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炜璋;谭蕊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的价值.方法 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对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子宫切除术(TVH)80例,作为观察组,行腹子宫切除术(TAH)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后情况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TVH的时间为(62±20)min,TAH的时间为(65±18)min;TVH的出血量为(100±25)ml,TAH为(85±30)ml,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手术后平均住院日分别为:TVH组(32±5)h,(5±2)d;TAH组(45±7)h,(9±2)d,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切除术安全可靠、损伤小.
作者:邵淑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以睡眠时反复上气道塌陷导致打鼾、频繁呼吸暂停及呼吸浅慢、低氧血症、睡眠中断、白天嗜睡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刘莉;董建良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院内感染是当前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不易控制,常呈爆发流行,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因此加强对院内感染的预防,落实各项制度和措施,对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作者:党京丹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我院非在编护士流动性大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规范非在编护士管理,稳定非在编护士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采用对满意度等问卷调查法,调查我院近5年的非在编护士70人.结果 非在编护士的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12,总体满意度较低;满意度低的项目是福利待遇、创造职业发展机会.结论 提高福利待遇,创造职业发展机会是稳定非在编护士队伍的有效途径.
作者:杨俊;张福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方式鉴别肺内良恶性结节的性质,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0例肺内孤立性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结节除3例外其余均呈明显强化,且≤15 mm恶性结节呈均匀性强化,>15 mm恶性结节呈不均匀性强化,良性结节基本为轻度强化(球形肺炎除外).结论 动态增强螺旋CT检查对肺内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极具价值.
作者:王镇;扬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患者,在病程后期甚至恢复期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与禁食和输液未补充维生素B1(VitB1)有关,称之为迟发性胰性脑病(delayed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DPE),或急性胰腺炎并发韦尼克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
作者:蒋开夫;潘平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中药对小鼠卵巢和子宫发育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随机将60只雌性昆明小鼠平分为生川乌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喂食生川乌与维生素A1,观察子宫和卵巢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实验组,但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子宫胎盘重量、子宫胎儿胎盘总重降低,活胎数减少,吸收胎数增多,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草乌在大可给药剂量给药时,能够影响小鼠的卵巢和子宫发育功能,显示出一定的胚体毒性.
作者:黄韧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快速筛查胎儿心脏的技巧,提高产前诊断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产前超声诊断的各种心脏畸形的胎儿的超声资料.对受检胎儿进行胃泡水平横切面、四腔心切面、五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平面、上、下腔静脉入右房切面、主动脉弓切面,只进行二维图像观察和彩色多普勒图像观察.结果 50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中,13例经尸检证实,37例经其它医院或上级医院再次超声检查证实.经过以上所述切面,绝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结构畸形在胎儿期是可以发现的,并且在胎位不利于观察心脏结构时,可以选择相应替代切面进行观察,节约检查时间.结论 产前二维平面和彩色多普勒对诊断胎儿心脏结构畸形是有重要意义的,对于室间隔缺损的观察,应加强五腔心切面的使用,右室流出道的观察应延续观察至动脉导管,这对于确定大动脉的关系十分必要.
作者:熊可;刘志英;罗月英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5例颅内出血新生儿采用微创治疗,对其病因、临床、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例死亡,14例临床痊愈出院.14例随访并予综合性干预措施后经智力发育指数(MPI)与运动发育指数(PDI)检测,13例均接近或达到同龄正常儿水平,1例遗留癫痫.结论 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微创手术是一种有效治疗办法.
作者:李文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实习是护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培养一个合格的护士必需的手段,如何做好临床教学,提高护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使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是现代护理教育者关注的重点.
作者:缪宇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起关键作用.
作者:张雪妍;雨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结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对58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中药结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疗程为10 d,另外40例患者用左氧氟沙星滴耳剂,口服罗红霉素作为对照.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远高于单纯西药组,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韦福依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研究生培养模式(model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是研究生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方法以及表现其性质和特征的各种特点的总和,属于研究生教育的形式范畴[1].
作者:王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手术体位要求严格,它会影响到患者的神经、血管、呼吸、循环等并发症的发生.对1例已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我们从体位、气腹、生命体征的观察与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输液量的调控、环境温度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严密的管理,控制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脱落与新的血栓形成,使手术顺利完成,控制了并发症的发展与发生,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邓俭美;李微微;闵登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监护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中的作用及意义,提高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水平.方法 在SEP监护下,对18例无神经功能损伤及有部分神经功能损伤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进行手术.结果 11例未达到监护临界值,5例超过临界值发出警告,接受警告后调整手术过程,术后16例均未发生脊髓功能的进一步损害.结论 SEP术中监护在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中判断脊髓损伤准确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英俊;元虎;李康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对发热患者及家属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及家属120例,设规范化教育为研究组,传统教育为对照组,对两组健康教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规范化教育组发热相关知识知晓率、不良护理行为转变率明显高于传统教育组(P<0.01).结论 在进行发热患者健康教育时,只有规范教育内容,鼓励患者参与操作练习,才能改变不良护理行为,提高家庭护理质量.
作者:贺倜;杨珠江;冯登殿;邓顺娇;钟小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DNA损伤诱导转移因子3(DDIT3) m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0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DDIT3 mRNA的表达,并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相比较.结果 DDIT3 m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P<0.01),滤泡癌组与滤泡性腺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同时观察5例甲状腺癌癌旁组织,DDIT3不表达.结论 DDIT3 mRNA在甲状腺癌中表达明显增强,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徐丽丽;柳达;文静;吴萍;黄刚;朱贺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安康地区儿童末梢血中铜、锌、钙、镁、铁五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及其缺乏症的患病率,充分认识微量元素对儿童健康的重要性.方法 将我院2009年2~7月儿科门诊1 268例检测微量元素的儿童分为3组:<1岁组379例、1~5岁组410例、5~13岁组479例,采集末梢血,采用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MB5多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血中铜、锌、钙、镁、铁的含量.结果 微量元素缺乏前三位的是:锌元素总缺乏率为33.8%,铁元素总缺乏率为12.5%,钙元素总缺乏率为8.0%,镁元素总缺乏率为0.9%,铜元素不缺乏.而且不同年龄组之间五种微量元素含量及缺乏症的患病率又有所不同.结论 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症应引起社会和家长的高度重视,要定期对儿童进行微量元素监测,并根据不同情况做好防治工作.
作者:李雪;张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复发性胃癌的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导致胃癌复发的因素及复发性胃癌的早期诊断、适应证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69例复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69例,随访率为100.0%,其中1年存活27例,存活率39.13%,3年存活13例,存活率18.84%.根治性切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5个月,姑息性切除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9.3个月,单纯探查6例患者均于术后2~6个月内死亡.结论 充分了解复发性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对胃癌患者定期复查,掌握适应证,采取积极的再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史奇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冠脉搭桥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5例冠心病患者施行冠脉搭桥手术,其中11例采用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4例采用非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结果 全组共搭桥48支,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冠脉搭桥手术疗效确切,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对患者术后恢复更加有利.
作者:郑华;王学民;胡丽琴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