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张海燕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莫西沙星, 序贯疗法
摘要: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顺(序)贯组和常规组各90例.常规组采用莫西沙星0.4 g,每日一次,每250 ml滴注时间不少于90 min,持续静脉滴注;顺贯组上述剂量莫西沙星,静脉给药3~5 d,体温正常,外周血白细胞正常,病情稳定者改为口服莫西沙星0.4 g每日一次.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顺贯组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时间短于常规组,顺贯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 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是较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异位妊娠治疗临床发展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异位妊娠治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公明镇医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2 114例异位妊娠的治疗情况,其中开腹手术1 592例,腹腔镜手术104例,药物保守治疗418例.结果 2001~2010年,异位妊娠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开腹手术比率由2001年86.0% (74/86)下降至2010年66.7% (218/327),呈下降趋势;腹腔镜手术比率由2001年0(0/86)上升至2010年6.1%(20/327),呈上升趋势.结论 异位妊娠患病率逐年上升;异位妊娠开腹手术治疗比率下降,提示早期诊断和药物保守治疗及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对其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开腹手术仍是基层医院治疗异位妊娠安全有效、经济的主要手段;腹腔镜手术的开展有望取代开腹手术.

    作者:伍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后入路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后入路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17例肩胛骨骨折的临床资料.根据Miller的分型方法,ⅠA型1例,ⅡA型2例,ⅡB型1例,Ⅲ型10例,Ⅳ型3例.采用后入路对肩胛骨骨折使用重建钢板、拉力螺钉等进行治疗.结果 17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 12~30个月,平均18个月.根据Hardegger的疗效评价标准,优13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88.24%.结论 采用后入路重建钢板及拉力螺钉治疗肩胛骨骨折效果确切,利于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作者:柳现飞;何纯青;熊琦;唐佩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宫颈胚胎性横纹肌肉瘤1例临床分析

    横纹肌肉瘤是好发于青少年的软组织恶性肿瘤,可发生于机体各个部位,常见发生于头颈部,其次发生于生殖道.而发生于女性生殖道的横纹肌肉瘤则以发生于阴道部病变为多,原发于宫颈的横纹肌肉瘤占横纹肌肉瘤病变的发病比率极小,平均发病年龄为17岁(5月~48岁)[1],95%发生于5岁前.我院接诊随访的1例宫颈横纹肌肉瘤患者发病年龄为53岁,实属罕见,其确诊依据于病理检查.当病检未发现典型癌细胞特征性改变,临床怀疑癌变可能的情况下,建议行细胞免疫组化染色以提高检出率.现将该病例简要报道如下.

    作者:陶一敏;张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恶性胸腔积液的综合治疗

    恶性胸腔积液,又称恶性胸水,指由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胸膜原发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胸水细胞病理学检查可找到癌细胞.大量胸水所致的压迫性肺不张、限制性通气障碍、呼吸衰竭和回心血量减少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积极的综合治疗对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及改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颖杰;俞静;曹邦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情况及防控对策

    目的 了解某医院住院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控产ESBLs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医院2010年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010年住院患者中检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182例,检出前两位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34例(18.7%)和泌尿外科29例(15.9%),医院感染病例58例占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31.9%,其中重症医学科18例(31.0%)、泌尿外科13例(22.4%).结论 重症医学科、泌尿外科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高发科室.应依据产ESBLs大肠埃希菌特点,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减少产ESBLs大肠埃希菌在医院的传播和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生.

    作者:陈惠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乌司他丁对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CD95表达以及血浆sICAM-1、IL-8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CD95表达及外周血细胞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移植肾功能早期恢复的机制及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择期肾移植患者51例,ASA Ⅱ~Ⅲ级,随机分成乌司他丁干预组(n=26)和对照组(n=25).观察两组麻醉给药前,术后第7、14天外周血T细胞亚群CD95表达水平及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肾移植术后第7、14天外周血T细胞亚群CD95表达水平及外周血细胞因子sICAM-1、IL-8水平较麻醉给药前前显著升高(P<0.01),在第7天时点高,在第14天时点仍显著高于血管开放前水平(P<0.05);但乌司他丁组升高的幅度在第7、14天时点均对照组组小(P<0.05).结论 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CD95表达水平增高,CD95表达增加是肾移植患者免疫系统亢进的表现,乌司他丁能有效减少肾移植围术期CD95的表达,能够保护和恢复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肾移植围术期血中促炎因子sICAM-1、IL-8水平显著增高,可能与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乌司他丁能有效减少肾移植围术期ICAM-1、IL-8的释放,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移植肾有保护作用.

    作者:龚华;刘志宏;祝捷;范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致过敏性紫癜1例报告

    2010年我中心发生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致过敏性紫癜1例,现报告如下.1 接种及发病情况患者,女性,2002年9月26日出生.2010年9月12日在本村卫生所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MV)0.5 ml.[2] ,接种部位为左上臂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MV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为2010030401,有效期至2011年9月30日.

    作者:郝振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随机分为顺(序)贯组和常规组各90例.常规组采用莫西沙星0.4 g,每日一次,每250 ml滴注时间不少于90 min,持续静脉滴注;顺贯组上述剂量莫西沙星,静脉给药3~5 d,体温正常,外周血白细胞正常,病情稳定者改为口服莫西沙星0.4 g每日一次.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顺贯组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时间短于常规组,顺贯组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 莫西沙星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是较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脊柱外伤42例CT和MRI诊断价值的对比观察

    目的 探讨对脊柱外伤应用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两种常见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方法 观察本院收治的42例脊柱外伤患者的的CT、MRI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 CT、MRI对损伤脊柱的椎体骨折检出率、椎弓骨折检出率,以及对碎骨片移位率、椎间盘损伤、韧带损伤、椎管容积改变、脊柱曲度改变、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椎旁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果.结果 CT能发现特殊部位的骨折及单纯无变形椎体裂纹骨折,能对显示椎体、椎弓骨折线和骨折片的移位优于MRI;MRI 对显示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韧带损伤、椎体挫伤、软组织损伤比CT更敏感、更清楚,显示损伤范围比CT更大、更明确.结论 CT、MRI对显示脊柱外伤各有优缺点,MRI对脊柱外伤空间定位准确,是外伤性脊髓病变佳的检查方法,对硬膜外出血、韧带撕裂、外伤性椎间盘脱出和椎体骨折也能很好显示,两种方法结合能达到相互弥补不足的目的.

    作者:文承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屈肌腱转位术治疗高位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屈肌腱转位术治疗高位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屈肌腱转位术治疗高位桡神经损伤22例,评价其治疗前后桡神经功能,并作手术前后比较.结果 行屈肌腱转位代伸肌腱术后,22例患者伸腕、肌力、伸拇、伸指等功能均较术前有大幅度提高,各项功能评分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总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为90.9%.结论 屈肌腱转位术治疗高位桡神经损伤临床疗效确切,有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价值.

    作者:杨云海;林卓锋;奚江明;熊文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STA无痛麻醉仪微创拔牙与传统拔牙比较临床体会

    目的 通过STA无痛微创拔牙与传统拔牙的比较,总结STA微创拔牙的优越性.方法 将286例患者312颗患牙平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微创法和传统拔牙法拔除.从注射过程是否疼痛紧张,血压、心率变化,拔牙时间,术中、术后患者感觉不适率来比较分析.结果 STA麻醉仪辅助下微创拔牙较传统拔牙来说,患者因紧张而引起的血压、心率变化较小,术后疼痛肿胀反应小,拔牙时间缩短.结论 STA麻醉仪辅助微创拔牙法患者的感受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拔牙法,值得推广.

    作者:张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有形成分假阴性问题探讨

    目的 探讨尿液分析仪在尿液有形成分检查中的假阴性情况,为临床提供准确真实依据.方法 取1 500例尿液分析仪检测完全为阴性的标本在做显微镜检查.结果 1 500例上述标本,显微镜镜检有形成分阳性标本总共103例,假阴性率占6.9%.结论 对尿液分析仪检测为阴性的应做显微镜镜检.

    作者:李宝华;李凤霞;邹雪松;肖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克林霉素经验性治疗中枢神经疾病吸入性肺炎109例分析

    目的 评价克林霉素治疗中枢神经疾病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09例中枢神经疾病吸入性肺炎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治疗组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对照组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甲硝唑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2.7%),高于对照组(77.8%);临床症状改善及理化检查好转时间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结论 克林霉素可作为中枢神经疾病吸入性肺炎抗厌氧菌感染的首选治疗药物.

    作者:陈长秋;张海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乳腺卵巢双原发癌病例2例报告

    双原发癌是指同一患者不同部位先后或同时发生组织学不同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我科近年来收治2例发生部位均为乳腺-卵巢的双原发癌,均经病理证实,现予报告如下.

    作者:范凡;朱正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乳腺癌ER、PR、PS2、C-erbB2、Ki-67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S2、C-erbB2、Ki-67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底收治并经病理科常规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R、PR、PS2、C-erbB-2、Ki-67的乳腺癌病例125例.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取大横径计算)、肿瘤性质(分类)、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TNM分期)及其与受体及相关检测(免疫组化采用SP法)结果及关系.结果 ER、PR、PS2、C-erbB-2的表达率分别为56.0%、64.0%、45.6%、78.4%;Ki-67低度增殖活性占71.2%,中高度增殖活性率28.8%.PR随肿瘤增大表达率下降(P<0.05)、Ki-67随年龄增高表达率下降(P<0.005).结论 乳腺癌ER、PR、PS2的检测对指导临床个体化内分泌治疗很关键;肿块较小者PR表达率较高、内分泌治疗相对更有效;年轻者增殖活性较高,对化疗相对敏感;C-erbB-2的免疫组化假阳性高,方法有待改进.

    作者:陈守菊;刘福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5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防治作用.方法 7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连续使用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的空腹血糖、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量、三酰甘油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周,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量、三酰甘油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以上项目则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张琴;凌凯;徐月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用TP-ELISA、RPR与TP-PA法检测梅毒的价值评价

    本研究将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血浆反应素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3种血清学方法进行比较,以获得3种方法在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诊断中联合应用时的评价价值,为临床上术前病人常规梅毒检查,提供积极可行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管世江;姜海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乙状窦距外耳道的距离与迷路后间隙的关系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测量乙状窦前缘与外耳道后壁及与后半规管弧顶之间的距离,为经迷路后间隙进行的内镜辅助下的桥小脑角微创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10%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正常完整颅底)15例 (30侧,性别不限),乳突轮廓化,迷路骨骼化,乙状窦全程解剖.测量乙状窦前缘至后半规管弧顶之间及其到骨性外耳道后壁之间短距离.经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 乙状窦前缘与外耳道后壁之间距离的平均值15.65±1.26 mm,乙状窦前缘与后半规管弧顶之间距离的平均值10.83±0.85 mm,两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r=0.672,P<0.01).结论 通过测量乙状窦前缘与外耳道后壁之间的距离可用于评估迷路后间隙的大小,从而对桥小脑角手术入路提供参考.

    作者:王少植;夏寅;周兵;王政委;贺飞;韩德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小儿热性惊厥与血清钠及血清钙浓度的关系

    小儿热性惊厥多表现为良性,一般不留后遗症,且不影响生长发育,但热性惊厥频繁发生或惊厥呈持续状态,且治疗不及时也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引发癫痫.3岁以下幼儿热性惊厥发病多,确切原因尚未清楚.

    作者:王菊芳;朱亚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术中同种异体输血对肝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术中同种异体输血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103个患者经历了肝癌切除术,分为术中输血组和未输血组,随访患者术后复发时间和生存时间,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 输血组1年、3年、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低于未输血组,除1年生存率外,其余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输血组平均无瘤生存时间和平均术后总生存时间均明显短于未输血组(P<0.05).结论 肝癌术中同种异体输血缩短患者无瘤生存期,增加肝癌复发的机会.临床上肝癌手术中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尽量减少输血.

    作者:彭彬;田云鸿;邓绍强;李敬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