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燕铭;陈焕亮;李庐娟;叶博材
目的 预防高原地区电视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术中胆心反射的发生.方法 手术开始前静脉用阿托品.结果 36例均未发生胆心反射.结论 高原地区全麻下电视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手术开始前静脉用阿托品,可以有效预防胆心反射的发生,使全麻下电视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的麻醉更加平稳、安全,适合在高原地区临床麻醉工作中使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米友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院内感染是当前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不易控制,常呈爆发流行,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预防,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党京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对各种疾病认识的不断加深,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影像学涉及全身各个系统,与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息息相关.
作者:钱懿;王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7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西咪替丁治疗开始为20 mg/(kg·d)分2次静滴,用药7~14 d改口服维持,维持量15~20 mg/(kg·d),分3次口服,继续用药2周后停药.对照组36例采用一般常规疗法(氯苯那敏、维生素C、钙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氢化可的松4~8 mg/(kg·d),静脉滴注5 d后改为强的松1 mg/(kg·d),分3次口服.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在皮肤紫癜消退、临床症状消失、缩短病程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西咪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儿科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吕宏禄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对发热患者及家属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及家属120例,设规范化教育为研究组,传统教育为对照组,对两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规范化教育组发热相关知识知晓率、不良护理行为转变率明显高于传统教育组(P<0.01).结论 在进行发热患者健康教育时,只有规范教育内容,鼓励患者参与操作练习,才能改变不良护理行为,提高家庭护理质量.
作者:贺倜;杨珠江;冯登殿;邓顺娇;钟小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荆门市某国有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为提高企业员工健康,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荆门市某国有企业员工进行体检,分析体检结果,并与一般人群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2008年荆门市某国有企业员工超重、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老视、视力不良、心电图异常等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其中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胆囊炎、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的等疾病在不同程度的存在.前三种疾病的排序及百分率为:脂肪肝36.1%(150/415),超重35.9%(149/415),肾结石32.3% (134/415).结论 荆门市某国有企业员工身体状况存在严重问题,在企业员工中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其自我保健和自我防病意识,提高其健康状况.
作者:曾立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图书馆也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院的信息中心,它拥有重要的情报信息资源,承担着搜集、传播和利用图书情报资料的重要任务,是医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如何加强图书馆管理,使其社会效益达到大化,更好的为医务人员服好务,是医学图书馆研究的总要课题之一.
作者:辜明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8例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病人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有15例行瘤体切除并清创后均采用聚四氟乙烯薄膜(ePTFE)人造血管行髂外动脉和股浅动脉端端吻合术,术后14 d及3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人造血管血流通畅;3例病人行单纯股浅动脉结扎术,术后患肢血运好.结论 戒除毒瘾、彻底清创和血管重建是注射毒品所致假性股动脉瘤外科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部分病人可行单纯股浅动脉结扎术.
作者:杨艺荣;房振春;叶茂;白斌;莫达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小儿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H)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确诊的16例MH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16例MH患儿均有发热、肝肿大,脾肿大8例,淋巴结肿大10例,黄疸11例,出血症状10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下降11 例,血红蛋白下降16例,血小板计数下降13例,丙氨酸基转移酶升高10例.15例骨髓涂片检查均见异形组织细胞;3例患儿浓缩血片中见异常组织细胞.16例患儿均未行化疗,3例患儿住院期间死亡,13例住院2~3 d,确诊本病后自行出院,失访.结论 小儿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凶险,预后极差.
作者:王秋菊;吴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及肌动蛋白(actin蛋白)的表达,以探讨其表达规律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24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行B超引导下肝脏组织穿刺,以期对肝组织中HBsAg、HBcAg及actin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并以10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结果 在24例乙肝病毒携带者中HBsAg、HBcAg及act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中分别为100%、50%和90%.在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和10%,其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肝炎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包括HBsAg、HBcAg及actin蛋白的表达变化,常规行肝脏病理检查及了解HBsAg、HBcAg及actin蛋白表达情况,筛检出需要抗病毒治疗的病例,可为探索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傅茂英;李海;邓志勇;陈芳;孙丽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护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中的作用及意义,提高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水平.方法 在SEP监护下,对18例无神经功能损伤及有部分神经功能损伤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进行手术.结果 11例未达到监护临界值,5例超过临界值发出警告,接受警告后调整手术过程,术后16例均未发生脊髓功能的进一步损害.结论 SEP术中监护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中判断脊髓损伤准确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英俊;元虎;李康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安康地区儿童末梢血中铜、锌、钙、镁、铁五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及其缺乏症的患病率,充分认识微量元素对儿童健康的重要性.方法 将我院2009年2~7月儿科门诊1 268例检测微量元素的儿童分为3组:<1岁组379例、1~5岁组410例、5~13岁组479例,采集末梢血,采用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MB5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血中铜、锌、钙、镁、铁的含量.结果 微量元素缺乏前三位的是:锌元素总缺乏率为33.8%,铁元素总缺乏率为12.5%,钙元素总缺乏率为8.0%,镁元素总缺乏率为0.9%,铜元素不缺乏.而且不同年龄组之间五种微量元素含量及缺乏症的患病率又有所不同.结论 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症应引起社会和家长的高度重视,要定期对儿童进行微量元素监测,并根据不同情况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李雪;张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发作性癫痫持续状态是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 min或者在发作间歇期意识未能完全恢复正常连续多次频繁发作.我科自2000~2008年,进行开颅手术共计1 217例,术后24 h内并发癫痫发作63例,其中癫痫大发作者11例.
作者:任建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确诊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30例,用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小剂量甲基睾丸素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B超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检测肝肾功能及血常规,观察月经及围绝经期症状.结果 30例患者内膜均变薄,血红蛋白均不同程度提高,肝肾功能均正常,用药期间均闭经,无明显绝经期症状.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配伍小剂量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是一种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作者:官帅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应用8/9.8F输尿镜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资料,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3例,中段结石18例,下段结石41例.结果 72例输尿管结石,一次成功清除结石70例(97.2%).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倒回肾脏,留置双J管后进行体外震波碎石术,拔除双J管后结石自行排出.无发生输尿管穿孔和输尿管撕脱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是安全而有效的,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湛炜璋;谭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培美曲塞治疗复发性晚期肺癌病人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3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复发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策略:单药: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3周重复.联合用药: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卡铂(AUC=5)第1天或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顺铂25 mg/m2第1~3天,均为每3周重复.结果 在23例病人中,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2例(8.7%),稳定9例(39.1%),进展12例(52.2%),疾病控制率47.8%(11/23).结论 培美曲塞单药或联合化疗治疗进展或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且可耐受.
作者:朱程君;束永前;仇金荣;张梅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老年人吸入性肺炎早期支气管镜吸痰对改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进行支气管镜吸痰27例为治疗组,综合治疗25例为对照组,治疗后对反映肺功能的指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呼吸频率恢复正常、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早期支气管镜吸痰对抢救因吸入性肺炎所致的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作者:邓锦清;刘泽;郭振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切口在髌骨骨折中应用疗效,以期找到较优良之手术切口.方法 对2004年4月至2007年8月我科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髌骨骨折采用随机方法,分别采用前正中纵切口及横弧形切口治疗髌骨骨折168例,分析比较了采用两种切口治疗髌骨骨折后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及术中、术后优缺点,找出较优手术切口方式.结果 经过统计比较发现无论从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发生切口相关并发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及术后优良率来看,纵切口都比横弧形切口为优.结论 前正中纵切口损伤小,固定满意,早期锻炼安全,功能恢复快,是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一个比较理想的入路,值得推荐.
作者:蒋元斌;张伟中;徐浩;史政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监测患儿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并为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 ,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均有很重要的意义[1].
作者:刘莎;邓汝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以睡眠时反复上气道塌陷导致打鼾、频繁呼吸暂停及呼吸浅慢、低氧血症、睡眠中断、白天嗜睡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刘莉;董建良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