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在编护士使用管理的现状和对策

杨俊;张福华

关键词:非在编护士, 使用管理, 现状, 对策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非在编护士流动性大的现状及相关因素,为规范非在编护士管理,稳定非在编护士队伍,提高护理质量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采用对满意度等问卷调查法,调查我院近5年的非在编护士70人.结果 非在编护士的满意度平均得分为3.12,总体满意度较低;满意度低的项目是福利待遇、创造职业发展机会.结论 提高福利待遇,创造职业发展机会是稳定非在编护士队伍的有效途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东莞乡镇医院205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东莞乡镇地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特征,为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年10月至2008年11月间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205例患者的发病特征、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24岁.平均病程,男性4年3个月,女性4年.外院及本院其他科室的误诊率68.3%.65.37%的患者骶髂关节影像学分级为Ⅲ级以上.80%左右患者首发症状在腰骶部,有晨僵,活动后缓解以及骶髂关节检查阳性.近50%的患者有红细胞沉降率(ESR)或C反应蛋白(CRP)升高.结论 东莞乡镇医院就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为晚期.本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无特异性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方法,易延误诊断.需要提高医生对本病病变特点的认识,也应加强全社会,特别是外来工者对本病知识的教育.

    作者:屈燕铭;陈焕亮;李庐娟;叶博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微创手术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

    目的 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5例颅内出血新生儿采用微创治疗,对其病因、临床、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例死亡,14例临床痊愈出院.14例随访并予综合性干预措施后经智力发育指数(MPI)与运动发育指数(PDI)检测,13例均接近或达到同龄正常儿水平,1例遗留癫痫.结论 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微创手术是一种有效治疗办法.

    作者:李文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高原地区阿托品预防全麻下电视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术中胆心反射36例分析

    目的 预防高原地区电视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术中胆心反射的发生.方法 手术开始前静脉用阿托品.结果 36例均未发生胆心反射.结论 高原地区全麻下电视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手术开始前静脉用阿托品,可以有效预防胆心反射的发生,使全麻下电视腹腔镜胆囊摘除术的麻醉更加平稳、安全,适合在高原地区临床麻醉工作中使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米友云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瘤12例分析

    临床上甲状腺瘤多见,术前与甲状腺癌准确鉴别有一定困难.我科从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共收治甲状腺瘤病人约180例,其中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瘤的12例,占6.6%.给病人带来经济损失和造成二次手术痛苦.

    作者:刘宾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门诊输液区的护理风险管理

    目的 探讨如何预防并降低门诊输液区护理风险,减少投诉和纠纷.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前设为A组,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风险管理干预后设为B组,投诉与纠纷的风险(差错与事故的风险)在医生环节、药房环节、收费环节、护士环节、病人或陪人环节、环境因素A组与B组比较研究.结果 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10 028例患者中发生5例纠纷,与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前9 365例患者中发生33例纠纷相比,有显著差异(χ2=22.661,P<0.01).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门诊输液区护理风险降低,投诉与纠纷明显减少.

    作者:许美芳;范银红;徐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抗CCP抗体在RA中的含量.结果 抗CCP抗体的敏感性比类风湿因子(RF)的敏感性低,但抗CCP抗体的特异性远高于RF,RA患者的RF的阳性率在抗CCP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但抗CCP抗体与年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研究证明抗CCP抗体含量与疾病活动度(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无相关性,而和RF存在正相关,并且抗CCP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陈玉;裴兵;祖美丽;吴辉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深圳肺包虫病1例报告

    包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原是棘球绦虫的蚴虫.2008年9月我院收治肺包虫病1例.在此之前深圳地区尚未见报道,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宇;李为;韩慧;宋卫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骨代谢和瘦素影响的研究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强度损害、骨折危险性增加.

    作者:尤广丽;陈彬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与传统手术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疗效.方法 对近3年我院的胆囊切除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手术发发将患者分为LC组(71例)和OC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得成功,无胆漏、无感染.L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OC组(P<0.05).结论 LC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只要掌握好适应证,没有显示出比传统手术更多的并发症,是胆囊切除的首选方式.

    作者:罗坤;陈本华;李明军;沈修行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小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31例相关因素分析与探讨

    目的 探讨小儿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2年1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331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婴幼儿及学龄前期发病占83.69%;男女发病比例为1.88:1.②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有四种类型:a、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同时减少(54.68%);b、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比率明显增高>75%,中性粒细胞数减少(25.98%);c、白细胞总数减少,分类正常,中性粒细胞数可减少或正常(13.29%);d、白细胞数减少,淋巴细胞比率降低,中性粒细胞数正常(6.04%).③病程第1周内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占77.64%.白细胞总数减少者75.83%在1周内恢复,而中性粒细胞减少者一周内恢复者仅占59.52%.④伴发疾病中呼吸道疾病占82.18%,幼儿急疹次之占5.44%.⑤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其次为肺炎支原体.结论 ①男性婴幼儿、学龄前期患儿为高发人群.②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多发.③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类型与淋巴细胞有很大关系,外周血淋巴细胞比率增高可能是一种保护性的细胞免疫反应.

    作者:蒋红;杨迎;何进;吴果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多发创伤的紧急综合救治

    随着社会发展、工业、交通工具等出现的意外所导致的创伤越来越多,创伤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原因[1].创伤中以多发伤为严重.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素作用下,机体有2个或2个以上脏器或解剖部位同时或相继遭受损伤,其中至少1处可能危及生命.

    作者:王静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急性胰腺炎并发韦尼克脑病6例诊疗的探论

    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患者,在病程后期甚至恢复期伴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与禁食和输液未补充维生素B1(VitB1)有关,称之为迟发性胰性脑病(delayedpancreatic encephalopathy,DPE),或急性胰腺炎并发韦尼克脑病(Wernicke encephalopathy,WE).

    作者:蒋开夫;潘平康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 采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方式鉴别肺内良恶性结节的性质,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50例肺内孤立性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恶性结节除3例外其余均呈明显强化,且≤15 mm恶性结节呈均匀性强化,>15 mm恶性结节呈不均匀性强化,良性结节基本为轻度强化(球形肺炎除外).结论 动态增强螺旋CT检查对肺内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极具价值.

    作者:王镇;扬晋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80例分析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术的价值.方法 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对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子宫切除术(TVH)80例,作为观察组,行腹子宫切除术(TAH)8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时间、出血量以及手术后情况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TVH的时间为(62±20)min,TAH的时间为(65±18)min;TVH的出血量为(100±25)ml,TAH为(85±30)ml,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手术后平均住院日分别为:TVH组(32±5)h,(5±2)d;TAH组(45±7)h,(9±2)d,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切除术安全可靠、损伤小.

    作者:邵淑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沙利度胺联合MINE方案治疗难治性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MINE方案(美斯钠/异环磷酰胺、米托蒽醌、依托泊苷)治疗难治性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我院收治25例难治性侵袭性NH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过至少1个化疗方案的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沙利度胺联合MINE方案化疗2~6个疗程(中位疗程数为4个).结果 25例NHL患者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其中16例(64.0%)达到完全缓解(CR),4例(16.0)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为80.0%.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轻度肝功能异常以及神经症状.少有骨髓抑制伴感染.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MINE方案为难治性侵袭性NHL的经济、有效挽救治疗方案之一,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其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沈文香;李海;邓志勇;陈芳;王雪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滋肾涵肝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滋肾涵肝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8倒患者采用滋肾涵肝法方药治疗,连续服用8周后,并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痊愈21例,显效25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65%.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滋肾涵肝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刘燕萍;李绍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医学图书馆管理探讨

    图书馆也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院的信息中心,它拥有重要的情报信息资源,承担着搜集、传播和利用图书情报资料的重要任务,是医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如何加强图书馆管理,使其社会效益达到大化,更好的为医务人员服好务,是医学图书馆研究的总要课题之一.

    作者:辜明铭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颅脑术后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体会

    发作性癫痫持续状态是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 min或者在发作间歇期意识未能完全恢复正常连续多次频繁发作.我科自2000~2008年,进行开颅手术共计1 217例,术后24 h内并发癫痫发作63例,其中癫痫大发作者11例.

    作者:任建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星状神经节持续阻滞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 研究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对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质量220~280 g,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组(n=8)、对照组(n=32)和实验组(n=32).正常组实施假手术;对照组和实验组组均制作左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组组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30 min即行持续星状神经节阻滞.脑缺血后8 h、16 h、24 h、32 h灌注取材观察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细胞数及神经细胞凋亡数.结果 对照组、实验组各时间点HIF-1α神经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实验组各时间点表达HIF-1α细胞数和神经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GB能引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鼠HIF-1α及神经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下调,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陈钊军;杨宁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糖化血红蛋白结合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 对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T2DM)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测定,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59 例T2DM患者及65例体检正常人群.HbA1c用金标定量法,FBG及PBG均用葡萄糖氧电极法,将患者按照HbA1c及FBG测定结果分为A组(HbA1c<7%且FBG<7 mmol/L),B组(HbA1c<7%且FBG>7 mmol/L),C组(HbA1c>7%且FBG<7 mmol/L),D组(HbA1c>7%且FBG>7 mmol/L).结果 D组HbA1c、FBG、PB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组HbA1c、PBG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FBG、PBG明显高于对照组,A组PBG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监测糖尿病控制情况、早期诊断糖尿病,HbA1c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指标.

    作者:童风琴;管世江;宋超;陈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主管: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