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福;胡冬煦
急性重症胰腺炎(ASP),是一种危重急腹症.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目前国内外医疗机构趋向于非手术治疗.我们自2000年1月~2001年2月采用内科综合疗法治疗ASP,获较高治愈率,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秦咏梅;孙屹峰;杨云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心力衰竭一个重要类型,其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别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为加强对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认识,现将我院1996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2例中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21例的诊治做一分析.
作者:何永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胃溃疡是一种多发病,胃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胃溃疡癌变是病理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1~3].本文收集了1972~1989年手术切除胃标本23例,其中良性胃溃疡10例,胃溃疡型癌10例,胃溃疡癌变3例.现就其良性溃疡病,溃疡癌变及溃疡型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探讨.
作者:刘建成;成志诚;周章杰;林海兵;蒋亚湘;贾晓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位,且病死率高,在我国居女性癌症死亡比第二位,仅次于胃癌.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适用于Ⅰa~Ⅱa期的患者,特别是适用于年轻需要保留卵巢功能以及对放疗不敏感的腺癌患者.宫颈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年龄、身材状况、设备条件和医疗技术水平来制定.本文收集了1986年1月至1995年12月间在我院妇科进行手术治疗的49例患者的资料,进行了10年随访分析.
作者:刘晓军;沙玉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随着细胞培养技术和染色体显带技术的提高,大约67.1%~80.0%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具有克隆性、获得性染色体异常,且结构异常(主要是染色体易位)常与某种特定细胞类型白血病及预后密切相关[1,2].我科对26例ANLL患者染色体畸变进行了分析,探讨其分型与疗效的关系.
作者:杨桂玲;陈文准;杨碧云;曹瑞生;石庆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心包腔内肿瘤为罕见的疾病,少有报道.1986年至1999年间笔者应用彩色超声显像仪对5例疑心包腔内肿瘤的病例进行诊断,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伍英;蒋云山;李立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国新生儿脐带血和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MIP-1β和受激活调节的正常T淋巴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的能力,探讨影响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传播的可能因素.方法 Ficol密度梯度离心、贴附法分离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并以免疫荧光CD3、CD14单克隆抗体鉴定.分别在PMA或LPS刺激下培养,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三种CC趋化因子浓度.结果 17例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MIP-1α、MIP-1β、RANTES的浓度分别为3920±730、4910±590、1470±410、3240±980、1960±1300、240±120pg/ml,20例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MIP-1α、MIP-1β、RANTES的浓度分别为6560±840、5810±1150、2250±570、3010±1350、2280±870、690±430pg/ml.脐带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上述分泌能力低于成人血.结论中国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RANTES的能力低下,可能使中国新生儿比成人对HIV-1更易感且影响发病过程.应在新生儿对HIV-1感染的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处理时采取相应对策.
作者:郑煜煌;杨旭;邹文;冯铁健;Ho Wen-Zhe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茶色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液内皮素(UET)排泄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茶色素治疗,3次/d,每次0.24g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 UET、尿白蛋白的排泄率(UAER)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DN)患者24h UET排泄量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治疗组治疗后24h UET、UAE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1),对照组治疗后24h UET、UAER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24h UET、UAER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24h尿ET降低与UAER降低呈正相关(P<0.01).结论 DN患者UET明显增多,茶色素可能通过抑制DN患者体内,尤其肾脏产生ET致尿液排泄ET减少,从而可对DN患者肾脏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和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DN患者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夏成云;周京国;谢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疾病,其中50%为急性荨麻疹,病程多在6周以内.我院皮肤科自2001年9月至2001年12月对40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应用盐酸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以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吴玲玲;李虹;毛舒和;徐伟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信息资讯时代的今天,一个医师要想在自己从事的岗位上做出贡献,必须学会筛选统计信息,追求统计信息精品,并把它镶嵌在自己撰写的论文中,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接受社会检验.
作者:田凤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强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椎并可累及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其主要特点为几乎全部累及骶髂关节,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韧带钙化和骨性强直,以男性发病居多,常在20~45岁发病,是青壮年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有不下于350万患者,AS的药物治疗方案很多,但治疗效果理想者少见,我科1998年6月起应用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正清风痛宁治疗强直性脊椎炎49例初步结果显示临床疗效良好,现报导如下.
作者:杨业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内胚窦瘤是高度恶性的肿瘤,多发生于婴幼儿.内胚窦瘤有合成甲胎球蛋白的生物学特征,因此,临床上通过检测甲胎球蛋白(AFP)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判断手术切除是否彻底,术后监护、药物疗效评价及预测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等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10年来我院收治内胚窦瘤16例,现结合病例分析讨论其诊断治疗与AFP随访检测意义.
作者:李鹰;李团光;王圣石;杜敬民;李存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癌性腹水多由胃、肝、胰、卵巢等脏器的癌性播散而引起的腹膜转移癌所致,癌性腹水生长迅速,多为血性,且腹水量大,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严重的可能影响呼吸及循环功能,且恶性腹水多为顽固性腹水,患者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肾脏排钠,利尿功能障碍以及内分泌代谢紊乱,使腹水难以消除,如片面强调限盐、利尿,不但不能奏效,还可致稀释性低钠血症和肝肾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1],自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是国内外近年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顽固性腹水的一种新方法[2],我科从1990年1月至2000年11月对各种原因所致顽固性腹水病人进行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其中癌性腹水50例,治疗后临床及有关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现报道如下.
作者:常江;杨晋辉;琚坚;尤丽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丹参酮是中药丹参根的乙醚提取物,其中含有十种有效成分,亦称总丹参酮.总丹参酮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抗菌作用[1].近,我们对烧伤后期有小面积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感染患者,采用口服结合局部外用丹参酮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宇汝胜;刘晟;余又新;胡德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胃食管反流病(GERD)诊断方法及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试验的价值.方法对104例有烧心、反酸或反食,伴有或不伴有非心源性胸痛、咽下疼痛及平卧时呛咳等症状的患者进行症状评分、内镜检查、食管测压、2h食管腔内pH监测和7d的安慰剂或兰索拉唑(30mg,每天2次)随机分组交叉对照治疗试验;以24h食管下段pH<4的总时间>4%或和/反流总评分>14分作为诊断病理性胃食管酸反流的标准;用PPI抑制治疗第5、6、7共3d的症状总评分与用药前3d的症状总评分相比较,以症状总分下降>75%者为治疗试验阳性.结果 104例中内镜检出食管炎18例(17%);烧心为主要症状者83例(80%);pH监测结果符合病理性胃食管酸反流(GERD)者87例(84%);兰索拉唑治疗试验阳性者85例(82%),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显著相关(P<0.01).胃镜及食管测压对GERD的检出率低,由24h食管pH监测诊为GERD者87例中,治疗试验阳性者82例(敏感性94%),pH监测结果阴性者的另17例中,治疗试验阴性14例(特异性82%),兰索拉唑治疗试验对诊断GERD的准确性为92%.结论对有典型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治疗试验用于辅助诊断GERD可先于食管测压及24h食管腔内pH监测进行,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且简便易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金坤;胡品津;陈为;何瑶;张晓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Dieulafoy病又称消化道黏膜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孤立性糜烂、杜氏溃疡等,临床表现以突发性消化道大出血为主,可直接威胁病人生命,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并非罕见,作者自1993年7月至2001年4月共收治11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佳平;付博;李森林;周斌;张秋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dRTA)是由于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在管腔液与管周液间不能产生与维持一个大的氢离子梯度.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容易造成误诊.现总结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及我院1995~2000年确诊的dRTA 42例,其中12例曾被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虞旭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成人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皮肤及粘膜出血为主要症状,女性多见,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脾区照射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1~3].我们总结了3年来利用直线加速器脾区照射治疗CITP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鹿全意;郭建民;杨靖;雒建操;李锦堂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肝硬化患者在我国极为常见,不同患者的预后有着显著的差异,其原因较为复杂.近年来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增高对疾病的影响已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为此,作者检测了我院29例肝硬化住院病人外周血血浆内毒素含量,以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作者:袁伟建;张桂英;邹益友;刘家双;陈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者手术血糖的控制和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25例中除1例胆肠吻合术者为丙级愈合外,其余伤口均为甲级愈合.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占16%),全组无1例发生重症感染,糖尿病急症及死亡.平均住院(36.6±16.3)d,但术后平均住院(21.04±14.1)d.对照组无并发症,平均住院(23.9±10.6)d,两组有非常显著差异(t=2.768,P<0.01),平均术后住院(14.2±5.0)d,两组无显著差异(t=1.867,P>0.05).结论此类疾病中伴发糖尿病比例高达10%(25/338).合并糖尿病者平均住院日明显延长,住院费用增高,并发症发生率高,说明合并糖尿病者手术危险性高于无糖尿病者.
作者:张妍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