的作用

    该文通过复习有关p53突变研究的所有文献,并将他们的研究结果做一总结分析,综述了抑癌基因p53突变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结果 发现:肝癌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涉及了一系列基因和细胞因子.同时表明肝癌的发病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在此过程中,HBV和AFB1是两个非常重要的致癌因子,他们可通过激活癌基因或使抑癌基因失活而发挥作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因为p53,p53 249编码子的突变在肝癌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53 249编码子的突变可使p53功能丧失,同时也可使与p53相关的信号传导路径发生改变,并与其他因子共同作用,进而导致肝癌的发生.

    作者:吴智群;张远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甲氨喋呤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中局部应用甲氨喋呤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61例输卵管妊娠需要行保守手术治疗患者术中用MTX作为观察组.另87例输卵管妊娠需要行保守手术治疗患者术中未用MTX作为对照组.结果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中使用MTX住院时间短,血a-HCG恢复至正常时间短.PEP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生殖功能结局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使用MTX值得应用.

    作者:聂晓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活性氧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活性氧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利用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肝细胞和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中还原型谷胱甘肽、活性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活性氧以及肝细胞凋亡指数等指标变化,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体外实验中肝细胞与终浓度为甘氨鹅脱氧胆酸钠(GCDC)后培养2h和4h后细胞凋亡率达(43.50±7.09)%和(53.38±5.24)%,其内源性还原型谷胱甘肽消耗呈时间依赖性.梗阻性黄疸模型建立后,随着胆盐水平升高,单纯梗阻性黄疸组大鼠肝组织丙二醛水平上升,还原型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性下降.Tunel染色发现大鼠肝组织细胞出现凋亡,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多.亚硒酸钠治疗组上述指标变化趋势与单纯梗阻性黄疸组相似,但其各时间点丙二醛水平和凋亡率显著低于单纯梗阻性黄疸组,而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则明显高于后者.结论 ROS在肝脏功能损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亚硒酸钠是一种颇有应用潜能的肝细胞凋亡拮抗剂.

    作者:陆朝阳;孙备;潘尚哈;孟庆辉;谭洪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三七皂甙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大鼠肝细胞缝隙连接蛋白/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影响

    目的 从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角度,探讨三七皂甙(panax notoginseng saponim,PNS)在急性肝功能衰竭(AHF)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200R(SPF级,江西省实验动物质量检测中心提供),体重180~200g,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n=30),模型组(n=100),三七皂甙组(PNS组,n=70).模型组和PNS组采用四氯化碳腹腔注射法建立AHF模型,分别在造模后1、3、7、10和14d 5个时间点开腹,采取肝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查Cx32、切开标记荧光染料传输(IL/DT)查GJIC功能.结果 动物在造模后立即出现精神萎靡、活动及摄食减少、嗜睡,严重者有全身多脏器出血、昏迷甚至死亡.PNS组与模型组的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Cx32的免疫组化显示,造模初期PNS组的Cx32分布及数量与模型组相似,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呈进行性增加的趋势.荧光染料传输发现,模型组的染料传输能力在造模后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并在第3天达到低程度,此后虽逐渐恢复,但到第14天与对照组间差异仍有极显著性(P<0.01);PNS组的染料传输在造模后第1天比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程度与模型组相仿(P>0.05),但与模型组不同的是PNS组在第3天由荧光染料传输所反映的GJIC功能已经开始恢复,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到第14天恢复正常,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NS可以上调AHF大鼠肝细胞问的CX/GJIC,从而加快损伤中后期肝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促进肝脏细胞的增生及肝组织结构的重建.

    作者:肖樟生;黄长文;罗地来;傅华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内皮素(endothelin,ET)、肾上腺髓质素(ADM)、一氧化氮(NO)变化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测定20例血压正常、40例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时照组血浆UⅡ、ET、ADM、NO水平,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患者血浆U Ⅱ、ET、ADM、NO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浆UⅡ、ET、ADM水平较血压正常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均P<0.01),血浆NO水平明显降低(P<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浆UⅡ、ET、ADM水平与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呈明显正相关(r=0.509,r=0.434,r=0.67,均P<0.01),血浆NO水平与MAP呈明显负相关(r=-0.577,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浆OⅡ、ET、ADM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柴国禄;潘佳秋;谭丽艳;杨丽军;杨玉红;李丽疆;庞建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24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分离出来的124株铜绿假单胞茵进行美罗培南(MEM)、头孢哌酮/舒巴坦(SCF)、头孢他啶(CAZ)、氨曲南(ATM)、亚胺培南(IM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左氧氟沙星(LEV)及头孢吡肟(FEP)8种药物耐药性分析.方法 K-B法,操作和判定参照2006年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委员会标准.结果 对MEM、SCF、CAZ、ATM、IMP、TZP、LEV和FEP的耐药率依次为4.0%.、4.0%、9.7%、12.9%、22.6%、38.7%、47.6%和53.2%.结论 该院铜绿假单胞茵对MEM、SCF、CAZ的耐药率低,可作为对铜绿假单胞茵感染经验性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李宪;杨文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儿科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理论与实践

    该文从理论上阐述了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制约因素.从实践上对培养儿科专业创新型医学人才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探讨,为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积累了经验.

    作者:郑湘榕;尹飞;余小河;李清香;宁来忠;梁莉;杨于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的临床表现、病理及内镜下特征,探讨FAP的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89~2003年诊断为FAP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和眼底检查等资料.结果 31例患者中25例(80.6%)有家族史;临床表现以腹泻为多见22/31(71.0%);左半结肠、直肠内腺瘤性息肉分布密集,直肠腺瘤癌变率高;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congenital hypertrophy of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CHRPE)6例(19.4%);其中13例手术.结论 FAP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依靠结肠内发现数以百计的腺瘤性息肉进行诊断,结肠镜检查是安全可靠的早期诊断手段.

    作者:安燕芳;吕愈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低中心静脉压麻醉并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序贯用于肝叶切除围术期血液保护

    目的 观察低中心静脉压麻醉并急性高容血液稀释用于肝叶切除围术期的血液保护效应.方法 原发性肝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组Ⅰ、Ⅱ、Ⅲ,组Ⅰ患者术中常规输液,组Ⅱ患者在气管插管后即开始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HHD),组Ⅲ患者在肝实质切除前控制输液、加深麻醉使CVP在1~5 cmH2O之间,同时采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MAP≥70 mmHg,肝实质切除后采用AHHD,其余两组CVP在5~12 cmH2O之间,观察三组患者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血糖(BS)、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WBC)、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谷丙转氨酶(GVT)、血尿素氮(BLJN)和肌肝(Cr)变化;各时段输液量、尿量;术中失血量、异体输血量、未输血病例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组Ⅲ患者在切皮前开始至肝实质切除后MAP、CVP较低,术毕恢复,切皮前开始至术毕HB、HCT较高,肝实质切除后至术毕WBC较低,围术期BS及GPT较稳定,肝实质切除前输液量、尿量较少,但术毕恢复.术中失血量三组分别为(905.4±557.7)mL,(943.2±479.1)mL,(490.3±311.1)mL,异体输血量分别为(4.1±2.2)u,(3.8±2.1)u,(1.2±1.5)u,组Ⅲ明显少于组Ⅰ和组Ⅱ(P<0.01),未输血病例数分别为1(5%),1(5%),11(55%),组Ⅲ明显多于组Ⅰ和组Ⅱ(P<0.01).结论 低中心静脉压麻醉并急性高容血液稀释序贯用于肝叶切除围术期,能明显减少术中失血及异体输血,并使围术期血糖和肝功能更稳定.

    作者:杨金凤;高星杨;董长生;王明德;吴飞跃;常业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丹参对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丹参对噪音应激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工厂实际噪音为施加因素,诱发大鼠产生逃避、烦躁不安等心理应激从而复制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模型.丹参组大鼠舌下静脉注射丹参注射液.观察胃黏膜的病理改变并计算溃疡指数(UI),测定胃波pH值,比色法测定胃黏膜组织及血清中的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用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胃组织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结果 与噪音组相比,丹参组的UI明显降低(P<0.01);胃液pH值明显升高(P<0.05);血清和胃黏膜组织NO、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血清SOD活力升高;胃组织线粒体琥珀酸脱氯酶的活性明显增高(P<0.01).结论 丹参可能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胃组织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等而发挥对噪音应激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庆华;王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细胞凋亡的意义及精氨酸促凋亡机制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胰腺细胞凋亡的意义及精氨酸促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胰腺被膜下多点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作SAP大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SAP组及精氨酸治疗组,分别于术后6和12h对各组行血清淀粉酶、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胰腺细胞凋亡TUNEL检测及胰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诱发SAP 6和12h,SAP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血清NO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较SAP组明显降低,血清NO含量较SAP组明显升高.术后6及12h SAP组镜下见少许凋亡细胞,而治疗组胰腺组织中见大量凋亡细胞,且其凋亡指数(AI)均较同时相点SAP组明显升高,同时胰腺组织病理损害程度明显减轻,病理学评分明显降低.胰腺细胞AI与血清NO含量呈正相关,与胰腺组织病理学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SAP病程中胰腺细胞凋亡程度有利于减轻胰腺组织的病理损害,精氨酸可通过NO途径诱导SAP胰腺细胞凋亡,改善胰腺的病理损害.

    作者:周新泽;张国寿;毛勤生;于秀;陈瑞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细胞数量与胶质瘤的关系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s)与胶质瘤的关系.方法 流式细胞法检测59例初诊胶质瘤患者外周血中的CECs的水平.结果 治疗前后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变化与胶质瘤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负荷无关;治疗前后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变化在不同疗效、肿瘤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TTP)、1年生存率组有差异.结论 提示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是评价胶质瘤近期和远期疗效的指标.

    作者:郝继山;杨玉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BMP-7对油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BMP-7对油酸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预防作用.方法 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株(HK-2细胞).先用不同浓度BMP-7预处理HI-2细胞,再用400ìmol/L油酸刺激HK-2细胞,采用RT-PCK法和ELISA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a1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á-平滑肌动蛋白的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BMP-7预处理对静息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GF-a1和á-SM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而一定浓度BMP-7可以显著下调油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TGF-a1和á-SMA的表达,并下调TGF-a1的分泌.结论 BMP-7可以预防油酸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作者:邓声京;梁东;刘华锋;姚翠微;唐德燊;陈孝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镁可防治哮喘豚鼠气道重塑

    目的 探讨镁对哮喘豚鼠气道重塑的防治作用.方法 豚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哮喘模型延续组、高镁组、低镁组.生化分析仪测血清镁的浓度;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气道壁平滑肌厚度;取肺、心、肝、脾、肾、肾上腺、脑称重,计算出脏器重量/体重.结果 哮喘模型组镁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气道壁平滑肌厚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哮喘模型延续组血清镁低于哮喘模型组,而气道壁平滑肌厚度明显高于哮喘模型组(P<0.01);高镁组血清镁高于哮喘模型延续组,而气道壁平滑肌厚度明显低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1),低镁组血清镁低于而气道壁平滑肌厚度明显高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1);哮喘模型组肺重/体重、脑重/体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高镁组脏器重量/体重低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5),而低镁组脏器重量/体重高于哮喘模型延续组(P<0.05).示豚鼠慢性哮喘时存在气道重塑和血清镁降低以及肺、脑变化,低镁可加重这些变化,高镁可缓解之.结论 镁可能在哮喘气道重塑中起调节作用,镁对防治哮喘气道重塑及保护重要脏器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向红;王红伟;张中乐;郑海燕;王颖;赵云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南大学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