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黄志文;姚慧文

关键词:乌司他丁, 血必净, 急性胰腺炎,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对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基本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并在常规的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0万U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加用100ml血必净进行治疗.结果 通过临床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为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中转手术率为6.0%,病死率为4.0%,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0%,中转手术率为20.0%,病死率为1.0%,通过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中转手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好,安全性高.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MR对胃癌术前NM分期的判定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MR胃癌术前NM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30例胃癌患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0 ~ 69岁,平均60岁.根据其影像学表现特点进行术前NM分期.结果 MR针对N0期诊断的准确率为73.3%,特异度为85%,灵敏度为50%;对N1期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以及灵敏度分别为63.3%、66.7%和73.3%;对N2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6.7%,特异度为95.8%,灵敏度为50%.MR针对M0期诊断的准确率为96.7%,特异度为100%,灵敏度为96.4%;M1期诊断的准确率为96.7%,特异度为96.4%,灵敏度为100%.经统计分析表明,MR对胃癌N0和N2期的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N1期的诊断与术后病理分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照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表明,MR方法对胃癌术前N0、N2分期以及M分期判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种判断方法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作者:霍现英;袁矿生;杨杰;路丽华;翟晓;柯晓宁;许素彦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改良Kugel手术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初期经验

    腹股沟疝是外科的常见疾病,现代无张力修补已经成为疝手术的主流.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腹膜前修补更具合理性,不适感更轻微.本院自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施行形状记忆环(改良Kugel补片)腹膜前入路治疗腹股沟疝18例,随访1~8个月,无一例复发,未见明显不适反应,效果满意.现初期临床手术经验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35 ~ 78(中位年龄56)岁.腹股沟直疝2例,斜疝15例,同时存在斜疝和直疝2例,双侧斜疝3例,股疝1例.均为原发疝.本组采用Nyhus分型标准.Ⅰ型2例,Ⅱ型2例,Ⅲ型13例,Ⅳ型1例.1.2 方法1.2.1材料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改良Kugel补片(图1).1.2.2 麻醉与手术方法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更具患者情况决定是否留置尿管,均沿腹股沟韧带斜切口,长约4~ 6cm.切开和分离疝囊同疝普通手术,在疝囊基底部,也就是内环口上方切开腹横筋膜进入腹膜前间隙.在腹膜前间隙,术者食指进行钝性分离,也可塞入湿纱垫有利于进一步创建间隙.

    作者:陈桥;贾忠;封光华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糖调节受损人群转归情况调查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累及面广、危害大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大多数患者死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糖尿病肾病[1].糖调节受损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标志.如果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一部分糖调节受损者会有机会逆转为正常糖调节状态.而若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则有大量的人群在几年或十几年内进展为不可逆转的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一系列并发症也将发生[2].此次笔者从永清县25~ 50岁城镇机关工作人员体检中筛查出的糖调节受损者35例分为2组.一组进行饮食及运动干预治疗,另一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观察5年后糖尿病发病率的差异,为防治糖尿病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万桂英;刘玉英;张硕锐;杜清茂;孙丽荣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和免疫功能影响.方法 对78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检测所有患者手术前及术后1d IgG、CD3+和CD4+.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IgG、CD3+和CD4+均较术前有所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并且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从而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柏郁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甲硝唑片、磺胺片、诺氟沙星片碾末外敷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甲硝唑片、磺胺片、诺氟沙星片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 对68例压疮病人分别给予复方康复新(22例)及用甲硝唑片、磺胺片、诺氟沙星片磨成粉末后加生理盐水调配(46例)治疗,观察两组各期压疮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愈41例,显效5例,而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9例,好转3例.结论 应用甲硝唑片、磺胺片、诺氟沙星片磨成粉末后加生理盐水调配治疗压疮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苏文娟;邝丽新;严桧;彭怡;郭蕾;兰红伟;夏富林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局部封闭致手部肌腱断裂二例

    例1 男,65岁.右手背痛性肿块3年伴中环指不能伸直1个月.患者自诉3年前被蜜蜂蛰伤,出现局部红肿、疼痛,诊断为狭窄性腱鞘炎,多次用康宁克松封闭治疗(> 10次).肿块长期不消除,1年前出现溃烂,使用各种外用药包扎亦未愈合.1个月前,中环指背伸活动受限,未引起重视.查体:右手中指、环指掌侧感觉麻木,并不能主动背伸.手背有一2cm×3cm的溃疡区.无外伤,亦无风湿、类风湿、结核病史.诊断:右手中环指伸肌腱断裂伴皮肤溃疡.

    作者:倪雄伟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生姜透皮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生姜透皮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急性脑缺血模型,随后再灌注.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8例,即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高、中、低剂量生姜透皮贴组.按照实验方法连续饲养7d,第8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脑匀浆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脑组织含水量.结果 生姜透皮贴能使缺血再灌注脑组织SOD活性从(7.79±2.48)显著增高到(9.76±1.04,P<0.01);NO的活性从(78.6±5.25)降低到(61.0±1.29,P<0.05);MDA的活性从(25.0±3.2)降低到(17.6±3.1,P<0.05);脑组织含水量从(76.1±0.71)降低到(70.01 ±0.49,P<0.05).结论 生姜透皮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康照昌;敖明章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改良性口腔护理对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研究

    临床抢救危重病患者时,及时有效的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是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人工呼吸过程中合并的肺炎,临床上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其病死率约33%~71%[1].如何有效的降低,甚至是杜绝VAP的发生,已成为治疗危重病患者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国内外对于VAP的研究发现,患者口咽部细菌定植和误吸是导致VAP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口臭,保持外观整洁,口腔清洁化的护理项目称为口腔护理,是现今杜绝VAP不可缺少的治疗.如果通过有效的口腔护理,可以彻底清洁口腔内细菌真菌等各类致病菌的定植,防止其因误吸等导致下行感染引发VAP的发生,可以有效的缩短危重病患者的治疗疗程.为了大限度的降低VAP的发生,笔者针对口插管接呼吸机的患者采用口腔冲洗后行口腔擦洗,再进行口腔冲洗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作者:施欢丽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社区居民碱性磷酸酶与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居民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到门诊部体检的社区居民,排除肝脏急性损伤、肾功能异常、充血性心力衰竭、骨骼疾病患者及妊娠的调查对象,共计346人数,其中男132例,女214例,年龄25 ~ 85岁.用高血压标准诊断高血压,按性别分成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对所有参加人员均进行血清ALP、TG、TC、HDL-C、LDL-C的测定.结果 高血压组随着血清TG升高,血清ALP也有不同程度升高,血清TG与ALP密切相关.血清TG、TC、HDL-C、LDL-C在两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高血压组血清AL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按年龄分层显示,女性ALP水平从45 ~ 65岁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男性ALP水平随年龄增加变化不明显.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女性ALP血清水平与高血压有显著相关性(P<0.01),ROC曲线显示:女性ALP筛检高血压的cut off值是92.71U/L.结论 在中老年人群中检测血清ALP水平可及时对血压进行评估,ALP可作为筛检女性高血压的一个新的标志物,女性绝经可能是女性血清ALP与高血压显著相关的核心原因,其确切机制有待研究.

    作者:袁银美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42例血管瘤患儿进行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并以强的松治疗31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为对照.治疗组予普萘洛尔2mg/(kg·d)分3次连续服用.疗程3~5d,同时进行心电及血压监测,如无异常,嘱出院后继续服药,每2周复诊1次,动态观察和记录血管瘤大小、质地、颜色变化,随时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对照组予以强的松3mg/(kg·d),隔日1次晨8时前顿服.两组用药后,病变停止生长、退缩并稳定或服药时间满6个月为停药指征.按4级评分法对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疗效评定优者13例(30.95%),好者21例(50.00%),中者6例(14.29%),差者2例(4.76%),有效率80.95%;对照组疗效判定优者5例(16.13%),好者13例(41.94%),中者7例(22.58%)和差者6例(19.35%),有效率58.06%.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低于对照组(70.97%)(P<0.05).结论 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云志;刘学军;黄晓安;赵婷婷;徐桦;李俐辉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随着儿科学的发展,新生儿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特别是卫生医学的出现,使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近年来新生儿医院获得性感染已成为严重的医学问题,引起了医务工作者广泛的重视.本院自2009年3月至201 1年10月,通过对新生儿病室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预防与控制,减低了感染风险,有效的控制了感染的发生.1 新生儿的易感因素1.1新生儿脱离母体后,从清洁的内环境来到复杂的外环境,失去了母体的保护,要经历许多生理功能的变化,尤其是呼吸、循环、消化、代谢、免疫等功能的变化,在这个时期,新生儿对感染性疾病具有易感性,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作者:张晖;王宝柱;谭瑞琴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农垦团场女教师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农垦团场女教师患妇女病的基本情况,为防治其妇女病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对农垦团场女教师妇女病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3年的教师体检工作,检出患妇女病1290例,检出率为45.0%,数据显示不同年龄组女教师各类妇女病的检出率不同,影响女教师身体的主要妇女疾病为阴道炎、宫颈炎、乳腺增生.

    作者:代雪玲;张改玲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门诊常见阴道炎发病趋势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 研究近十年妇科门诊妇女阴道炎患病率、种类发展趋势及其相关因素,为其临床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妇科门诊就诊6500例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每年阴道炎发病种类及其数量、易患因素、复发因素、治疗效果、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育龄妇女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VVC)、细菌性阴道炎、支原体、衣原体及淋球菌性阴道炎、混合感染性阴道炎呈上升趋势,老年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呈下降趋势.结论 认知程度、卫生条件、经济水平、环境气候变化、性开放程度,流产次数、避孕方式、妊娠、不规范用药等是阴道炎种类及数量发生变化、复发的主要原因,强调规范化、个体化诊治及宣传教育的必要性.

    作者:王培萍;岳玲;赵桂花;刘丽惠;兰萌;丁风香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缩宫素不同给药途径对第三产程和产后出血的探讨

    目的 探讨缩宫素不同给药途径对第三产程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不同途径(宫体、臀部、静脉滴注)给予缩宫素,比较三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第三产程出血量和产后2h出血量.结果 A组第三产程时间较其它两组显著缩短,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第三产程出血量和产后2h出血量A组比B组和C组均少(P<0.01).结论 分娩后在宫体部位注射缩宫素,促进了胎盘剥离.加强宫缩,减少了产后出血量.一般不发生不良反应,作用效果比较直接,作用起效时间较快.

    作者:李丽萍;施云;顾伟芳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炎性因子的清除及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所有符合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21例,分为A组(血液灌流组)和B组(非血液灌流组),B组按常规予积极洗胃、导泻、催吐,并予阿托品及解磷定治疗.A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72h内患者血浆胆碱脂酶活性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昏迷时间、阿托品总用量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在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后24、48和72h,胆碱脂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水平(P<0.05或P<0.01);B组同时点胆碱脂酶活性均明显低于A组(P<0.05或P<0.01).A组血液灌流后72h内TNF-α,IL-6和IL-10的水平较血液灌流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显著低于B组同时期的数值(P<0.01).结论 HP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不仅可以吸附有机磷农药,还可以清除炎症因子,配合常规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袁慧忠;曹炎生;刘情操;刘涛;胡爱霞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与压力因素的分析与干预措施

    手术室是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场所,具有高风险、高负荷、责任重、压力大等特点,兼之人际关系复杂,工作时间和饮食不规律,且处于特殊工作环境,从事特殊护理专业,需面对多方位的挑战,使刚进入手术室工作的低年资护士无法适应,造成巨大的压力和身心平衡失调,并发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个体由于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而出现的一种身心消耗过度精力衰竭的综合症状,包含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丧失三个维度[1],在影响护理质量的同时更造成护理人员流失.因此,了解低年资护士的压力源及职业倦怠的原因,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服务品质,培养手术室专科护理后备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皓洁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预见性护理

    1 国内外针对胺碘酮不良反应的研究现状胺碘酮作为第三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心律失常的治疗[1].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地位褒贬不一.自上世纪90年代后,胺碘酮在美国和欧洲占抗心律失常药物处方的1/3,在拉美占70%左右[2],已成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常用药物.胺碘酮自上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始初步应用.胺碘酮通过阻滞钾离子外流、延长心肌细胞3相动作电位、延长不应期、非竞争性抑制α和β肾上腺素能等作用,发挥较强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它对房性、室性及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心律失常均有很好的疗效,并且无明显负性作用.对心功能不良的患者仍可以使用,疗效确切.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引起肺功能及肝功能的损害、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3-4].可达龙对血管刺激性大,轻者可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重者出现静脉硬结、疼痛等症状,即使无药液外渗,也可引起上述症状[5].如果在应用过程中不注意观察和护理,可能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甚至加重病情.

    作者:李雅婧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经鼻插管组(治疗组)和经口插管组(对照组),各30例,动态监测治疗组插管前、后的血气分析;对比两组方法的优缺点.结果 治疗组有插管快,耐受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治疗组插管后12h的血气分析与插管前比较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行之有效的技术,应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高茜;杜黎明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探讨PET-CT检查的临床护理

    PET-CT将CT与PET融为一体,由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而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具有灵敏、准确、特异及定位精确等特点,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全身整体状况,达到早期发现病灶和诊断疾病的目的.PET-CT能在生理状态下动态地定量观察体内分子水平的生化变化,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和广泛关注,是目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具有无创伤性的特点,是临床上用以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佳手段之一.PET-CT检查程序相对比较复杂,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检查成功与否.本文探讨PET-CT检查程序中的临床护理,旨在为全身PET-CT检查的圆满成功提供可靠保障.

    作者:彭艳梅;陈翼;凌云霞;周玉兰 刊期: 2012年第z1期

  • 小儿肾母细胞瘤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肾母细胞瘤术后护理方法.方法 对39例患儿进行术后病情监测,切口护理及化疗护理.结果 患儿顺利度过手术期.结论 做好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有助于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陈年年 刊期: 2012年第z1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