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

张继凯

关键词:雾化吸入, 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在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对其疗效进行相应的分析方法 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8年1月本院儿科所收治的200名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将这2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各100名患者,而实验组的100名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而对照组的100名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推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和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的100名患者的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的100名患者的有效率为75%,这其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人法治疗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操作简单、患者无痛苦容易接受、出现不良反应少、作用迅速,值得进行推广.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埋线治疗荨麻疹研究的系统评价

    目的:对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穴位埋线治疗荨麻疹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探讨穴位埋线疗法对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穴位埋线治疗荨麻疹的随机对照试验、半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终纳入7个临床研究,52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穴位埋线法与非穴位埋线法比较,其总有效率效应值OR:1.48,95%CI[0.77,2.85],合并效应检验Z=1.18(P=0.24),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前证据显示,穴位埋线法在治疗荨麻疹的痊愈率要高于口服西药和针刺疗法,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有限,上述结论仍待更多高质量的研究加以证明.

    作者:梁莹;韦小春;韦秋兰;李建群;钟金灵;卢维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n=43)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研究组(n=43)则实行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结果:①研究组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② 研究组复发率是2.33%,与对照组复发率16.28% 相比较低(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可预防复发,值得借鉴.

    作者:庞道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肺癌年轻化研究现状

    肺癌已经成为呼吸道常见恶性肿瘤,造成了社会严重的经济负担;肺癌在年轻人中罕见,尚未确定年轻肺癌的定义和发病率.大量的研究通过低龄肺癌病人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切片种类、预后和基因等原因研究结果均不同.本文主要对肺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肺癌的研究做出一定指导.

    作者:马炳琦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运动疗法在改善类风湿关节功能的应用研究

    目的:对运动疗法应用在类风湿关节功能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将我院58例类风湿关节功能障碍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采用系统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干预组、常规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我院风湿科患者.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运动疗法,比较患者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功能障碍评估为Ⅰ级的13例,Ⅲ级2例;常规组分别为4例、10例,P<0.05.干预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为(2.03±0.58)分,常规组为(4.46±1.22)分,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刘滔;沈洋;董海菲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水囊压迫和纱布填塞在产后大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水囊压迫和纱布填塞在产后大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诊治的66例产后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纱布填塞治疗,观察组实施水囊压迫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3.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填塞物留置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大出血患者来说,采用水囊压迫止血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秀蓉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在重症过敏性紫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甲泼尼龙冲击递减疗法在重症过敏性紫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重症过敏性紫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观察组采用甲泼尼龙冲击递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各项症状体征消失的时间.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5.0%,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疹、腹痛、关节肿痛、消化道症状等消失所需时间方面,观察组均要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递减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有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韦玫君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临床麻醉在快速康复外科方面新进展

    快速康复外科(ERAS)强调临床多学科合作,根据循证医学证据从而采取的一系列围手术期处理的优化措施,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等目的.麻醉在患者术前评估、麻醉方式、液体治疗及体温监控等ERAS的各个环节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临床麻醉在ERAS方面新进展作综述.

    作者:郭衍江;朱小亚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诊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后自发性低体温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02~2017.01期间三级乙等医院收治的急诊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406例患者,对其自发性低体温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文研究显示,406例急诊创伤患者中发生低体温者164例(40.00%),经Logistic回归数据提示,其救护车到达时患者状态,患者的严重创伤程度及及在转运时未予以保暖措施为出现自发性低体温的单独影响因素.结论:自发性低体温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可受多种因素联合影响,其救护车到达时患者状态,患者的严重创伤程度及在转运时未予以保暖措施为主要影响因素,临床中在予以急救时需及时的赶至急救现场,评估患者的病情状态并予以针对性的救治措施,转运时进行暖具保暖干预,可降低创伤患者低体温发生的概率.

    作者:吴雄林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他汀类药物对老年急性脑梗塞进展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老年急性脑梗塞进展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8例老年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4例.两组均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并给予脑梗塞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睡前口服,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NIHSS评分、BI指数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4.5%(P<0.05);入院后,患者NIHSS评分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发病4周时治疗组的HIHSS评分显著降低,且病情进展至高峰的时间也明显缩短(P

    作者:马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其健康教育管理的实际效果

    目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并观察其对健康教育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取常规健康教育管理,观察组39例,采取优质健康教育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率(97.44%VS82.05%)、疾病知识掌握率(92.31%VS74.36%)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巨大儿、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加强健康教育管理,能够提高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闫亚格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内科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文探析了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深刻研究了糖尿病足的内科综合治疗临床方法.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内科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糖尿病足发病率的高低与患者的年龄、病程等因素有关,导致糖尿病足的原因主要有外伤、水疱、烫伤等,且以足趾部位发病多见.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2.22%、93.33%,对照组则分别为60.00%、73.33%,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病程的延长、年龄的增大,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会逐渐升高,并且患者的并发症较多,对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内科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朱晓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在晚期结肠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78例晚期结肠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对照组为单纯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有效率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实施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胡天奎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本次试验课题主要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前者行胰岛素泵治疗,后者行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组糖尿病患者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糖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糖水平能够通过胰岛素泵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安恒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NT-proBNP和hs-CRP联合检测的意义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PA)患者NT-proBNP和hs-CRP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选取110例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UPA患者,将其列为观察组,再选择110例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将其列为对照组,对所有参与人员的NT-proBNP和hs-CRP水平进行检测,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以及与对照组的NT-proBNP和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的NT-proBNP和hs-CRP水平与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NT-proBNP和hs-CRP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T-proBNP和hs-CRP的水平与UPA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两者联合检测,对患者预后判断、诊断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雄锋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进展

    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原因是心肌缺血,病情紧急、致死率高.这里重点介绍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要点,本文基于常用溶栓方法,总结了其中的护理方法.

    作者:苏丹环;韩艳茹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目的:分析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观察组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电图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4.00%,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心电图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余道海;刘兴德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观察.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垂体后叶素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硝酸甘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出血量、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止血时间、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腹泻、心悸、胸闷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疗效显著,止血速度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齐兴娟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研究进展

    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病因复杂且治疗难度大,极易造成患者靶器官损伤,进而诱发脑卒中、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依从性差、不可逆靶器官损害是难治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本文在总结近三年来有关难治性高血压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目前临床上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手段,如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疫苗治疗等方式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雷文健;张靖;朱培俊;李雨佳;张兵;谭娅萍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研究进展

    综述了产后抑郁症的主要症状、诱因、产前预防、产时、产后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研究进展,认为产前加强健康教育和营养,产时护理人员加强学习、提高助产护理质量、给予正确指导、进行导乐分娩,产后加强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设立家庭病房以及实施中医理论护理和药物护理并且引导家庭和社会理解、包容、支持是产后抑郁症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刘丽君;袁铭徽 刊期: 2018年第19期

  • 院前急救中的潜在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管理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的潜在危险因素,提出相关预防建议,提高院前急救的安全性.方法:收集近年来我院急诊中心接受治疗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车辆治疗患者的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对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成功治疗率为91.2%,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8%.影响医务人员院前急救主要是交通因素,来电者的主要风险因素是条件或地址等模糊的条件,其他因素是环境因素.结论:有必要制定影响院前急救的风险因素的预防措施,合理配置院前急救人员,加强管理,提高院前护理质量.

    作者:刘永兰 刊期: 2018年第19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