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疱液抽吸联合红外线灯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聂畅莉;梁晓红

关键词:
摘要: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以群集的水疱沿神经走向单侧带状分布,常伴明显的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为特征,疱疹多分布于胸背部、头面部,少数累及耳部、眼部,疱液为澄清、淡黄或血性.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例析

    本文针对抗生素使用率居高不下的情况,通过举例,指出存在着盲目使用抗生素,未能严格掌握抗生素应用的适应症,给药方法不科学,指征不明用药等现象,分析了上述现象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说明进一步降低抗生素使用率是完全可能的.

    作者:陈惠娟;张燮华;周维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加强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目的通过探讨影响医院发展的根本原因,来分析解决当前医院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方法加强医院信息系统(HIS)建设是其有效途径.结果加强"以病人为中心,加强管理和降低成本消耗为主线"的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管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增加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从而促进医院保持可持续发展强劲势头.

    作者:周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试论整体护理中的医护沟通与配合

    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其目的是使病人得到全面的心身护理,使病人早日康复,达到完整意义上的健康状态,提高护理质量.医护沟通与配合有助于整体护理的深入和完善.本文以共同的工作目标需要医护沟通与配合,整体护理呼唤医护沟通与配合,医护沟通信息可以互补说明医护沟通与配合的重要性,并阐述医护沟通与配合的方法.

    作者:丁惠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单纯肺结核治疗出现大量胸腔积液1例

    1 病例资料男性患者,36岁.因咳嗽,咳痰伴胸痛半月,拍胸片诊断为右上浸润性肺结核收住院,给予2HRSZ/4HR短化抗痨及对症治疗.半月后胸痛消失,咳嗽减轻,一般状况好.第25天患者出现发热,T38.5℃,伴胸闷胀、气短.

    作者:刘晓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消栓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治疗观察

    目的利用血管彩超观测外周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探讨消栓通络胶囊在糖尿病血管病变治疗中的作用.结果50例加服消栓通络胶囊治疗组的患者外周各动脉(颈动脉、髂总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动脉硬化粥样斑块评分级下降判为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治疗中辅以消栓通络胶囊治疗疗效更显著.

    作者:黄明炜;高桂琴;徐剑刚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病人胸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老年病人术后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较年青人差,但因老年人多患有其他的器质性疾病,易伴有严重的情绪反应,影响老年病人术后的恢复,因此对于老年人术后有必要进行镇痛治疗.

    作者:姜淑钧;袁璐;张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疱液抽吸联合红外线灯照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以群集的水疱沿神经走向单侧带状分布,常伴明显的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痛为特征,疱疹多分布于胸背部、头面部,少数累及耳部、眼部,疱液为澄清、淡黄或血性.

    作者:聂畅莉;梁晓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论邓小平的医疗卫生观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卫生思想,在医疗卫生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践中,对发展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观点,形成了邓小平的医疗卫生观.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医疗卫生观,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者:刘行坦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艾滋病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32岁,汉族,未婚,农民.以发热,咯黄色脓痰伴气促,消瘦2月为主诉,于2002年3月20日收住我院.患者2002年元月中间出现发冷、发热、体温达40℃,同时咳嗽、咯痰、胸痛.

    作者:鲁英;王玉;彭才智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随着卫生新政策的出台与医疗市场的重大改革,特别是我国正式加入WTO后还要面对境外医疗机构的竞争,全国各地各家医院都在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思路,致力于使医院在强大的医疗卫生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而与医院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医院文化建设正被各医院所看重.

    作者:雷先阳;李亚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改善患者遵医行为的策略

    遵医行为是指人的行为符合医护人员对其在医疗或健康行为方面的指导.在社会经济条件日益改善、公共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仅仅是有病治病,而是需要医疗机构提供全方位健康维护,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的保持和恢复,除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外,如何改善患者遵医行为也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樊恭春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骨髓移植术后与移植物抗宿主病相关的膜性肾病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0岁.因尿检异常20天,于1999年1月入院.患者于1995年初于我院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997年初在北京市人民医院行ABO血型相合、HLA相合的异基因骨髓移植.

    作者:吕吟秋;许菲菲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静脉滴注环丙沙星致皮肤反应的临床观察

    环丙沙星为喹诺酮类第三代抗菌药,临床上应用极其广泛.其副作用较少,除引起轻微的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外,我科发现该药静滴时刺激皮肤,导致局部反应、较多见,且症状不一.经观察数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吉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紧急体外起搏抢救心脏骤停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62岁,反复晕厥2天于2002年8月12日急诊入院.既往无明确高血压、糖尿病病史,也无类似发作史.查体:急病面容,脉搏不规整,平均3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90/60mmHg.

    作者:田进;朱士彦;程燕;王瑜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关于公立医院改革中出路的思考

    1 现状1.1 加入WTO后,医疗卫生行业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医院的发展和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入WTO现行我国医疗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卫生资源的配置的总量与结构失衡;社会对医院服务的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抑制而下降;城市医院的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活力.

    作者:庞连智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医院文化是长期发展过程中,由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形成并自觉遵守的一套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是医院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

    作者:刘春华;王仁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太子参口服液的实验研究

    太子参口服液由太子参,猕猴桃、蜂蜜等组成,此口服液具有补脾益气、生津止渴、清热解毒、祛病强身的作用.现将其实验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陈耀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院外护理指导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组病程长、病因复杂并发症多的疾病,短期的住院治疗远不能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尤其对于长期血液透析的病人,长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是在院外进行的.

    作者:张靓;汤文娜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

    医院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医院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建设新形势下的医院文化应在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作者:庄明正;岳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 18例胸腔闭式引流的操作治疗体会

    笔者自1998年至2002年间,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合榄香烯乳治疗恶性胸腔积液18例,收效显著.

    作者:刘静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