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海龙;冯仲信;黎桂雁
横纹肌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眶内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血行转移,甚至死亡[1].本院2009年收治1例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补钙对于妊娠期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在我院建卡定期行孕期检查的孕妇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补钙组于孕16周后至分娩前口服螯合型氨基酸钙1 200 mg,1次/d;另50例为对照组未补充任何钙剂.结果 治疗组妊高征发生率4.0%,无重度妊高征发生;对照组妊高征发生率为26.0%,重度妊高征发生率4.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孕期补钙对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绍雄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预防老年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老年带状疱疹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常规口服泛昔洛韦、静点胸腺肽、肌注维生素B1、B12,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小剂量强的松12 d,疗程均为14 d,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止痛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止疱、结痂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带状疱疹早期、短程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预防后遗神经痛.
作者:秦凌花;赵华;李慧;王月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患者8例,术后留置导尿管2~4周.结果 病人术后全部随访3~15个月,1次性手术治愈2例,有效6例.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术是治疗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效果好,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朴仁京;李洪秀;任山;张喜维;翟德军;邹恩泽;齐健;杜刚;张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种多、病情复杂多变,新的诊疗技术层出不穷.对于广大医学生而言,是内科临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作者:阴赪茜;李志忠;张京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依靠心电图的特异改变、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症状,以及血清中相关酶的异常变化来确诊.对于隐匿型AMI,血清中有关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则具有特殊价值[1].
作者:曹玉静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叩背排痰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的作用,提高排痰效果,尽可能缩短病程.方法 将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0例按有无叩背排痰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有叩背排痰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2.4%,优于对照组75.0%,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症状开始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叩背排痰在促进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排痰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张莉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噻吩吡啶类血小板聚集(platelet aggregation,PA)抑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抗血栓治疗.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作者:陈丰;彭俊;王祥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为解决耳科英语教学的枯燥难懂问题,我们尝试以病例切入主题展开对疾病的讨论讲解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并应用于七年制的专业课教学,在实践中受到良好效果.这种以病例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比灌输式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作者:刘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铜代谢障碍,体内铜在肝脏、脑部、角膜和肾脏等器官异常沉积.MRI检查对评价HLD脑部病变有一定作用,现报道2例.
作者:李清娟;周荣林;靳二虎;马大庆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愈肾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95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厄贝沙坦150 mg/d及降糖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应用自制中药愈肾丸,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24 hUAER、IL-1、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愈肾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协同作用,可延缓肾损害进展.
作者:贺丰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卵磷脂络合碘治疗玻璃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总结了2009年2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诊断为玻璃体出血并应用卵磷脂络合碘治疗患者43例,所有患者初诊及复诊行视力检查、裂隙灯、间接检眼镜及眼部B超检查.结果 43例患者,显效28例(65.1%),有效12例(27.9%),无效3例(7.0%).总有效率为93.0%.结论 卵磷脂络合碘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玻璃体出血药物.
作者:赵露;王艳玲;洪慧;唐思梦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以腹泻为首要症状的急性阑尾炎的误诊原因及预防.方法 总结我院自1999~2007年肠道门诊12例急性阑尾炎误诊为感染性腹泻的原因.结果 通过我院肠道门诊的就诊病例分析,急性阑尾炎首发症状为腹泻的病例12例,被误诊为感染性腹泻.询问病史不详细、体格检查不仔细,没有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全面分析作出正确的临床诊断,片面认为首发症状为腹泻的病例确诊为感染性腹泻,以至于急性阑尾炎均因腹泻为首要症状而误诊.结论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不详细和临床经验欠缺是急性阑尾炎误诊为感染性腹泻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业满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SySmex UF-1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SySmex UF-1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干化学法、显微镜检查分析970例门诊患者的尿液,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SySmex UF-1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时受结晶、细菌、酵母菌、破碎红细胞、影红细胞等物质的影响,UF-100i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阳性率为43.6%,显微镜镜检法阳性率为29.6%,经χ2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性(χ2=41.1,P<0.05).结论 当尿液中有结晶、细菌、酵母菌存在时,可导致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出现假阳性, 破碎红细胞、影红细胞可导致假阴性.因此,尿红细胞的检测,一定要结合干化学分析、显微镜镜检来综合分析.
作者:吴宝花;李柏中;郑淑霞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又因其发病率仅为1:5 000~1:100 000,在临床上属少见病,很易造成误诊.本文作者遇1例以频繁抽搐为主要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误诊为癫痫及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河;杨锡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患者术后护理的不同,提高护理的有效方法和质量.方法 随机选取120例宫外孕术后患者,分为腹腔镜和开腹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离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疼痛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体温及住院天数.结果 行腹腔镜手术组与行开腹手术组对比,年龄、产次、孕次、术前血β-HCG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54±10.6)min,开腹组为(51.0±11.2)min,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离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疼痛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体温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开腹组(P<0.01).结论 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恢复快,所需时间短,有效提高了护理水平,但技术要求高、视野范围小、操作范围窄、费用高是其不足.
作者:刘昱晋;蒋中俊;伍帮珍;田婧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下段部直肠癌行低位前切术(AR)进行保肛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3~2004年手术的20例直肠癌的病人,病变部位均位于中下段直肠,距肛缘的距离在10 cm以内.均一期行低位前切术,利用吻合器技术行保肛治疗.结果 本组20例病人均一期保肛成功,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术后常规行化疗.随访3~5年,5年生存率为65.0%,3年生存率为75.0%(2例并发肝转移死亡).结论 中下段直肠癌行低位前切术保肛,预后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在基层医院,尤其是普通患者,经济压力大的,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张以滔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瘦素是肥胖基因编码的一种蛋白质产物,主要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常存在高瘦素血症,表现为瘦素抵抗.
作者:狄欣欣;刘和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各种心脏病发展到晚期大多导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严重影响着心脏病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而常规治疗手段效果有限,骨髓干细胞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现就骨髓干细胞的分类、作用机制、途径、存在的问题及前景等作简要介绍.
作者:龚怡;雷长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5年8月至2008年4月238例胸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情况,分为高龄组(65岁以上)及低龄组(60岁以下)两组.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对围手术期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高龄组术前合并症发生率(63.1%)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2%)较低龄组高(分别为12.1%与13.8%),住院时间较长;围手术期死亡3例,其中高龄组2例,低龄组1例.结论 老年人开胸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了解开胸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加强对围手术期处理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黄金龙;郭人敦;王明通;吴邦瑜;张邦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