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病病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集束化护理

李兰英;阮兰红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 血液, 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病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中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血液病房PICC导管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2组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对照组分别为17.5% (8/40)和27.0%(11/40),观察组为5.0%(2/40)和10.0% (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天数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控制血液病房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风险,值得借鉴.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病病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集束化护理

    目的 探讨血液病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中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血液病房PICC导管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2组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 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和非计划性拔管率对照组分别为17.5% (8/40)和27.0%(11/40),观察组为5.0%(2/40)和10.0% (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天数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集束化护理能有效控制血液病房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风险,值得借鉴.

    作者:李兰英;阮兰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产科术后留置导尿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产科留置导尿产妇中的应用.方法 240例留置导尿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干预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2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留置时间、症状自评量表(SCL-9)得分、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 干预组产妇泌尿系统感染率(1.67%)低于对照组(1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导尿管留置时间、SCL-90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92.50%)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科术后留置导尿产妇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率、缩短导尿管留置时间,增进产妇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术后的舒适度,有效降低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佳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30例骨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无痛护理管理体系方式护理,观察2组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满意度为96.92%(63/65)高于对照组的81.54%(53/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痛护理管理体系应用于骨科护理能缩短患者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急诊护理路径

    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0.4±0.2) min,急诊停留时间为(9.1±1.2) 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5±0.5) min和(25.3±2.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率8.0%(2/25),低于对照组32.0%(8/25).结论 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分诊评估和急诊停留时间,降低院内心肌梗死复发生率,值得借鉴.

    作者:施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温泉浸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失眠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温泉浸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状况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卒中伴失眠患者71例,分为观察组(n=37例)和对照组(n=34例).对照组实施原发病基础治疗和耳穴贴压护理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温泉浸浴.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积分变化,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入睡预备时间、夜间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PSQI总积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入睡预备时间、夜间实际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或P<0.01).结论 温泉浸浴配合耳穴贴压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状况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技术.

    作者:何洁;何安琪;王筱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透析相关性疲乏状况调查及其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相关性疲乏状况及与自我管理行为的关系.方法 选取1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基本情况调查表、疲乏评定量表和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量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透析相关性疲乏(DRF)发生率为80.83%,其中轻度DRF为9例(7.50%),中度DRF为59例(49.17%),重度DRF为29例(24.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性贫血及矿物质-骨代谢紊乱是DRF的危险因素,自我管理行为是DRF的保护因素.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乏感,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能有效缓解患者的DRF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新美;吴建华;朱小玲;张勤;陈艳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手术室腔镜精细化管理对手术配合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室腔镜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腔镜手术100例相关资料,设为对照组;于2013年1月开展腔镜精细化管理,选取2013年1-12月腔镜手术100例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和外科医师满意度,以及手术室护理人员手术配合考核结果.结果 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手术患者和外科医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考核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精细化管理有利于规范、细化手术流程,提高手术配合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丁小娟;顾若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术后监护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术后的监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体外循环行心内直视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准确把握输液、输血的调控,及时监测血气分析,做好肺部护理,观察尿液及心包纵膈引流情况,维持心功能,保证组织灌注.结果 本研究中患儿死亡1例,死亡率1.4%.并发低心排出量综合征2例、低钾血症8例、肺部感染6例.结论 良好的术后监视护理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儿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刘晓红;胡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 总结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 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根据人院日期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33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干预.对比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结果 发病后10 d,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积极预防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姚明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自护能力与健康行为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自护能力与健康行为的关系.方法 选取老年COPD患者85例,采用简易健康量表(SF-36)、自护能力量表(ESCA)及健康行为量表进行调查,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自护能力与健康行为的关系.结果 SF-36总评分为(71.55±3.99)分,患者ESCA量表总分为(75.96士3.45)分,健康行为总评分为(116.98±21.75)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健康行为总分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自我护理技能、生理功能、心理职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呈正相关(P <0.05或P<0.01).健康责任感与自我护理技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呈正相关(P<0.05).心理健康与生理功能、心理职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针对患者健康行为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COPD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炎;夏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责任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认知程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责任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的认知程度及干预措施.方法 针对40名责任护士开展关于病区危重患者“八知道”调查.结果 分别有26名(65.0%)、29名(72.5%)、30名(75.0%)和26名(65.0%)的责任护士对危重患者的护理问题、意识状态、心理状态、排泄困难处理基本认知;3名(7.5%)责任护士对护理措施完全认知,20名(50.0%)责任护士对阳性体征未认知,29名(72.5%)责任护士对治疗方法部分认知;本科学历总分高于中专学历和大专学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管0~20个床位护士的认知程度均分高于21 ~ 30个和30个以上床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学历的责任护士有助于提高危重病情的认知程度,合理的分配责任护士所分管的危重患者数,可以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

    作者:蔡艳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对策

    目的 探讨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对策.方法 收集2009年8月-14年7月收治的60例老年危重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在此期间发生的医疗事故和纠纷情况,系统性评价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同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结果 分析显示Ⅲ级医疗事故发生概率高,和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有关;Ⅰ级医疗事故发生和缺少护理专业性技能相关.结论 强化院内急诊室护理人员责任心,提升职业素养与法律意识,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对降低急诊室护理风险意义重大.

    作者:梁艳;周焕芝;张五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系统性安全环节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系统性安全环节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除常规治疗和护理外,观察组给予系统性安全环节管理干预.记录2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2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4.0% (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8/5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科护理中加强系统性安全环节管理,对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芙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个体化音乐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体化音乐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音乐干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结果 术后实验组睡眠障碍发生率为21.1% (8/38),低于对照组47.5% (1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个体化音乐干预可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季烨;孙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综合康复护理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老年股骨骨折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行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行临床常规护理.结果 末次随访时,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状况评分优良率为91.89%(34/37),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Fried-man-Wyman评分优良率为94.59% (35/37),高于对照组的75.68%(2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11% (3/37),低于对照组的29.73%(1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护理能促进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顾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手术治疗反复移植失败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给予68例反复移植失败的宫腔镜手术患者一对一口头讲解与书面材料相结合的术前宣教、心理护理及详细的术后指导,观察干预前后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及对富腔镜手术治疗的顾虑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有焦虑、恐惧情绪的患者占88.24% (60/68),干预后则为10.29%(7/68),对宫腔镜手术治疗有顾虑的患者占92.65%(63/68),干预后则为8.82% (6/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状态,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葛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CRT-D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植入心室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40例,均行CRT-D植入术,对其进行术前护理、出院时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观察患者手术完成情况、术后并发症、左室射血分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经有效的护理,无切口血肿、电极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出院时左室射血分数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植入CRT-D患者进行良好的围术期护理,能够保障手术的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左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5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依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Index(BI)评分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价2组康复效果,比较2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出院时,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B1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康复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促进肢体康复效果.

    作者:朱炳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并发症护理

    目的 总结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式.方法 3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毁损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沟通,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术后随访,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并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并发症方面,术后面部感觉迟钝36例、咀嚼困难2例、面部肿胀3例、角膜炎1例.结论 三叉神经痛患者经三叉神经射频热凝术后应积极加强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作者:毛冬兰;印红梅;李安宝;王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改进与应用

    目的 探讨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方法.方法 选取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98例为观察组,采用定位卡规律轮换注射部位,10 s持续注射后等待10s再拔针,注射后不按压,如有出血和血肿按压3-5 min.另选取同期患者122例为对照组,常规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结果 观察组皮下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规律的轮换注射部位,规范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操作流程,能有效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引起皮下出血的发生.

    作者:陆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