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翠萍;杜冉冉;林刚;邓莉虹;黄时侠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运用效果.方法 总结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期间手术室护理情况,将2015年4月-2016年3月手术室手术治疗的65例患者记作A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将2016年4月-2017年3月手术室另外手术室65例患者记作B组,实施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结果 乙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96.1±3.4)明显高于甲组(83.8±5.7),且乙组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均优于甲组,P<0.05.结论 针对手术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运用价值较高.
作者:邵兵;张敏 刊期: 2019年第12期
为了分析参麦注射液联合生肌玉红膏治疗老年压疮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压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研究,将80例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顺序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老年压疮患者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敷进行治疗,给予试验组老年压疮患者参麦注射液联合生肌玉红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试验组老年压疮患者中Ⅱ期患者、Ⅲ期患者、Ⅳ期患者以及所有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90.00%、87.50%和95.00,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91.30%、70.00%、57.14%和80.00%(P<0.05).这表明对于老年压疮患者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生肌玉红膏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
作者:邢欣欣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对家庭护理干预在脑卒长期卧床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将对2012年7月 ~2015年7月间84例脑卒中长期卧床患者进行研究,按护理干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42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9.52%.观察组有效率为95.24%,两组患者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出院后长期卧床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岑勋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主要围绕在治疗甲状腺患者期间采用专科临床护理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总结经验.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10~2017.9在我院诊治的100例甲状腺患者,通过分段随机化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专科临床护理,将两组结果 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知识认知率、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手术相关知识认知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处于优势地位,P<0.05.结论 采用专科临床护理比常规临床护理在治疗甲状腺患者期间效果更理想,有效提升手术相关知识认知率,患者满意度得到改善,推广价值高.
作者:王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总结膏摩疗法、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11月我院50例患者,运用膏摩疗法配合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结果:50例治疗中显效30例,好转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0%,疗效肯定.结论:此方法 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患者无针刺恐惧感及痛苦,具有可操作性.
作者:温小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无痛人流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2月-2018年10月本科接诊的无痛人流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和对照两组,每组各有45例.研究组实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麻醉苏醒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9%,比对照组的46.67% 低,P<0.05.研究组的麻醉苏醒时间为(1.08±0.19)min,比对照组的(1.56±0.32)min短,P<0.05.结论:利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无痛人流患者进行施护,可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术后麻醉苏醒,建议采纳.
作者:冯璐璐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处理,观察组采取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手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是5.4±3.0、7.8±3.6、13.4±3.8,对照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手术后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是10.4±3.3、12.1±2.6、21.3±4.3,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是13.9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是30.23%,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采用瑞芬太尼临床效果显著,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杨森林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32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6例)与对照组(1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人数15例(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人数10例(62.50%),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清醒时间、胆碱酯酶活性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患者中应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可迅速、高效对患者体内毒素进行清理,加快患者清醒时间,促进患者恢复,故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晔 刊期: 2019年第12期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脊柱高能量创伤,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在给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时提供参考.
作者:谢福杰;孙春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以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和母婴结局.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为(48.53±3.32)、SAS评分为(49.31±3.61),均低于对照组患者(53.62±3.43、52.19±4.2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结局中产后出血、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例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且经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婴儿结局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无死胎情况.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能够降低患者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对母婴结局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霍焱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应用在髌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之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髌骨骨折80例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第一组40例患者常规基础护理,第二组40例患者行循证护理,对护理效果展开分析和对比.结果: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第一组,第二组在本次研究中治疗优良率均明显高于第一组,组别对比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髌骨骨折患者的康复护理之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的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康复,进而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艳妮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对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护理要点以及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40例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皮下硬结率、皮下出血率进行详细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皮下出血率以及皮下硬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时,应做好注射前准备,合理选择注射部位,在抽取低分子肝素钠溶液排气后再抽入0.02ml的空气,并采用垂直注射方式,根据患者用药情况严格控制按压时间,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皮下出血率以及皮下硬结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史曙丹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对健康教育在临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截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为研究主体,以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即研究组与比较组(各50例).比较组病人施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病人在此基础上,又施予了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比二组病人对骨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病人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皆优于比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病人护理满意度(98.00%)也明显高于比较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病人进行护理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效果显著,能够提升病人对骨折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患者骨折恢复提供更好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门小燕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理念对产妇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在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服务)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6人.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排尿成功率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排尿成功率(80.34%),观察组患者排尿成功率(98.21%)较高(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理念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排尿功能,提高排尿成功率.
作者:安晓芝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畜产品作为人们健康饮食金字塔重要组成,其能够为人体提供蛋白质和各类微量元素,对于维护人体健康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一些畜牧养殖业为从中牟取暴利,利用抗生素促进动物生长,减少动物生长周期,扩展畜产品销售渠道.但是通过抗生素促进动物生长导致畜产品中抗生素残留量提升,对于食用者健康产生严重的威胁.本文将分析抗生素残留的危害,同时规划一系列防控措施,确保我国畜产品加工能够满足食品安全许可要求.
作者:胡波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与硝苯地平在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7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非洛地平组与硝苯地平组,每组患者37例,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药物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非本地平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硝苯地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洛地平组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指标情况均优于硝苯地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与硝苯地平相比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因此,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作者:徐晶 刊期: 2019年第12期
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栓塞的概念、食管胃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治疗的适应症、硬化剂及组织胶的适应症及作用机制等方面对食管胃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治疗术后进食节点不同观点进行综述.我国有关食管胃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治疗术后进食节点目前处于实践及探索阶段,仍无统一观点.借鉴国内先进经验,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食管胃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治疗术后的进食节点,以避免食管胃静脉曲张硬化栓塞治疗术后因进食不当引起再出血的机率.
作者:王莉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前,肠道传染病仍然是我国主要的卫生安全疾病之一.通过分析我国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种类和常见治疗方式,想要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必须要提升全国人民的卫生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及及时就医的自我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根源上降低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同时,要关注特殊群体的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有关部门要协调合作,从预防入手,减少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吴波;梁中;吴彩霞;王海涛;赵锐;严杰;罗永学;钟术兵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对胃肠外科患者实施管道护理时运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0月份至2018年10月份收治的94例胃肠外科住院患者,随机且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开展常规形式的临床护理,后者进行循证护理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47例患者在住院时间上要长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低于观察组,数据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胃肠外科患者实施管道护理时运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要好于常规形式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严娜萍 刊期: 201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通过采取产后集束泌乳干预对于初产妇产后泌乳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对照组初产妇均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产妇则采取产后集束泌乳干预.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首次母乳喂养时间则较对照组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初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为93.33%,而对照组为78.33%(P<0.05).结论:对于初产妇采取产后集束泌乳干预有助于提高产妇自我护理能力和纯母乳喂养率,同时可缩短其产后首次的泌乳时间.
作者:曹晓欣 刊期: 201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