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士对管道固定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

谢清云;欧阳合意

关键词:管道固定, 认知, 问卷调查, 护理培训, 护理安全
摘要:目的 了解护士对管道固定认知、态度及相关行为的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管道固定调查问卷对17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对管道固定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薄弱,各项知识考查得分偏低,“正确裁剪各类管道固定的材质/胶布”、“根据不同类别管道选择正确的固定部位及粘贴方法”两项回答正确率均仅为12.50%.在态度方面,86.25%的护士认为管道固定应该受到重视,80.00%的护士认为需要组织规范化管道固定相关知识培训,有81.25%的护士支持建立管道固定的师资团队.在行为调查部分,各项得分普遍偏低,其中“管道固定前做好皮肤清洁”项目得分低,正确率仅6.25%.结论 护士对管道固定的认知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建议院内开展相关的培训.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相关文献
  •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自我效能感与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自我效能感、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对17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得分为(23.54 ±6.33)分,低于国际常模(P<0.01);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总得分为(21.90±4.48)分,处于较低水平;同时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与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及其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自我效能感、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能力的管的培养,以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雷颜瑛;成湘红;李婷;宋文芳;安琪;熊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影响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患者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因素,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 收集200例行THA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3d的疼痛情况以及患者的疼痛自我管理情况,分析影响疼痛的因素,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析其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20.00分(15.00~30.00分),得分偏低.患者性别、生活地区、文化程度、是否24h家属陪同是术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THA术后疼痛程度与疼痛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 THA患者术后疼痛控制不佳,自我管理能力差,应在术前指导患者提高疼痛自我管理能力,以更有效地控制术后疼痛.

    作者:张筝;段玉莲;李敏;张薇;祝艳红;崔玉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电子耳蜗植入术患儿围手术期的非语言交流技巧

    目的 探讨电子耳蜗植入术患儿围手术期胡非语言交流技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6年7月行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的患儿84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9月-2017年5月行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治疗的患儿56例设为观察组,由经培训的护士完成护理工作,护士系统性地学习术前聋哑患儿的护理知识、非语言交流策略、掌握怀抱等基本亲密接触策略,提高非语言交流质量.观察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调查观察组患儿依从性和医师对护理的满意度,并与2016年3月-7月20例患儿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计划外使用镇定镇静药物、治疗护理路径变异、手术时间推迟的发生率分别为0、3.57%、1.78%,低于对照组的13.10%、16.67%、15.48% (P <0.05).观察组患儿术前准备、麻醉前穿刺操作、术后苏醒期、术后检查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基线调查结果(P<0.05),医师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基线调查结果(P<0.05).结论 高质量的非语言交流有助于提高电子耳蜗植入术患儿的依从性,保障手术、检查等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郭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1例空肠海绵状血管瘤致反复小肠出血患者的护理

    小肠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较为罕见,诊断困难,临床表现为反复黑便或便血伴贫血.本研究报道1例空肠海绵状血管瘤致反复出血患者,经静脉给予输血、抑酸、保护黏膜及营养补液,口服沙利度胺等治疗后患者出血停止.在护理时,需加强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饮食护理及用药指导,以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向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问题与对策

    快速康复外科(FTS)是为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围术期多学科技术综合措施,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FPS在国内发展时间较短,临床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阻力.本研究初步探讨了FPS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问题,包括多学科协作和沟通不畅、新理念接受程度低、患者依从性差等,并针对上述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促进FPS在妇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作者:杨崎崎;王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1例经头静脉行PICC置管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

    机械性静脉炎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研究总结1例乳腺癌患者经头静脉置人PICC导管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为患者制订了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加强机械性静脉炎、疼痛和并发症护理,发挥中医优势.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配合中药外敷及穴位按摩治疗,终患者PICC成功保留,置入侧肢体恢复正常,患者按期完成化疗.

    作者:张夏慧;周春华;汤国芳;薛娜;秦臻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胸腔引流活动装置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自行设计制作的胸腔引流活动装置,使胸外科携带引流管、微量推注泵输液的患者能早日下床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防止发生胸引管滑脱、引流瓶倾倒等安全隐患,使患者感到舒适、安全.

    作者:张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门急诊护士同理心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医院门急诊护士同理心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同理心教育针对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修订的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调查本院100名门急诊护士,分组比较急诊和门诊护士同理心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门诊护士同理心得分水平高于急诊护士(P<0.05);职称因素对急诊护士同理心有影响(P<0.05),对门诊护士无影响(P>0.05);职业满意度因素对急诊护士同理心无影响(P>0.05),对门诊护士有影响(P<0.01);课程学习因素对急诊护士同理心有影响(P<0.05),对门诊护士无影响(P>0.05);工作环境因素对急诊和门诊护士同理心均有影响(P<0.01).结论 本院门诊护士同理心水平高于急诊护士,应结合职称、职业满意度、课程学习、工作环境等因素,采取针对性培训进行同理心教育,提高同理心能力.

    作者:孙贵凤;张丽娟;谢岚;刘晓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柠檬皮片缓解胃外科术后恶心呕吐的体会

    目的 探讨柠檬皮片在缓解胃外科术后恶心呕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胃外科术后留置胃管并出现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予以管道护理、饮食指导、疼痛干预等常规护理,同时应用柠檬皮片缓解患者恶心感.结果 13例患者PONV得到缓解,1例患者因不喜柠檬味拒绝使用,1例无明显效果.结论 新鲜柠檬皮片能有效的缓解胃外科术后患者头晕、恶心感,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杨丽容;严鹏;林丹妹;袁秀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精神科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的护理研究进展

    体位性低血压是精神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特别对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具有严重的负向影响,本文对体位性低血压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精神科老年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因素、特殊性、护理举措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精神科老年患者体位性低血压护理提供参考.

    作者:王秀霞;巢丽红;赵惠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生儿室潜在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新生儿科是高风险学科,护理中存在许多潜在风险与护理缺陷.本文从工作环境、医务人员、护理管理制度、护理文件书写等方面分析新生儿室潜在护理风险,总结出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低、护理管理制度不规范、护士法律意识淡薄、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等因素是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医院管理部门应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护理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以达到有效减少纠纷、维护护患双方权益的目的.

    作者:李潇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研究现状

    医用粘胶剂的使用常导致患者出现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MARSI),而新生儿由于皮肤娇嫩,角质层薄,屏障功能差,是MARSI的高危人群.本研究对新生儿MARSI现状进行综述,分析新生儿MARSI发生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并从强化认知、识别高危因素、提高皮肤屏障功能、损伤皮肤护理、设立敏感指标等方面总结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贾丽娜;陆燕萍;袁春香;唐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压疮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中压疮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给予患者术前压疮风险评估,加强术中和术后皮肤护理措施.结果 45例患者手术顺利,术中发生枕部皮肤压力性损伤2例,创口一期愈合.结论 围手术期对压疮相关危险因素和患者的状况进行准确评估并采取相关措施是预防术中压疮发生的关键.

    作者:包云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士对管道固定认知现状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护士对管道固定认知、态度及相关行为的情况.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管道固定调查问卷对17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对管道固定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薄弱,各项知识考查得分偏低,“正确裁剪各类管道固定的材质/胶布”、“根据不同类别管道选择正确的固定部位及粘贴方法”两项回答正确率均仅为12.50%.在态度方面,86.25%的护士认为管道固定应该受到重视,80.00%的护士认为需要组织规范化管道固定相关知识培训,有81.25%的护士支持建立管道固定的师资团队.在行为调查部分,各项得分普遍偏低,其中“管道固定前做好皮肤清洁”项目得分低,正确率仅6.25%.结论 护士对管道固定的认知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建议院内开展相关的培训.

    作者:谢清云;欧阳合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提出“健康护理学”

    在2014年提出健康新定义和2016年提出健康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康护理学,其研究的是对并非正在医院进行治疗的人,通过护理来恢复、维护、促进、增强人体健康的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本文主要介绍了健康护理学提出的意义及其所依据的理论和健康护理人员的工作原则等内容.

    作者:范振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及自我防护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护士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OMSI)及自我防护现状.方法 运用Nordic肌肉骨骼损伤间卷及自制的护士OMSI防护现状调查问卷对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和总结调查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有效问卷516份,回收有效率93.82%.护士OMSI的年发生率92.05% (475/516),周发生率71.32% (368/516),其中过去1年内有OMSI的部位中,以颈部发生率高(78.49%),其次为肩部(72.67%).搬运过度肥胖患者导致OMSI的发生率高(64.15%).OMSI发生后,护士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中多的是按摩(72.67%),其次为短期休息(60.27%)和冷热敷(52.91%).结论 护士OMSI的年发生率高,护士OMSI的发生部位以颈部为多见,护士OMSI的防护知识少,工作中采取的防护行为少,临床应引起重视,加强职业防护,提高护士自我防护水平.

    作者:鲍璟雯;王坚;陈朱虹;郑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护士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分析护士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总结预防措施.方法 调查2016年8月-2017年8月50名护理人员临床工作中的针刺伤情况,统计不同操作时针刺伤的发生次数及针刺伤后上报情况.结果 50名护理人员中有48名发生过针刺伤,共发生针刺伤150次.输液完处理注射器时发生针刺伤多为60次(40.00%).针刺伤后仅有12名护理人员按流程上报.结论 护理人员面临着针刺伤的危害,自我防护意识淡漠,操作不规范,应加强岗前培训及在职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减少针刺伤的发生.

    作者:卢姣姣;洪涵涵;王守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实施预检分诊改善门诊就诊体验

    目的 探讨在医院门诊实施预检分诊对患者就诊体验的影响.方法 医院门诊于2016年11月开始实施预检分诊,分别于预检分诊实施前和实施后,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各50例,调查门诊分诊效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预检分诊实施后,门诊挂错号患者比例和投诉率降低,平均候诊时间也较实施前减少(P<0.05);就诊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8.00%提升至实施后的98.00% (P <0.05).结论 门诊实施预见分诊可合理分流患者,提高就诊效率,有利于患者就诊体验的提升.

    作者:况金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奥美拉唑所致245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所致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omeprazole”、“adverse effect”为主题词,检索1990~2017年Pubmed、Embase外文数据库中有关奥美拉唑致ADR的病例报告,并对患者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奥美拉唑致ADR病例245例,ADR多发生在40 ~59岁和60 ~79岁年龄段,给药2~10d及>30 d ADR好发,以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与生殖系统及神经肌肉系统的临床表现多见.结论 奥美拉唑所致ADR临床表现复杂,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罗玉茹;蔚坤妍;罗婧;刘瑶;鞠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应用全员参与实例分析模式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目的 探讨全员参与实例分析模式预防非计划性拔管(UEX)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实行全员参与实例分析模式,责任护士针对实施前1个月科室发生的非惩罚性的UEX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并汇报,全体护理人员参与讨论并总结可行的预防措施.观察实施后当月科室的UEX的次数及发生率.结果 实施后当月发生UEX5例,留置导管总时长1000d,发生率0.50‰,低于实施前的1.46‰(P<0.05).结论 全员参与实例分析模式可有效降低UEX发生率.

    作者:彭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杂志

主管:上海交通大学

主办: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