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华;何述萍;曾婧
随着人口的老年化,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多,尤以脑出血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能力.脑出血后常常伴发情绪障碍,继往对脑出血抑郁患者研究较多,但对脑出血后焦虑者的研究报道却不多.本文对本院近年对急性脑出血后焦虑患者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阳;张印三;王爱茹;余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阴道后壁桥式缝合术治疗阴道后壁膨出的效果.方法 我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采用阴道后壁桥式缝合术治疗阴道后壁膨出患者25例.根据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Ⅰ度10例(40%),Ⅱ度11例(44%),Ⅲ度3例(12%),Ⅳ度1例(4%).结果 单纯行阴道后壁桥式缝合术的平均手术时间20~25 min,出血量15~20 ml,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24月,24例患者Bp点均位于正常位置,1例复发,复发率4%.25例患者无包涵体囊肿形成.患者下腹坠胀,排便不畅症状消失.结论 应用自体阴道壁行桥式缝合术治疗阴道后壁膨出,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价廉易行,无排斥反应,不易复发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余云霞;许群;毛茶仙;余涯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和褪黑素(MT)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Allen的重物坠落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72只致伤大鼠分为4组,MP伤后立即给予30 mg/kg的甲基强的松龙,MT予以10 mg/kg的褪黑素,MP+MT组联合应用上述两药,无水乙醇组予以无水乙醇.分别在伤后4 h、24 h、10 d处死动物,观察受损部位脊髓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及病理形态,其中10 d组记录10 d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斜板试验.结果 甲强龙、褪黑素及两药联合治疗组在抑制脂质过氧化、行为学评分及病理形态上与无水乙醇组相比有很大的提高,但三个治疗组在上述方面上却处于同一水平.结论 甲强龙、褪黑素及两药联合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在同一水平.
作者:段大志;刘勇;张治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氧化亚氮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自愿要求人工流产者924例,分为氧化亚氮镇痛组464例,对照(无镇痛)组460例.结果 氧化亚氮组镇痛有效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25.0%,两组间镇痛效果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阴道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氧化亚氮镇痛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P<0.01).结论 氧化亚氮是一种吸入性麻醉剂,可达到无痛人工流产的良好效果,同时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不影响子宫收缩,不增加出血量,病人自控操作方便,安全易行,显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玉萍;王文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重新生儿成功转运对降低整个区域的新生儿死亡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新生儿转运不是一般的运送患儿,需要专门的转运设备及经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转运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密切监测与救护,使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我科自成立新生儿转运中心以来,转运设备日益完善,医护队伍日益庞大,大大的提高了急危重新生儿的转运质量,是各基层医院抢救急危重新生儿的坚实后盾.现将我科自2006年11月至2008年6月出诊转运588例新生儿报告如下.
作者:刘洁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均获成功,病理诊断为乳腺纤维瘤(普通型).37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至2年,平均13个月,均未出现积乳及复发.结论 乳腺纤维瘤是常见的乳房良性肿瘤之一,诊断明确后对于瘤体小于1 cm者应以临床观察或中药治疗为主,瘤体大于3 cm或生长速度较快者应手术治疗,绝经后出现腺瘤应立即手术治疗,并且常规术中做快速病理检查,以便排除恶性病变.
作者:邓殿忠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蒙脱石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6例常规治疗加用蒙脱石保留灌肠,按每次3 g,每天1或2次,连用1~3 d.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蒙脱石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曹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笑气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胎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阴道分娩正常产妇120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开展一对一陪伴分娩的基础上,由主管助产士在身边主动协助,再辅以自主的吸气,每次在宫缩前45 s,吸入笑气3次;对照组是由产妇自主吸气,每次在宫缩前30 s,吸气入笑5次.观察两组临床镇痛效果、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结果 实验组平均吸气量为0.95 L,而对照组平均吸气量为1.45 L,实验组吸气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镇痛有效(评分0~1级)率为83.3%,而对照组镇痛有效率为58.3%,可见实验组吸气效果比对照组更为有效(P<0.01).两组吸入方法对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结论 笑气用于分娩镇痛,镇痛效果明显,产程时间短,对母亲胎儿均无影响,产妇乐于接受,方法简单,是一种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的镇痛方法.
作者:刘凤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氯胺酮麻醉是小儿临床外科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简便易行,效果好,并发症少[1].为此,我科在近年应用氯胺酮肌注行小儿麻醉共251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各级医院广泛迅速地开展起来,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总体来看,技术基本成熟.但黄志强统计34家医院9 789例LC,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34%[1].而LC 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则后果多十分严重,如胆管损伤、胆汁瘘、大出血、消化道脏器损伤等都有致命危险.故随着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的发病率的增高和LC手术数量的增加,深入探讨手术方法,对进一步减少手术并发症、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十分必要.
作者:李先锋;刘奉顺;陈敬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术的配合与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危重病患者在急诊应用气管插管术的配合和护理体会.结果 抢救危重患者88例,成功72例,抢救成功率81.8%.结论 气管插管术是急诊医学抢救危重症患者重要常用工具之一,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的配合与护理,提高气管插管效率及应用机械通气质量,使患者在短时间得到有效的生命支持,对提高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及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秀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时间短,应激反应强,过浅的麻醉不能有效抑制患儿术中的应激反应,过深的麻醉虽然抑制了应激反应,却影响了患儿的苏醒.我们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泵注静脉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泽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特点.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在我院诊治的老年ITP患者52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中可评价疗效49例,27例急性ITP有效者(显效、良效加进步)23例,4例无效;22例慢性ITP患者共治疗26例次,有效者14例次,12例次无效.27例急性ITP患者中随访18例,10例(55.5%)在随访期间转变为慢性;有2例ITP患者死于出血.结论 老年ITP的出血症状较严重,多数急性ITP患者转变为慢性,治疗应讲究个体化原则,积极治疗合并症可防止严重出血.
作者:黄丽娟;李玉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骨外科治疗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根据不同年龄组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方案,具体方法是: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开展启发性健康教育,缓解症状性健康教育,术前健康教育及专科护理,术后健康教育,手术治疗和术后功锻炼.结果 34例开放性骨折患儿成功接受手术,63例闭合性骨折患儿接受了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57例肩关节和肘关节脱位,进行了手法复位,积极配合功能锻炼,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对小儿骨外科患儿实施健康教育,可启发患儿为治疗树立起坚强的信心,保证术中、术后的治疗方案顺利进行,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
作者:何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多发病,指发生于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占腹外疝的90%以上[1].疝囊可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突出浅环并可进入阴囊,形成腹股沟斜疝;也可经过腹壁下动肪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深环,也不进入阴囊形成腹股沟直疝.手术是迄今为止治疗腹股沟疝有效的方法,但其术后复发率较高的问题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百余年来,不少学者不懈地致力于其基础和临床研究,认识不断更新,术式纷繁多样,总体可分为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式,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式三种.本文现将这三种方法做一总结.
作者:黄玉海;杨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低钾性周期性麻痹(HOKPP)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48例急诊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例患者中,原发性40例,其中有家族史者3例,散发37例;继发于甲亢者8例.有心电图资料者48例,其中,正常10例,有典型低血钾改变者38例.经过口服和静脉注射钾后,全部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血清钾及心电图的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HOKPP.继发性HOKPP者要加强原发病治疗,避免各种诱因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作者:赵开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疗效和操作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行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手术适应证及操作要点.结果 本组15例随访3~28个月无手术死亡,患者术后6~12 h即能下床活动,7~10 d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无伤口感染、复发者.结论 开放式前入路腹膜前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安全可靠的术式.只要嵌顿内容物无脓肿形成、坏死肠管未破裂同样适用,此法避免了患者第2次手术;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清南;黄耀;杨莉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安阳县医务人员的吸烟状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合理有效的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县级医院2所、乡镇卫生院5所共7家医疗单位的362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总吸烟率为28.73%,男性吸烟率为49.03%,女性吸烟率为1.92%;男性医务人员的吸烟率随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女性医务人员的吸烟率随年龄增大呈下降趋势;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医务人员吸烟率明显高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在吸烟相关知识知晓方面,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的认知程度除吸烟不利于健康认识基本相同外,在其它方面(如香烟的有害成分、导致相关疾病等)存在明显差异;吸烟的主要原因为社交需要.结论 男性医务人员吸烟状况比较严重,特别在病人面前吸烟对周围人群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应加强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控烟培训,以控制医务人员的吸烟率,创建无烟医院环境,来带动整个民众吸烟率的下降.
作者:王振静;王飞月;韩伯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黄斑水肿作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并发症,人们对其发病机制及致病因子作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报道作一,主要介绍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与临床常见的致病高危因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囊样水肿发病率较从前已明显减少,但仍应重视对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及致病因子的研究.
作者:许超;王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双岐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调整饮食、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岐杆菌、蒙脱石散口服,疗程3~5 d,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观察组68例中显效48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60例中显效35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95,P<0.05).结论 双岐杆菌、蒙脱石散联用有相互协同作用,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排出,有利于恢复肠道内环境稳定,用于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邹远泉;覃彩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