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射线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气管狭窄临床分析

邢晓燕;杨凤英;李晓丽

关键词:肺肿瘤/并发症, 气管狭窄/放射疗法, 气管狭窄/病因学,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评价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气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晚期肺癌患者18例,将放射性粒子经支气管镜插入病变气道,远端穿刺进行125 I粒子植入治疗,每例患者植入粒子数为3~9粒。在粒子植入前、手术后30、60 d进行复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8例患者术后1周症状均减轻,30 d后16例胸部CT检查显示支气管管腔扩大,13例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中气管狭窄效果良好,操作安全,可作为晚期肺癌气管狭窄推广治疗方法。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多聚磷酸盐促凝机制研究进展

    多聚磷酸盐(polyphosphate,poly P)的发现已有数百年历史,但主要集中于原核生物等低等生物的研究中。直到近年才发现poly P在真核生物中也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其强大的促凝作用尤其引人注目,被医学界所重视,并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笔者就poly P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付双双(综述);宁建平(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增加 PDX-1的表达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目的观察增加糖尿病大鼠胰岛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1(PDX-1)的表达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 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的变化情况,评价PDX-1升高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造模,正常对照组始终予普通饲料喂养,DM模型组及治疗组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两周后予普通饲料喂养,治疗组黄连素180 mg/( kg· d)灌胃,正常组及造模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共6周。第6周末处死各组大鼠,留取血清标本测定FBG、FINS水平,计算HOMA-IR;留取各组大鼠胰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岛中PDX-1的表达,并使用Image pro plus 6.0软件计算PDX-1阳性表达的累计光密度值( IOD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模型组及治疗组FBG、FINS、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与DM模型组相比,治疗组FBG、FINS、HOMA-IR均得到改善[(13.11±6.87)mmol/L vs(18.45±4.69)mmol/L,(2.58±0.34)μIU/ml vs (2.98±0.40)μIU/ml,1.60±0.91 vs 2.75±0.28, P <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及DM模型组大鼠胰岛PDX-1表达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DM模型组比较,治疗组PDX-1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4±1.51 vs 6.79±0.98, P <0.01)。结论增加PDX-1在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中的表达,可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可能是改善血糖的机制之一。

    作者:庞翠军;陈秋伶;贺钰梅;宋琳;肖常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新型抗结核缓释体的骨密度初步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缓释抗结核微球填充于骨支架后的骨密度测试情况,为减少术后抗结核治疗的副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骨密度仪分别观察人工同种异体骨( A组)、利福平( RFP )缓释微球-人工同种异体骨缓释复合体( B组)和RFP-人工同种异体骨复合体( C组)灌注前后骨密度的变化。结果灌注前A、B、C三组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组:(0.191±0.018)g/cm2;B组:(0.186±0.016)g/cm2;C组:(0.189±0.018)g/cm2;P >0.05],而灌注后A、B、C三组骨密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A组:(0.191±0.018)g/cm2;B组:(0.179±0.023)g/cm2;C组:(0.185±0.021)g/cm2;P >0.05]。结论RFP微球使用超声波振荡方法可以与多孔隙的骨制备成抗结核缓释复合体,且灌注后不会对骨密度产生明显的干扰作用。

    作者:黄术;张宏其;刘宝荣;周益昭;翁晓军;盛斌;肖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湖南省第二届(2014)国际妇科肿瘤论坛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国糖尿病诊疗指南解读--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是慢性肾病变的一种重要类型,近年来,国外有关的指南更新较多,国内指南主要见于中国糖尿病指南的有关章节中,本文以2011年中国糖尿病指南和2013年中国糖尿病指南(讨论稿)为主要参考,结合国外的有关指南,讨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诊疗问题。

    作者:裴剑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双侧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子宫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 MTX)联合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治疗子宫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异位妊娠患者行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48例患者子宫动脉均栓塞成功,成功治愈异位妊娠44例(92%),其中输卵管妊娠38例全部成功治愈,非输卵管妊娠患者10例,仅6例介入治疗成功,输卵管妊娠患者介入治疗效果优于非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χ2=16.582, P <0.01)。术后30例患者出现腹痛;16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9例患者出现低热,且无严重并发症。38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治愈成功后,术后3个月行输卵管造影检查,29例显示双侧输卵管通.。结论甲氨蝶呤( MTX)联合明胶海绵颗粒介入治疗异位妊娠效果好,治疗输卵管妊娠效果优于非输卵管妊娠,且输卵管通.率高。此法具有能高效杀死胚胎、迅速止血、创伤小等优点,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石新荷;王运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国医师杂志协办单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宫角妊娠、宫角合并间质部妊娠与间质部妊娠的早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及鉴别

    目的:探讨宫角、宫角合并间质部及间质部妊娠早孕期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道超声诊断为宫角妊娠、宫角合并间质部妊娠及间质部妊娠543例患者的超声表现,并将超声检查的提示性诊断与临床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归纳总结其图像特点和鉴别要点。结果543例患者中,417例超声提示为宫角妊娠,经手术及病理证实308例(其中2例宫角合并间质部妊娠被超声误诊为宫角妊娠);26例超声提示为宫角合并间质部妊娠,经手术及病理证实24例(其中2例间质部妊娠被超声误诊为宫角合并间质部妊娠);100例超声提示间质部妊娠,后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孕期宫角妊娠、宫角合并间质部妊娠及间质部妊娠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作为临床上重要的协助诊断信息。

    作者:蒋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室结三径路伴不典型文氏现象传导一例

    患者,女,87岁。因“胸闷1周加重1 d”于2012年3月24日入本院心脏内科门诊就诊。冠心病史12年,高血压病史22年,以往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查体: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口唇无紫绀,BP 155/95 mmHg(1 mmHg=0.133 kPa),心律不齐,平均60次/min,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无殊,腹平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连续20 s Ⅱ导联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P-P基本规则,频率88次/min,P-R间期分别为180 ms、260 ms、300 ms、350 ms和510 ms 五种,其中260 ms仅出现1次(图1上行倒数第2个P-R间期),房室传导比例为5∶4、4∶3和3∶2三种,其中5∶4传导仅出现1次。心电图诊断:⑴窦性心律;⑵房室结三径路传导;⑶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不典型文氏现象);⑷中速径路或慢径路隐匿性逆传快径路;⑸慢径路逆传快径路致快径路正常P-R间期延长;⑹隐匿性传导致快径路蝉联现象。临床诊断:⑴冠心病;⑵高血压病2级;⑶心律失常。

    作者:谈剑诚;张天贶;查晴;程有伟;张大东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对骨代谢的影响

    糖尿病和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但存在很大的争议。循环血液中的高浓度葡萄糖可与体内多种蛋白结合并在胶原组织中形成糖基化终末产物而降低骨强度,又可以通过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及氧化还原敏感性的NF-κB活性,抑制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和骨吸收。糖尿病患者的一系列并发症可以降低骨组织局部营养供应及钙磷摄入,减低肌张力及骨密度,增加骨折的风险。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又可增加炎症因子、脂联素和瘦素的分泌,促进破骨细胞的形成与分泌,增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另一方面,脂联素和瘦素又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活性,促进骨形成。笔者将从糖尿病与骨代谢的内在病理生理机制出发,探讨糖尿病对骨代谢的影响。

    作者:周后德;满晓朏;周智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甲状腺恶性肿瘤伴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一例

    患者,女,67岁。因“反复胸闷心悸1年,加重3个月”于2010年5月入住本科。患者无明显多汗手抖、多食、怕热、腹泻等症状,体重下降约3 kg,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病史和手术外伤史。入院查体:体温36.8℃,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108次/min,神清,精神可,查体合作,皮肤潮湿,双侧甲状腺不大,可及数枚结节,右侧明显,无压痛,未及血管杂音,突眼(-),手颤(-),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欠齐,可及早搏。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不肿,NS(-)。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正常,甲状腺功能: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T3)2.42 ng/ml (0.28-1.59),甲状腺素( TT4)19.37μg/dl (4.87-11.72),促甲状腺激素( TSH )0.002μIU/ml(0.35-4.9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7.43 pg/ml(1.45-3.48),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2.87 ng/dl(0.7-1.48),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99.2 kU/L(0-115),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800 kUL/(0-34)。甲状腺B超示:⑴双侧甲状腺不均质改变(桥本氏甲状腺炎可能);⑵右甲状腺实质不均质占位(K可能),左甲状腺多发结节伴钙化;⑶双侧颈部未见明显占位。甲状腺细胞学穿刺:涂片见大量腺上皮细胞,细胞排列呈乳头状,细胞胞核有异型,恶性可能性大。考虑诊断:右侧甲状腺恶性肿瘤,建议患者及家属手术治疗。患者到上海肿瘤医院就诊,医生要求甲状腺功能正常才可手术治疗,返回本科住院治疗。给予甲巯咪唑片(赛治)20mg 治疗,逐步减量到10 mg,甲状腺功能正常,达到手术要求。2010年6月17日早餐后突然出现心慌、大汗淋漓症状,检测血糖2.3 mmol/L,于糖水补充后好转。之后连续3d出现空腹或餐后低血糖,时间不定,进食或静脉点滴葡萄糖后好转。患者在发生低血糖症状时同时监测静脉血糖、胰岛素、C肽。血糖均<2.8 mmol/L,低只有1.2 mmol/L,胰岛素值均>300μIU/ml, C 肽值均>2.8 nmol/L,IAA:阳性。胰腺增强CT未见异常。考虑诊断:⑴右侧甲状腺恶性肿瘤;⑵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立即停用甲巯咪唑治疗,给予泼尼松片5 mg,连用10 d后,患者血糖稳定,无低血糖症状发生。患者到上海肿瘤医院成功地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内随访甲状腺功能正常,血糖正常,IAA抗体阴性。

    作者:孙俊英;徐雪根;沈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的临床表现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分析

    目的:观察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临床表现,分析影响其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13例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窦旁脑膜瘤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之后进行随访,一旦检查出现复发状况立即给予再次治疗。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肿瘤的手术切除程度、病理分型,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等相关资料。结果52例复发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等症状。窦旁脑膜瘤的复发和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术前有无癫疒间病无明显相关(P >0.05)。肿瘤直径>4 cm、WHOⅡ-Ⅲ级、Simpson切除Ⅱ-Ⅲ级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其它患者( P <0.05)。结论影响窦旁脑膜瘤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是手术切除程度、病理级别以及肿瘤大小,而患者年龄、性别及术前是否有癫疒间发作等对复发的影响尚未证实。

    作者:张小军;罗湘辉;何佳宏;肖益安;张治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如何写好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要素。如何写好中文摘要,下面按照中文摘要的四要素简述之。1.“目的”段:应言简意赅地阐明本文主题。采用与文章主题(文题)相呼应的一句话来表述就可以了。2.“方法”段:该段内容主要反映本文研究所采用的重要的基本素材、研究手段与方法,所以要有本文中与此相关的主要数据。比如:总的样本数,按照什么进行分组(如果是随机分组,一定要介绍清楚采用什么随机方法)及各组的样本数(各组之间有没有可比性及其相关资料、统计学结果不必在此介绍);采用什么分析(或检测)方法,主要评价指标是什么。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瓣狭窄漏诊一例

    患者,女,12岁,于2010年4月2日因胸闷不适就诊。体检查出心脏杂音,心超检查提示:动脉导管未闭,宽径12.0 mm,长径8.0 mm,左向右分流;主肺动脉增宽38 mm,肺动脉内可探及源于动脉导管未闭( PDA)五色花彩血流,沿外壁上行。频谱成双期连续性湍流,流速5.1 m/s,压差104 mmHg(1 mmHg=0.133 kPa)。左房、室扩大。诊断结果:动脉导管未闭,二三尖瓣轻度反流。未治疗一周后,患者经上级医院检查,心超检查结果:动脉导管未闭,宽径11.2 mm,长径7.6 mm,左向右分流;主肺动脉增宽,肺动脉内可探及源于PDA五色花彩血流,沿外侧壁上行。频谱成双期连续性湍流流速4.5 m/s,压差73 mmHg。肺动脉瓣轻度粘连,瓣叶回声增强,连续多普勒( cw)瓣口测得血流峰速度约为2.8 m/s,则跨瓣压差约为32 mmHg。据轻度三尖瓣反流,大流速约3 m/s,则右室收缩压约为40 mmHg。提示较大的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较小的肺动脉瓣狭窄漏诊。

    作者:卢一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本刊对数学式和反应式的要求

    ⑴文章中重要的数学式、反应式等可另行排,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号(式码)。序号加圆括号,右顶格排出。公式应比正文小一号字排。⑵数学式转行,应在“=”、“≈”、“<”、“>”等关系符号,或在“+”、“-”、“×”、“÷”等运算符号之后转行,居中排列的公式上下式尽可能在“=”处对齐。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创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四肢大面积软组织创伤患者62例,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清创、换药处理,观察组则在清创后采取负压封闭引流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清洁情况、创面愈合率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创面进入红期所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治疗1周时的创面愈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创面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创伤疗效优于传统的常规换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牟莉;宁易平;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预后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 IMA)水平与脑梗死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确诊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时血清IMA水平分为IMA升高组56例和IMA正常组42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或住院2周)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 NIHSS)及BI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发生进展性卒中和死亡的例数。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IMA正常组早期预后良好比例明显高于IMA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IMA升高组发生进展性卒中的例数多于IMA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早期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清IMA可以作为反映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的一种生化指标。

    作者:李雪莲;朱飞奇;陈俊斌;林盛;李兴明;潘必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家庭有氧运动治疗在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目的:探讨家庭有氧运动治疗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呼吸内科治疗的58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与处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与处理的基础上接受由指导员提供的家庭有氧运动指导并进行家庭有氧运动,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体能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体能状况和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01, 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PaO2、SaO2、PaCO2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1, P <0.05),正常步速和大步速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中各维度指标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家庭有氧运动治疗能明显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及体能状况,亦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文;谢俊刚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分级治疗艾滋病患者肝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艾滋病肝损伤患者分级治疗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参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2版中肝毒性分级标准,将住院及门诊的有肝损伤的艾滋病患者分为Ⅰ、Ⅱ、Ⅲ、Ⅳ级,在治疗机会性感染和(或)抗HIV病毒基础上根据肝损伤程度及机制分别予以相应治疗,并以中医药治疗作对照,四周为一疗程,然后对比分析西药与中药治疗、各级肝损伤分级治疗、中药分型治疗的疗效、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西药与中药治疗、各级肝损伤分级治疗、中药分型治疗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中西药、各级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滋病肝损伤患者分级治疗疗效肯定,各级治疗及中药分型治疗疗效无差异,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而且可以改善成本效益。

    作者:欧书强;廖艳霞;易理萍;任桂萍;王樨霞;廖世宏;黄水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尿 PCX、Nephrin 及 MCP-1水平在诊断早期肾病中的作用

    目的:通过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尿足细胞标志蛋白(PCX)、Nephrin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进行检测,探讨三者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5月至12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分为糖尿病(DM)组[尿白蛋白/尿肌酐(UAlb/UCR)<30 mg/g]56例,糖尿病肾病(DN)组(UAlb/UCR≥30 mg/g)76例;正常对照(健康体检者)36例。检测尿Podocalyxi(UPCX)、Nephrin(UNephrin)、MCP-1(UMCP-1)、白蛋白(UAlb)及尿肌酐(UCR)。比较各组UPCX/UCR、UNephrin/UCR、UMCP-1/UCR的差异及2型糖尿病患者上述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及与UAlb/UCR的相关性,计算糖尿病患者UMCP-1/UCR、UNephrin/UCR、UPCX/UCR及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并与UAlb/UCR的阳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N组UAlb/UCR、UPCX/UCR和UMCP-1/UCR水平(90.39±59.35;72.11±58.88;104.82±82.77)比DM组(17.50±9.49;37.37±22.83;47.19±29.98)和健康对照组(8.93±3.81;9.59±2.28;9.98±3.63)明显升高( P <0.05);DM组UPCX/UCR、UMCP-1/UC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05);UNephrin/UCR水平在DN组(83.60±61.61)较DM组(38.74±35.27)明显升高( P <0.05)。2型糖尿病患者UPCX/UCR、UMCP-1/UCR和UNephrin/UCR水平与UAlb/UCR呈正相关( r =0.619,0.568,0.535, P <0.05);UPCX/UCR水平与UMCP-1/UCR和UNephrin/UCR呈正相关( r =0.799,0.718, P<0.05),UNephrin/UCR水平与UMCP-1/UCR水平呈正相关( r =0.635, P <0.05);UMCP-1/UCR,UNephrin/UCR与UPCX/UCR的阳性率较UAlb/UCR显著升高(χ2=9.818,6.673,5.395, P <0.05)。结论尿PCX、Nephrin和MCP-1单独或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较尿微量白蛋白更能反映早期糖尿病肾损害。

    作者:钱晓玲;闫彩凤;张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