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

马跃华;边蓉蓉(综述);赵志刚(审校)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病因学, 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 痛觉过敏
摘要: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又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由周围神经功能障碍或病变引起的疼痛。包括糖尿病神经痛和神经病。糖尿病神经痛是受累的感觉神经分布区发生疼痛,而神经传导功能正常,神经主质无明显变化,如三叉神经痛。糖尿病神经病是代谢障碍、维生素缺乏、缺血、压迫等病因引起的周围神经变性、神经传导功能障碍、感觉神经支配区域疼痛。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患病率高达75%~96%[1-2],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患病率约为7%~20%,占全部糖尿病神经病变病例的10%~32%。糖尿病病史越长,血糖控制越差,患者发生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几率也就越高。糖尿病病史长达20年的患者中,有半数以上出现痛性神经病变[3-4]。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本刊对其他特殊问题的要求

    ⑴文章中不能写出患者姓名,可采用“患者”、“例1”等非特定代词。某些特定领域(如放射医学)的特定情况,可按国际惯例用专指性符号代表某一特定病例。⑵病案号、门诊号、标本号、尸检号以及涉及具体患者的各种医院编号在文章刊出时一律删除。⑶“°”是平面角“度”的符号,不能用以表示病变的程度。例如:Ⅲ度烧伤,不能写成“Ⅲ°烧伤”。⑷用“0”表示手术缝线的号数,可写成“3.0”、“4.0”,或“3-0”、“4-0”,不宜写成“000”、“0000”或“3个0”、“4个0”。⑸正文内应尽量少用括号。例如:显效(80%)、有效(10%)、无效(10%),好写成:显效占80%,有效占10%,无效占10%。另:“……结果见表×”。此“见表×”在句中起叙述文的直接补语的作用,不宜加括号;反之,如仅起注明作用,则加括号。⑹正文内列出“(图×)”、“(表×)”时,若图、表仅反映一句文字的内容,“(图×)”、“(表×)”应放在句号之前;如图、表反映一段或一句以上文字的内容时,“(图×)”、“(表×)”应放在句号之后。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酒精性肝硬化疗效及氧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48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24例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4周为一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氧化指标丙二醛( MDA)、脂质过氧化物( 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基转移酶(GC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MDA、LPO及SOD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或P <0.01)。结论异甘草酸镁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具有减轻机体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等作用,其机制与其抗氧化有关。

    作者:毛征批;金伟明;朱伟君;潘笑笑;周汉;张银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放射线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气管狭窄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气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晚期肺癌患者18例,将放射性粒子经支气管镜插入病变气道,远端穿刺进行125 I粒子植入治疗,每例患者植入粒子数为3~9粒。在粒子植入前、手术后30、60 d进行复查,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8例患者术后1周症状均减轻,30 d后16例胸部CT检查显示支气管管腔扩大,13例肺不张或阻塞性肺炎症状消失,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肺癌中气管狭窄效果良好,操作安全,可作为晚期肺癌气管狭窄推广治疗方法。

    作者:邢晓燕;杨凤英;李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BMI、血糖及血钙水平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BMI、血糖及血钙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 SAP组)1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组(MAP组)5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BMI、血糖及血钙水平,并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AP组的BMI、血糖及血钙水平与MAP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Ranson评分<3、CT严重度指数<3、Balthazar CT 分级为A/B/C级的BMI、血糖及血钙水平,分别与Ranson评分≥3、CT严重度指数≥3、Balthazar CT 分级为D/E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Ranson评分、CT严重度指数及Balthazar CT分级与BMI、血糖、血钙,均呈明显相关( P <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BMI、血糖及血钙水平明显相关,可以作为评估该类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刘杰生;谢宗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实验性应激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及干预

    目的:探讨实验性应激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胰岛素、胰高糖素、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以及胰岛素和氟西汀对此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大鼠对照组、糖尿病大鼠对照组、糖尿病大鼠胰岛素组、糖尿病大鼠氟西汀组,高糖高脂饲养加腹腔少量注射链脲菌素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各组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随机强迫游泳、寒冷、旋转、限制、拥挤等实验性应激,实验第4、8周分别采血测定血清血糖、胰岛素、胰高糖素、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结果糖尿病大鼠应激后血糖[(16.7±3.5)mmol/L vs (5.1±1.1)mmol/L, t =13.9, P <0.01]、胰高糖素[(158.5±50.2)ng/L vs (120.8±38.7)ng/L, t =2.5, P <0.05]、肾上腺素[(203.8±48.6)pg/ml vs (158.7±42.6)pg/ml, t =2.9, P <0.01]、皮质醇水平[(21.3±4.8)ng/ml vs (18.2±3.8)ng/ml, t =2.1, P <0.05]及胰岛素抵抗指数(10.9±2.6 vs 3.3±0.8, t =12.3, P <0.01)明显升高,胰岛素治疗后血糖[(9.7±2.1)mmol/L vs (16.7±3.5)mmol/L, t =7.0, P <0.01]明显改善,氟西汀治疗后肾上腺素[(158.8±37.5)pg/ml vs (203.8±48.6)pg/ml, t =3.0, P <0.01]、皮质醇[(15.7±4.2)ng/ml vs (21.3±4.8)ng/ml, t =3.5, P <0.01]明显改善。结论实验性应激导致糖尿病大鼠血糖和内分泌激素升高,加重胰岛素抵抗,胰岛素能改善应激后血糖变化,氟西汀能改善应激后内分泌激素的升高。

    作者:鞠海兵;王力;舒子正;宋洁;陈志娟;李丽凤;阮兆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创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四肢大面积软组织创伤患者62例,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清创、换药处理,观察组则在清创后采取负压封闭引流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清洁情况、创面愈合率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创面进入红期所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治疗1周时的创面愈合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创面总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创伤疗效优于传统的常规换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牟莉;宁易平;张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SHH 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移植后成活与分化

    目的:探讨SHH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移植后的成活和分化情况。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法获得Wistar大鼠间充质干细胞( MSC);克隆SHH基因并构建pcDNA3.1-SHH真核表达质粒,用电转法将SHH基因转染入MSC中并体外证实转染SHH基因mRNA和蛋白在MSC中表达。结扎大鼠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4周后在心肌梗死区移植150μl 3×106个转染SHH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MSC)。于移植后第1、2、4、8周取心肌梗死区心肌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和电镜检测移植后转染细胞的存活和分化情况。结果基因测序和双切酶(EcoR I,Bamh I)分别证实SHH基因克隆与PCDNA3.1-SHH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检测证实转染后MSC的SHH基因表达明显上升;免疫组化证实移植后1~8周心肌内均有干细胞存活,第4、8周电镜可见移植干细胞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结论SHH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外源性基因表达明显增高,转染SHH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在移植受体心脏内较好的存活并分化。为缺血性心脏病的转基因细胞治疗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刘俊东;唐滔;吴晓明;汤建华;史进;伍明;杨进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趾肱指数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趾肱指数( TBI)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临床意义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足趾动脉与肱动脉血压的比值,以TBI≤0.7为切割点分成低TBI组与正常TBI组,并分析比较两组临床及代谢参数。结果23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TBI≤0.7的32例,占总例数13.4%。低TBI组与正常TBI组比较,其年龄更高,舒张压更低,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合并率增高;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舒张压是TBI独立影响因素。结论TBI在诊断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具有重要意义;低TBI患者有更高的心脑血管患病率;高龄、舒张压低是TBI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张翼;孙志纯;牟仑盼;卓雅芬;何伟民;王爱红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湖南省第二届(2014)国际妇科肿瘤论坛征文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塑型锡箔纸隔离联合鼻腔冲洗法治疗鼻腔黏连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塑型锡箔纸隔离联合鼻腔冲洗法治疗鼻腔黏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鼻腔黏连患者,术中局麻下采用剪刀或钩突刀分离黏连带,两侧创面电凝,塑型锡箔纸隔离,术后予鼻腔冲洗等治疗,1~3周取出锡箔纸,所有患者经随访1年,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60例鼻腔黏连患者采用上述治疗方法,术后1~3周鼻腔黏连消除,随访1年未见黏连复发。结论塑型锡箔纸隔离+鼻腔冲洗法治疗鼻腔黏连具有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疗效稳定特点,患者无需住院,术后恢复快,费用低,该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立江;孟敏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NAFLD)是否独立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方法将病程在10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NAFLD组(46例)和无脂肪肝病组(50例)以及人口学特征与之匹配的糖代谢正常的NAFLD患者46例,追踪5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⑴入选时情况: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组与无脂肪肝病组的BMI、血糖均高于糖代谢正常的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于糖代谢正常的NAFLD组( P <0.05),血压水平及甘油三酯( TG)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⑵随访5年,2型糖尿病合并NAFLD组的BMI、血压、TG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HDL-C低于其他两组,血糖控制水平高于糖代谢正常的NAFLD组( P <0.05)。⑶随访5年,糖尿病合并NAFLD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05),另外两组之间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NAFLD能独立的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作者:张响华;王晓岳;罗长青;许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增加 PDX-1的表达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的胰岛素抵抗

    目的观察增加糖尿病大鼠胰岛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1(PDX-1)的表达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 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IR)的变化情况,评价PDX-1升高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20只,随机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造模,正常对照组始终予普通饲料喂养,DM模型组及治疗组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两周后予普通饲料喂养,治疗组黄连素180 mg/( kg· d)灌胃,正常组及造模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共6周。第6周末处死各组大鼠,留取血清标本测定FBG、FINS水平,计算HOMA-IR;留取各组大鼠胰腺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岛中PDX-1的表达,并使用Image pro plus 6.0软件计算PDX-1阳性表达的累计光密度值( IOD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M模型组及治疗组FBG、FINS、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05);与DM模型组相比,治疗组FBG、FINS、HOMA-IR均得到改善[(13.11±6.87)mmol/L vs(18.45±4.69)mmol/L,(2.58±0.34)μIU/ml vs (2.98±0.40)μIU/ml,1.60±0.91 vs 2.75±0.28, P <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及DM模型组大鼠胰岛PDX-1表达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DM模型组比较,治疗组PDX-1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4±1.51 vs 6.79±0.98, P <0.01)。结论增加PDX-1在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中的表达,可改善其胰岛素抵抗,可能是改善血糖的机制之一。

    作者:庞翠军;陈秋伶;贺钰梅;宋琳;肖常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关于论文写作中的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

    1.直接参与选题、设计、研究、观察、资料分析与解释或撰写文稿关键内容,能对文稿内容负责,并同意文稿发表者,才可作为作者署名。来稿决定刊用后,全体作者应在《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书》上逐一签名,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2.作者姓名的排序不分院所、科室,统一按对本文贡献大小的顺序排列在题名之下。作者排序应由全体作者讨论后在投稿前确定,投稿后一般不得改动。若作者系文稿的整理、执笔、综合者,其姓名一般放在文末,并加括号,如:“(×××整理)”。消息类文稿的作者署名也置于文末加括号。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鉴别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生化指标。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1年8月在本院体检中心检出的脂肪肝430例,对53例酒精性脂肪肝和377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肝功能、血常规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异常率及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甘油三酯异常率低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对于白细胞数、红细胞数及血小板数,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尿酸、甘油三酯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对酒精性脂肪肝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曹男;林连捷;郑长青;林艳;王东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预后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 IMA)水平与脑梗死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确诊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时血清IMA水平分为IMA升高组56例和IMA正常组42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或住院2周)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 NIHSS)及BI评分,并统计两组患者发生进展性卒中和死亡的例数。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IMA正常组早期预后良好比例明显高于IMA升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 IMA升高组发生进展性卒中的例数多于IMA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早期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清IMA可以作为反映急性脑梗死早期预后的一种生化指标。

    作者:李雪莲;朱飞奇;陈俊斌;林盛;李兴明;潘必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甲状腺恶性肿瘤伴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一例

    患者,女,67岁。因“反复胸闷心悸1年,加重3个月”于2010年5月入住本科。患者无明显多汗手抖、多食、怕热、腹泻等症状,体重下降约3 kg,否认“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病史和手术外伤史。入院查体:体温36.8℃,呼吸18次/min,血压130/80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108次/min,神清,精神可,查体合作,皮肤潮湿,双侧甲状腺不大,可及数枚结节,右侧明显,无压痛,未及血管杂音,突眼(-),手颤(-),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律欠齐,可及早搏。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不肿,NS(-)。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正常,甲状腺功能: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T3)2.42 ng/ml (0.28-1.59),甲状腺素( TT4)19.37μg/dl (4.87-11.72),促甲状腺激素( TSH )0.002μIU/ml(0.35-4.9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7.43 pg/ml(1.45-3.48),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2.87 ng/dl(0.7-1.48),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99.2 kU/L(0-115),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800 kUL/(0-34)。甲状腺B超示:⑴双侧甲状腺不均质改变(桥本氏甲状腺炎可能);⑵右甲状腺实质不均质占位(K可能),左甲状腺多发结节伴钙化;⑶双侧颈部未见明显占位。甲状腺细胞学穿刺:涂片见大量腺上皮细胞,细胞排列呈乳头状,细胞胞核有异型,恶性可能性大。考虑诊断:右侧甲状腺恶性肿瘤,建议患者及家属手术治疗。患者到上海肿瘤医院就诊,医生要求甲状腺功能正常才可手术治疗,返回本科住院治疗。给予甲巯咪唑片(赛治)20mg 治疗,逐步减量到10 mg,甲状腺功能正常,达到手术要求。2010年6月17日早餐后突然出现心慌、大汗淋漓症状,检测血糖2.3 mmol/L,于糖水补充后好转。之后连续3d出现空腹或餐后低血糖,时间不定,进食或静脉点滴葡萄糖后好转。患者在发生低血糖症状时同时监测静脉血糖、胰岛素、C肽。血糖均<2.8 mmol/L,低只有1.2 mmol/L,胰岛素值均>300μIU/ml, C 肽值均>2.8 nmol/L,IAA:阳性。胰腺增强CT未见异常。考虑诊断:⑴右侧甲状腺恶性肿瘤;⑵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立即停用甲巯咪唑治疗,给予泼尼松片5 mg,连用10 d后,患者血糖稳定,无低血糖症状发生。患者到上海肿瘤医院成功地手术治疗,术后1个月内随访甲状腺功能正常,血糖正常,IAA抗体阴性。

    作者:孙俊英;徐雪根;沈晓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糖尿病合并牙周炎

    牙周炎作为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糖尿病患者的重视。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和破坏,主要表现为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据统计,我国成年人中牙周炎的患病率达到80%以上,其中10%~15%的成年人患重度牙周炎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1]。研究表明,糖尿病是牙周炎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人群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牙周炎的发生风险增加近3倍[2]。血糖控制较差是牙周炎风险升高的主要因素。第三次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结果表明,在校正年龄、种族、教育程度、性别和吸烟等影响因素后,糖化血红蛋白( HbA1c)>9%的成人其牙周炎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OR 2.90;95% CI:1.40~6.03)[3]。不仅糖尿病是患牙周炎的危险因素,牙周炎对血糖控制也是一个负面的影响因素。支持这个观点的第一项研究是1996年Taylor等[4]的印度希拉河社区个体研究,在至少2年的随访中,重度牙周炎导致较差的血糖控制。

    作者:张任飞;郭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老年人鼻出血58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老年人鼻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术+明胶海绵微填塞治疗的58例老年人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鼻内镜下一次止血治疗成功53例,二次止血成功3例;二次治疗失败2例均合并严重鼻中隔偏曲,二次手术矫正鼻中隔后治愈。无一例发生心脑血管及其他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止血能直视下寻找出血点,大多能明确出血部位,减少鼻腔填塞止血盲目性,其临床止血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广明;石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108例肺孤立磨玻璃结节的临床和影像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肺部孤立磨玻璃结节( GGO)的临床特征和CT征象在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本院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108例孤立GGO病例,分析临床表现、影像特征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并统计GGO随访结果。结果108例患者中男52例,女56例,年龄26~80(58.12±10.34)岁。其中良性19例,恶性89例。良恶性GGO者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边缘(毛刺、棘状突起)、内部结构(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血管集束征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淋巴细胞百分比、形态(圆形/不规则形)、边缘(分叶)、界面(清楚/模糊)、胸膜凹陷征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胸膜凹陷征在细支气管肺泡癌( BAC )和腺癌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252)。44例患者初次发现GGO后进行随访,其中7例(7/44,15.91%)GGO随访3年后较前增大或变实;32例GGO患者随访无明显变化,且恶性组年龄较良性组大( P =0.0416)。结论临床症状难以鉴别GGO的良恶性,影像上表现为圆形/类圆形、分叶、界面清楚、胸膜牵拉征多提示恶性。在CT随访过程中,GGO病灶增大、实性成分增多是手术切除的指征。性质不明GGO随访时间至少3年。

    作者:李亚男;张伟华;余秉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应用骨水泥型短柄假体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骨水泥型短柄假体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应用骨水泥型短柄假体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51例,女89例,年龄71~99岁。骨折类型按偏髓分型,Ⅰa型42例,Ⅰb型98例。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相关内科协同治疗后,对所有患者采用标准骨水泥型普通柄(短柄)假体(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练。结果14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8个月,患者均能生活自理。按Harris评分标准,优89例,良31例,可15例,差5例,优良率为85.7%。结论施行骨水泥型短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少林;谭祖键;周明全;杨明;胡维;甘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