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睿辰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6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研究组服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服用氨氯地平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6周,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显效率为53.89%,总有效率为81.67%;研究组显效率为65.00%,总有效率为94.44%。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其治疗效果良好,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祖丽英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门诊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管维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间门诊PICC 置管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1%)低于对照组(18.8%),且护理满意度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门诊 PICC 管维护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但德丽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研究日间手术病房管理护理模式。方法以2016年7月至2016年12月间我院日间手术病房中4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前3个月的216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护理模式;后3个月的270例患者为实验组,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日间手术病房依据其特点制定其有针对性管理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本文以危机管理在防范门诊护理纠纷中的实际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对门诊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和可能性进行探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推广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不断提高门诊医护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和法律观念,进而有效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在医疗质量监控过程中,危机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将危机管理理论应用于门诊护理纠纷的预防和处理中,能够有效提高医疗安全,为门诊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干预,降低门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作者:张悦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在中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股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各项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76.6±22.1)min 和(80.6±18.6)min,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68.9±23.2)ml,明显多于对照组的(112.2±18.8)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6±2.4)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3.2±2.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20.6±4.5) d,明显少于对照组(45.8±5.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显著临床效果,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小春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妇产科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进入新世纪,妇产科病基础与临床的研究已取得一些突出性进展。同时,生化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新近兴起的纳米技术将在妇产科领域不断交叉与渗透,妇产科疾病谱也会出现改变,病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妇产科疾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随着医疗技术的不管更新,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引入到妇产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本文中,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就几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的防治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徐永琴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体会的价值开展研究、分析。方法选择 XX 医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200例脾胃病患者,100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设为研究组,100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设为观察组,并对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所有患者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后,脾胃病症状有98例患者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8%而且未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有75例症状得到改善,有效率为75%,1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在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面,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脾胃病患者开展中医辨证治疗,所取得的效果良好,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不良反应小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刘向洁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探讨治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92只眼)视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两组治疗后副作用观察组出现明显较少。结论: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视神经炎疗法可行,可以提高西药对视神经炎治疗的有效率,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彭媛;薛静静;贾洪亮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分析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蒙医模式化护理对疗效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同样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策,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蒙医模式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症状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及指标改善比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亦更高(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蒙医模式化护理措施能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
作者:周香兰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日间手术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日间病房收治的245例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优质护理副服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对各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本组245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后其对病房环境、操作技能、服务态度、疾病知识宣教、住院期间整体护理等的满意度分别为80.8%、83.7%、84.9%、84.9%、83.7%;本组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仅3例出现切口渗血现象,占1.2%。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式对日间手术病房患者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对各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作者:唐蔓蔓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观察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法:选择适合病例,麻醉后,手法整复或切开复位,牢固固定,针孔无菌包扎。定期消毒,术后预防感染、脱水等对症治疗。疼痛消失后即可在医生指导下,行肌肉及关节康复性功能练习。定期拍片复查及调整骨折对位情况,待骨痂形成,临床愈合后可拔针。逐渐恢复正常活动。结果:60例患者均在24个月内得到随访,全部达到临床愈合拔针时间1~7个月,平均3.5个月,其中针孔感染2例,经局部换药后治愈。结论: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特别是对开放性、软组织损伤重、污染重的四肢骨折,既能进行有效的固定,同时利于伤口处理及治疗,还能减轻进一步操作,大限度地减少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发生。
作者:周航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如何进步学生临床学习的客观能动性,进步学生临床思想才干。本文经过从如何进步学生学习兴味,教学方法及考核方法革新浅谈临床教学体会,本文为临床教学方法及教学革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邱冉冉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对 CT 与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中诊断价值比较。方法从本院2013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核磁共振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 CT 检查,观察分析两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91.24%)优于对照组阳性检出率(54.2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27例患者图像显示出 T1W1和 T2W1信号(77.14%),7例表现出低信号区(20%),仅1例出关节囊积液(2.85%)。对照组经过 CT 检查所有结果表现出骨硬化与囊状透亮区。结论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诊断中常使用 CT 和 MRI 经检查,MRI 技术优势较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 CT 检查的使用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作者:卫家耆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社区医疗服务迫在眉睫,我国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已经开始广泛重视社区医疗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生的知识和技术服务对社会医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地位也在不断提升,也逐渐成为了我国若干年后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针对社会医疗服务受到了全科医学的何种影响给予了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刘平原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除了进行常规护理外,还实施优质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36.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与憋喘缓解时间均显著较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使其体温恢复时间与憋喘缓解时间显著缩短,使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小儿推拿根植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在临床医学的研究中已经证明其独特价值。通过对于小儿推拿的发展现状的客观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儿推拿的不断进步,这种进步不仅仅建立在中医理论发展本身,同时在吸收和借鉴西医理论的基础上,实现小儿推拿的良好发展。小儿推拿的前景是光明的,但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保持客观、严谨和敢于专研的态度。
作者:刘爽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1.4±0.5)分与生活质量评分(52.6±6.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3.6±0.8)分、(41.2±5.7)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莉莉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分析日间手术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日间手术病房2016年7月以来收治的患者490例,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分析护理效果。结果:435例患者对病房环境满意度97.9%,对主动介绍的满意度98.4%,对操作技巧的满意度为98.9%,对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为100.0%,对咨询回答的满意度为100.0%,对疾病知识讲解的满意度为100.0%,对住院期间整体护理情况的满意度为99.5%。结论:在日间手术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有助于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值得推广。
作者:黄丽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腹腔镜手术中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麻醉用药相同,研究组接受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对照组接受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1)两组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镇静躁动评分。(2)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镇静躁动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恶心、咳嗽、苏醒期躁动、头昏、嗜睡)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运用于腹腔镜手术中,可更好减少麻醉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阮斌豪;王娜娜 刊期: 2016年第39期
目的:观察分析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化疗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均选择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 TP 化疗方案治疗,给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沙参麦冬汤,对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 CD3+T 淋巴细胞比例、CD4+T 淋巴细胞比例及 CD4+/CD8+T 淋巴细胞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 CD8+T 淋巴细胞比例、NK 细胞活性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实施加减沙参麦冬汤联合化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尼伟芳;罗丹 刊期: 2016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