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目的 分析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 ~2017年11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入院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8例.分别予以格列吡嗪和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治疗后患者各生化指标、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 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率21.05%(8/38)少于对照组5.26%(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Ⅱ)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安全有效,有推广价值.
作者:卢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麻醉医生围术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方法:选择医院在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不采用人文关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治疗.对比治疗组和观察组满意度和负面情绪出现的情况.结果:采用常规治疗的观察组满意度为60%,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治疗观察组满意度为92%.观察组满意度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负面情绪出现的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文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让病人的负面情绪特别少,大大提高了满意度,效果特别突出,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夏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并归纳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本文将46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纳入研究,以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干预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的变化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经1个月的护理以后,进行心理护理的干预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及满意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付小琴;曹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出血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和首次剖宫产产妇各84例,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剖宫产术中出血率和出血量,总结出血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发生率为19.05%,低于对照组产妇的4.76%(P<0.05).出血原因主要包括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切口撕裂.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为(854.26±152.28)ml,少于对照组产妇的(533.81±104.39)ml(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中,有较高的机率发生术中出血,应根据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措施,减少术中出血的发生,保护母婴健康.
作者:张媛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瘢痕子宫是指有过剖宫手术史后经过组织修复过程形成瘢痕的子宫,常见于剖宫产术、子宫畸形矫治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等手术后,其中以剖宫产术为常见 [1],本研究仅针对剖宫产瘢痕子宫.剖宫产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但其也引发一些近期和远期的并发症 [2].因此,剖宫产瘢痕子宫产妇选择二次剖宫产术会导致其并发症概率增加,如产后出血、盆腹腔粘连、子宫破裂、前置胎盘等,是目前临床医生需要克服的主要难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近 3 年来在临清市人民医院剖宫产瘢痕子宫产妇行二次剖宫产及同期非瘢痕子宫产妇行剖宫产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进一步了解瘢痕子宫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风险性,尽量降低由瘢痕子宫造成的高剖宫产率.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初产妇6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点分实验组、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采用日常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情况及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短,并且产后2.3天泌乳量多,母乳喂养成功率也高,P<0.05.结论:对初产妇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强化其自身母乳喂养信心,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显著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为新生儿生长发育及身体健康提供可靠性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陶施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11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抽签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施加常规护理干预和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FVC、FEV1、FEV1%、6MWD分别为(2.43±0.58)L、(1.40±0.46)L、(64.55±4.72)%、(267.05±12.59)m,均高于对照组老年慢阻肺患者(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等生存质量维度评分为(4.05±0.98)分、(4.28±1.03)分、(2.08±0.85)分、(2.10±0.90)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施加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印青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透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3例维持性血透发生并发症患者为例,分析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维持性血透患者容易发生出血、感染、心力衰竭以及内瘘等并发症.结论:针对其并发症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则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护理效果,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焦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了1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救治和护理方法.
作者:黄佳佩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小梁切除、不同切口超声乳化在白内障、青光眼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取2016.9-2018.1期间医院收治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3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式为双切口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术式为单切口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观察患者眼内压、视力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术后滤过泡形成情况.结果 观察组眼内压低于对照组,视力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比较,观察组为95.1% 高于对照组74.4%,P<0.05.结论 白内障、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双切口超声乳化,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高,患者症状显著得到改善.
作者:李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一 病历摘要姓名:陈华琴;性别:女;年龄:50 岁;床号:059;住院号:1051658;入院时间:2018 年 07 月 03 日 00 时 50 分,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可靠程度:可靠度较高.主诉:突发胸闷 5 小时.病史:患者于入院前 5h 因悲伤过度出现突发胸闷,位于心前区,呈闷痛感,伴恶心呕吐、出冷汗,无肩背痛,持续不缓解,急送我院进行治疗,查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部分 T 波改变,QTC 延长,肌钙蛋白 6.1951ng/m1,给予阿司匹林 300mg、倍林达 180mg 口服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头晕头昏现象,心电监护显示:血压为75/50mmHg,给予其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后复查血压显示:130/90mmHg.
作者:纪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优质护理服务运用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控制患者病情,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曲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文章分析了在神经外科疾病治疗过程中腰大池脑脊引流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86例神经外科患者,经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症状40例,术后颅内感染症状22例,脑室内腔出血症状11例,脑脊液鼻漏症状8例,后颅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症状5例,所有患者的治疗过程都采用腰大池引流.结论:腰大池引流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对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小儿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0.58%,两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哮喘疾病,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体位护理应用于新生儿肺炎中对疗效造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中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间收入的所有新生儿肺炎患者一般资料根据实验要求抽取出34例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开展实验,采用红蓝双色球分组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两组,红色球为对照组,蓝色球为实验组,每组中录入17例患儿.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体位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心率以及呼吸状况和血氧饱和度,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患儿完成治疗后,其均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实验组患儿的心率以及呼吸状况和血养饱和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肺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配合体位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治疗痛苦,提高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对于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蔡金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应用共情护理对自我感受负担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4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应用共情护理的试验组(n=20例),以及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和主观幸福感.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以及自我感受负担各项指标评分均远远优于对照组,终结局P小于0.05,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共情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改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升主观幸福感.
作者:管文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心肌酶及cTnⅠ检测诊断重症肺炎心肌损伤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6月之间在我院收治的120例肺炎患者按照疾病轻重分为重症肺炎导致心肌损伤的设为研究组,共60例患儿,轻度肺炎6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的心肌酶及cTnⅠ检测结果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心肌酶及cTnⅠ检测数据均高于轻度肺炎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差异明显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及cTnⅠ检测在诊断重症肺炎心肌损伤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使用.
作者:胡慧颖;刘亚坤;赵午生;陈国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与常规凝血四项对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价价值.方法:88例患者均因疾病所需接受凝血功能检查,指定高年资、高职称检验人员完成其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四项的检测,将检测结果输入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结论.结果:88例患者经血栓弹力图检测凝血功能异常率(54.55%)显著低于凝血四项(76.44%),P<0.05.结论:应用血栓弹力图评估凝血功能异常率低于常规凝血四项,血栓弹力图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价值更优.
作者:王小平;张逸;陈小霞;陈景连;林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的具体临床表现症状,分析对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方式.方法:对意识障碍患者100例,进行重症监护室临床症状表现和生命体征观察(使用多种临床检测仪器),均进行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主要观察指标为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另外从外表上观察患者面部神情和瞳孔的状况.结论:在神经外科对重症意识障碍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科学适度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率,改善医患关系,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朱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住院患者误吸高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及应用.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8年1月到2018年8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对象有110例患者,针对所有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误吸患者10例作为观察组,非误吸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针对两个组别的患者基本资料展开相对应的回顾性分析,有针对性的构建起高风险因素评估表,针对相关的条目的设计和应用进行分析.结果:从相关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住院患者误吸高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高龄、既往误吸史、体位不规范、无法自行进食等相关方面的因素.结论:在有针对性的设计和制定误吸高风险的评估量表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的确保相关临床医务人员及时有效的对住院患者的误吸风险展开切实有效的评估,针对存在风险的患者及时有效的采取更有效的防控措施,以在大程度上有效避免和降低误吸的发生几率,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临床结局,有效的提升医疗和护理的质量.
作者:刘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