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开庆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新生儿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危重新生儿成功转运对降低整个区域的新生儿死亡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新生儿转运不是一般的运送患儿,需要专门的转运设备及经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转运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密切监测与救护,使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我科自成立新生儿转运中心以来,转运设备日益完善,医护队伍日益庞大,大大的提高了急危重新生儿的转运质量,是各基层医院抢救急危重新生儿的坚实后盾.现将我科自2006年11月至2008年6月出诊转运588例新生儿报告如下.
作者:刘洁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和褪黑素(MT)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Allen的重物坠落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72只致伤大鼠分为4组,MP伤后立即给予30 mg/kg的甲基强的松龙,MT予以10 mg/kg的褪黑素,MP+MT组联合应用上述两药,无水乙醇组予以无水乙醇.分别在伤后4 h、24 h、10 d处死动物,观察受损部位脊髓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及病理形态,其中10 d组记录10 d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斜板试验.结果 甲强龙、褪黑素及两药联合治疗组在抑制脂质过氧化、行为学评分及病理形态上与无水乙醇组相比有很大的提高,但三个治疗组在上述方面上却处于同一水平.结论 甲强龙、褪黑素及两药联合对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在同一水平.
作者:段大志;刘勇;张治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实验教学可为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提供思考和实践的空间,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供宽广的平台.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师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提出更改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正确定位师生关系的方法,以达到达到加强医学生实践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目的 .
作者:王冬梅;田余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与胺碘酮联合运用在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中的作用.方法 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128例,以入选时间顺序按自然数编号,单数者64例(A组)抗凝3周后以胺碘酮0.2 g,3次/d,随后0.2 g每日一次;双数者64例(B组)开始抗凝3周的同时给予厄贝沙坦150 mg每日一次,3周后加用胺碘酮复律(剂量和服法同A组),观察一个月后转复窦性心律的例数及已复律者在6个月时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结果 治疗1个月后,A组转窦性心律成功率54.60%,B组转窦性心律成功率76.56%.治疗6个月,A组维持窦性心律占74.29%;B组维持窦性心律占91.84%.B组转复成功率及中期(6月)维持窦性的情况均优于A组(P<0.05).结论 复律前短期服用厄贝沙坦能提高胺碘酮对持续性房颤的复律效果;中期使用厄贝沙坦能防止房颤的复发.
作者:张虹;马雪兴;王允;姚金良;韩震;汤佩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序贯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蒙脱石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116例口服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①A组66例,先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清水洗胃、导泻后胃管内或口服注入蒙脱石混合液;②B组50例,进行常规洗胃、导泻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洗胃液潜血试验、胆碱酯酶的变化、出现阿托品化的时间、血压、病程以及特殊的临床表现等.结果 A组患者全血胆碱酣酶活力的恢复、洗胃液潜血试验率、出现阿托品化的速度明显较B组快,病程短,特殊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收缩压方面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序贯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和蒙脱石对AOPP患者有抑郁上消化道出血、保护胃肠功能、阻止毒物吸收、减少特殊的临床表现出现的作用.
作者:石楚才;程望林;王红艳;杜小梅;袁良玉;潘晓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黄斑水肿作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并发症,人们对其发病机制及致病因子作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报道作一,主要介绍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与临床常见的致病高危因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囊样水肿发病率较从前已明显减少,但仍应重视对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及致病因子的研究.
作者:许超;王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7例腹股沟疝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9例)行平片法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B组(28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57 例腹股沟疝的患者完成手术100%,A组比B组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差异具均有显著性(P<0.05),在并发症及复发率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平片法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均有较好的疗效,平片法术后疼痛感轻,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多发病,指发生于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占腹外疝的90%以上[1].疝囊可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突出浅环并可进入阴囊,形成腹股沟斜疝;也可经过腹壁下动肪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深环,也不进入阴囊形成腹股沟直疝.手术是迄今为止治疗腹股沟疝有效的方法,但其术后复发率较高的问题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百余年来,不少学者不懈地致力于其基础和临床研究,认识不断更新,术式纷繁多样,总体可分为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式,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式三种.本文现将这三种方法做一总结.
作者:黄玉海;杨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1],是口服农药中毒急诊急救的常见并发症病之一.我院于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应用雷贝拉唑治疗急性口服农药中毒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9例,与同期使用法莫替丁治疗39例相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梅;刘志侠;刘艳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术的配合与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危重病患者在急诊应用气管插管术的配合和护理体会.结果 抢救危重患者88例,成功72例,抢救成功率81.8%.结论 气管插管术是急诊医学抢救危重症患者重要常用工具之一,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术的配合与护理,提高气管插管效率及应用机械通气质量,使患者在短时间得到有效的生命支持,对提高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及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张秀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P-选择素、胰岛素抵抗(IR) 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对10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有肾病者为DN组、无肾病者为DM组)和正常对照组(NC),进行空腹血糖(FPG)、胰岛素、P-选择素测定,计算HOMA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DN和DM组血中的FPG、胰岛素、P-选择素及HOMA-IR均高于NC组(P<0.01),且DN组上述结果都高于DM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IR与P-选择素呈正相关,多元回归显示DN发生与高FPG、高胰岛素、IR及P-选择素相关.结论 P-选择素参与了IR,且P-选择素与IR一起参与了T2DM患者DN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陈祥坤;盛春永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神经元IκB及核因子κB(NF-κB)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κB、NF-κB的动态表达,并与假手术组对照.结果 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脑缺血再灌注后,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IκB 阳性细胞数逐渐减少(P<0.01),NF-κB蛋白阳性细胞逐渐增加(P<0.01).结论 脑缺血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导致IκB降解,引起NF-κB的激活,进一步导致自由基大量产生,加重了细胞内DNA的损伤,从而促进损伤区的神经元凋亡.
作者:陈芳莲;张丽侠;雷平;张建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大鼠心脏异位移植手术操作改良方法及成功的关键因素.方法 采用Ono创建的大鼠心脏异位移植模型制作方法,并作部分改良,缩短了手术时间及供心缺血时间.结果 预实验30次,成功率36.7%.正式实验100次,成功率达到87.0 %,正式实验手术总时间为60±5 min,供心热缺血时间为5±1 min,供心冷缺血时间27±5 min,心脏复跳时间为1.5±1.0 min.结论 成功完成实验的关键因素是:严格的动物选择;清洁手术器械;适度的麻醉;缩短供心热缺血时间;准确的吻合技术.
作者:王约青;沈承澜;金庆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如何护理气管插管病人在护理措施中有详细要求,当有创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在护理上寻求新突破,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作用.方法 确定呼吸机环路污染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中的作用,每3 d、每7 d、每15 d更换环路管道相比较.结果 在使用呼吸机维持患者生命过程的临床护理中,制定详细、周密的护理计划和进行相关化验检查.结论 保持病人口腔清洁、及时吸痰、准确及时执行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根据实验室相关检查,拟定以每7 d更换环路管道,作为佳环路更换时间.
作者:钟月琴;利旭辉;刘子永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54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或外科综合治疗、常规护理,心理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治疗.结果 心理干预组总有效率94.8%,对照组总有效率88.3%,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提高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程度,促进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金桂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 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下降和功能异常,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综合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按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国内将再障分为慢性再障(CAA)和急性再障(AAA),后者亦称为重型再障(SAA)-Ⅰ型.慢性再障如果病情恶化加重,则称为SAA-Ⅱ型.AA病情重,危害大,疗效差,死亡率高,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引起AA发生的确切原因尚不明了,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紊乱在AA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本文对近年来AA的发病机制、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苹;朱传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时间短,应激反应强,过浅的麻醉不能有效抑制患儿术中的应激反应,过深的麻醉虽然抑制了应激反应,却影响了患儿的苏醒.我们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泵注静脉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泽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初步的分析.方法 对我院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有全子宫切除指征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组(TLH组)100例和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组(TAH组)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TLH组术中出血量(125.1±64.2 ml)显著少于TAH组(82.2±39.5 ml),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TLH组排气时间(34.7±11.9 h)显著短于TAH组的(53.3±11.8 h),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TLH组的术后疼痛程度也小于TAH组(P<0.05);TLH组的术后恢复时间(2.1±0.2 d)显著短于TAH组(4.3±0.7 d),TLH组住院时间(4.5±1.3 d)显著短于TAH组(6.4±1.4 d)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在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不仅是安全可行的,而且具有创伤小、腹腔内环境干扰小,而且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腹部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方法.方法 总结64例腹部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救治,并进行分析.结果 57例治愈,生存率89.1%;死亡7例,病死率10.9%.死亡原因腹腔大出血4例,严重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结论 腹部严重多发伤,伤情复杂,危急,不是单个损伤的相加,并发症常可致命,注意早期全面诊疗,尽早行确定性手术治疗.休克的抢救及腹腔大出血的处理,术后并发症早诊治,是提高救治的关键.
作者:肖步耘;欧阳映辉;罗昭胜;陈志雄;周贤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确定本地区健康农民血脂项目的 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81名健康农民献血员血脂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其参考范围,与本实验室现行血脂参考范围进行比较.381名献血员按性别、年龄分组,观察其差异.结果 ①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载脂蛋白B(ApoB)与本实验室现行血脂参考值的差异较大.②按性别分组后,高密度脂蛋白(HDL)与载脂蛋白A(ApoA)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结果分别为,HDL:男性1.50±0.37 mmol/L,女性:1.39±0.29 mmol/L;ApoA:男性1.49±0.28(g/L),女性1.40±0.19(g/L).③按年龄段分组后,总胆固醇(Chol)在不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分别为:18~35岁4.48±0.73 mmol/L,36~45岁4.92±0.90 mmol/L,46~55岁5.08±0.95 mmol/L.结论 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人群有必要建立血脂项目的 参考范围,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王文建;饶绍琴;CHUAN Liang-min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