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丽
目的:研究在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同时服用叶酸与贝那普利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之内收治的76例同时患有高血压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加以分析,将其随机均分成为传统组及联合组,传统组患者服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服用叶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组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并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的治疗,将贝那普利与叶酸同时用于患者治疗方案中效果较好,值得大范围推广.
作者:张曙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老年肺癌患者应用七氟烷或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对我院84例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2例采取七氟烷麻醉(设为A组),42例采取丙泊酚麻醉(设为B组),对比两组血清S100β 蛋白水平及MMSE评分.结果:与A组相比,B组术后2d的血清S100β 蛋白水平较高(P<0.05)、术后1d、3d的MMSE评分较低(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采取七氟烷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小,较丙泊酚麻醉更具优势.
作者:李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用卡托普利联合川芎嗪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9月-2017年11月接收的6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利尿降压饮食指导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卡托普利联合川芎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及血尿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镜下血尿消退时间、水肿消退时间、血压恢复时间等病症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尿转阴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 的转阴率(P<0.05).结论:针对急性肾小球肾炎,采用卡托普利联合川芎嗪的治疗方法可促进患者病情改善,提高患者血尿转阴率.
作者:雷蕾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本文分析了CT应用于诊断腹部创伤的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归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接受的65例腹部创伤患者的CT诊断资料,对CT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在患者入院后前期CT准确诊断出61例患者腹部创伤类型,诊断准确率为93.85%.结论针对腹部创伤患者,应用CT诊断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较大,借助诊断可以了解患者腹部创伤的位置、面积以及类别,临床诊断价值比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对运动疗法应用在类风湿关节功能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将我院58例类风湿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我院风湿科患者.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比较患者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功能障碍评估为Ⅰ级的13例,Ⅲ级2例;常规组分别为4例、10例,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为(2.03±0.58)分,常规组为(4.46±1.22)分,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滔;沈洋;董海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应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53例,应用健康教育路径.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度(100%VS81.13%)、满意度(98.11%VS84.91%)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3.77%VS18.87%)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为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本次研究选择76例肺癌术后患者,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观察两组术后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焦虑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提高了18.42%(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降低了13.16%(P<0.05);护理前焦虑程度评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可以进行推广试行.
作者:夏超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神经内科护理床旁交接班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神经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进行护理床旁交接班.观察组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护理床旁交接班过程中,旨在提高交接班效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士长交接班效率评分(97.85±1.62)分、患者交接班效率评分(98.00±1.73)分、患者满意度97.06%,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神经内科护理床旁交接班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菁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心电图在高钾血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和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俩高钾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血清中钾的含量进行测量,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做描记,对所得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和血清钾诊断高钾血症的结果符合率为62.5%(53/80),不符合率为37.5%(27/80),.肾功能不全和肝功能不全与其相符合,糖尿病、恶性肿瘤和急性心肌梗死与其不相符合,心电图均没有诊断出高钾血症.根据学清钾浓度的不同,分为5.5-6.5mmol/L和大于6.5mmol/L两组,研究发现,血清钾浓度为5.5-6.5mmol/L共有55例,心电图显示高钾血症描记的有30例,符合率54.5%.血清钾大于6.5mmol/L有25例,心电图出现高钾血症描记的有22例,符合率为88%.两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和血清钾诊断的高钾血症符合的原因为肾功能和肝功能不全,不相符合的主要为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和恶性肿瘤.随着患者血钾浓度的升高,会加重心电图的改变,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比测定血清钾更加准确和直接.
作者:田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PBL教学模式联合CBL教学模式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6月-2018年1月在我胸外科轮转实习学生78名,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名,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学生采用LBL传统教学模式,B组学生采用CBL结合PBL模式的实施教学模式.对两组医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病例分析得分及其总分均显著高于A组学生,同时,其对各项满意度评价指标的调查结果比较也有B组优于A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胸外科医学教学中应用PBL联合CBL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还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效果都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对肝移植患儿他克莫司群体药动学模型(TAC-PPK)进行分析,探究TAC-PPK模型间的差异并对临床用药提供合理建议.方法:在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儿童肝移植患者他克莫司群体药动学相关文献,对国别、研究例数、年龄、移植术后时间及药动学方程等进行提取、分析及总结.结果:本文共纳入6个模型,数据搜集于中国、英国、瑞典、日本、西班牙、新加坡共6个国家、累计306名患儿,年龄分布在0.1-18.4岁.模型分析发现生化指标、生理成熟度、移植术后时间、基因多态性等均可影响他克莫司在儿童肝移植患者的群体药动学,不同研究间模型存在一定差异.结论:不同研究的 TAC-PPK 模型存在一定差异,在设计给药方案时应选择合适模型.
作者:陈肖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本文探析了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深刻研究了糖尿病足的内科综合治疗临床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内科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糖尿病足发病率的高低与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因素有关,导致糖尿病足的原因主要有外伤、水疱、烫伤等,且以足趾部位发病多见.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93.33%,对照组则分别为60.00%、73.33%,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病程的延长、年龄的增大,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会逐渐升高,并且患者的并发症较多,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内科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n=43)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研究组(n=43)则实行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结果:①研究组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② 研究组复发率是2.33%,与对照组复发率16.28% 相比较低(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可预防复发,值得借鉴.
作者:庞道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对针灸+推拿疗法在肩周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方案,对于观察组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推拿手法.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CM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CMS评分均改善,且试验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灸联合推拿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代传伦;杨春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应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接收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UAE术治疗,观察组采用UAE术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月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 的发生率(P<0.05).结论:采取UAE术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获得显著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艳芳;郑立敏;王颖;王新钗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中药外敷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探究性实验选取我院妇科2016年7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征得140例患者同意后,随机将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组,每组各7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用红藤清利散进行腹部贴敷,对照组采用安然舒经贴片进行隔衣贴敷,同时两组患者联合应用中药灌肠、中药内服、超声药物腹部导入、半导体激光局部腰部、腹部照射等方法,两组都以15天作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中临床有效结果64例,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中临床有效结果51例,总有效率72.86%;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中药外敷法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容易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韩周双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联合低温疗法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氧代谢情况及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以乌司他丁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乌司他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h后氧代谢情况及24h乳酸清除率.结果 治疗6h后,两组患者的ScvO2、DO2、VO2升高,O2ER、Lac降低,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的24h乳酸清除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低温疗法治疗脓毒症休克在重建氧平衡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同时还可加速乳酸的清除.
作者:耿艳玲;戈洪松;张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自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慢性盆腔炎医治的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将抽取对象分为对比组(n=52)和探析组(n=55)两组,对比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探析组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比组治疗无效患者为9例,病情好转患者为43例,病情总好转率为82.69%,探析组治疗无效患者为1例,病情好转患者为54例,病情总好转率为98.18%,2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经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x2=11.9715,P=0.0443).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好转.
作者:宋书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2015~2017年我院2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在2HRZS(E)/6HR治疗基础上,抽胸液时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的疗效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相同抗结核方案治疗并抽取胸液情况下,治疗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愈率93%,对照组治愈率50%.结论:尿激酶是促纤维蛋白溶解药,能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使其变成纤维蛋白溶解酶,溶解纤维蛋白,使胸腔积液形成小房隔的纤维及胸膜层纤维蛋白溶解,使积液易于被抽出,有利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作者:王桂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儿童保健工作中使用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儿童保健的90例儿童作为随机分组的研究对象,观察组儿童45例施予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对照组儿童45例施予传统的儿童保健模式,比较两组儿童家属的保健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儿童保健服务满意度为97.7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观察组儿童的服务等待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儿童的(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应用一站式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保健服务治疗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陈杨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