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新生儿脐带血和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三种C-C趋化因子能力的初步研究

郑煜煌;杨旭;邹文;冯铁健;Ho Wen-Zhe

关键词:脐带血, 中国新生儿, CC趋化因子, HIV-1感染,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摘要:目的观察中国新生儿脐带血和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MIP-1β和受激活调节的正常T淋巴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的能力,探讨影响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母婴传播的可能因素.方法 Ficol密度梯度离心、贴附法分离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并以免疫荧光CD3、CD14单克隆抗体鉴定.分别在PMA或LPS刺激下培养,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三种CC趋化因子浓度.结果 17例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MIP-1α、MIP-1β、RANTES的浓度分别为3920±730、4910±590、1470±410、3240±980、1960±1300、240±120pg/ml,20例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MIP-1α、MIP-1β、RANTES的浓度分别为6560±840、5810±1150、2250±570、3010±1350、2280±870、690±430pg/ml.脐带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上述分泌能力低于成人血.结论中国新生儿脐带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分泌RANTES的能力低下,可能使中国新生儿比成人对HIV-1更易感且影响发病过程.应在新生儿对HIV-1感染的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处理时采取相应对策.
中国医师杂志相关文献
  • 国内阿萨希毛孢子菌首次分离及鉴定

    目的首例报告国内Trichosporon asahii引起真菌病,并介绍此菌种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从1名未确诊女性患者受损皮肤,皮痂,口腔伪膜,阴道及口腔分泌物,尿便及肝穿刺组织,分离与培养出一种真菌,经生化分析,菌种鉴定分子生物学实验及DNA测序.结果证明此真菌为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 asahii),结论本文而诊断此患者罹患播散性真菌病,由此引起播散性真菌病在国内尚属首例报告.

    作者:杨蓉娅;王文岭;敖俊红;李大伟;张水文;张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术

    目的通过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应用解剖学和临床应用研究,提出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术的必要性.方法应用尸体解剖观测及临床对比研究方法.结果人体存在胆囊三角隐窝.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术切口选择标准为:右6~8肋缘下2cm,脐与剑胸结合连线中点上方(3.0±0.5)cm,距正中线1cm,经右腹直肌外缘斜形切口3~6cm.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均少于传统胆囊切除术(OC)(P<0.05).术后恢复较OC组明显快(P<0.05),手术并发症二者无显著差别.结论直视下微创胆囊切除术具有手术适应征广、创伤轻痛苦少、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姚伟;王举;黄卫民;窦忠霞;刘丹;黄永文;刘春凤;赵丽华;关宝龙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21例临床分析

    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心力衰竭一个重要类型,其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别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为加强对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认识,现将我院1996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2例中左室舒张性心力衰竭21例的诊治做一分析.

    作者:何永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32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治疗体会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是我国常见的心脏病,采用闭式二尖瓣交界分离术治疗该病,仍被我国大多数医院所采用[1].本文就我院从1974年2月至1998年11月,采用左径闭式二尖瓣分离术治疗320例该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刘一骐;唐镜明;杨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关节镜清理术腔内药物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46例

    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初步调查我国的发病率约为3%~9%[1,2].骨关节炎的治疗是临床尚未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关节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高分子生物材料的深入研究,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自1995年3月~1999年3月,我们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关节腔内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46例(51膝),效果满意.

    作者:董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正清风痛宁配合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疗效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 S)在新疆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该病病程长、难治愈、致残率高,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目前,国内外尚无较好的治疗方法.从1999年8月至2000年7月,笔者运用正清风痛宁配合云克(锝[99Tc])治疗A S 3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望丰;安莉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12例误诊分析

    远端型肾小管酸中毒(dRTA)是由于远端肾小管酸化功能障碍,在管腔液与管周液间不能产生与维持一个大的氢离子梯度.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容易造成误诊.现总结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及我院1995~2000年确诊的dRTA 42例,其中12例曾被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虞旭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影响胃癌根治术后生存期的多因素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胃癌的生物学行为及病变浸润程度、淋巴转移等与预后的相关因素的研究表明,胃癌根治术后生存期的长短与下列因素相关:术前肿瘤的大小、病变浸润的深度、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及范围、组织病理学的特性等.本文对我院125例病人进行了相关因素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菊英;罗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甲胎球蛋白检测在小儿内胚窦瘤的临床意义

    内胚窦瘤是高度恶性的肿瘤,多发生于婴幼儿.内胚窦瘤有合成甲胎球蛋白的生物学特征,因此,临床上通过检测甲胎球蛋白(AFP)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判断手术切除是否彻底,术后监护、药物疗效评价及预测肿瘤是否复发或转移等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10年来我院收治内胚窦瘤16例,现结合病例分析讨论其诊断治疗与AFP随访检测意义.

    作者:李鹰;李团光;王圣石;杜敬民;李存长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卡介苗多糖核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评价卡介苗多糖核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14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组及对照组,预防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肌注卡介苗多糖核酸0.5mg,每周2次,共18次,对照组仅用一般治疗.两组患者每2周门诊随访1次,记录呼吸道感染次数、天数,于用药前、用药后4周、24周查血清IgA、IgG、IgM,共观察6个月.结果预防组呼吸道感染例数、感染天数及未发生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卡介苗多糖核酸对COPD患者有预防呼吸道感染的作用,减少复发次数,缓解患者病情.

    作者:张二明;姚震;向平超;王于虹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雾化吸入速尿治疗哮喘急性发作

    速尿雾化吸入可抑制哮喘患者不同类型细胞的活化而发挥抗哮喘作用[1]。有报道哮喘患者吸入速尿1s用力呼气容积(FEV1.0)明显升高[2]。但目前有关雾化吸入速尿的临床应用研究很少。为此作者对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雾化吸入速尿,并与生理盐水比较,以了解速尿的疗效。

    作者:刘志光;吴怀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硬化病人血浆内毒素水平的改变(附29例报告)

    肝硬化患者在我国极为常见,不同患者的预后有着显著的差异,其原因较为复杂.近年来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增高对疾病的影响已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为此,作者检测了我院29例肝硬化住院病人外周血血浆内毒素含量,以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

    作者:袁伟建;张桂英;邹益友;刘家双;陈凤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一氧化氮、γ-干扰素变化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γ-干扰素(IFN-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意义.方法检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NDR)、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DR)及正常人血中NO、IFN-γ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DR组NO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FN-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DR组NO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明显低于糖尿病无眼底病组(P<0.05);DR组IFN-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明显低于糖尿病无眼底病组(P<0.01).结论 NO、IFN-γ共同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NO、IFN-γ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对NO、IFN-γ的深入研究,有望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刘忠伦;黄厚斌;罗南萍;徐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依那普利与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肾病治疗已取得较为肯定的疗效:能减轻蛋白尿、降低血压、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1].但是各种ACEI的价格不同,而病人却需长期服用.故我们应该在疗效和副作用相同的前题下,选择便宜的ACEI,以减少病人的医疗费用.为此,我们将服用ACEI依那普利和苯那普利对比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文勇;叶任高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内科综合治疗重症胰腺炎27例临床分析

    急性重症胰腺炎(ASP),是一种危重急腹症.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目前国内外医疗机构趋向于非手术治疗.我们自2000年1月~2001年2月采用内科综合疗法治疗ASP,获较高治愈率,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秦咏梅;孙屹峰;杨云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人支气管肺重症感染的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支气管肺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重症支气管肺感染对老年人威胁较大,有时往往成为直接死因.老年人由于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加之患有多种基础疾病,致使支气管肺感染的发病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高.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年收治的重症支气管肺感染138例,旨在研究其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多因素.

    作者:梁先万;张天利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口服氟康唑治疗阴道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真菌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器疾病,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是妇产科常见病,复发率高,治疗时间长,常规治疗用药如制霉菌素,酮康唑副反应大,患者不易坚持用药.我科2000年全年用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的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病例3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淑清;徐伟全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肛肠病术后连续硬膜外注药镇痛104例报告

    由于肛门部感觉敏锐,术后疼痛剧烈,患者非常痛苦,而且疼痛及其应激反应,易引起术后并发症.因此肛肠病术后镇痛,一直以来是我国学者致力研究的项目.我院自1999年以来,术后行连续硬膜外注药镇痛10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炳良;金超;徐道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胃Dieulafoy病的内镜诊疗

    Dieulafoy病又称消化道黏膜恒径小动脉破裂出血、孤立性糜烂、杜氏溃疡等,临床表现以突发性消化道大出血为主,可直接威胁病人生命,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临床并非罕见,作者自1993年7月至2001年4月共收治11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佳平;付博;李森林;周斌;张秋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衰的机械通气治疗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由于自身呼吸器官长期被破坏和逐年衰退的肺功能,一旦在某种因素的诱发下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时,往往出现严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重度呼吸困难,昏迷等症状.病死率很高.此时单纯依靠氧疗及药物治疗常难以奏效.及时行机械通气则可迅速改善患者的严重缺氧状况,为进一步治疗原发病争取了时间.现就1994年~1997年间,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收治的12例60岁以上部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衰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霍刚;金晓玲;管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