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兴
目的体外诱导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从外周血和脐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经过细胞因子诱导、培养并扩增CIK细胞,以LAK作比较,流式细胞仪检测CIK细胞表面标志CD3、CD56.3H-TdR释放法检测CIK的增殖能力,MTT法检测对肝癌细胞系SMMC-7721、Bel-7402,正常胎肝细胞L-02的杀伤活性.结果 CIK细胞第二周进入快速增殖期,到第31d扩增倍数超过60倍,CD3+CD56+细胞扩增倍数达800倍以上;CIK对肝癌细胞的杀伤能力明显优于LAK细胞(65%~81%);对正常胎肝细胞的细胞毒作用(<5%).结论 CIK细胞是一种具有很强杀瘤活性的免疫活性细胞,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胡礼仪;张有顺;周新;戴宗晴;黄玲;王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方法在AngⅡ诱导培养的GMC中,应用Ang-(1-7),通过[3H]-Thymidine及[3H]-Leucine掺入分别测定GMC的DNA、蛋白质合成;结晶紫染色检测细胞数目,观察系膜细胞增殖情况;分别用特异性AngⅡ受体1(AT1受体)拮抗剂[Sar1,Ile8]-AngⅡ和血管紧张素II受体2(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与Ang-(1-7)共同培养,探讨Ang-(1-7)是否通过AngⅡ受体发挥作用.结果 Ang-(1-7)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Ⅱ诱导GMC的DNA、蛋白质合成及细胞数目增加;[Sar1,Ile8]-AngⅡ和PD123319不影响Ang-(1-7)的上述作用.结论 Ang-(1-7)能抑制基础和AngⅡ诱导的GMC增殖,其作用的发挥不通过AngⅡ的AT1和AT2受体介导.
作者:刘建;马莲环;王明勇;贺红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分析1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诱因、合并症及治疗方法,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结果表明,DKA发病又因多样化,主要为感染、停药及输注葡萄糖,小剂量胰岛素为治疗DKA的有效方法,抢救成功率高,极少数死于并发症.消除诱因,早期正确诊断及治疗是降低DKA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刘卓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探讨减少胃嗜酸性肉芽肿误诊的策略.作者对21例胃酸性肉芽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21例中仅1例术前确诊,余20例均误诊为胃癌或胃溃疡,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临床误诊率高,认为有必要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宜将其列入胃部溃疡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之列.
作者:谢利民;范杰慧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总结双腔支气管导管抢救大咯血窒息的经验和效果,探讨双腔支气管导管抢救大咯血的适应症.本文对7例因大咯血窒息患者实施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保护健侧肺及辅助通气.结果 1例插管失败;6例患者成功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2例死亡,5例痊愈.4例再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而成功止血;2例仅通过夹闭出血侧导管﹑间歇注入稀冷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及静滴垂体后叶素而获成功.
作者:汤耀东;吴宏成;何一兵;姜静波;任剑飞;黄长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素对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TNF-α诱导活化的内皮细胞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体外黏附实验,观察肝素对其黏附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TNF-α刺激后,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发生黏附,计数法计算的黏附量为248.6±13.8;而肝素处理后,黏附量能明显减少,在0.01、0.05与0.1mg/L浓度的黏附量分别为211.4±4.3、186.4±5.1与142.6±6.2(均P<0.05).结论肝素能抑制活化的人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黏附,具有抗黏附效应.
作者:王锋;汪年松;晏春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探索影响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部分相关因素.将477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住院资料,年龄、性别、心功能、病种、左室射血分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心功能程度、病种、左室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有显著性差异,但性别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作者:陈铁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以心输出量和肺换气功能为指标研究低潮气量通气对瓣膜置换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常规(传统)潮气量组(组Ⅰ)、低潮气量常规频率组(组Ⅱ)和低潮气量高频率组(组Ⅲ).监测平均动脉压(MAP),放置飘浮导管监测心输出量(CO)和心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中心静脉压(CV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测定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肺内分流量(QS/QT).结果在体外循环前(T2),常规潮气量组的心输出量(CO)低于低潮气量高频率组(P<0.05).组II,体外循环后60min与比麻醉后体外循环前比,氧和指数(PaO2/FiO2)显著降低(P<0.0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和肺内分流量(QS/QT)显著增加(P<0.05).组II与组I和组III相比,在体外循环后60min(T4),氧和指数显著降低(P<0.0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肺内分流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低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并能保持良好通气.低潮气量常规频率通气不能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肺换气功能损害.低潮气量高频率通气和常规潮气量通气能减轻或消除体外循环引起的早期肺换气功能损害.常规潮气量机械通气下降低心功能较差病人的心输出量.
作者:蔡宏伟;任飞;张海萍;田玉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探讨老年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的生存质量及其制约因素.作者随访总结52例CAPD患者.结果表明,CAPD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有显著差异;8例退出,27例死亡;退出CAPD的主要原因是PD相关性腹膜炎、透析不充分、超滤失败;死亡原因主要是心血管疾病、感染、营养不良.
作者:张卓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观察麻醉中支撑喉镜置入前、后及退镜后患者SpO2、PETCO2、Peak和HR的变化,结果表明,完善的喉头表麻复合静吸复合全麻,选择内径较小的带钢丝旋型加压气管导管插管,对预防支撑喉镜下激光声带肿瘤摘除术的各类并发症,减轻神经应激反应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提高麻醉安全性.
作者:周正阳;康明秀;江来;翟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内镜表现.作者对16例IC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内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患者出现急性下腹痛和便血时应警惕IC的可能,及早行结肠镜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朱德锋;潘永红;宋志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黏膜及肺活检、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痰液病理细胞学检查对不明原因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不明原因肺部肿块住院病人101例.结果 101例患者中行纤支镜检查73例,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18例,其中10例完成上述两种检查,纤支镜与经皮肺活检诊断符合率70%.经病理学明确恶性肿瘤诊断54例.中央型肿块纤支镜检灵敏度为88%(21/24),特异度为100%(3/3);周围型肿块纤支镜检灵敏度为43%(10/23),特异度为100%(21/21);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0%(8/10)和100%(8/8).经皮肺活检并发症发生率为22%,高于纤支镜检的12%,且有严重并发症产生.30%患者行痰液病理细胞学检查,阳性率6%.结论痰液的病理细胞学检查简便易行且费用低廉,但阳性率偏低.中央型肿块首选纤支镜下黏膜及肺活检.周围型肿块应根据肿块部位及大小决定先行纤支镜检查还是先行经皮肺活检.
作者:蔡珊;陈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缺氧心肌细胞钙离子超负荷的保护性作用.方法体外增养心肌细胞并建立心肌细胞缺氧模型,采用Fura2/am荧光探针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下直接测定各组心肌细胞内的游离钙离子浓度,通过RT-PCR方法分析细胞质膜上钙离子ATP酶的表达,并同时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肌浆网上钙泵的量.结果在左旋氨氯地平干预下缺氧心肌细胞的游离钙离子浓度显著降低(359.06±75.00nmol/L),同时增强了缺氧条件下的细胞质膜钙离子ATP酶的表达及肌浆网上钙泵的含量.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可以通过提高钙泵的表达来增强心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对钙超负荷的抵抗能力.
作者:龙开超;李彤;肖长江;孙明;周宏研;何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RT)mRNA和bax蛋白质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hTRT mRNA的检测采用原位杂交方法;bax蛋白质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果 hTRT mRNA在PTC、微小癌、腺内型、腺外型及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21%、68.97%、93.33%、96.43%和41.79%;癌组织中hTRT mRNA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而各癌组间hTRT mRNA的阳性表达随PTC浸润程度增加而增强(P<0.05);bax在PTC、微小癌、腺内型、腺外型及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41%、62.07%、76.67%、78.57%和55.22%,癌组织中bax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5);而各癌组间bax的阳性表达随PTC浸润程度增加而增强(P<0.05);在75例hTRT mRNA阳性病例中bax有58例阳性,hTRT mRNA和bax表达相关(P<0.05).结论 hTRT mRNA与bax蛋白质的表达均与PTC的浸润程度有关,hTRT mRNA与bax蛋白质的表达具有一致性;检测hTRT mRNA对PTC的诊断及其预后评估具有辅助价值.
作者:张宏波;魏启幼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对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胃排空检查和血胃泌素(GAS)及生长抑素(SS)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排空及胃肠激素的变化对其影响.结果显示,消化性溃疡患者有胃排空障碍和胃肠激素水平发生改变,Hp感染对胃排空影响不明显,但可影响GAS、SS的异常分泌.
作者:严彬;曹新历;王蕊;赖珍谷;南晓东;张健;付杰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探讨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方法.将61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2例给予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 10μg、 654-2 20mg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4周.结果表明,PGE1与654-2合用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孙晓玲;张秀薇;陈伟坤;孙庆凯;陈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技术在应用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应用经食管超声技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关胸复跳前监测6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经主动脉行室间隔部分肥厚心肌切除术的患者.以二维、彩色多普勒(CDFI)及频谱多普勒监测各项指标.结果表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对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术中指导和监测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捷;孙步高;武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探讨细针抽吸细胞(FNAC)端粒酶活性检测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测定28例甲状腺癌、18例甲状腺腺瘤及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前FNAC及术后甲状腺组织端粒酶的活性.结果提示,FNAC标本端粒酶活性测定可作为术前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一种检测方法.
作者:李雪锋;谢勇;孙明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探讨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结果显示,脾脏占位性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B超、CT或MRI是脾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治疗首选脾脏切除术.
作者:李劲东;王志明;吕新生;何峰;梁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将经过胃镜和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应用国产泮托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对照组(38例)应用奥咪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停药后胃镜观察及追踪HP根除情况.结果显示国产泮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治愈率及HP根除率均高,疗效与奥咪拉唑相当,患者耐受性、依从性好.
作者:叶跃进;陈静秋;邵立志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