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降低头颈部肿瘤患者一次性钢针使用率的品管圈实践

王琳;张兰凤;吉冬丽

关键词:品管圈, 一次性钢针, 头颈部肿瘤, 静脉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头颈部肿瘤患者一次性钢针使用率的效果.方法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科室内头颈部肿瘤患者一次性钢针使用率高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并进行整改.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一次性钢针使用率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51.5%降至实施后的23.4%.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头颈部肿瘤患者一次性钢针的使用率,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对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中西医快速康复外科技术在胃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围手术期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西医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观察2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2组术后不良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腹胀、恶心、口渴、饥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3.33%(2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可有效减轻胃癌患者术后不良症状,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阶梯式强化健康宣教对提高骨科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效果

    目的 探讨阶梯式强化健康宣教对改善骨科住院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9月骨科新人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运用阶梯式强化护理方案进行健康宣教.观察2组健康宣教第1、2、3、4、5天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宣教第5天,观察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阶梯式强化健康宣教能够显著提高骨科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作者:代丽;刘晓新;董桂秋;刘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持续吹干吸湿装置在皱褶相关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持续吹干吸湿装置对成年皱褶相关性皮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68例皱褶相关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造口护肤粉涂抹皱褶区皮肤,实验组采用持续吹干吸湿装置进行皱褶区持续吹氧气.评估2组褶皱相关皮炎的治愈效果,记录2组治愈时间、强迫体位采取率、皱褶部位的温度和绝对湿度.结果 对照组治愈25例(73.53%),实验组治愈33例(97.05%),2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愈天数短于实验组,强迫体位例数发生比例低于对照组,皮肤褶皱区温度和绝对湿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吹干吸湿装置治疗皱褶相关性皮炎效果明显.

    作者:季建红;翁卫群;蒋雅琼;赵春红;陈玉婷;刘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对缓解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缓解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 10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24、72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出院时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72 h,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术后24 h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2.0%(46/50),高于对照组的68.0%(3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罗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评价2组护理满意度,记录2组并发症情况、首次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73% (43/44),高于对照组的81.82% (3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7% (1/44),低于对照组的18.18% (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护理效果更为有效,值得借鉴.

    作者:顾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同护理方案对脾切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方案对脾切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脾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手术等待期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心理护理方案.观察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术前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1d和3d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脾切除患者采用人性化心理护理方案,可有效改善手术等待期负性情绪.

    作者:张丽娟;阎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肿瘤化疗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方法 90例肿瘤化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71.11%(3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10/45),低于对照组的44.44%(2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可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顾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膳食营养干预对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膳食营养干预对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60例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膳食营养干预.观察2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2组干预后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膳食营养干预可改善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营养水平,促进康复.

    作者:戚玉娟;李素珍;王芹;丁玉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降低头颈部肿瘤患者一次性钢针使用率的品管圈实践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头颈部肿瘤患者一次性钢针使用率的效果.方法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科室内头颈部肿瘤患者一次性钢针使用率高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并进行整改.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一次性钢针使用率从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51.5%降至实施后的23.4%.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头颈部肿瘤患者一次性钢针的使用率,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对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琳;张兰凤;吉冬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护理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护理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6例接受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护理干预.观察2组手术相关指标、护理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监护效果.结果 研究组入住监护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研究组监护期护理不良事件及入住监护室后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护理计划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一过性尿崩和术后早期发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97.92% (47/48),高于对照组的78.33% (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经鼻蝶人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实施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护理干预,对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促进术后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姜红萍;陈银;陈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减压贴在预防无创呼吸机使用中面部压疮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减压贴预防无创呼吸机使用中面部压疮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并使用鼻面罩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应用减压贴预防压疮,对照组采用普通纱布对患者面部皮肤进行保护.观察2组患者面部压疮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I期压疮1例,压疮发生率为3.12% (1/32);对照组发生Ⅰ期压疮3例,Ⅱ期压疮4例,压疮发生率为21.88% (7/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压贴可有效保护行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面部皮肤,降低压疮发生风险,提高患者耐受性.

    作者:郝景平;王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责任制整体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COPD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察2组干预前后静息状态下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血氧饱和度(SaO2)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SaO2、FEV1和PEF水平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2组SGRQ问卷临床症状、活动能力、疾病对日常生活影响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责任制整体护理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杨秀琴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肝移植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29.5%(18/61).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大量腹水、术中大量输液、术后机械通气≥2 d、长时间留置胃管、胸腔积液、腹腔出血是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明确危险因素,在手术前后积极预防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降低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曹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针对性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3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5.38%(62/65),对照组为84.62%(55/6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23% (6/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08%(1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针对性手术室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满意度,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钱膺蔚;肖锦春;须维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抚触疗法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

    目的 探讨抚触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住院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抚触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肿瘤科常规护理方法,抚触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抚触疗法.观察2组干预前(化疗后1d)及干预后(化疗后7d)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评分、癌因性疲乏程度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结果 干预后,2组EORTC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抚触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抚触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抚触组患者KP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抚触疗法能明显改善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体力.

    作者:朱彩虹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有效性随访对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有效性随访在提升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中的作用.方法 为出院后的高血压患者制定随访方案,合理配置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高年资的护理人员,在随访过程中主动了解出院患者健康问题,及时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及遵医行为.结果 有效性随访改善了高血压出院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遵医行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逐步提高.结论 有效性随访对提高高血压患者自我健康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黄文利;胡靖雪;龚桂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在唇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在唇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的唇腭裂患儿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2/80),低于对照组的10.0%(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率为97.5% (78/80),高于对照组的87.5% (7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施唇腭裂修复术患儿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并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陆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大黄芒硝外敷联合握拳运动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血栓静脉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黄芒硝外敷联合握拳运动对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血栓静脉炎的影响.方法 109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9).在常规PICC置管护理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大黄芒硝外敷联合握拳运动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增加握拳运动干预.观察2组血流感染及血栓性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流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性静脉炎总发生率15.25% (9/59),低于对照组的28.00%(1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采用大黄芒硝外敷联合握拳运动,可有效改善置管后血管情况.

    作者:胥桂英;樊庆静;王鲁杰;孟月燕;杨孟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索拉非尼对中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近期生活质量影响

    目的 调查分析口服索拉非尼对中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运用EORTC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对36例口服索拉非尼治疗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一个月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患者服用索拉非尼后1个月EORTC QLQ-C30量表整体生活质量评分下降(P<0.01),在社会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食欲下降、便秘、腹泻、经济困难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服用索拉非尼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临床需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采取延续护理干预措施,提供良好的支持系统,从而改善服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玲;张兰凤;周晓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行为转变理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行为转变理论(TTM)构建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普及性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以TTM构建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2组患者入组前及随访结束后行为改变阶段评估情况,2组入组前、出院时及随访期间的第1、3、6个月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中文版(EHFScBS)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LiHFe)评分.结果 观察组在出院6个月时行为阶段均分较人组前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院时EHFScBS及LiHFe量表评分低于入组前,自出院1个月起EHFScBS及LiHFe量表评分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且同一时间点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将TrM构建的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到CHF患者中可改善患者认知行为,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倪晓苏;徐红;王立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