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茂名市2000~2003年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张松梅;李波;侯春霞

关键词:狂犬病, 流行病学因素
摘要:目的分析茂名市近几年狂犬病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茂名市2000~2003年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茂名市2000~2003年共发生狂犬病106例,死亡106例,病死率100%,年均发病率为0.40/10万.其中2000年发病率为0.02/10万,2003年发病率为0.85/10万,狂犬病疫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病例主要分布于春夏两季,山区农村14岁以下的儿童为高发人群.结论做好犬只管理,建立犬只的有效免疫屏障是切断狂犬病传播源头的关键措施;被犬咬伤后及时规范处理伤口、及时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防止狂犬病发作的重要措施;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人群防病意识和能力,是预防狂犬病感染的重要因素.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起诺瓦克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调查某幼儿园14名儿童发生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集体性急性胃肠炎的发病原因.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病例进行时间、年龄、班级分布情况、进食史分析,对可疑剩饭菜、病人呕吐物和粪便进行肠道病毒检测、食物中毒常规致病菌检测,对病人进行血白细胞计数、血液胆碱酯酶活性检测.结果14名患者均有共同进食史,发病罹患率为41.18%(14/34),以3岁组发病人数多,为8例,病例集中在小班,为11例,流行时间1d;采集的15份样品中3份病人呕吐物、2份大便样本检测出诺瓦克病毒,8份样本诺瓦克病毒PCR阳性.结论这是一起由诺瓦克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流行.

    作者:秦小洁;陈军强;何淑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广东省疾控人员SARS防治知识刊授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SARS防治知识刊授效果.方法选取地级市、县级市(县)、镇三级的疾控人员,利用统一测试问卷,采用匿名封闭式自填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SARS防治知识及相关态度调查,并利用<华南预防医学>杂志进行SARS防治知识培训(刊授)及其效果观察.结果培训前后分别调查374、378名疾控人员,培训前后疾控人员的SARS防治知识平均分分别为41.8、60.7分(t=126.1,P<0.01),总合格率从培训前的5.1%上升至培训后的52.6%(χ2=206.6,P<0.01);培训后地级市、县级、镇级的人员合格率及平均分比培训前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均P<0.01).培训前86.6%的人员认为基本掌握SAgS疫情的预警、上报和处理方法,50.0%人员不担心在处理SARS疫情时被感染;培训后两项正确回答率分别为94.5%、60.5%,均高于培训前(均P<0.01).培训前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所学专业、从事专业的人员平均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培训后学历高、所学公共卫生专业、从事流行病学业务的人员的平均分均高于其他人群(均P<0.01).61.4%(199/324)人员认为该次刊授效果好.结论利用医学杂志对疾控人员进行SARS防治知识培训的方法(刊授)是可行和有效的.

    作者:袁华晖;柳青;罗会明;许小频;汤洪伟;吕莉;曾四清;刘惠玲;陈潮燕;李东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003年揭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2003年揭阳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暴发流行的原因和特征,探讨乙脑的防制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本次乙脑暴发流行共发生病例50例,发病率为0.86/10万,死亡3例,病死率为6.0%.流行高峰在6月上、中旬,共发病40例,占80.0%,10岁以下儿童占88.0%,患者中无明确乙脑疫苗接种史者44例,占88.0%.结论免疫空白和疫情报告不及时是本次乙脑暴发流行的原因,应急接种提高乙脑疫苗的免疫覆盖率和防蚊灭蚊是控制乙脑疫情的有效措施.

    作者:何潮金;林伟波;郑良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传染病疫情调查与处理

    1现场流行病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及注意点1.1现场流行病学的定义现场流行病学就是流行病学在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人群等现场工作中的实践,或者说是流行病学在下列情况的应用:(1)要解决的问题出乎预料;(2)必须立即对该问题做出反应;(3)流行病学工作者必须亲临现场;(4)由于必须及时地采用控制措施,故调查深度可能有限.

    作者:何剑峰;李灵辉;罗会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系统建设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情况,为更好地促进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问卷形式对全省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进行调查.结果在调查的119家县级以上妇幼保健机构中,有51家建立和使用了医院信息系统(HIS),占42.9%,其中36家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占70.6%.同时使用检验科信息系统(LIS)、医院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ACS)、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三种系统的仅有1家.结论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已有一定的规模,但地理分布还不平衡,大部分地区还处在初级阶段,信息化程度低.建议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广东省妇幼保健机构的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省妇幼保健机构信息网络化管理.

    作者:夏建红;张小庄;赵庆国;潘文生;李兵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湛江市1991~2000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湛江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湛江市1991~200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1991~2000年湛江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93.73/10万,年均死亡率为0.24/10万.十年间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分别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淋病、麻疹,五种病占总发病数的82.53%.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前五位传染病是新生儿破伤风、乙型脑炎、霍乱、麻疹、狂犬病,占总死亡数构成的75.17%.结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痢疾等仍是湛江市的主要传染病;1997年以后淋病、梅毒等性传播传染病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加强病毒性肝炎、痢疾、肺结核、麻疹和性传播传染病的防制工作.

    作者:苏华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中的心因反应调查

    目的了解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对相关人员的心理应激影响.方法采用国家标准<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对群体性食物中毒进行事故分级和心因性反应的排查.结果2002~2003年惠州市共发生食物中毒29起,其中较大型2起,中毒人数77人;一般性27起,中毒人数258人.较大型食物中毒心因性反应人数为159人,平均每起79.5人;一般性食物中毒心因性反应人数为278人,平均每起为10.3人.结论心因性反应与食物中毒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食物中毒人群应加强心理干预措施.

    作者:刘庆荣;何慧芬;王立斌;闻剑;刘素芬;李伟波;刘智强;张智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成人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者再次接种免疫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免疫应答者的免疫对策.方法对乙肝二对半检测(ELISA法)65名全阴者按0、1、6个月10μg×3方案,以北京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于210 d抽血检测,抗-HBs阴性者再次按0、1、2个月μg×3免疫程序进行免疫,于90d抽血检测抗-HBs.结果65例首次乙肝疫苗免疫无应答者,再次免疫后抗-HBs阳性63例,阳转率为96.9%,抗-HBs滴度均值(GMRT)为97.4mIU/ml.结论成人乙肝疫苗接种后无免疫应答者,通过增加剂量及接种次数可提高抗-HBs阳转率.

    作者:黄桂花;陈小霜;闻书英;曹庆;蒋爱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深圳市福田区化妆品标签抽查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化妆品在美发美容行业销售和使用时的标签标注情况.方法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及其细则和<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对深圳市福田区美发美容行业销售和使用的化妆品进行抽查.结果共抽查化妆品1 190件,标签合格的850件,合格率为71.4%.其中国产化妆品合格率为80.0%(508/635),进口化妆品合格率为61.6%(342/55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化妆品标签不合格的主要项目是无生产日期或无保质期、无批准文号等.结论美发美容行业销售和使用的化妆品标签存在问题较多,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对这部分化妆品的卫生监督.

    作者:郭玉芹;吴舒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化州市2000~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分析

    新生儿破伤风(NT)是威胁新生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自1996年起已将其纳入乙类传染病报告管理.化州市为新生儿破伤风高发地区,为进一步了解新生儿破伤风发病情况和发生原因,以便更好地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现对化州市2000~2003年新生儿破伤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黄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998~2002年北京市大兴区医疗单位消毒效果分析

    为全面了解北京市大兴区目前医疗保健单位消毒效果,为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提供参考依据,现将1998~2002年消毒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袁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995~2000年仁化县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调整食盐加碘浓度对碘缺乏病防治效果的影响,以及人群碘营养水平的变化.方法1995~2000年在仁化县碘缺乏病监测点各随机抽查一间小学8~10岁学生进行甲状腺肿检查和尿碘测定,并随机抽查居民户盐碘含量.学生甲状腺肿用触诊法和B超法检测,尿碘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测定,居民户盐碘含量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结果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从1995年的70.9%上升至2000年的93.0%;8~10岁儿童尿碘中住数均≥100μg/L,<20μg/L的比例均小于10%;儿童甲状腺肿大率(B超法)从1995年的11.5%下降至2000年的2.8%;至2000年三项监测指标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结论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有效和简便的防治措施,但对可能存在摄碘过量的问题应引起关注,要加强对人群碘营养水平的监测.

    作者:辜少虹;钟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低频方波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慢性腰痛的临床报告

    目的探讨低频方渡配合运动治疗慢性腰痛的方法及理论根据.方法通过低频方波配合腰部肌肉运动治疗慢性腰痛.结果通过本法治疗的32例病例效果满意.一疗程治愈21例,明显好转7例.结论本法治疗慢性腰痛是有效的.

    作者:陈桂莲;刘银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邵东县食品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食品从业人员直接从事食品加工、经营,为顾客服务,并密切接触顾客,因此加强对该行业人员中HBV携带者的监测与管理,为防止乙型肝炎的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掌握邵东县食品从业人员HBB感染状况并加强对其管理,现将1998~2002年在邵东县卫生防疫站进行健康检查的12 868名食品从业人员HBV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春池;宁琼;刘冠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韶关市食源性疾病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韶关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状况,为研究与制定食源性疾病的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WHO食源性疾病监测规划,收集韶关市1990~2002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寄生虫病调查报告、食物中毒报告、人口统计等资料,进行食源性疾病现况分析.结果1992~1999年和2000~2002年韶关市食源性传染病发病分别占法定传染病的41.55%和20.97%,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13.0/10万和57.16/10万,病因构成以感染性腹泻和痢疾为主;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1992~1999年和2000~2002年分别为18.98%和7.22%,病因构成以蛔虫病为主;食物中毒共发生44起,1992~1999年和2000~2002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65/10万和2.81/10万,中毒类型以农药为主.结论该市食源性疾病已普遍对健康构成危害,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

    作者:卢志坚;陈志礼;卢学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东莞市一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调查报告

    2003年3月24日至5月7日,东莞市樟木头镇某学校有13名学生先后出现发热、纳差、呕吐、乏力、黄疸等症状,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查,确诊为一起甲型肝炎(甲肝)暴发流行.经采取隔离、治疗传染源,开展饮用水及外环境的消毒和在学生中进行甲肝疫苗的应急接种等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聂荣;黄艳玲;黄汉先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艾滋病疫情调查和处理原则

    1疫情调查和处理的意义艾滋病属于慢性传染病,因此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也应遵循一般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基本原则,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对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疫情的调查和处理正是控制传染病三大措施的具体贯彻和实施.我国于1986年将艾滋病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和报告,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重视.

    作者:林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人体接种浓缩或纯化狂犬疫苗后抗体水平分析

    人被狗、猫、鼠等温血类哺乳动物咬、抓伤后,必须进行狂犬疫苗全程免疫.为了解鹿寨县受伤人群注射狂犬疫苗后抗体产生情况,于1999年8月至2003年6月对接受狂犬疫苗注射的接种者进行抗体测定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礼平;唐少令;徐丽萍;李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四川省黑水县黑热病流行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黑水县黑热病的流行现状,为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02~2003年随访已有黑热病病例,进行疫情分析.对4个乡的疫点村寨开展人群黑热病普查、家犬利什曼原虫感染调查.调查白蛉的分布、种类和密度.结果随访黑热病病例42例,病例分布在6乡1镇,10岁以下儿童病例占病例总数的61.90%.普查村民1 865人,查出现症病人2例;rk39试纸条检测家犬47只,7只出现阳性反应,阳性率达14.89%.白蛉调查仅发现中华白蛉,在当地分布广泛,高密度达73只/人工小时.结论黑热病疫区目前主要集中在黑水河中、下游地区,流行在当地未能得到遏止.中华白蛉是是当地黑热病的唯一传播媒介.

    作者:李国茹;张文华;唐忠林;刘厚琪;顺如兵;高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增城市婚检人群乙型肝炎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为了解增城市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制定有效预防措施,于2002~2003年对到增城市妇幼保健院婚检的对象进行乙肝感染情况检测,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蒋凤英;程敬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

华南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