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蕾
目的肱骨近端骨折应争取理想复位,尽可能保留肱骨头血运,保持骨折端的稳定,并能早期开始功能锻炼.方法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收治98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惠者,根据Neer分型;及骨折移位成度,分别进行保守台疗22例,复位闭合穿针固定56例,20倒手术复位,Y型;三叶型铜板固定复位,闭合穿针固定,手术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行外展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结果经过6—36月(平均20.4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根据Neer评分标;住.保守治疗组;复位闲合穿针固定组及手术切开复位组优良率分别为90%;93.9%和82.7%.结论肱骨近端无移位骨折轻度移位采用石膏固定三周后行外展固定,Neer分型两部分;三部分骨折,行牵引复位闭合穿针固定,胩别三部分,四部分骨折牵引复位失败者,行切开复位Y型;三叶型钢板固定,术后行外展固定,适当行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疗效,治疗关键是准确的复位固定,早期的外展固定和适当的功能锻炼.
作者:程岩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肛裂切除并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 ~2017年5月收治的118例慢性肛裂患者,根据患者编号分组,将11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9)、对照组(n=59).观察组采用肛裂切除并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正中切开扩创术治疗,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1%,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4.91%,差异性不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对比显示为:8.47%、35.59%,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慢性肛裂患者通过肛裂切除并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慢性肛裂治疗中予以应用和推广.
作者:史春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研究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恢复率为85.0%,对照组的恢复率为65.0%,观察组的关节恢复比对照组的要好,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关节的恢复优良率较好,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预后,值得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周建平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对运动疗法应用在类风湿关节功能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将我院58例类风湿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我院风湿科患者.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比较患者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功能障碍评估为Ⅰ级的13例,Ⅲ级2例;常规组分别为4例、10例,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为(2.03±0.58)分,常规组为(4.46±1.22)分,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滔;沈洋;董海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研究质子泵抑制剂和梭菌酪酸菌片治疗HP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P型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梭菌酪酸菌片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HP清除率、溃疡愈合率、症状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HP清除率、溃疡愈合率、症状缓解率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2.0% 较对照组16.0% 差异不显著,且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和梭菌酪酸菌片治疗 HP 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促使患者病情有效康复,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潘琴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硒,Se,微量元素.人体免疫调节营养素.具有营养保健作用.人体缺硒时,可能产生疾病.成年人每天约需0.4毫克硒.硒在小麦、玉米、南瓜中含量较丰富.
作者:赵岭;刘丁文;徐兰举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并观察其对健康教育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管理,观察组39例,采取优质健康教育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97.44%VS82.05%)、疾病知识掌握率(92.31%VS74.36%)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管理,能够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闫亚格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分析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诊治方法措施,为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急救诊治提供有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疗的9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结果:本组早期漏诊7例,漏诊率7.29%;行手术治疗92例,非手术治疗4例;成功救治84例,死亡12例.结论:只有充分掌握严重多发伤疾病的临床特点,并及时对患者伤情做出准确诊断,才能尽可能地避免临床诊治出现误诊的情况,同时医院应将院前及院内的急救工作作为急诊急救的重点,正确调整抢救程序,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密切观察相关并发症病情进展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促进严重多发性疾病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升.
作者:乔万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联合低温疗法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氧代谢情况及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以乌司他丁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乌司他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h后氧代谢情况及24h乳酸清除率.结果 治疗6h后,两组患者的ScvO2、DO2、VO2升高,O2ER、Lac降低,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的24h乳酸清除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低温疗法治疗脓毒症休克在重建氧平衡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同时还可加速乳酸的清除.
作者:耿艳玲;戈洪松;张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对护理病例分析法在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实习培训的6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进入医院实习培训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30名,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实习教学,观察组采用护理病例分析法教学,观察对比两组护生的实习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理论与个案分析实践考核成绩分别为(92.4±4.8)分、(91.7±5.6)分,对照组为(84.7±7.2)分、(82.3±6.9)分,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病例分析法在实习护生教学中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护理知识和能力水平,效果显著.
作者:黄华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介绍一种新型中药晾晒架的制作和使用.本文提供了一种中药晾晒架,它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很方便地对晾晒箱进行180°翻转,并可以将翻转后的药材摊开,使得药材能够得到均匀晾晒;晾晒箱可自动打开和闭合,方便药材的取放.
作者:朱庆涛;张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患者鼻腔分泌物的细菌分布及其对普通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9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行内镜鼻窦手术.收集中鼻道分泌物用于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98例中91例有细菌生长.共培养了97株细菌,其中47株为革兰氏阳性菌,50株为革兰氏阴性菌.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假单胞菌,肠杆菌和其他革兰氏阳性菌等.细菌敏感的抗生素有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青霉素(哌拉西林),喹诺酮类(环丙沙星).结论:慢性鼻窦炎的主要病原菌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假单胞菌,肠杆菌等,主要针对万古霉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革兰氏阳性菌主要对含 β-内酰胺酶类抑制剂抗菌药物较为敏感;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对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喹诺酮类较为敏感.
作者:刘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随着中成药产业的不断发展,中成药被广泛的运用到医院各个科室.但是由于医师对中成药了解的局限性,中成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服用剂量过量、搭配不规范等等.本文主要通过对中成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中成药的使用能够越来越安全.
作者:龚自成;张蕾;赵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以非手术治疗方法为主.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方法,主要治疗方案包括手法治疗、牵引治疗、针灸治疗、针刀治疗、注射治疗、中药治疗、物理治疗、综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案.以上单一疗法各有优点和适应性,而综合疗法具有适应性较大且优势相互的优点.其中,推拿为较为常用的手法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颈腰背痛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具有费用低、痛苦少、在操作规范情况下几乎无创伤、易操作且几乎无并发症等优点.电脑中频具有良好的消炎消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腰肌痉挛及加速愈合和吸收的作用.本文选择在我院采用推拿结合中频脉冲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推拿结合中频脉冲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
作者:孔远英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究分析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择取2017.2~2018.4某院普外科手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者80例,随机分为A组(一般治疗)与B组(针对性治疗,包括一般、抗凝、溶栓和抗血小板)2组,每组均40例,对比组间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A组:显效16例,占40%,有效17例,占42.5%,无效7例,占17.5%,总疗效,33例,82.5%;B组:显效19例,占47.5%,有效20例,占50%,无效1例,占2.5%,总疗效,39例,97.5%,经比较,B组明显更佳(P<0.05).结论:针对普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在实施一般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可实施抗凝、溶栓和抗血小板等方式,能够有效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且效果理想.
作者:朱建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究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淋症湿热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方法:筛选出本院附属医院前列腺患者68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比组各34人.实验组: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无任何药物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94%.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淋症湿热型前列腺炎的疗效较显著,可以临床应用.
作者:文超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心电图在高钾血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和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俩高钾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血清中钾的含量进行测量,所有患者都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做描记,对所得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和血清钾诊断高钾血症的结果符合率为62.5%(53/80),不符合率为37.5%(27/80),.肾功能不全和肝功能不全与其相符合,糖尿病、恶性肿瘤和急性心肌梗死与其不相符合,心电图均没有诊断出高钾血症.根据学清钾浓度的不同,分为5.5-6.5mmol/L和大于6.5mmol/L两组,研究发现,血清钾浓度为5.5-6.5mmol/L共有55例,心电图显示高钾血症描记的有30例,符合率54.5%.血清钾大于6.5mmol/L有25例,心电图出现高钾血症描记的有22例,符合率为88%.两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和血清钾诊断的高钾血症符合的原因为肾功能和肝功能不全,不相符合的主要为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和恶性肿瘤.随着患者血钾浓度的升高,会加重心电图的改变,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比测定血清钾更加准确和直接.
作者:田甜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2015~2017年我院2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在2HRZS(E)/6HR治疗基础上,抽胸液时胸腔内注入尿激酶的疗效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相同抗结核方案治疗并抽取胸液情况下,治疗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愈率93%,对照组治愈率50%.结论:尿激酶是促纤维蛋白溶解药,能激活纤维蛋白溶酶原,使其变成纤维蛋白溶解酶,溶解纤维蛋白,使胸腔积液形成小房隔的纤维及胸膜层纤维蛋白溶解,使积液易于被抽出,有利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
作者:王桂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研究鼠神经生长因子在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2月-2017年11月本科接诊的脑出血病患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甲、乙两组(n=46).甲组实行鼠神经因子治疗,乙组实行胞二磷胆碱钠治疗.综合分析两组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比较疗效.结果:甲组治疗后的NHISS评分明显比乙组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明显比乙组的84.78% 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出血病患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作者:姜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在医学的教学过程中,眼科作为一门对于实践很重视的临床专业学科,对于其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也是有很高要求的.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将其运用到眼科教学中去也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引用,就可以向学生更加直观的去展示一些相应的文件和资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可以让学生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专业知识可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具备良好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严晶;田甜;周正宏;张金会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