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维;金应菊;杨龙灿;张佳伟;曾聪
目的:探讨在呼吸内科护理中对于老年患者加强护理干预是否可以有效地预防患者跌倒的发生.方法:以2016年2月到2017年10月期间到我科接受治疗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在护理的各方面都进行护理干预的加强,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跌倒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加强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明显低于未进行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时,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跌倒的发生情况,可以考虑广泛应用于临床呼吸内科护理.
作者:陈双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我院2013.12-2015.12期间收治的96例小儿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48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观察两组症状改善时间,评估两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改善时间以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改善更快;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和一般的患儿家属均多于对照组,满意度高达95.83%,对照组则为83.33%,观察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 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应用中医护理症状改善更快,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家属对护理工作更满意.
作者:张燕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总结在急诊科的输液区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价值.方法:按照自愿的原则,将我院急诊科在2018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分成人数相同的两组.再按照不同的护理服务为两组患者进行命名,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的60例患者命名为研究组,另外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后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两种护理服务进行总结.结果:从护理质量评分来看,研究组护理人员通过优质护理服务,让患者受到比对照组更高质量的护理,在急救护理、危重症患者护理、病房管理等质量上,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从患者满意度来看,研究组患者明显更满意此次护理服务,且数据检验(p<0.05),具备分析价值.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输液区具有极佳的推广价值,有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缓解护患关系,为医院赢得良好口碑.
作者:詹慧敏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vas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vas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疼痛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菊芳;李小刚;张智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对于急诊科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的有效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有效率是95.35%,较对照组的83.72% 具有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是97.67%,较对照组的86.05% 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并且可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章春燕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引阳入阴推拿法配合耳穴埋籽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 ~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16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引阳入阴推拿法配合耳穴埋籽)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58例,对比两组患者失眠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相对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PSQI评分[(9.06±1.05)分<(13.24±1.09)分]和HAMD评分[(10.19±1.94)分<(15.22±3.26)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引阳入阴推拿法配合耳穴埋籽在失眠的治疗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倪燕鹏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脑卒中患者62例(2017年5月至2018年6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1例)与预见性护理的观察组(31例),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给予急诊科脑卒中患者预见性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罗心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对妇科肿瘤患者进行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SAS评分产生的影响,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将我院60例妇科肿瘤病人随机分成两个组别,分别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即心理护理干预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医院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胃癌化疗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呈显著降低(P<0.05),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有效分析患者心里特点以及采用合理有效方式进行改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很好地帮助患者控制情绪,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可有效促进身体早日恢复,效果明显,为增强病患对手术的心理承受能力及手术进行顺利、术后康复均起到关键性.
作者:姜莉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无缝隙对接护理在提升急性消化内镜护理效率的作用.方法:取我院急性消化内镜检查患者94例,随机分研究组(无缝隙对接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7例,评估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与并发症率.结果: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的SAS与SDS评分低,并发症率低,P<0.05.结论:对急性消化内镜检查患者采用无缝隙对接护理能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率,值得借鉴.
作者:孟艳;于秋阳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胎膜早破产妇采用心理护理,对其不良心理情绪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110例胎膜早破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成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55),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心理护理的观察组(n=55),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以及所采用的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的顺产率为5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3.64%,p<0.05,此外观察组包括焦虑评分(SAS)与抑郁评分(SDS)结果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过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胎膜早破产妇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顺产率,值得推广.
作者:周帮凤 刊期: 2019年第08期
老年胃溃疡患者因免疫机能低下,常见大出血等并发症,危机生命.同时因病情急、进展快,该类患者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大,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为观察在胃溃疡大出血高龄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近年来于本院治疗的28例胃溃疡大出血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的对照组(14例)与在常规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的观察组(14例),观察两组住院时间、生理功能、心理状况、社会功能、躯体疼痛、功能恢复、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等,具体报告如下.
作者:李丽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主要研究延续性护理在小儿肠造口术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36例肠造口手术患儿,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8例)、对照组(18例),两组患儿分别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干预,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肠造口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其中观察组患儿的生理状态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等相关数据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统计两组患儿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后发现,观察组患儿中出现过敏性皮炎、造口旁疝、造口出血等并发症的例数为5例,占总例数的27.78%,而相比之下,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例数则达到了11例,占总例数的61.12%,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小儿肠造口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评分,还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作者:孙玉叶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在血液科白血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前来我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对两组的治疗结果 展开对比.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1.4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白血病患者而言,心理护理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武玉凡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协同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7年3月-2018年10月的83例肺癌患者进行协同护理效果评价,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人,对照组41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负情绪及生活质量状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生活质量评估高,以上统计均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肺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让患者能够尽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对患者的康复有益,因此是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的.
作者:阎晓琪;夏立丽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肛肠外科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其术后排尿排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82例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我院肛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n=41)、比照组(n=41),指导患者常规禁食、正确服药并加强清洁护理干预,同时为探究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结果:探究组患者排便困难率为4.88%、排尿率困难为2.44%,比照组患者分别为17.07%、14.63%,探究组患者排便困难率以及排尿困难率均明显低于比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外科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能够使术后排尿以及排便困难率得到明显降低,可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作者:王腾;罗西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应用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于2017年10月 ~2019年1月)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单一组(45例,应用瑞格列奈治疗)、联合组(45例,应用瑞格列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3.33% 高于单一组75.56%,有统计学差异性(X2=5.414,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疗效好,效果显著.
作者:章剑美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探析把护患沟通应用在急诊科中的效果.方法:把我院从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急诊科患者80例当做此次研究的观察指标.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把这80例患者分成试验组、参照组各40例患者.参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的护理模式,试验组40例患者接受护患沟通的护理模式.把这两个组患者的满意度和风险事件发生概率当做此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40例患者的满意度是97.50%(39/40),与参照组40例患者的75.00%(30/40)相比,明显更高,两个组的满意度比较得出P小于0.05的结局;试验组40例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是2.50%(1/40),与参照组40例患者的15.00%(6/40)相比,明显更低,两个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得出P小于0.05的结局.结论:把护患沟通应用在急诊科中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作者:曾婷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使用金硝逐瘀汤治疗的方式,观察对痔疮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结合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60例痔疮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和金硝逐瘀汤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数据分别为90.00% 和53.33%,在症状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的各项数据优于对照组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痔疮肿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金硝逐瘀汤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加改善患者肿痛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牛苏剑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结合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共计12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实施基础护理,对照组给予心理护理,观察组联合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患者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率,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和护理舒适度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疾病掌握率及舒适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能明显降低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整体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李颖琦 刊期: 2019年第08期
目的:受限于环境污染及食品药品安全的影响,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肝癌是常见癌症之一,死亡率较高,对人们的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本论文对大肝癌切除术中,常规肝功能检测在肝储备功能评估中发挥的意义和临床价值进行评估和验证.以期为肝癌手术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围手术期支持.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实施大肝癌切除术的肝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50例接受肝癌切除术后肝脏储备功能恢复良好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同时期在我院进行相同手术后肝功储备能恢复不良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接受肝功能检测,通过对比检查结,评估常规肝功能检测在大肝癌切除术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2%,对照组治疗优良率为59%,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肝功能检测在对肝癌切除术后肝储备功能评估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能够及时观察发现患者术后肝储备功能的恢复状态,从而及时对不良症状进行发现治疗,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兴菊;马松涛;杨昌芳;向阳 刊期: 201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