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

缪晓红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治疗组按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2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输尿管软镜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内科3例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探讨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在患者自然通气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应用呼吸机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方法 ,是临床抢救患者、获得进一步生命支持不可或缺的手段[1]. 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 UEX )是成人气管插管常见的并发症,它可造成患者气道损伤、病情加重等,甚至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作者:丁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性治疗术前不同备皮方法的效果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及介入性治疗术前2种备皮方法 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入住心内科并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性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和备皮剃毛,观察组术前准备中不作剃毛处理,对于毛发太长影响手术视野者则采用剪刀剪短.观察护士备皮时间、患者接受度及术后切口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备皮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备皮方案接受度为75.45%(83/110),高于对照组的37.27%(41/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备皮方法 在冠脉造影及介入性治疗手术中对术后皮肤感染情况无影响,并可降低时间成本,减少患者心理不适感.

    作者:周海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中协同护理干预的策略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心功能及负性情感状况的影响.方法 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协同护理干预.观察2组入院时及干预后第7 d末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值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干预后,2组LVEF值均提高,NT-proBNP值均下降,且研究组LVEF值高于对照组,NT-proBNP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2组HAMA和HAMD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协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缓解消极情感状况.

    作者:雷震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水胶体敷料在预防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在预防新生儿输液外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90例发生高渗性液体外渗的新生儿分为观察组(n=670)和对照组(n=620).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观察组采用水胶体敷料.观察2组2~3级液体外渗肿胀的消退时间以及4~5级液体外渗皮损的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6h的新生儿占59.4%(386/650),高于对照组的44.3%(266/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皮损恢复时间≤7 d的新生儿占80.0%(16/20),高于对照组的25.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高渗性液体外渗时采用水胶体敷料能有效促进消肿和皮损恢复.

    作者:胡琴燕;孙韫;王楠楠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例产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重度脂肪肝患者的术后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又称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凶险,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20% ~30% [1-2].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妊娠合并症,起病急骤,病死率高,以妊娠晚期及产后多见,发生率为1/1000~1/12000[3-5] ,严重威胁产妇及围产儿生命安全.

    作者:沈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品管圈活动在晚期肿瘤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晚期肿瘤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10月晚期肿瘤患者260例设为对照组,于2014年1月开展QCC活动,选取2014年1月—5月晚期肿瘤患者257例设为实验组.观察2组压疮发生情况和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实施前后QCC圈员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压疮发生率1.15%(3/260),高于实验组的0.39%(1/25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压疮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QCC后圈员QCC手法、评判性思维能力、团队精神、个人表达能力、责任心、沟通能力均得到提高.结论 QCC活动规范了晚期肿瘤患者压疮护理流程,是持续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 .

    作者:张姬;许映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整体护理干预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前房灌注法植入人工晶体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围手术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评价2组术后视力矫正情况,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评估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矫正视力达4.8者占75%(30/40),对照组占62.5%(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为4例.观察组满意率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对促进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蒙静蓉;王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标准化护理流程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护理流程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实验组依据标准化护理流程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24 h、48 h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术后48 h NRS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62.50%(2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标准化护理流程,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甘燕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药熏洗联合利福平加入炉甘石洗剂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利福平加入炉甘石洗剂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的效果.方法 将90例脓疱疹患儿随机分为A、B和C组,各30例.A组常规使用适量百多邦外涂,B组使用金银花药粉对患处进行熏洗,C组使用金银花粉对患处进行熏洗后,用加入利福平的炉甘石洗剂涂抹患处.治疗3d后评价3组疗效和患儿家长满意程度,记录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总有效率和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联合利福平加入炉甘石洗剂治疗新生儿脓疱疹疗效更加确切.

    作者:曾晓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病区助理服务模式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病区助理服务模式对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老年慢性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服务模式,实验组实施病区助理服务模式,观察2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及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评分.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ESCA量表4个维度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CDSES量表症状管理自我效能、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效能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病区助理服务模式能够提升老年慢性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自我效能.

    作者:李勤;袁静华;陆建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口腔局部麻醉手术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口腔局部麻醉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及护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口腔局麻手术750例,分析潜在风险因素,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口腔局部麻醉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患者心理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和科室管理因素.护理人员要保持手术环境的安静、健全口腔局麻患者术前访视、加强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监测、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等.结论 建立健全的手术风险管理制度,提高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杜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治疗组按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2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输尿管软镜治疗的肾结石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缪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出院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心内科收治的108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出院后3~6个月内门诊复查时行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MIDAS)调查.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就诊时间≤6 h、无合并症、无吸烟史、遵从医嘱的患者出院后MID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以AMI患者出院后MIDAS评分为因变量,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就诊时间、合并症、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史、合并心力衰竭、遵医行为这9个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遵医行为与AMI患者出院后MIDAS评分存在复相关关系.结论 遵医行为是影响AMI行PCI术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陈丽娜;苏严琳;朱丽萍;卢回芬;周焕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肿瘤PICC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4例PICC置管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观察2组PICC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非计划拔管率、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移位和堵塞、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渗血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36/37),高于对照组的78.4%(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肿瘤患者PICC置管穿刺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吉萍萍;卢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健康宣教对脑卒中患者一级亲属危险因素的干预作用

    目的 探讨健康宣教对脑卒中患者一级亲属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的干预作用.方法 对50例脑卒中患者一级亲属采用全面健康宣教,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危险因素干预、树立积极心态、发病后应对措施及居家随访干预.评估健康教育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和干预后6个月脑卒中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记录脑卒相关危险因素异常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评分.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3和6个月时脑卒中患者一级亲属脑卒中健康知识知晓度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6个月时脑卒中危险因素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后6个月时一级亲属体质量指数(BMI)异常、血压异常、血糖异常、血脂异常、酗酒、吸烟及缺乏锻炼比例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讨论对脑卒中患者一级亲属进行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其脑卒中健康知识知晓度,有效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对预防脑卒中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李文;吕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女性尿道综合征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期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评价2组疗效,记录2组尿频、尿急、尿痛的持续时间和治疗后症状评分,调查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尿频、尿急、尿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春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1例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合并垂体瘤患者的中西医护理体会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BPDCN )是一种少见的侵袭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临床首发症状以皮疹为主,可表现为孤立的多发性肿块、结节或斑块,病程进展迅速,可累及淋巴结、软组织、外周血及骨髓,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多与染色体的突变和缺失有关[1-3].

    作者:陶文文;周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肺结核合并矽肺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肺结核合并矽肺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肺结核合并矽肺患者38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内容包括病房环境护理、氧疗和气道护理、并发症护理、肺功能锻炼、心里护理、家属指导、隔离措施和院外指导.观察临床疗效,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38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结论 对肺结核合并矽肺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对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好转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邓吉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的护理配合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腹腔镜下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准备、手术体位及术中配合经过.结果 15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手术配合相关问题发生.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熟练掌握手术护理配合要点,术前访视患者,手术物品准备充分,规范使用腔镜系统,正确摆放手术体位,积极预防和处理护理相关问题,能够保证手术配合质量和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

    作者:温晓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行气管切开手术的重症患者按护理方法 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施气管切开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措施,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护理后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及碱剩余指标水平,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3.33%(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碱剩余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可改善通气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周伟益 刊期: 2017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