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步态分析在运动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陈珂

关键词:
摘要:步行是人类基本的运动,也是复杂的运动之一,涉及足、踝、膝、髋、臀、躯干、肩、颈的肌肉和关节的协同运动.步态分析是生物力学的特殊分支,是对人体行走时的肢体和关节活动进行运动学观察和运动力学分析,提供一系列时间、几何、力学等参数值和曲线.步态分析旨在通过生物力学和运动学手段,揭示步态异常的关键环节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机制研究、临床诊断,也可以指导治疗和疗效评估及康复评估等.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作用

    目的:分析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糖尿病肾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7例糖尿病肾病铜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分组观察(2015年3月至2017年11月),随机分成两组,针对A组28例患者实施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针对B组29例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糖尿病肾病铜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糖尿病肾病铜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后的二氧化碳结合力、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有效血浆渗透压、血糖改善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糖尿病肾病铜酸中毒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实施连续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缓解患者酮症酸中毒症状,恢复患者肾功能.

    作者:郑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探究西药调配中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由于摄取食物的不合理,常常引发一些疾病,不免要去医院就医,医生在配置药物的过程中,经常需联合用药,为避免药与药之间的不合理搭配所带来的不利后果,更是出于对人们身体健康的保障.因而,应格外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问题,使得药物的作用得到大程度的发挥,同时应避免联合用药所带来的不利后果.

    作者:马鑫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分析

    本文根据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找到产生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科学和合理的为儿童饮食行为干预提供参考路径.

    作者:赵利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维生素B6片的溶出度考察及应用

    为了提高维生素B6片的质量,保证人体的有效吸收,为建立维生素B6片的体外溶出度试验提供依据.本文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溶出度测定第一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国内5个厂家维生素B6片的溶出度的浓度.比较了维生素B6片在蒸馏水、盐酸溶液(9-1000)和pH6.8磷酸盐缓冲液3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各批样品在盐酸溶液(9-1000)中溶出度效果较为理想.该法简单、准确,可作为检测维生素B6片的体外溶出度试验.

    作者:耿品;车环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铁、锌、铜、铅四种元素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健康指导探究

    目的探讨铁、锌、铜、铅四种元素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并进行科学的健康指导.方法对2016年6月~2016年11月期间,本院进行门诊体检的660名儿童进行四项微量元素检测并分析结果.660名儿童的检测结果显示,缺锌的儿童多,占42.3%,缺铁约占28.8%,缺铜约占1.1%,铅含量超标约占32.6%.结论铁、锌、铜、铅等微量元素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智力发育、免疫功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给小儿进行合理的膳食安排,补充全面的营养,维持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保证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作者:刘宇;王重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应用的价值

    目的:研究探讨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临床上糖尿病的诊断中所起到的价值,以提高临床上对糖尿病诊断的准确率和速度.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用常规的检验方法和生化检验的方法进行相关检查,将经两种检查的患者终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别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经比较可见,经生化检验后的终诊断的符合率要比经常规检验后的诊断结果的符合率要高,P<0.0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的诊断中,通过生化检验进行相关检查,不仅与终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高,而且所耗时间短,大大缩短了整个诊断的时长,值得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湘颖;周文俊;张桂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护理健康教育对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健康教育对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调查发现的原发性痛经女大学生1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女大学生干预前后的原发性痛经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对象对月经生理知识知晓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比两组对象痛经程度,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在常规健康指导基础上,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荆改丽;张德甫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作用及方式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对学生的健康教育的要求也在进一步的提高.不仅要求身体方面的健康,还要求心理方面的健康,而想要在心理方面有所教学成就,便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来试着分析一下中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的作用及方式.

    作者:黄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出院COPD家庭氧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通过电话回访,对出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氧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时对患者家庭氧疗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以提高家庭氧疗的行为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出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氧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他们均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指导,干预组患者在常规出院健康指导的基础上给予定期电话回访,从出院后第一周开始,回访时间为1年,每周2次,1年后对2组患者的再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次数、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能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住院次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孝平;陶英;王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热断层对痹证的三焦辩证分析研究 热断层对痹证的三焦辩证分析研究

    目的通过热断层(TTM)对80例痹证患者的观察,进行三焦辩证分析,旨在为临床辨证提供更直观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痹证患者80例,采用北京贝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TSI-2000型热断层系统为患者扫描,统计成像结果.结果统计显示:中焦热者41例,中焦正常者21例,中焦寒18例.中焦热,上下焦寒者比例高;兼有下焦热、上焦寒者次之;中焦寒,上下焦热者少.结论TTM能较好地反应出三焦代谢的异常,能直观、可视、数据化地体现痹证的病机病程,可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更直观的指导.

    作者:张朝阳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急性胃炎治疗中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的临床治疗效果体会

    目的:使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探究其适用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文通过将122例已确诊急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61例急性胃炎患者为试验组,另外61例急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施用奥美拉唑与山莨菪碱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使用阿品托配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组实验对象的治疗有效率、腹痛恢复时间、止呕时间、止泻时间以及治疗后并发症情况来判断佳治疗效果、安全的用药方案.结果:①对照组接受治疗后的显效率为27.88%,有效率为40.98%,无效率为31.15%,总有效率为68.85%;试验组接受治疗后的显效率为59.02%,有效率为36.07%,无效率为4.92%,总有效率为95.08%,两组实验对象的总有效率表现为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对照组接受治疗后腹痛恢复时间、止呕时间和止泻时间明显比试验组更长,表现为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两组实验对象在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情况均有发生,表现为腹部不适、心悸、口干以及头痛等症状.经软件处理后可知并发症发生率表现为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存在较大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阿品托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可以更快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治疗效果较好,副作用相对略少,具有广泛推广价值.

    作者:郑德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支持治疗进展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引起新生儿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主要是由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缺乏或结构不成熟所致,主要表现为生后不久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及呼吸衰竭,病理上以终末细支气管壁至肺泡壁上形成嗜伊红透明膜为特征,故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该病于不同胎龄的新生儿均可发生,但早产儿中多见::2015年欧洲4142例上传到新生儿协作网的NRDS资料表明,RDS发病率在出生胎龄28周早产儿为80%,胎龄24周则高达95%[2].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及医学研究的逐步深入,该病治疗不断有新的观点和进展.本文从PS应用及氧疗等方面对NRDS呼吸支持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韩艳;邓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温针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了探讨温针灸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的效果.方法:将30例风湿性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分别比较两组疗效以及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VAS评分要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对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痛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吴克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子病案管理效果观察

    病案和其他信息相比不仅为医生提供了患者所有疾病诊治信息,而且也为临床科研教学提供了详细的资料.社会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电子病案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电子病案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患者信息资料的有效管理,从而为现代医疗管理提供重要平台支持.为此,文章在阐述电子病案特点的基础上,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电子病案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作者:李连旺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卵圆孔未闭与偏头痛性脑梗死的关系

    卵圆孔未闭和偏头痛的关系目前仍不明确,卵圆孔未闭所导致偏头痛的可能机制如下,由于PFO的自然分流,静脉系统的栓子和代谢产物可以避开肺从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可能就会刺激三叉神经和大脑附近的血管从而诱发偏头痛.另一机制可能与PFO引起的短暂性血氧不足,导致脑无症状梗死及触发偏头痛发作发作 [1].偏头痛可能会刺激短暂性大脑缺氧,从而出现亚临床脑梗死,而这会产生刺激及导致偏头痛更容易产生.卵圆孔是左右心房间隔之间一种特殊通道,在胎儿期,因肺循环仍没有形成,胎儿血液主要经该通道进行正常交换.随着婴儿逐渐长大,卵圆孔慢慢闭合,如果3岁以上仍未闭合,则称为PF0.

    作者:许新炜;杨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探析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胃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诊断胃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所有胃癌患者中胃窦部病变44例,胃底贲门部病变13例,胃体部病变15例;进行疾病分型后显示Ⅰ型17例,Ⅱ型8例,Ⅲ型32例,Ⅳ型15例.结论对胃癌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的意义重大,具有检出率高等优势,操作方法简单有效,可作为胃癌患者的推荐诊断方案,值得推广并应用.

    作者:刘洪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健身跑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健身跑是指以促进健康,健体强身为目的的一种运动,是有利于改善心血管系统,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氧代谢运动项目.其大的特点,是可在不同的速度下,不受限于器材,场地,气候等各种外在因素,也不受限于年龄条件,性别差异和不同的身体状况,都能按照适合自己的健身跑方式来进行运动.健身跑运动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积极影响正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鉴此,现就目前国内外有关健身跑与心血管系统的相关研究就一综述.

    作者:黄鹏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目的:探讨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对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本市2017年两个社区服务中心进行研究,每个社区有60名妇女与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妇幼保健工作,观察组采取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比较两组保健工作实施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社区服务人员的素质、设施完善程度、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以及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可以为妇幼提供更全面的保健服务,值得进一步进行实施.

    作者:杨礼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糖尿病足护理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引起的与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外周血管疾病有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部组织破坏 [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世界上每30s就有一人因糖尿病足被迫截肢.有研究 [2]表明,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使近50%的糖尿病患者不必面对足溃疡或截肢的痛苦.因此有效的护理是减少糖尿病足发生和减轻伤残的关键,现将糖尿病足护理的要点综述如下.1 血糖控制糖尿病出现血管神经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是长期高血糖 [3].防治糖尿病足关键是及早诊断和科学合理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力争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0mmol/l,糖化血红蛋白<6.5%[4].控制血糖的同时应严密监测血糖和病情变化,患者一旦出现心悸、出汗、饥饿感、软弱无力或者头晕、嗜睡、视物不清、步态不稳等症状 [5],则提示可能出现了低血糖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按低血糖处理流程急救.

    作者:吴迪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探析根管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治疗

    目的:对根管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疗效.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70例,结合患者就诊时间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35例,接受常规根管治疗的患者当做参照组,接受根管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的患者当做实验组,后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比参照组,实验组更低,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可知,实验组和参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中,应用根管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具有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兴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