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悦
目的:小儿推拿根植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在临床医学的研究中已经证明其独特价值。通过对于小儿推拿的发展现状的客观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儿推拿的不断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仅建立在中医理论发展本身,同时在吸收和借鉴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小儿推拿的良好发展。小儿推拿的前景是光明的,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保持客观、严谨和敢于专研的态度。
作者:刘爽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体会的价值开展研究、分析。方法选择 XX 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200例脾胃病患者,100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设为研究组,10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设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所有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后,脾胃病症状有98例患者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8%而且未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有75例症状得到改善,有效率为75%,1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在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面,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脾胃病患者开展中医辨证治疗,所取得的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不良反应小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刘向洁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设备都得到了较大的健全,特别是超导核磁共振系统,该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对于各种疾患的分析和确定,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当中,水冷系统具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可以由此来采取良好的维护保养措施,保证超导核磁共振系统的长久、安全使用。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者:陈永祥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观察不同穴位状态下推拿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方法: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给予力敏腧穴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腧穴推拿治疗,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结合针刺,每日治疗1次,共15天。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田中靖久症状量表及 VAS 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发现患者临床症状、功能评分显著增长,VAS 积分明显下降,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更明显,临床疗效更优,试验组总有效率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腧穴推拿结合针刺。
作者:毛强健;叶文国;迟振海;杨亚男;许巍;刘祖琴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观察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法:选择适合病例,麻醉后,手法整复或切开复位,牢固固定,针孔无菌包扎。定期消毒,术后预防感染、脱水等对症治疗。疼痛消失后即可在医生指导下,行肌肉及关节康复性功能练习。定期拍片复查及调整骨折对位情况,待骨痂形成,临床愈合后可拔针。逐渐恢复正常活动。结果:60例患者均在24个月内得到随访,全部达到临床愈合拔针时间1~7个月,平均3.5个月,其中针孔感染2例,经局部换药后治愈。结论: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特别是对开放性、软组织损伤重、污染重的四肢骨折,既能进行有效的固定,同时利于伤口处理及治疗,还能减轻进一步操作,大限度地减少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
作者:周航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妇产科护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工作是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相关的护理,因此,在实际的护理中需要更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以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然而在如今的妇产科护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着重探讨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并积极的寻求相关的解决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作者:吴桂珍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在腋臭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43名腋臭手术病人于术前术后采用了护理措施的指导。结果43例患者术后伤口甲级愈合35例,乙级愈合5例,丙级愈合3例。结论护理指导适合手术患者,对腋臭术前术后居家体位制动、日常生活训练、护理、拆线、换药等相关事项有一个明确交代,对术后伤口恢复有确切效果。
作者:张盛飞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妇产科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进入新世纪,妇产科病基础与临床的研究已取得一些突出性进展。同时,生化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新近兴起的纳米技术将在妇产科领域不断交叉与渗透,妇产科疾病谱也会出现改变,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妇产科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管更新,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引入到妇产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几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的防治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徐永琴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社区非药物治疗干预后在血糖控制方面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40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社区非药物治疗干预。针对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是常发于老年患者中的糖尿病类型,而社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居多,选择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具有一定代表性;社区非药物治疗干预后在血糖控制方面产生的影响十分显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邓志云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研究消化内科病患在住院期间出现的感染状况,分析病患内科感染的原因和症状,并制定一些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11年10月到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剖析。结果我院收治的40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病患,从体内总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而这些细菌对药物的抗生素的抗药性呈不断上涨的趋势发展。结论在临床治疗中,要密切关注病患呼吸系统感染预防工作,对抗生素的使用中正确运用抗生菌药物进行治疗,提高病患免疫力,增强病患康复效果。
作者:毛玉兰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导致我国医疗部门服务压力也随之增加。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服务是医学工作者的新探索,该服务模式有助于提高公民接受医疗服务的水平,同时也可以改善医疗部门服务的困境,本研究以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服务概念为入手点,着重分析该服务模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提高全科医师家庭责任制服务水平。
作者:盛燕明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妇产科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进入新世纪,妇产科病基础与临床的研究已取得一些突出性进展。同时,生化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新近兴起的纳米技术将在妇产科领域不断交叉与渗透,妇产科疾病谱也会出现改变,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为此笔者结合当今妇科病研究的发展趋势,对我国妇产科常见的疾病与诊治提出几点思考与建议。对于疾病的治疗,如今不但关注疾病的临床治疗,更加重视预防与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因此,物理疗法被广泛应用,现将妇产科疾病中物理疗法的应用作详细的探讨。
作者:沈白霜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通过护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肝癌病人介入治疗的护理情况,总结介入治疗肝癌病人护理的经验,从而确保病人尽快的康复出院。方法我院于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院我进行介入治疗的30名病人的进行了介入治疗,通过采取一些有效、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达到了病人康复快、疗效明显的效果。结果通过30例病人都完成了介入治病并顺利通过了介入后的一个反应期,通过护理,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病率,同时也使病人的痛苦得到减轻,进一步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结论通过护理人员的有效护理,减少了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增强了病人的治疗效果。
作者:商琪佳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研究白金养胃颗粒抗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的作用及对小鼠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幽门结扎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空白组、阳性对照药三九胃泰组及白金养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天将大鼠给药一次,连续5天,第5天给药后各组动物禁食不禁水18小时后麻醉,进行幽门结扎手术,禁食水。15小时后,颈总动脉取血,取全胃观察大鼠溃疡面积和溃疡指数。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热板刺激法进行抗炎和镇痛实验,测定小鼠耳肿胀度、抑制率及痛阈值。将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阳性对照药三九胃泰颗粒组和白金养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结果:胃溃疡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白金养胃颗粒能显著减小大鼠胃溃疡面积和溃疡指数。抗炎、镇痛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白金养胃颗粒能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度,提高小鼠痛阈值。结论:白金养胃颗粒具有抗幽门结扎型胃溃疡作用,并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孙洪洋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治未病”是我国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近几年来,医学领域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有关“治未病”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质疑声,因此“治未病”是否真正具有现实意义,成为如今热点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围绕有关中医“治未病”的简要概述、为何要研究中医“治未病”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并基于郝万山教授《不生气就不生病》一书对中医“治未病”思想进行了若干思考,并阐述了它的现实意义所在。
作者:马睿辰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探讨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相关性低血压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0.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有利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降低低血压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晶;郭莉;毕朝煜;任茜;孙晓静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型Ⅳ~Ⅴ期肝肾阴虚兼血瘀型患者,应用视网膜光凝术联合中医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法治疗的临床疗效。通过两组病员观察分析可以看出中医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法有助于提升单纯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肝肾阴虚兼血瘀型患者的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贺杰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供应室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发生和传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科室,它承担着全院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储存、发放等工作。它管理的好坏与医院院内感染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医院各科室的正常运转。供应室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领导不够重视、供应室人员结构不合理、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欠缺完善的消毒灭菌消毒设施、临床科室污染器械处理不当以及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差等。
作者:薛玉芹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方式也相应的发生了重大改变,人们越来越开始重视自身的生命健康安全。传染病由于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不易控制等特点,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重大因素,对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预防传染病,主要有:制定与完善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了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力度、加强了对传染病防治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等,但是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得传染病仍然是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作者:文红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并分析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在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等疼痛护理干预。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测评。结果:经过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疼痛程度,术后3d 观察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的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骨科患者术后的疼痛,加快患者术后的恢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宝莹 刊期: 2016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