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T与核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对比

卫家耆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CT, 核磁共振技术, 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对 CT 与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中诊断价值比较。方法从本院2013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股骨头坏死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表法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核磁共振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 CT 检查,观察分析两组阳性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91.24%)优于对照组阳性检出率(54.2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27例患者图像显示出 T1W1和 T2W1信号(77.14%),7例表现出低信号区(20%),仅1例出关节囊积液(2.85%)。对照组经过 CT 检查所有结果表现出骨硬化与囊状透亮区。结论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诊断中常使用 CT 和 MRI 经检查,MRI 技术优势较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 CT 检查的使用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妇产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妇产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性与如何有效的管理,控制院感的发生。方法:针对妇产科的治疗特点,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加大对无菌物品的管理制度,有效防治院感与交叉感染的发生。结论:控制妇产科医院门诊的感染是能够有效预防许多疾病和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对控制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格日勒其木格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骨搬移术后外固定器针孔护理的新方法

    目的:研究骨搬移术后外固定器针孔护理的新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80例骨搬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搬移术后外固定器针孔护理的新方法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滕永颜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治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92只眼)视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两组治疗后副作用观察组出现明显较少。结论:丹栀逍遥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视神经炎疗法可行,可以提高西药对视神经炎治疗的有效率,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彭媛;薛静静;贾洪亮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青光眼滤过术后脉络膜脱离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

    目的:探析青光眼滤过术后脉络膜脱离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行青光眼滤过术后发生脉络膜脱离的30例患者予以研究,总结分析患者发生脉络膜脱离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结果:30例患者发生脉络膜脱离的原因主要有年龄因素、术前眼部充血、术前高眼压、术后持续低眼压、手术操作不当、疾病因素。经抗炎、散瞳、加压包扎、高渗剂治疗后,30例患者均治愈,平均治疗时间为(6.4±1.8)d。结论:脉络膜脱离作为青光眼滤过术后一种常见并发症,通常和患者年龄因素、术前眼部充血、术前高眼压、术后持续低眼压、手术操作不当、疾病因素等相关,为此,一定要加强术前、术后防治,规范手术操作,从而减少脉络膜脱离症状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宋明明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小儿原发性心肌炎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小儿原发性心肌炎予以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0例原发性心肌炎患儿,使用随机数字表将7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原发性心肌炎的治疗中予以磷酸肌酸钠治疗,可缩短患儿的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宋家英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肺炎克雷伯菌的LAMP检测方法及在腹泻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肺炎克雷伯菌的 LAMP 检测方法及在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自2013年8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检测方法的不同,随机的将这4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LAMP 检测:环介导恒温扩增)和对照组(DPV 法:示差脉冲伏安法),两组各2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重点突出 LAMP 检测方法的优势(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20患儿的临床治疗性效果(总有效率为90%)明显的优于对照组20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7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泻患儿行肺炎克雷伯菌 LAMP 检测,其操作比较简便,检出率高,能够有效的指导腹泻患儿的临床治疗。

    作者:徐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除了进行常规护理外,还实施优质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为36.7%,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与憋喘缓解时间均显著较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使其体温恢复时间与憋喘缓解时间显著缩短,使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临床可广泛应用。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64排CT脑灌注辅以CT血管造影应用于颈内动脉异常的影像诊断分析

    目的:探索64排 CT 脑灌注成像辅以 CT 血管造影应用于颈内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TIA)和急性脑梗死(ACI)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选取100例颈内系统 TIA 患者和100例颈内系统 ACI 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64排 CT 脑灌注成像辅以 CTA检查。64排 CT 脑灌注成像检测并对比两组患侧脑内感兴趣区与健侧镜像对照区的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同时, CTA 检测颈内动脉管腔狭窄情况。结果两组的患侧较健侧 MTT 延迟、CBF 与 CBV 下降,但 TIA 组 CBV 轻度下降。同时 TIA 组患者颈内动脉无和轻度狭窄合计比率(66.13%)高于 ACI 组患者,中重度狭窄合计比率(33.87%)低于 ACI 组患者(P<0.05)。结论64排 CT 脑灌注成像辅以 CT 血管造影应用于诊断颈内动脉系统的 TIA 和 ACI 效果显著,可较好的显示血管腔内情况,提示脑部缺血程度。

    作者:毕玉红;杨成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论基层医院妇产科的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基层医院对于基层医院对于妇产科的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应主要采取院内预防感染相关手段,对其相关设施与环境加强改造。对于前来就诊的妇产科感染患者,可采取控制感染的措施,及时将敏感性抗生素足量给予,以保证其没有传染他人的危险。,应主要采取院内预防感染相关手段,对其相关设施与环境加强改造。对于前来就诊的妇产科感染患者,可采取控制感染的措施,及时将敏感性抗生素足量给予,以保证其没有传染他人的危险。如果能及时用药或者定期检查发现病症,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基本上都能缓解且改善病症,对于保障孕妇和新生婴儿的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乌兰其其格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门诊护理投诉原因及对策探究

    目的:现阶段,我国医院门诊被投诉的事件非常多,其主要原因是护士法律知识欠缺,服务意识欠缺,缺乏沟通技巧和工作经验等。针对这些问题,医院管理者要采取措施避免门诊护理被投诉,保证门诊服务质量的提升。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究门诊护理投诉的原因及对策,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作者:林超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0月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64例疝气患儿为对象,以入院先后顺序为依据,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行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对比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对比手术各项指标,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针对术后并发症,研究组发生率为9.3%,对照组为21.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兰树伟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超导核磁共振水冷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维护保养研究

    目的:在医疗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设备都得到了较大的健全,特别是超导核磁共振系统,该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对于各种疾患的分析和确定,都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当中,水冷系统具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可以由此来采取良好的维护保养措施,保证超导核磁共振系统的长久、安全使用。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者:陈永祥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臭氧配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腰间盘突出的术后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析“臭氧+手术”治疗多节段腰间盘突出的术后护理法及效果。方法:将40例多节段腰间盘突出者随机等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都给予臭氧联合手术治疗,试验组于术后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多节段腰间盘突出者进行护理,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杰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危机管理在防范门诊护理纠纷中应用探讨

    目的:本文以危机管理在防范门诊护理纠纷中的实际应用为主要研究内容,对门诊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和可能性进行探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并推广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不断提高门诊医护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和法律观念,进而有效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在医疗质量监控过程中,危机管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将危机管理理论应用于门诊护理纠纷的预防和处理中,能够有效提高医疗安全,为门诊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干预,降低门诊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

    作者:张悦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蒙医模式化护理对疗效干预效果

    目的:分析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蒙医模式化护理对疗效干预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同样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对策,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蒙医模式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症状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及指标改善比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亦更高(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蒙医模式化护理措施能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

    作者:周香兰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论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妇产科护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工作是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相关的护理,因此,在实际的护理中需要更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以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安全。然而在如今的妇产科护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着重探讨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并积极的寻求相关的解决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作者:吴桂珍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护理干预在门诊PICC管维护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门诊 PICC(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管维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间门诊PICC 置管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1%)低于对照组(18.8%),且护理满意度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门诊 PICC 管维护中应用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但德丽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克罗米芬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分析探讨克罗米芬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的临床效果,总结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MG/HCG)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克罗米芬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排卵率、妊娠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血流 PI、RI明显小于对照组,而子宫内膜厚度则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分别为86.67%,66.67%,全部高于对照组,差别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而言,克罗米芬有效的提高了促排卵效果及妊娠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伟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相关性低血压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相关性低血压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9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0.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控制护理模式有利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降低低血压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晶;郭莉;毕朝煜;任茜;孙晓静 刊期: 2016年第39期

  • 蒙药黄柏八味散研究进展

    目的:本文对蒙药黄柏八味散的近年来临床应用研究、质量控制、剂型改进等进行了文献综述,为该蒙药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及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吴吉英;散丹 刊期: 2016年第39期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