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秀兰;史中州;李潮源
目的评价羊水(A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预测羊膜腔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有早产、胎膜早破或临床怀疑羊膜腔感染的单胎妊娠妇女84例,经腹壁羊膜穿刺抽取羊水.AF细菌培养阳性为羊膜腔感染.测定AF中的葡萄糖(Glu),白细胞,MMP-9和IL-6.结果羊膜腔感染患者AF MMP-9和IL-6水平明显升高.且MMP-9水平与IL-6密切相关(r=0.813,P<0.01).AF MMP-9和IL-6又与白细胞呈正相关,而与AF Glu呈负相关.将MMP-9临界值定为13.6ng/mL,则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77%,98%,98%和89%.若将IL-6临界值定为8.6ng/mL,则其敏感度、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73%,78%,60%和86%.联合检测AF MMP-9和IL-6可提高羊膜腔感染诊断的敏感度和NPV.结论羊膜腔感染患者AF MMP-9和IL-6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为预测羊膜腔感染,MMP-9比IL-6为更准确.
作者:周小梅;余文辉;王霞灵;李伟雄;花纯宏;邓敏茹;温怡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为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的临床特点,回顾分析45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表现.显示肝豆状核变性以神经系统及肝损害为主,常伴有肾脏损害,角膜 K-F环是其重要阳性体征,头颅CT或MRI是辅助诊断手段.
作者:褚波;杜捷夫;孟庆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探讨聚乙稀醇(PVA)和明胶海绵介入性栓塞治疗肾动静脉血管畸形出血的临床疗效.应用PVA和明胶海绵为栓塞剂,对18例肾动静脉血管畸形出血患者行超选择血管插管病灶介入栓塞治疗.全部病例在栓塞术后肾动脉造影显示畸形血管完全闭塞.认为PVA和明胶海绵介入性栓塞治疗肾动静脉血管畸形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非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李卓永;林坚;梁宇闯;杨锦钊;麦栩榆;李宗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探讨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癌性贫血的疗效.结果表明,使用红细胞生成素有助于改善癌症患者的贫血状况,但应注意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作者:吴光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探讨难治性ITP的治疗方法.对19例难治性ITP患者进行小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长春新碱治疗,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3~5d开始升高,3~4周达高峰,治疗有效率57.9%,表明小剂量丙球联合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ITP效果明显.
作者:金洁萍;李红艳;张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构建人细胞间黏附分子-1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hisB-ICAM-1.方法设计、合成ICAM-1基因序列特异性引物,从肝癌组织中提取总RNA,以此为模板经RT-PCR扩增人ICAM-1的cDNA片段;然后将其克隆到pGEM-T Easy Vector,构建中介重组体(pGEM- ICAM-1),再克隆,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HisB - ICAM-1,经菌落PCR和限制性酶切有目的片段出现,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 RT-PCR扩增得到人成熟ICAM-1的cDNA片段大小为1622bp,中介重组体(pGEM- ICAM-1),酶切后与真核表达载体连接,根据酶切鉴定和DNA序列分析得到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HisB - ICAM-1;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体pcDNA3.1HisB-ICAM-1.
作者:何艳;苏先狮;蒋永芳;陈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内镜表现.作者对16例IC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内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患者出现急性下腹痛和便血时应警惕IC的可能,及早行结肠镜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作者:朱德锋;潘永红;宋志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胃癌(GC)形成中环氧合酶-2 (COX-2)的表达与其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探讨COX-2在GC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15例正常胃黏膜(normal gastric mucosa,NGM)、30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M)、30例异型增生(Dys)和40例GC组织中COX-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NGM→IM→Dys→GC的形成过程中,COX-2的表达呈递增趋势,其阳性表达中GC组(67.5%)和NGM组(13.3%)及GC组和IM组(33.3%)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细胞凋亡指数(AI)在GC时低(2.8±0.6),GC组AI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细胞增殖指数(PI)则呈递增趋势,GC组与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不同程度癌前病变中COX-2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COX-2在低分化GC中表达显著高于高分化型.COX-2、PI与GC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均密切相关(P<0.05).从NGM→IM,COX-2与AI呈正相关(r=0.55,P<0.05);从Dys→GC,二者与AI负相关(r=-0.56,P<0.05).在GC形成整个过程中,COX-2与PI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在GC形成过程中,COX-2的表达呈递增趋势;COX-2的表达上调可能是GC形成的早期事件,且其表达水平和PI对评价GC的恶性程度、有无转移和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COX-2在GC形成的不同阶段均有促进细胞增殖作用,但对细胞凋亡的作用不同,早期促进细胞凋亡,后期抑制细胞凋亡.
作者:蔡跃芳;张明亮;严悦卿;陈韬;吴浪廷;骆训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3例甲状腺机能亢进危象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与治疗结果.认为甲亢是青年脑梗死的病因之一,甲亢危象导致的脑梗死预后较好.
作者:王铮;黄文华;吴方苑;杨志勇;黄祥卫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总结采用腋动脉插管化疗结合根治术提高乳腺癌综合治疗效果.结果表明,腋动脉插管化疗结合根治术可提高乳腺癌近、远期疗效及生存率.
作者:张忆湘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海水淹溺性肺水肿(PE-SWD)治疗作用.方法复制大鼠PE-SW模型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手术对照组(C组)、PE-SW模型组(M组)和山莨菪碱治疗组(T组).采用全自动动脉血气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动脉血气,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个组大鼠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中TNF-α含量,同时测定个组大鼠肺组织湿/干重变化.结果海水灌注后2h开始,T组大鼠PaO2、SO2、pH显著高于M组.肺组织湿/干重比值则低于M组;M和T组TNF-α在血浆、BALF和肺组织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在淹溺后显著升高,1h到达峰值,后逐渐下降.海水灌注后,T组大鼠TNF-α均明显低于M组大鼠.结论山莨菪碱对海水淹溺性肺水肿有治疗作用,它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对TNF-α的影响而产生的.
作者:李自强;林庆安;张雷;赖国祥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病因至今未明.现认为免疫系统异常是造成IBD炎症和组织损伤的内在因素.本文在总结传统免疫抑制剂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近几年临床或实验应用的新型免疫治疗药物.
作者:蒋益;郑君杰;张定亮;夏宣平;夏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癌组织中nm23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86例原发性乳腺癌nm23基因表达情况并与乳腺癌病理类型、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及腋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nm23的阳性率为65.7%,与病人年龄、肿瘤病理类型无关;肿瘤临床分期越高,nm23的阳性率越低;腋淋巴结转移组的nm23阳性率明显低于腋淋巴结无转移组(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提示nm23基因可作为预测原发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评估肿瘤临床预后的标记物.
作者:黄俊辉;海健;李洋;申正堂;杨怀才;唐利立;胡铁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对脑血管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将70例脑梗死患者分成观察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维生素C的含量和免疫功能,并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维生素C的含量、免疫功能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结论大剂量的维生素C能明显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付庆元;袁淑青;陈桂兰;付蕾蕾;张松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以心输出量和肺换气功能为指标研究低潮气量通气对瓣膜置换病人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常规(传统)潮气量组(组Ⅰ)、低潮气量常规频率组(组Ⅱ)和低潮气量高频率组(组Ⅲ).监测平均动脉压(MAP),放置飘浮导管监测心输出量(CO)和心指数(CI),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中心静脉压(CV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测定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肺内分流量(QS/QT).结果在体外循环前(T2),常规潮气量组的心输出量(CO)低于低潮气量高频率组(P<0.05).组II,体外循环后60min与比麻醉后体外循环前比,氧和指数(PaO2/FiO2)显著降低(P<0.0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和肺内分流量(QS/QT)显著增加(P<0.05).组II与组I和组III相比,在体外循环后60min(T4),氧和指数显著降低(P<0.05),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肺内分流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低潮气量机械通气对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并能保持良好通气.低潮气量常规频率通气不能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肺换气功能损害.低潮气量高频率通气和常规潮气量通气能减轻或消除体外循环引起的早期肺换气功能损害.常规潮气量机械通气下降低心功能较差病人的心输出量.
作者:蔡宏伟;任飞;张海萍;田玉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探讨心理疗法的术后镇痛效果.将100例择期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心理干预疗法,B组为对照,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有显著性差异,认为心理疗法有较好的镇痛效应.
作者:李艳华;武绍远;唐天云;宁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160例睡眠打鼾患者经多导睡眠呼吸监测仪(PSG)进行夜间7h以上睡眠监测并同步监测24h动态心电图,根据PSG监测结果分为98例OSAHS组和62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OSAHS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动态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SpO2)改变及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伴随着呼吸暂停、SpO2下降心率变化呈周期性改变,SpO2低于80%时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多.结论 OSAHS患者夜间睡眠时的低氧血症、自主神经张力的改变是引起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作者:林其昌;陈公平;师广斌;丁海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技术在应用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应用经食管超声技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关胸复跳前监测6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经主动脉行室间隔部分肥厚心肌切除术的患者.以二维、彩色多普勒(CDFI)及频谱多普勒监测各项指标.结果表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技术对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术中指导和监测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李捷;孙步高;武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出来的人胰岛素与人体正常分泌的胰岛素结构完全相同,比动物来源的胰岛素更少引起免疫反应[1].本院近来发现1例预混胰岛素现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邱治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分析12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病诱因、合并症及治疗方法,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特点.结果表明,DKA发病又因多样化,主要为感染、停药及输注葡萄糖,小剂量胰岛素为治疗DKA的有效方法,抢救成功率高,极少数死于并发症.消除诱因,早期正确诊断及治疗是降低DKA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刘卓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