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琼
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大于500mL,即为产后出血.分析产后出血原因为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子宫收缩乏力等,其中宫缩乏力为主要原因,因此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治疗宫缩乏力,是预防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本文对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机制、诊治等相关内容进行综述分析.
作者:杨文文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安全文化教育在老年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老年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各自64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转折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安全文化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在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3% 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异议,P<0.05.结论:在护理老年病房患者的过程中,融入安全文化教育,能够有效降低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提升护理满意度,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利条件,也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应当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刘梯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乌司他丁联合低温疗法对脓毒症休克患者氧代谢情况及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以乌司他丁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乌司他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h后氧代谢情况及24h乳酸清除率.结果 治疗6h后,两组患者的ScvO2、DO2、VO2升高,O2ER、Lac降低,观察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的24h乳酸清除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低温疗法治疗脓毒症休克在重建氧平衡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同时还可加速乳酸的清除.
作者:耿艳玲;戈洪松;张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产后出血对于产妇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本文通过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资料报道,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控制与护理干预,便于采用合理措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使得临床得以借鉴.
作者:苏红敬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奥硝唑与其他抗菌药物的配伍禁忌,为临床安全使用奥硝唑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的方法对奥硝唑和其他类抗菌药物在配伍时出现的禁忌,进行收集和归类分析结果:有24种抗菌药物和奥硝唑注射液出现配伍禁忌.结论:奥硝唑注射液与多种抗菌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临床应重视其合理配伍,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和飞;王艳春;侯跃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研究组患者进行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鼻内镜检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鼻内镜评分及SNOT-2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治疗,鼻内镜评分及SNOT-20评分均降低,其中研究组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联合枸地氯雷他定能够有效的提高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鼻腔症状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贤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源性胰腺炎的效果及复发率.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内我院接收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治疗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方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广大医护工作者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作者:唐昌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作为一种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的方法,处方点评主要是指对处方、医嘱用药的评价,同时将评价反馈给处方者的系统性工作.我国《处方管理办法》中对处方点评制度的建立有明确规定,近年来处方点评制度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医院中,且效果良好.但由于医院工作开展程度不同,医院处方点评模式及方法各不相同.本文主要就本院药学部门的处方点评模式及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
作者:韩进荣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及骨质疏松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按照平行对照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5)与参考组(n=35),观察组血液透析同时接受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骨代谢指标变化以及骨质疏松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钙(Ca)、血磷(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以及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水平明显高于参考组,P、FGF23以及PTH水平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
作者:何熙敏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现代城市的感知网络、云存储和大规模数据分析能力等优势为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针对现代城市食品安全监管任务,探讨了现代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出一种监管主体多元化、监管手段多样化、深度结合现代城市理论与应用的新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作者:张立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并观察其对健康教育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管理,观察组39例,采取优质健康教育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97.44%VS82.05%)、疾病知识掌握率(92.31%VS74.36%)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管理,能够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闫亚格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骨外科患者采取健康教育的方案进行护理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骨外科患者,例数合计为2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7.5.5日到2018.3.5日,将其依据区组随机化原则分2组,10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基础临床方案为主护理(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健康教育(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骨外科患者在护理后,其上述2项满意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的数据,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方案于骨外科患者当中,患者的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高.
作者:温彩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临床探讨分析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方法:2016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共选择32例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19例行剖宫产,5例剖宫产后切除子宫.27例抢救成功,成功率达84.3%(27/32).结论: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因复杂,起病急骤,易致死,临床需予以重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聂静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阑尾炎切除术治疗(对照组,n=40),观察组则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40),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阑尾炎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手术创伤小,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安全性,具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宇飞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老年急性脑梗塞进展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8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4例.两组均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给予脑梗塞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睡前口服,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I指数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5%(P<0.05);入院后,患者NIHSS评分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发病4周时治疗组的HIHSS评分显著降低,且病情进展至高峰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
作者:马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抗结核治疗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门诊收治的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导致肝损伤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患者表现为恶心、乏力以及肝脏肿大等情况,此外患者自身存在不同程度肝损伤现象.为了避免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现象,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资料分析可知,45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现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后,患者均恢复.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后容易出现肝损伤,针对特殊性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保证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完成抗结核治疗.
作者:罗睿 刊期: 2018年第19期
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病因复杂且治疗难度大,极易造成患者靶器官损伤,进而诱发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依从性差、不可逆靶器官损害是难治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本文在总结近三年来有关难治性高血压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目前临床上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手段,如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疫苗治疗等方式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雷文健;张靖;朱培俊;李雨佳;张兵;谭娅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通过网报数据分析我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制定相应防治对策.方法运用Excel软件对2005年—2016年网报的结核病人进行统计和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我区结核病疫情近6年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溧水区结核病预防控制形势依然严峻,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当地疫情.
作者:姚业金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内服、熏蒸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所收治患者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4例,予以常规西医药治疗;研究组24例,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内服、熏蒸.随访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典型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种方案临床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中,仅发生2例胃肠道反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X2为4.246,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中,研究组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13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例、10例及54.17%,X2为4.941,差异显著(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内服、熏蒸联合西药可有效提升患者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用药耐受性及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脱祝存 刊期: 2018年第19期
目的:研究质子泵抑制剂和梭菌酪酸菌片治疗HP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P型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梭菌酪酸菌片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HP清除率、溃疡愈合率、症状缓解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HP清除率、溃疡愈合率、症状缓解率较对照组均显著较高,且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2.0% 较对照组16.0% 差异不显著,且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和梭菌酪酸菌片治疗 HP 型消化性溃疡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促使患者病情有效康复,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潘琴香 刊期: 2018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