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右下颌骨皮质旁骨肉瘤1例

王浩;周洪涛;王宇杰

关键词:
摘要:骨皮质旁骨肉瘤是骨肉瘤中的一种特殊亚型,瘤体多发生于长骨表面,且发病率很低,本例位于颌骨上现报告如下: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手部烧伤早期康复护理

    小儿手部烧伤常因年龄和皮肤生理特点,主动活动意识较为淡漠,被动活动的配合性较差,致功能受限,从1999年到2003年我科通过介入康复护理降低了致残性,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罗金芳;樊亚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齐齐哈尔地区15年来致病真菌种类分析

    为了解齐齐哈尔地区病原真菌菌种的分布情况,我们分析了1988年至2003年12月共15年间我院皮肤科真菌室真菌培养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秀英;徐羽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60例全胃切除术后病人经鼻管饲肠内营养的护理

    全胃切除术后病人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病人的愈后恢复至关重要.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可以维护胃肠道正常的生理状态,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方式[1].现将我科2001年-2003年收治的160例全胃切除术后经鼻饲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温通络脉愈睾源性生精障碍

    睾源性生精障碍是以睾丸为中心的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内分泌调节下各种原因导致的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是不育症的主要原因.以中医经络学说及络脉理论运行气血,温通表里,畅通络脉,净化睾丸微环境.治以内服,外涂,络针三合法调治效果显著.

    作者:王庆波;佘文卓;邵秀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诊临终病人护理关怀的探讨

    由于意外或突患致命的疾病,而导致病情危重,很快进入临终状态的急诊病人,在其短暂的弥留之际,被疾病的痛苦和心灵的痛苦困扰着,他们需要承认现实和面对现实,更需要全身心的护理关怀,提高危重期和临终期的生活质量,达到减轻痛苦和心理稳定.急诊护士在配合医生控制症状、缓解病人疼痛的基础上,使病人了解抢救手段目的,给予病人及时的心理护理和精神护理,注意与临终病人、意识丧失病人的语言及非语言的交流,尊重病人的人格和自主权,使急诊临终病人接受到人性化的护理,得到亲友的关怀陪伴和守候,在优美的环境中走完人生的后阶段.

    作者:李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治疗婴幼儿喘憋性疾患40例临床分析

    婴幼儿喘憋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炎症性疾病,主要有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又称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和婴幼儿哮喘三种,本文对1997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婴幼儿喘憋性疾患40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婴幼儿疾患的治疗体会.

    作者:刘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卡维地洛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影响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心功能影响.方法已接受常规治疗,病情稳定的ICM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卡维地洛组(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时照组)26例.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耐受剂量或目标剂量,共治疗4个月.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左室舒张未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结果治疗4个月后,卡维地洛组较对照组LVEDD(602±8.4vs65.4±8.4mm)、LVESD(48.4±7.4vs53.8±8.6 mm)显著下降(P<0.05),LVEF(42.6±11.3vs 34.5±12.24%)、CO(4.42±1.56vs3.77±1.68L/min)显著升高(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王勤;孙孟彪;李秋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开展护患交往的主要做法和体会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分为生理、安全、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层次.按照这一理论,我们在开展临床整体护理工作中,从满足患者需求交往层次出发,与患者主动交往,打开患者心灵之窗,对其实施心理护理,实现了护患心理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罗志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论医院后勤改革中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时期做好医院后勤改革中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正确引导,把握思想脉搏,注重工作方法.

    作者:杨友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外用治疗阴道炎33例临床观察

    阴道炎是已婚女性的常见多发病,由于近年来治疗方法种类繁多,又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且价格高、疗程长,疗效也受到影响,很多患者难以接受,我们通过适量中药外用联合双唑泰栓治疗各种阴道炎已取得到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护理经济与护理服务市场初探

    面对当前护理服务市场化的形势,依据护理服务需求变化,建立新护理服务理念,护理管理引入护理经济的新内容,重新认知护理服务价值,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护理队伍自信心和综合竞争力,力图探寻适应护理服务市场化措施.

    作者:蔡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特发性突聋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特发性突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因突聋而住院的184位患者治疗期间的情绪状态以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突聋的预后与患者治疗期间的情绪明显相关.结论治疗突聋时应结合患者的情况,从患者心理、生理等方面综合治疗.

    作者:陈胜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奥克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讨论奥克治疗反流性食道炎,找到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例患者进行内镜下分型,予以奥克进行一周、四周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奥克在治疗反流性食道炎中疗效明显,一周疗法达89%,四周疗法达93.5%,但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随着食道炎的严重程度增加,奥克疗效有所降低.讨论用奥克治疗反流性食道炎疗效明显,根据病情轻重,采用短疗程、适当延长、小剂量维持.

    作者:李元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几点建议

    加入WTO后,给中国的各个领域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大举措,又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今社区卫生强务已经深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如何才能使社区卫生服务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并确保社区群众健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作者:陈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180例诊治体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因各类交通事故、工农业生产、斗殴等原因所致意外创伤不断增加,其中以腹部损伤为常见.腹部创临以致重要脏器受损时有发生.如处理不当,有可能因腹腔内大出血,广泛性腹膜炎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而危及病人生命.我院1999年12月-2003年12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180例本文试对其诊断与治疗作一分析.

    作者:王勇;王玉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微波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150例临床总结

    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很多,我院六堰社区医疗中心自2000年-2003年,三年用微波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15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余立巧;张玉桂;刘方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侧卧位用物使用不当致并发症原因分析

    侧卧位是常见手术体位之一,主要用于胸心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及某些腹部手术.它主要使用体位用物有胸枕、软枕、搁手架和各种固定带等.正确合理的选择使用体位用物是减少体位并发症的关键,它不仅影响到手术成败,而且还可能给患者带来新的创伤.为此,我们对侧卧位用物使用不当所致并发症及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玉兰;彭婕;姚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关于减少术中出血对新式剖宫术改进的探讨

    我院自1998年12月开始应用以色列医生stark创立的新剖宫产术.该术简化了手术步聚,缩短了手术时间,在各大小医院已得到普及推广.为进一步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效果,我院在该新式剖宫产术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杏芳;贺八元;曾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舌背邻近组织瓣修复半侧舌部分缺损

    目的介绍半侧舌缘病变组织切除后,采用舌背邻近组织瓣转移修复缺损的新方法.方法半侧中份舌缘病变(T2)扩大切除后,遗留约4-6cm的缺损区,通过在舌背部从正中纵形切开,与缺损区之间形成蒂位于中后份的舌背邻接组织瓣向缺损处转移,与舌前部剩余组织瓣形成的易位皮瓣交错对位缝合.结果11例患者接受此手术整复,术后10天,3月,半年随访,采用语音测试、味觉试验等手段评价,语言、感觉、吞咽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该术式特别适用于2-4cm半侧中份舌缘病变切除后部分缺损的修复重建.

    作者:黄伟;陈阳;孙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羊水过少105例临床分析

    探讨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05例羊水过少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取正常羊水产妇100例做为对照组.结果羊水过少高发于40周后;羊水过少出现多的妊娠并发症为妊高征和胎儿宫内生长迟缓;羊水过少组中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羊水过少对胎儿危害极大,一经确诊应积极引产,估计短时间内不能阴道分娩者,应立即剖宫产结束产程.

    作者:陈毕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中华医学丛刊杂志

主管: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

主办:中华医学健康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