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龙;郭人敦;王明通;吴邦瑜;张邦辉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愈肾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95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厄贝沙坦150 mg/d及降糖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应用自制中药愈肾丸,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24 hUAER、IL-1、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降低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愈肾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协同作用,可延缓肾损害进展.
作者:贺丰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为解决耳科英语教学的枯燥难懂问题,我们尝试以病例切入主题展开对疾病的讨论讲解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并应用于七年制的专业课教学,在实践中受到良好效果.这种以病例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比灌输式教学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作者:刘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补钙对于妊娠期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在我院建卡定期行孕期检查的孕妇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补钙组于孕16周后至分娩前口服螯合型氨基酸钙1 200 mg,1次/d;另50例为对照组未补充任何钙剂.结果 治疗组妊高征发生率4.0%,无重度妊高征发生;对照组妊高征发生率为26.0%,重度妊高征发生率4.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孕期补钙对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绍雄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又因其发病率仅为1:5 000~1:100 000,在临床上属少见病,很易造成误诊.本文作者遇1例以频繁抽搐为主要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误诊为癫痫及药物性肝损害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河;杨锡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智能化的教学手段,为高校实验教学提供了高效、交互、实时的操作环境和良好的服务.而病原生物学多媒体实验室的特殊性在于实验教学过程中会接触病原微生物,这就对其实验室的管理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郭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叩背排痰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的作用,提高排痰效果,尽可能缩短病程.方法 将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0例按有无叩背排痰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有叩背排痰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2.4%,优于对照组75.0%,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临床症状开始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叩背排痰在促进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排痰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张莉娅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HLD)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患者由于铜代谢障碍,体内铜在肝脏、脑部、角膜和肾脏等器官异常沉积.MRI检查对评价HLD脑部病变有一定作用,现报道2例.
作者:李清娟;周荣林;靳二虎;马大庆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小阴唇粘连指幼女的两侧小阴唇部分或全部粘连在一起,遮盖尿道口与阴道口,主要继发于幼女外阴阴道炎未及时处理或长期慢性外阴阴道炎.临床上常见于5岁以下幼女,本院妇科共收治小阴唇粘连25例,其中12例因家长或基层医疗单位诊断为外阴发育畸形而入我院就诊.因对此12例患儿给予了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招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应用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组(治疗组)各46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和螺内酯,疗程12周.观察治疗效果并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FF)和血浆B型利尿钠肽(BNP)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LVFF、BN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浆中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王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5年8月至2008年4月238例胸段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情况,分为高龄组(65岁以上)及低龄组(60岁以下)两组.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死亡率,并对围手术期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高龄组术前合并症发生率(63.1%)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2%)较低龄组高(分别为12.1%与13.8%),住院时间较长;围手术期死亡3例,其中高龄组2例,低龄组1例.结论 老年人开胸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了解开胸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加强对围手术期处理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黄金龙;郭人敦;王明通;吴邦瑜;张邦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通过对外科实习生出科量化考核结果的研究分析,探讨外科临床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外科临床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作者:宋兵;沈历宗;徐皓;黄华兴;肇毅;史京萍;王水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高热的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6月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现高热(体温高于39.0℃)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11例高热患者中,2例采用单纯抗生素及对症治疗,9例需采用外科处理,其中包括调整肾造瘘管位置及更换双J管8例,输尿管镜取石1例,11例患者均得到治愈.结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现高热的患者,虽然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必需的,但是积极的外科处理也是极其重要的.
作者:苏海龙;冯仲信;黎桂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中下段部直肠癌行低位前切术(AR)进行保肛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3~2004年手术的20例直肠癌的病人,病变部位均位于中下段直肠,距肛缘的距离在10 cm以内.均一期行低位前切术,利用吻合器技术行保肛治疗.结果 本组20例病人均一期保肛成功,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瘘,术后常规行化疗.随访3~5年,5年生存率为65.0%,3年生存率为75.0%(2例并发肝转移死亡).结论 中下段直肠癌行低位前切术保肛,预后效果好,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在基层医院,尤其是普通患者,经济压力大的,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张以滔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患者8例,术后留置导尿管2~4周.结果 病人术后全部随访3~15个月,1次性手术治愈2例,有效6例.结论 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术是治疗尿道狭窄的有效方法,效果好,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
作者:朴仁京;李洪秀;任山;张喜维;翟德军;邹恩泽;齐健;杜刚;张健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用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副作用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均<0.05);其中治疗后2周末,西酞普兰组评分下降较阿米替林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4~6周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较阿米替林组少而轻.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但起效较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张淑芬;潘继英;全权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横纹肌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眶内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发展快,如治疗不及时,可引起血行转移,甚至死亡[1].本院2009年收治1例儿童眼眶横纹肌肉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噻吩吡啶类血小板聚集(platelet aggregation,PA)抑制剂.已经广泛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抗血栓治疗.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作者:陈丰;彭俊;王祥贵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食管手术中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在预防乳糜胸方面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66例食管手术中采取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的病人,其术后胸腔引流液的分析,了解术后乳糜胸发生的情况.结果 64例病人中,术后第1天乳糜定性试验阳性45例,64例病人术后第2~4天引流量少于50 ml,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2例病人引流量较多,于手术后第6天引流量减少至50 ml,拔出胸腔闭式引流管.结论 在食管手术中,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能有效地降低乳糜胸所致的严重并发症,提高乳糜胸的治愈率,降低二次手术的几率.
作者:陈伦元;陈锡树;李波 刊期: 2010年第05期
近十几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手术器械的不断发展更新和完善,术者及患者要求的不断提高,腹腔镜下手术在显微外科和妇产科的临床应用日趋成熟和广泛.腹腔镜手术以其安全、简单、有效而成为治疗对异位妊娠佳方式.
作者:解伟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名护理专业学生(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评价两组护生综合素质能力,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率和患者对护生的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综合素质能力合格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7%),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68.3%),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能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在护生带教教学中应大力推广临床路径式带教方法.
作者:简明;胡菊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