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新;张显明;邓绍强
目的 探讨气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法对几种市售油脂产品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 顺、反式脂肪酸的分离良好,检测出人造黄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为9.9%~14.3%,人造奶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为12.8%.结论 利用气相色谱法检测反式脂肪酸准确、可靠、简捷,可作为检测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的推广方法.
作者:邓红莲;徐小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脾脏淋巴瘤(PSL)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7例PSL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PSL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肝脾肿大、贫血;术前7例均行CT检查,CT检出肿瘤5例;CT表现:平扫时为单发或多发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增强扫描病变稍强化,而周围脾实质强化显著.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结果为PSL,术后1年生存率为85.7%.结论 PSL临床表现无特异性,B超诊断率低,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SL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治疗并辅助化疗可以获得良好疗效.
作者:邱雍;蔡刁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Art)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以及对U14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四氮甲唑兰染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rt对体外培养的U14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建立小鼠U14腹水瘤和实体瘤模型,分别用Art 200 mg/(㎏·d)、100 mg/(kg·d)、50 mg/(kg·d)、顺铂2 mg/(kg·d)、Art 50 mg/(kg·d)加顺铂1 mg/(kg·d)治疗U14腹水瘤和实体瘤小鼠,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观察实体瘤抑瘤率,腹水瘤的生命延长率.结果 MTT法结果显示Art在体外对小鼠U14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半抑制率(IC50)为62.77 μg/ml;不同剂量Art组及阳性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对小鼠宫颈癌实体瘤抑瘤率分别为52.59%、44.44%、31.84%、61.45%和51.85%,Art大剂量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0.05),但大剂量与中剂量、中剂量与小剂量间抑瘤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水瘤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76.7%、45.0%、31.7%、100%和93.3%,Art大剂量组生命延长率明显高于中小剂量组(P<0.05).结论 Art对小鼠宫颈癌U14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大剂量抑瘤效果明显优于小剂量组.
作者:杜幼芹;肖长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基层医院门急诊输液工作量大且较为繁杂,医疗纠纷投诉增多,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及精神压力,护理环境差,存在较多安全隐患.采取应用护理警示标识,加强护理操作各项环节质量控制等措施,达到了护理差错发生率、医疗纠纷投诉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明显降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的目的 .
作者:吕琦玲;梁汝青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意外伤害事故不断增加,急性创伤病例显著增多.对于急性创伤合并颌面部损伤的患者,诊断与救治护理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倘若在诊疗、救治、护理过程中处理操作不当,则预后差,造成病人颜面部的残疾,心理挫折,严重影响其日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琳;张海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西门子 Sensation 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及 Leonardo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 78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经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显示动脉瘤8例,其中大脑后交通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1例,大脑后动脉瘤1例,动脉瘤直径约3~16 mm;62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闭塞或颅内多发血管狭窄;动静脉畸形8例.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冉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点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 000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糖控制情况进行监测,定期监测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比较不同血糖水平的患者术后1年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了解影响该类患者PCI预后的因素.结果 2 hPG、FBG均控制理想的患者组术后1年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所有原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衰入院等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仅2 hPG或FBG控制良好或两者均控制不理想的组别,而仅以HbA1c水平为分组标准的两个对照组的预后无显著差异.结论 FBG、2 hPG水平均是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PCI术后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辛丽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美宝速愈贴结合湿润烧伤膏(MEBO)在小儿烧伤创面应用的疗效.方法 在小儿104例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清创后先外涂MEBO.取美宝创面速愈贴覆盖,再以敷料垫固定.结果 104例患儿烧伤创面完全愈合,治疗过程中疼痛轻微,无1例发生创面与全身感染.结论 美宝创面速愈贴结合MEBO治疗小儿烧伤创面换药简便,止痛效果好,创面愈合快,瘢痕愈合率低,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谢平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依那西普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应用依那西普治疗52例AS患者,25 mg/次,每周1次,疗程12周,同时加用沙利度胺50~100 mg 每晚一次,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AS的功能指数(BASFI)、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依那西普治疗后患者的脊柱痛与夜间痛程度、晨僵时间均改善,指地距、BASDAI、BASFI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注射部位反应和上呼吸道感染.结论 依那西普联合沙利度胺对AS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谭校;白玉双;王海;刘树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的病因、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分析2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以及复习文献.结果 2例病人分别以抽搐和发热入院,之后均出现意识障碍,影像学显示白质多发低密度病灶,诊断ADEM,给予激素治疗,1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ADEM多见于感染后或接种疫苗后,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显示白质多发低密度病灶,可累及皮质,其它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治疗以激素治疗为主,病死率高.
作者:张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与数字化X线摄影(DR)的临床应用与管理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设备是改造升级后的岛津500 mA直接数字平板X线摄影装置及医学影像工作站,由3位医生按三级医院的评片标准,对24 987张使用DR及PACS系统后的影像照片质量进行评价,将照片影像质量分为甲、乙、丙、废片,并对其工作量及业务收支情况进行统计.结果 选取数字化摄影检查的24 987张照片中甲级片21 520张(86.12%),乙级片2 320张(9.28%),丙级片1 115张(4.46%),废片32张(0.13%).与DR和PACS系统应用前相比较,DR和PACS系统应用后科室业务收入及检查人次大幅增加,耗材减少.结论 PACS的建立使放射科的图像存储方便快捷,实现无胶片化储存,提高了诊断质量和工作效率.DR临床使用广泛,成像质量好,工作效率高,且辐射剂量少,放射科DR与PACS系统联合应用实现数字化后,在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下,极大地提高了医院影像科的诊断水平和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陈建新;张显明;邓绍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发病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68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PGS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胃大部切除术后PGS患病率为3.37%,均发生于术后5~8 d,全部经非手术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9 d(12~50 d).结论 PGS的发生可由多种因素诱发,诊断时必须排除机械性病变及术后炎性肠梗阻,上消化道稀钡透视、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PGS的可靠方法,采用非手术治疗可治愈.
作者:秦维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全身血管炎,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
作者:常宇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后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补救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输尿管结石患者28例,均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失败,采用ESWL补救治疗,观察碎石的效果.结果 28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碎石效果良好,碎石逐步随尿液排出体外,1~2周后在膀胱镜下拔除双J管,复查尿路平片示无残余结石.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对于输尿管下段结石效果较好,上段结石容易因结石上漂造成气压弹道碎石失败,体外冲击波碎石提供了补救治疗的方法,碎石效果好.
作者:田维云;杨四文;孙菊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结合雌激素(倍美力)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口服治疗10~16周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 旨在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省时、经济的终止 10~16 周妊娠的新方法.方法 收集孕10~16 周要求终止妊娠的无禁忌证的孕妇 60 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 例:口服米非司酮50 mg, 12 h一次,连用3 d(服药前后禁食水2 h),同时口服倍美力片2.5 mg,8 h一次,第4天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3 h后若无腹痛加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不超过2次;对照组30 例:口服米非司酮50 mg,12 h一次,连用3 d(服药前后禁食水2 h),第4天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3 h后若无腹痛加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不超过2次.结果 两组流产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出血量比较,治疗组少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全流产和失败患者清宫术中情况比较治疗组出血量少,刮宫更容易;两组完全流产患者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倍美力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可安全、有效地终止10~16周稽留流产,并不增加药物流产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妍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毒蛇咬伤患者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效果.方法 17例蝮蛇咬伤患者,常规治疗组9例,乌司他丁治疗组8例,检测各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 d的血钾、血肌酸磷酸激酶(CK)、血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3 d后乌司他丁治疗组各指标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蝮蛇咬伤患者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有保护作用.
作者:汪洋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及术后综合治疗真菌球型鼻窦病变的疗效.方法 采用内镜扩大有病变的鼻窦开口,对上颌窦内难以清除的病变经口腔尖牙窝钻孔,用内镜联合清除病变,术后定期用氟康唑液冲洗术腔及鼻腔给氧吸入治疗40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患者术后随访1~3年,CT显示各窦腔0分.鼻内镜检查无息肉、无水肿、无鼻漏.结论 内镜下扩大窦口,多数病例可以将窦内霉菌病变清除,但仍有少数上颌窦病例须经口腔尖牙窝钻孔联合清理,才能清除干净,术后综合治疗是不可少的措施.
作者:张茜蕾;张洪;魏云;李森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有计划、有目标地对近两年新进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使她们进一步巩固在校所学理论知识,强化训练各项护理操作,尽快适应护士角色,为患者服务.方法 对近两年应聘至我院的136名(2007年54名,2008年82名)护理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规范化培训,即:护理部进行为期一周的岗前教育;科室制订培训计划并实施,其内容包括24项基础护理操作、各科常见专科护理操作、<护理学基础>、护理核心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应急预案、岗位职责及其标准.每周操作考核,每两周理论考试,每月小结一次,3个月结束后由护理部对全体新进人员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结果 136名新进护理人员均通过科内操作及理论考核,在护理部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中,成绩优秀51人,良好82人,不合格者3人.结论 对新进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能使其尽快适应护士角色.
作者:唐小华;李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肌破裂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临床资料.闭合性损伤14例,开放性损伤5例.5例由胸部X线片确诊,11例由胸部CT确诊,3例经手中探查确诊.结果 16例患者于术前得到确诊;18例患者经积极手术治疗均治愈,1例患者因严重肝破裂失血性休克死亡.术后并发出现肺不张1例,膈下脓肿1例,经积极治疗后治愈.结论 增强对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认识,详细采集病史及查体,通过胸部X线片或CT及时诊断和手术修补破裂的膈肌是提高治愈率及减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王成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柴胡、红花、川芎3种中药单体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将3种中药用于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和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检测血透明质酸酶、Ⅳ型胶原含量;MTT法检测HSC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中药处理组的HSC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血清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含量减少(P<0.05);肝组织TIMP-1、TGFβ1及PDGF的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 3种中药均能减缓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是这些中药能下调TGFβ1及PDGF表达抑制HSC增殖活化,从而下调TIMP-1/MMP-1而促进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其沉积.
作者:杨洁;蔡刁龙;谭献文;吕永慧;田立新;康宜宾;余幼鸣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