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韧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应用8/9.8F输尿镜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患者资料,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13例,中段结石18例,下段结石41例.结果 72例输尿管结石,一次成功清除结石70例(97.2%).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倒回肾脏,留置双J管后进行体外震波碎石术,拔除双J管后结石自行排出.无发生输尿管穿孔和输尿管撕脱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是安全而有效的,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湛炜璋;谭蕊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维持生命体征适当状态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1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神经外科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以维持生命体征适当状态或趋于适当状态.结果 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标准,良好55例(29.7%),中残39例(21.1%),重残37例(20.0%),植物状态17例(9.2%),死亡37例(20.0%).结论 维持生命体征适当状态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时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鹏;吕新文;宋建荣;王茂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7例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李敏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东莞乡镇地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特征,为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8年11月间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205例患者的发病特征、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24岁.平均病程,男性4年3个月,女性4年.外院及本院其他科室的误诊率68.3%.65.37%的患者骶髂关节影像学分级为Ⅲ级以上.80%左右患者首发症状在腰骶部,有晨僵,活动后缓解以及骶髂关节检查阳性.近50%的患者有红细胞沉降率(ESR)或C反应蛋白(CRP)升高.结论 东莞乡镇医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为晚期.本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无特异性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方法,易延误诊断.需要提高医生对本病病变特点的认识,也应加强全社会,特别是外来工者对本病知识的教育.
作者:屈燕铭;陈焕亮;李庐娟;叶博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对本院就诊患者、职工、社区居民进行调查,了解其对本院医疗资源配置现状的认识和存在问题,分析其存在原因,制定出应对策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方法 调查住院患者200例,周边居民200例,本院职工100例对本院医疗资源配置现状的认识及对医疗资源配置现状的满意度.结果 与结论 调查发现,总体对医疗资源配置知识了解不够,普遍认为本院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医疗设备不能满足需求,存在医疗投入不足与社区资源利用的矛盾,病人满意度、信任度不够.需通过加大人力资源投入,调整医疗投入不足与社区医疗卫生资源利用不够之间的矛盾.建议政府采取有利的措施,整合周边医疗资源,终达到医疗配置均衡的目标,让群众不断满意我院的医疗卫生服务.
作者:段建华;齐艳珍 刊期: 2009年第10期
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患者,在病程后期甚至恢复期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与禁食和输液未补充维生素B1(VitB1)有关,称之为迟发性胰性脑病(delayed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DPE),或急性胰腺炎并发韦尼克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
作者:蒋开夫;潘平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手术体位要求严格,它会影响到患者的神经、血管、呼吸、循环等并发症的发生.对1例已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人,我们从体位、气腹、生命体征的观察与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输液量的调控、环境温度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严密的管理,控制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脱落与新的血栓形成,使手术顺利完成,控制了并发症的发展与发生,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作者:邓俭美;李微微;闵登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对1989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7例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27例全部治愈.结论 选择及时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腹部损伤的主要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持续有效胃肠减压、腹腔引流和术后有效的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作者:张加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对阴茎鳞癌组织Fas/Fas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原位杂交法及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40例阴茎鳞癌和10例阴茎包皮组织中HPV及Fas、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阴茎鳞癌和阴茎包皮组织中,HPV感染率分别为70.0%和25.0%(P<0.05),Fa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0%和85.0%(P<0.05),FasL分别为65.0%和25.0%(P<0.05).在阴茎鳞癌HPV感染组和未感染组,Fas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8.6%和66.7%(P<0.05);FasL分别为75.0%和41.7%(P<0.05).结论 HPV感染可能会使阴茎鳞癌细胞Fas基因表达下调,FasL表达上调,使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避,从而促进阴茎鳞癌的发生.
作者:李海;邓志勇;徐松;陈金珍;陈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网织细胞肉瘤多见于男性青壮年,X线表现与骨肉瘤相似且需与多种疾病相鉴别,临床上比较少见.我科2008年收治1例网织细胞肉瘤患者,现将其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兰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动脉血气分析可以监测患儿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并为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 ,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均有很重要的意义[1].
作者:刘莎;邓汝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强肝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11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抗病毒治疗失败或肝功能长期异常者,症状及体征为乏力、纳差、肝区不适、黄疸、肝脾肿大等.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给予强肝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和泛昔洛韦治疗,疗程均为10周.结果 治疗组在肝功能、免疫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36%、74.14%(P<0.01).结论 强肝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抗病毒失败或肝功能长期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效.熊去氧胆酸胶囊与强肝胶囊联合应用,比单用泛昔洛韦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剑明;刘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小儿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H)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确诊的16例MH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16例MH患儿均有发热、肝肿大,脾肿大8例,淋巴结肿大10例,黄疸11例,出血症状10例.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下降11 例,血红蛋白下降16例,血小板计数下降13例,丙氨酸基转移酶升高10例.15例骨髓涂片检查均见异形组织细胞;3例患儿浓缩血片中见异常组织细胞.16例患儿均未行化疗,3例患儿住院期间死亡,13例住院2~3 d,确诊本病后自行出院,失访.结论 小儿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凶险,预后极差.
作者:王秋菊;吴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疗效评定标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一些专家正进行着相关的讨论、研究工作,并各自建立了与提出了相应的疾病治疗的疗效标准.因缺乏统一的领导及组织工作,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还处在摸索阶段,如何建立一个较为合理,并能够得到中西医界广泛认可的疗效评定标准,是目前较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王宏;张俊霞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的价值.方法 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对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子宫切除术(TVH)80例,作为观察组,行腹子宫切除术(TAH)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后情况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TVH的时间为(62±20)min,TAH的时间为(65±18)min;TVH的出血量为(100±25)ml,TAH为(85±30)ml,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手术后平均住院日分别为:TVH组(32±5)h,(5±2)d;TAH组(45±7)h,(9±2)d,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切除术安全可靠、损伤小.
作者:邵淑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实习是护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深化,是培养一个合格的护士必需的手段,如何做好临床教学,提高护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使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是现代护理教育者关注的重点.
作者:缪宇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疗效.方法 对近3年我院的胆囊切除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发发将患者分为LC组(71例)和OC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无胆漏、无感染.L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OC组(P<0.05).结论 LC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没有显示出比传统手术更多的并发症,是胆囊切除的首选方式.
作者:罗坤;陈本华;李明军;沈修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检、X线检查等检查综合性分析而得出,该病好发于20~50岁之间的青壮年人[1].
作者:孙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荆门市某国有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为提高企业员工健康,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荆门市某国有企业员工进行体检,分析体检结果,并与一般人群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2008年荆门市某国有企业员工超重、肥胖、脂肪肝、高脂血症、老视、视力不良、心电图异常等疾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其中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胆囊炎、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的等疾病在不同程度的存在.前三种疾病的排序及百分率为:脂肪肝36.1%(150/415),超重35.9%(149/415),肾结石32.3% (134/415).结论 荆门市某国有企业员工身体状况存在严重问题,在企业员工中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其自我保健和自我防病意识,提高其健康状况.
作者:曾立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子宫术中行改良式B-Lynch外科缝合术控制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大出血患者行改良式B-Lynch缝合术后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控制产后出血的成功率100%,无继发再次产后出血或合并严重感染,无1例急症子宫切除.结论 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止血治疗简单有效,是治疗产后出血、保留子宫的有效方法之一,尤其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作者:李泽琼 刊期: 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