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在肝癌介入治疗疼痛中的应用

王丽花

关键词: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 肝癌, 疼痛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疼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40例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2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将护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运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VAS、VDS评测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肝癌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后,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使患者的需求切实满足,既能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改善,同时还能使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缓解.
饮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二甲双胍十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社区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取社区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14例,随机分研究组(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与对照组(二甲双胍)各57例,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体质量-BMI)与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临床指标改善显著,研究组有效率(98.24%)高于对照组(87.71%),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能合理控制其血糖,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任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及防范方法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总结分析防范方法.方法:于2016年11月起~2017年11月毕在我院选取25例接受诊治的呼吸内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于2017年11月起 ~2018年11月毕在我院选取25例接受诊治的呼吸内科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强化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病毒消毒质量以及护理风险发生率予以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患者均显著有所升高,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对照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2.00%(8例),观察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8.00%(2例),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呼吸内科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强化管理措施,不仅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鹭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小儿结肠镜术前肠道准备新方法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安全有效的小儿结肠镜肠道准备方法 ,提高患儿肠道准备的清洁度,减轻患儿疼痛.方法2017年2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行肠镜检查及治疗的患儿244例,按结肠镜检查先后顺序分为三组.A组为饮食控制加开塞露清洁灌肠;B组为控制饮食加灌肠器1支清洁灌肠;C组为控制饮食加灌肠器1/2支清洁灌肠.结果 B组及C组在各肠道清洁度均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及C组之间清洁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灌肠时疼痛评分及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灌肠时出血、灌肠后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灌肠器1/2支用于儿童结肠镜术前肠道准备,可减轻患儿疼痛,提高肠道准备清洁度,满足结肠镜检查的需要.

    作者:孙华中;高怡;蔡静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抚触保健护理对新生儿体格发育、胆红素水平的改善作用评价

    目的:探析对新生儿采取抚触保健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儿科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A组和B组,前一组采取常规护理,后一组采取抚触保健护理,比较两组体格发育情况和胆红素水平.结果:护理后,B组体格发育状况优于A组,胆红素水平低于A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抚触保健护理应用到新生儿中有助于促进体格发育,改善胆红素水平,值得采纳.

    作者:喻红君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关于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

    目的:深入探讨妇产科护理中感染相关问题.方法:对某院妇产科2016年8月到2017年7月1015名住院病人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产科、妇科的感染率依次是1.3% 与8.5%;产科、妇科感染病人住院时间平均长于没有感染的病人,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引起妇产科病人出现感染的原因十分复杂,可借助加强培训护理人员的方式,大幅降低病人的感染率,终帮助病人尽快康复.

    作者:牛亚卫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位肝胆外科手术患者(2016.1-2018.1)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评估术后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情况、手术时长对比无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输液时间,治疗费用,并发症,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加速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何孙云;王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是常见的眼科急性致盲性眼病之一,若不及时正确诊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功能,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显得至关重要,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聂利娇;李瑞庄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红心火龙果果酒发酵特性的研究

    火龙果是我国种植十分广泛,也有着较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同时红心火龙果酒也有着一定的市场潜力,基于此,本文论述了红心火龙果酒的发酵特性.

    作者:罗建斌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手术室护理记录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针对手术室护理记录单常见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护理记录单50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临床护理记录单相关规范进行检查.结果:48份手术室护理记录单检查结果为不规范,常见问题包括:空项漏项、填写不全面、代签字、涂抹严重、记录内容不真实等.结论:对500份手术室护理记录单进行核对检查,发现一部分护理记录单的填写存在问题,总结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质量,完善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实现规范化管理.

    作者:丁凤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继发髓系肿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提高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继发髓系肿瘤(second myeloid malignancies,SMD)的认识.方法:报道一例CLL患者治疗后继发髓系肿瘤的临床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一例CLL患者五次化疗后,外周血细胞进行性减少,外周血及骨髓流式可见两群异常细胞,骨髓结果支持慢淋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诊断.疾病迅速进展为AML,终死亡.结论:CLL继发MDS/AML少见,疾病进展迅速,早期容易漏诊,对相关危险因素或出现造血不良的患者提高警惕,早诊断早干预.

    作者:朱维维;李迎伟;翟志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3月 ~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运用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经护理后,其焦虑与抑郁评分显著下降,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与参照组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护理干预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侯敏;孙鑫;张宁宁;侯欣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32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6例)与对照组(1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人数15例(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人数10例(62.5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患者中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迅速、高效对患者体内毒素进行清理,加快患者清醒时间,促进患者恢复,故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晔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与消化内科诊治方法研究

    目的:探讨致使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当前消化内科的诊疗手段.方法:根据调查需要纳入了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及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112例作为观察病例,分为两组.及早进行胃镜检查的56例患者为研究组,而后面进行胃镜检查的56例患者为对比组.分析病因并对比两组的止血成功例数百分比.结果:消化道溃疡、肿瘤这两大类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研究组的止血成功例数占总例数的比例明显高于对比组,且P<0.05,证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致使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较多,且消化道溃疡、肿瘤为主要病因.尽早对老年人进行内镜检查并实施针对性治疗有助于控制老年患者的出血状况,降低该病造成的伤害,是一个值得推广的诊疗方式.

    作者:朱应付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交流促进检验科与临床结合

    促进临床科室与检验科的交流与合作,是为提高医院的整体临床治疗水平,通过科室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实现学科共同发展,这是基于双方质量提升与医院临床效果保障的双赢举措.以往医院工作中,检验科与临床分离,双方信息沟通比较迟缓,临床依据检验科数据制定治疗方案,检验科直接对样本进行减少,各自为政,没有从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考量,不仅降低了临床治疗的水平,也不利于双方工作.加强检验科与临床交流,促进双方结合共同以患者为中心,基于分析前质量管理、新项目论证与检验项目选择等,可为临床查房、会诊以及咨询服务等提供检验学科的知识与实践支撑,确保临床治疗效果与检验质量提升,合作共赢.

    作者:李凤琼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全程护理在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1月收治的90例早期胃癌患者,以1:1比例分为常规组45例、实验组45例.患者均施以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而常规组使用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使用全程护理干预,比较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VA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恢复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常规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实验组则为4.44%,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胃癌患者中,若要执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则可借助全程护理模式的融合,使之在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同时,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作者:黎菁菁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产妇恢复及新生儿护理质量的改善评价

    目的 研究与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方法 对产妇恢复效果及对新生儿护理质量的改善影响.方法引用青海红十字医院产科住院部所接收的产妇132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产妇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均为66例.其中,对常规组产妇使用传统模式的护理方法,对护理组产妇使用母婴床旁护理方法,同时对两组产妇进行定期随访,分析两组产妇发生尿潴留、产后出血、乳腺炎发生率和两组产妇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结果 自本次的研究中,发现护理组患者产后有并发症的患者例数为2例,发生率为3.03%;常规组患者产后有并发症的患者例数为13例,发生率为19.07%;护理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组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性有明显统计学影响(P<0.05).结论 合理地推广母婴床旁护理方法于产后护理中,不仅能减小产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有利于提高产妇的术后的恢复效果,具备将强的评价意义,应大力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张闰婷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1例多发性创伤后胆汁淤积引起黄疸的围手术期护理

    报告了一例多发性创伤后胆汁淤积引起黄疸的围手术期护理.经过术前心理护理,积极术前准备,术后的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有效的功能锻炼等精心护理后康复出院.

    作者:裘小玲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不良反应回顾

    目的:探析药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各类炎症患者(6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他啶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炎效果更为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疾病痛楚,但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赵东琴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改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评价

    目的:研究个性化延续护理在职业性尘肺病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2016年7月-2018年6月本院接诊的职业性尘肺病患者76例,根据奇偶数字分组法分成试验和对照两组(n=38).试验组接受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分析两组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并对各组的患者满意度作出比较.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生存质量评分为(90.25±4.03)分,比对照组的(82.17±4.69)分高,P<0.05.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7.37%,比对照组的81.58% 高,P<0.05.结论:采取个性化延续护理干预措施对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进行施护,可显著提高其生存质量,建议采纳.

    作者:张芸 刊期: 2019年第12期

  • 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措施,探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8月接诊诊治的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参照组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方案,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研究发现,实验组满意率93%,参照组满意度率70%,两组对比前者优势非常突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相较于参照组血栓恢复情况良好.结论 宫颈癌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采取优质护理方案能够取得极好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韩芳;孙彦娇 刊期: 2019年第12期

饮食保健杂志

饮食保健杂志

主管:内蒙古大学

主办:内蒙古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