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脾区照射治疗成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鹿全意;郭建民;杨靖;雒建操;李锦堂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慢性免疫性, 脾区照射, 疗效
摘要:成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皮肤及粘膜出血为主要症状,女性多见,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脾区照射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1~3].我们总结了3年来利用直线加速器脾区照射治疗CITP的经验,报告如下.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25例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者手术治疗前后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者手术血糖的控制和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25例中除1例胆肠吻合术者为丙级愈合外,其余伤口均为甲级愈合.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占16%),全组无1例发生重症感染,糖尿病急症及死亡.平均住院(36.6±16.3)d,但术后平均住院(21.04±14.1)d.对照组无并发症,平均住院(23.9±10.6)d,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t=2.768,P<0.01),平均术后住院(14.2±5.0)d,两组无显著差异(t=1.867,P>0.05).结论此类疾病中伴发糖尿病比例高达10%(25/338).合并糖尿病者平均住院日明显延长,住院费用增高,并发症发生率高,说明合并糖尿病者手术危险性高于无糖尿病者.

    作者:张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关节镜清理术腔内药物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46例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初步调查我国的发病率约为3%~9%[1,2].骨关节炎的治疗是临床尚未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关节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高分子生物材料的深入研究,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自1995年3月~1999年3月,我们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关节腔内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46例(51膝),效果满意.

    作者:董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大剂量阿托品抢救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致脑出血2例报告

    1 病例资料例1,女,26岁,自服1605农药30ml,在当地医院洗胃,同时每5min静推阿托品10mg,病情不见好转而转入本院,查体:T 38.9℃,P 130次/min,R 12次/min,BP 150/100mmHg,瞳孔针尖样,对光反射消失,四肢强直样抽搐,双侧锥体束征阳性,昏迷.经患者家属代诉和所带病例记录,24h阿托品用量近3000mg,急查胆碱酶活力O,腰穿脑脊液为血性脑脊液,行颅脑CT示桥脑出血.请脑外科会诊并协助抢救,终因脑疝,患者于入院12h死亡.例2,女,28岁,自服氧化乐果100ml,在当地医院静推阿托品,用量不详.查体:T 37.4℃,P 90次/min,R 21次/min,神清,面色苍白,大汗,瞳孔1mm,呼吸困难,喉有痰鸣音,胆碱酯酶活力8单位,给予重新洗胃,肌注解磷注射液2ml,静推阿托品30mg,以后每15min,静推阿托品20mg,4次后患者面色潮红,烦躁,瞳孔5mm,痰鸣音消失,阿托品改量为15min静推10mg,总量达到600mg时,患者突然呕吐抽搐,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鼻唇沟变浅,颈部抵抗感,右侧肢体瘫痪,血压165/105mmHg,急查CT示左侧基底节区出血,并破入脑室.患者终因脑出血量过多,于入院24h后死亡.

    作者:董莉;王淑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32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治疗体会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是我国常见的心脏病,采用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治疗该病,仍被我国大多数医院所采用[1].本文就我院从1974年2月至1998年11月,采用左径闭式二尖瓣分离术治疗320例该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一骐;唐镜明;杨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一氧化氮、γ-干扰素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γ-干扰素(IFN-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意义.方法检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ND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及正常人血中NO、IFN-γ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DR组NO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FN-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DR组NO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明显低于糖尿病无眼底病组(P<0.05);DR组IFN-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明显低于糖尿病无眼底病组(P<0.01).结论 NO、IFN-γ共同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NO、IFN-γ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对NO、IFN-γ的深入研究,有望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刘忠伦;黄厚斌;罗南萍;徐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23例良恶性胃溃疡手术标本的临床病理探讨

    胃溃疡是一种多发病,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胃溃疡癌变是病理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1~3].本文收集了1972~1989年手术切除胃标本23例,其中良性胃溃疡10例,胃溃疡型癌10例,胃溃疡癌变3例.现就其良性溃疡病,溃疡癌变及溃疡型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

    作者:刘建成;成志诚;周章杰;林海兵;蒋亚湘;贾晓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秩和比法及其应用

    信息资讯时代的今天,一个医师要想在自己从事的岗位上做出贡献,必须学会筛选统计信息,追求统计信息精品,并把它镶嵌在自己撰写的论文中,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接受社会检验.

    作者:田凤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西替利嗪治疗荨麻疹及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西替利嗪(cetirizine)属新一代中枢神经系统无镇静作用的H1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无明显中枢抑制作用,该药毒性低,安全性好.为进一步了解西替利嗪治疗急性和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南京军区总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南就市鼓楼医院3家医院的皮肤科和耳鼻喉科采用随机对照和开放治疗的方法,从1997年9月共治疗173例,报道如下.

    作者:倪容之;桑红;周文光;靳培英;刘训荃;贾云;顾富祥;伍凝辉;佘卫东;吴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内小肿块的诊断价值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对肺部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肺部肿块的鉴别诊断已经成为临床医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994年1月至1999年1月,作者对经胸部CT检查发现≤2cm的肺内肿块而经临床检查不能确诊的患者,进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立新;袁志军;朱跃红;吴尉;林劲冠;王倩之;李星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国内阿萨希毛孢子菌首次分离及鉴定

    目的首例报告国内Trichosporon asahii引起真菌病,并介绍此菌种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从1名未确诊女性患者受损皮肤,皮痂,口腔伪膜,阴道及口腔分泌物,尿便及肝穿刺组织,分离与培养出一种真菌,经生化分析,菌种鉴定分子生物学实验及DNA测序.结果证明此真菌为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结论本文而诊断此患者罹患播散性真菌病,由此引起播散性真菌病在国内尚属首例报告.

    作者:杨蓉娅;王文岭;敖俊红;李大伟;张水文;张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内科综合治疗重症胰腺炎27例临床分析

    急性重症胰腺炎(ASP),是一种危重急腹症.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目前国内外医疗机构趋向于非手术治疗.我们自2000年1月~2001年2月采用内科综合疗法治疗ASP,获较高治愈率,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秦咏梅;孙屹峰;杨云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正清风痛宁配合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疗效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 S)在新疆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该病病程长、难治愈、致残率高,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目前,国内外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从1999年8月至2000年7月,笔者运用正清风痛宁配合云克(锝[99Tc])治疗A S 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望丰;安莉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培哚普利与卡托普利短期治疗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比较观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能否早期控制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近年来临床广泛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1~5].鉴此,我们以24h尿总蛋白和尿白蛋白排泄量为观察指标,比较分析以期阐明培哚普利(perindopril)与卡托普利:对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有无差异;能否加强常规降糖治疗的降尿蛋白作用;对正常血压与高血压的糖尿病肾病影响的异同,并探讨其原理.

    作者:肖云武;周智广;周艳琴;黄佳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衰的机械通气治疗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由于自身呼吸器官长期被破坏和逐年衰退的肺功能,一旦在某种因素的诱发下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时,往往出现严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重度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病死率很高.此时单纯依靠氧疗及药物治疗常难以奏效.及时行机械通气则可迅速改善患者的严重缺氧状况,为进一步治疗原发病争取了时间.现就1994年~1997年间,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收治的12例60岁以上部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衰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霍刚;金晓玲;管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丹参酮治疗急性外耳道炎160例临床观察

    急性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的弥漫性炎症,治疗方法多,效果不一,我们对无脓性分泌物的急性外耳道炎病人,采用单独口服丹参酮和单用青霉素两组对照治疗,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作者:张传义;赵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正清风痛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及实验观察

    强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椎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以男性发病居多,常在20~45岁发病,是青壮年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有不下于350万患者,AS的药物治疗方案很多,但治疗效果理想者少见,我科1998年6月起应用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正清风痛宁治疗强直性脊椎炎49例初步结果显示临床疗效良好,现报导如下.

    作者:杨业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12例误诊分析

    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dRTA)是由于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在管腔液与管周液间不能产生与维持一个大的氢离子梯度.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容易造成误诊.现总结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及我院1995~2000年确诊的dRTA 42例,其中12例曾被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虞旭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肛肠病术后连续硬膜外注药镇痛104例报告

    由于肛门部感觉敏锐,术后疼痛剧烈,患者非常痛苦,而且疼痛及其应激反应,易引起术后并发症.因此肛肠病术后镇痛,一直以来是我国学者致力研究的项目.我院自1999年以来,术后行连续硬膜外注药镇痛10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炳良;金超;徐道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SLE患者血清中IL-18和sFas及sFasL的变化

    目的通过了解不同疾病时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白介素-18(IL-18)和可溶性Fas(sFas)及可溶性Fas配体(sFasL)的变化,探讨本病中IL-18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法,将58例SLE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应用ELISA方法测定58例SLE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血清IL-18和sFas及sFasL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中IL-18和sFas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疾病活动度轻、中、重三组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SLE患者血清中sFas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血清IL-18水平的增高与sFas增高呈正相关(γ=0.496,P<0.01),与sFasL无明显相关(γ=0.126,P>0.5).结论 SLE患者血清IL-18的增高可引起sFas和sFasL增高,二者在SLE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郑祥雄;李频;邹式文;林芬;杨旭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对心肺复苏新观念的再认识

    1 一个国际心肺复苏(CPR)和心血管急救(ECC)新指南作为第一个国际CPR和ECC指南2000,它是由各国专家组成的国际小组经过科学、客观的评估,认真的讨论后后成稿,是集中了全体专家智慧并与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成果,意在指导救助者与急救人员以有效的方法救治心血管急症,如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从而制定出一个全球性的标准.这个可谓是真正的国际性心肺复苏指南,是数百名世界范围内著名复苏方面的专家学者经过两年的时间,认真讨论和详尽评估后得以著成.除美国心脏协会的专家外,还有来自澳洲、欧洲、加拿大、日本、新西兰、拉丁美洲、沙特阿拉伯、南非和泰国等的专家,他们为新的心肺复苏指南作出了很大贡献.

    作者:邓跃林;周利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